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早白垩世热河生物群中大型霸王龙类化石的发现(英文) 被引量:15
1
作者 季强 姬书安 张立军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369-1374,共6页
一件包括部分头骨、下颌、肠骨等的不完整兽脚类恐龙骨架发现于辽宁喀左早白垩世九佛堂组中,估计身体全长可达9-10m。其前颌骨主体部分高、肠骨外侧面具显著的直立的嵴等特征表明该化石应归霸王龙类。它以外鼻孔大、上颌骨背缘前部略内... 一件包括部分头骨、下颌、肠骨等的不完整兽脚类恐龙骨架发现于辽宁喀左早白垩世九佛堂组中,估计身体全长可达9-10m。其前颌骨主体部分高、肠骨外侧面具显著的直立的嵴等特征表明该化石应归霸王龙类。它以外鼻孔大、上颌骨背缘前部略内凹、上颌骨孔向前达眶前窝前缘、腹缘与眶前窝腹缘存在较大距离等特征不同于晚白垩世的霸王龙科分子,故被命名为一新属种——喀左中国暴龙(Sinotyrannus kazuoensis gen.etsp.nov.),或许代表了最早的霸王龙科类型。该属种是已知个体最大的前晚白垩世霸王龙类,也是辽西及周边地区热河生物群中个体最大的兽脚类恐龙。它的发现不仅表明东亚是霸王龙类最主要的演化地区之一,而且为探讨霸王龙科的起源、热河生物群的组成与生态系统等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霸王龙类 九佛堂组 早白垩世 辽宁喀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西喀左大型霸王龙类恐龙的产出层位和埋藏环境 被引量:5
2
作者 张立军 姬书安 张立君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3-160,共8页
辽西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大城子镇发现了个体巨大的霸王龙类化石,本文对化石点周边进行了实地地质调查和地层剖面测量,通过所测量的剖面与大城子盆地代表性剖面的对比分析,确定了含该霸王龙类化石的层位为下白垩统九佛堂组一段。此外... 辽西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大城子镇发现了个体巨大的霸王龙类化石,本文对化石点周边进行了实地地质调查和地层剖面测量,通过所测量的剖面与大城子盆地代表性剖面的对比分析,确定了含该霸王龙类化石的层位为下白垩统九佛堂组一段。此外,还对地层沉积与埋藏环境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这一大型霸王龙类接近原地在河流心滩处被埋藏、进而逐渐形成化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霸王龙类恐龙(喀左中国暴龙) 埋藏环境 辽西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喀左) 早白垩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