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线结构光的大型构件表面尺寸加工质量检测方法 被引量:3
1
作者 刘少丽 杜浩浩 +2 位作者 何楠 黄嘉淳 戚慧志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01-711,共11页
针对大型构件表面尺寸加工质量的高精度三维检测的需求,设计了一套主动式线结构光旋转扫描检测系统.采用相机主动式旋转扫描,适用于不方便移动且跨距大、特征多的大型构件检测.提出了一种新的系统旋转中心快速标定的方法,仅需标靶上一... 针对大型构件表面尺寸加工质量的高精度三维检测的需求,设计了一套主动式线结构光旋转扫描检测系统.采用相机主动式旋转扫描,适用于不方便移动且跨距大、特征多的大型构件检测.提出了一种新的系统旋转中心快速标定的方法,仅需标靶上一点即可完成标定,适合大型构件检测的现场快速标定.加入编码机构,可根据被测物的特征变化动态调整扫描速度,提高了系统检测效率和通用性.所有元器件均可单独调用,保证了系统的可扩展性.改善了扫描时的串口逻辑,进一步提高了三维点云的密度.实验结果表明,本系统对标准物体的最大偏差为0.0310 mm,标准差最大为0.0150 mm,对大型构件实物的检测误差在0.05 mm以内,满足大型构件表面特征加工质量的高精度三维检测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构件 表面特征检测 标定误差检验 线结构光 旋转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型构件装配的六自由度并联机构设计技术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敬兴久 吉方 +1 位作者 梅斌 夏欢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59-63,共5页
部分机械产品由多段大型构件组成,装配中一个移动构件相对于另一个固定构件具有空间六自由度。目前用于装配的调姿机构,通过调节关节改变工件的位置和姿态,关节空间与工件的位姿空间不一一对应,即各自由度调节具有耦合性,会严重影响装... 部分机械产品由多段大型构件组成,装配中一个移动构件相对于另一个固定构件具有空间六自由度。目前用于装配的调姿机构,通过调节关节改变工件的位置和姿态,关节空间与工件的位姿空间不一一对应,即各自由度调节具有耦合性,会严重影响装配效率。为此设计了一种基于气缸驱动的Stewart平台并联调姿机构,具有较好的柔性和自适应性,调节位姿时可直接作用于工件的位姿空间,提高工作效率。首先,建立并联机构模型,并对机构的运动学和静力学进行了分析;其次,采用Adams软件对模型进行了仿真分析,同时采用MATLAB软件对仿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最后,依据边界条件和优化目标提出了一套优化设计流程,通过分析计算得到了相对较优的调姿平台模型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构件 装配 STEWART平台 气缸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构件液压同步提升技术的特点与应用 被引量:8
3
作者 陈健 徐鸣谦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3-4,共2页
本文叙述了大型构件液压同步提升技术的特点,介绍了在我国的应用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大型构件 计算机控制 同步提升 液压提升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构件计算机控制液压同步提升系统的实时控制算法 被引量:4
4
作者 陈健 徐鸣谦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20-21,23,共3页
大型构件液压同步提升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颖的建筑施工安装技术。它已经在我国的许多重大工程建设中得到成功的应用。本文介绍了一种计算机实时PID 控制算法—双限幅PID 算法, 试验和实际结果表明: 与一般PID 算法... 大型构件液压同步提升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颖的建筑施工安装技术。它已经在我国的许多重大工程建设中得到成功的应用。本文介绍了一种计算机实时PID 控制算法—双限幅PID 算法, 试验和实际结果表明: 与一般PID 算法相比, 静态误差更小, 更适合工程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构件 同步提升 液压控制 计算机控制 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构件尺寸微小变化的高精度激光干涉测量 被引量:1
5
作者 陈中 丁振良 袁峰 《激光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6-27,共2页
本文研究了大型构件尺寸微小变化的高精度激光干涉测量方法。指出在长干涉光路中 ,空程误差是一个主要误差因素 ,同时分析了空程误差与环境状况的关系。本文研究中设计了一种真空管 ,有效地克服了空程误差的影响 ,在通常的环境条件下 ,... 本文研究了大型构件尺寸微小变化的高精度激光干涉测量方法。指出在长干涉光路中 ,空程误差是一个主要误差因素 ,同时分析了空程误差与环境状况的关系。本文研究中设计了一种真空管 ,有效地克服了空程误差的影响 ,在通常的环境条件下 ,对于大型构件的尺寸微小变化的测量 ,获得了高于 3× 10 -8的相对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构件 激光干涉测量 真空管 空程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宽调制在大型构件液压同步提升技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健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6-17,共2页
在大型构件液压同步提升技术中 ,采用了计算机输出的脉宽调制信号作为电液比例流量阀的输入电流信号控制液压提升器的速度。本文叙述了脉宽调制信号 (PWM)的特点。
关键词 脉宽调制 比例阀 大型构件 液压同步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实用的大型构件液压同步提升控制策略 被引量:1
7
作者 陈健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7-7,共1页
本文针对具有高重心的大型结构件液压同步提升控制系统鲁棒性不强的特点 ,提出了一种新的计算机控制策略———即用提升液压缸的压力波动反馈和高差反馈相结合的控制策略。结果表明该方法既容易实现又能显著增加系统的稳定性。
关键词 计算机控制 液压控制 大型构件 同步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构件液压同步提升的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健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9-39,31,共2页
本文研究了采用单神经元的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在大型构件液压同步提升系统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它具有比传统PID控制更好的稳定性。
关键词 大型构件 计算机控制 神经网络 同步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构件6轴数控加工的后置处理研究
9
作者 张为民 邱玮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2007年第4期384-388,共5页
大型构件由于自重和体积大,只能在进行粗略的放置和固定后,用机床来找正工件的位置,实现拟合、建模和加工的过程.对于某些结构特殊的大型构件,需要在5坐标加工中心上加装主轴头来实现6轴加工,而且在主轴头上还要安装测量探头执行测量工... 大型构件由于自重和体积大,只能在进行粗略的放置和固定后,用机床来找正工件的位置,实现拟合、建模和加工的过程.对于某些结构特殊的大型构件,需要在5坐标加工中心上加装主轴头来实现6轴加工,而且在主轴头上还要安装测量探头执行测量工作,为此研究开发了专门的坐标后置处理算法.算法采用仿射坐标系变换的方法描述旋转A,B,C轴后的坐标变换,通过将仿射坐标轴与机床坐标轴重合的设置方法简化了变换模型.此方法所编制的Matlab后置处理程序已成功地用于某大型构件的数控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置处理 大型构件 主轴头 6轴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钢大型构件锻造全流程微观组织演化预测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苏阳 黄亮 +4 位作者 赵明杰 李旭阳 孙朝远 李蓬川 李建军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43-51,共9页
基于300M钢锻造全流程微观组织演化模型在DEFORM3D软件中进行了二次开发,建立了300M钢大型构件锻造全流程微观组织演化预测分析平台。为验证平台的可靠性,基于预测分析平台对300M钢圆柱试样锻造全流程过程的晶粒尺寸及再结晶体积分数进... 基于300M钢锻造全流程微观组织演化模型在DEFORM3D软件中进行了二次开发,建立了300M钢大型构件锻造全流程微观组织演化预测分析平台。为验证平台的可靠性,基于预测分析平台对300M钢圆柱试样锻造全流程过程的晶粒尺寸及再结晶体积分数进行了预测,并将其与实验结果对比发现,预测值与实验值的相关性系数均在0.95以上,表明所开发的锻造全流程微观组织预测分析平台准确可靠。进一步地,针对某型号300M钢大型飞机起落架因结构复杂导致微观组织难控的问题,在开发的预测分析平台上进行了全流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飞机起落架锻件晶粒尺寸分布不均匀,端部中心、凸起部分区域发生了动态再结晶且晶粒细化较为明显,杆部动态再结晶程度低且平均晶粒尺寸粗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构件 二次开发 微观组织演化 锻造全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大型构件印刷的并联驱动双向转动机械臂运动学分析
11
作者 宁峰平 李瑞琴 +1 位作者 张磊 王远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109-115,共7页
目的为实现工作臂末端到达平面或曲面内特定位置,提出一种应用于大型构件印刷的2-UCU/U并联驱动双向转动机械臂。方法应用螺旋理论分析2-UCU/U机构的约束螺旋系,得出该机构的自由度,验证输入选取的合理性。利用封闭矢量法,求解得出机构... 目的为实现工作臂末端到达平面或曲面内特定位置,提出一种应用于大型构件印刷的2-UCU/U并联驱动双向转动机械臂。方法应用螺旋理论分析2-UCU/U机构的约束螺旋系,得出该机构的自由度,验证输入选取的合理性。利用封闭矢量法,求解得出机构的位置反解,建立速度雅可比矩阵。使用搜索法,借助Matlab求得机构的工作空间,分析机构输入与输出运动关系。结果求解得到2-UCU/U并联驱动双向转动机械臂的工作空间,其形状为球形曲面;分析表明,该机构的运动为俯仰和偏航2个方向的转动。结论驱动副的同向运动实现工作臂的仰俯运动,驱动副的反向运动实现工作臂的偏航运动,因此可使工作臂末端到达工作面所需位置,最终可使连于工作臂末端的工具在特定位置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臂 并联驱动 双向转动 工作空间 运动学 大型构件印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构件蠕变时效成形技术研究 被引量:27
12
作者 湛利华 杨有良 《航空制造技术》 2016年第13期16-23,共8页
蠕变时效成形技术是为实现大型整体壁板构件高性能与精确成形协同制造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钣金成形方法。分析了大型整体壁板构件的特点和蠕变时效成形技术的原理,从蠕变时效材料本构建模、模具型面回弹补偿和模具设计3个关键方面重点... 蠕变时效成形技术是为实现大型整体壁板构件高性能与精确成形协同制造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钣金成形方法。分析了大型整体壁板构件的特点和蠕变时效成形技术的原理,从蠕变时效材料本构建模、模具型面回弹补偿和模具设计3个关键方面重点阐述了蠕变时效成形技术的研究进展,并且从材料本构向构件本构发展、蠕变成形向塑变与蠕变复合成形发展和简单热力能场向多级复合能场时效成形发展3个研究热点阐述了该技术进一步发展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整体壁板构件 蠕变时效成形 研究进展 面临挑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清除大型构件的锈斑
13
作者 周道其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4期376-376,共1页
关键词 金属表面 淬火 大型构件 焊接 切割 熔化 氧化层 层厚 激光 清除
全文增补中
大型薄壁构件加工变形误差综合补偿方法
14
作者 宜亚丽 陈一凡 +2 位作者 程阳洋 王志勇 金贺荣 《仪器仪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0,共10页
针对大型薄壁构件弱刚性和壁厚不均匀特性,导致在断续开槽铣削加工中槽底易发生加工变形,影响加工精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加工变形误差综合补偿方法。首先,基于经验法开展铣削力测量试验,通过回归分析建立加工参数与铣削力映射关系,构建... 针对大型薄壁构件弱刚性和壁厚不均匀特性,导致在断续开槽铣削加工中槽底易发生加工变形,影响加工精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加工变形误差综合补偿方法。首先,基于经验法开展铣削力测量试验,通过回归分析建立加工参数与铣削力映射关系,构建铣削力预测模型。针对大型薄壁构件仿真计算效率低的问题,采用等效刚度理论对薄壁构件的变形区域进行简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通过替换主结构模拟多层铣削加工的改进子结构仿真方法,并结合铣削力预测模型对大型薄壁构件进行预测加工变形,相较于全结构有限元方法计算效率提高了27.27%。其次,基于在机测量系统采集槽底壁厚数据,构建变形修正模型,综合应用层间修正系数与节点修正系数修正预测加工变形量,结合割线法对层间修正系数进行迭代计算,并基于非均匀有理B样条对离散补偿点进行加工路径拟合。最后,设计并搭建适用于大型薄壁构件机器人铣削系统的在机测量系统,并开展铣削加工误差补偿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综合补偿方法后,加工误差较无补偿和采用镜像迭代补偿方法分别减少92.09%和77.63%。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加工变形误差综合补偿方法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薄壁构件 加工变形 在机测量 综合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构件机器缝合复合材料的研制”通过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组织的专家鉴定
15
作者 李占生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4期20-20,共1页
关键词 大型构件机器缝合复合材料的研制”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 产品鉴定 李嘉禄 高性能纤维缝线 专用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复合材料构件机器人铣边站位优化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震 郑侃 +2 位作者 董松 孙连军 王涛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91-99,共9页
针对大型复合材料构件机器人铣边站位选取不合理导致加工质量低下的问题,提出基于最优刚度的单机器人多工位铣边站位优化方法。通过机器人运动学正逆解求得机器人刚度,建立与机器人站位相关的刚度函数模型。对不同站位下的机器人铣边任... 针对大型复合材料构件机器人铣边站位选取不合理导致加工质量低下的问题,提出基于最优刚度的单机器人多工位铣边站位优化方法。通过机器人运动学正逆解求得机器人刚度,建立与机器人站位相关的刚度函数模型。对不同站位下的机器人铣边任务进行分配,并通过基于刚度的站位优化算法开展机器人铣边站位优化研究,获得机器人刚度最优的一组站位。机器人铣边试验验证了机器人铣边站位的优化效果。结果表明,相比优化前,基于最优刚度的站位优化可显著提升机器人铣边稳定性,使铣边加工表面粗糙度降低33%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加工 站位优化 移动机器人 碳纤维增强基复合材料 大型构件 刚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大型筒件装配界面的机器人扫描测量路径规划
17
作者 赵子捷 张学鑫 +1 位作者 樊伟 郑联语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55-1568,共14页
对于大型构件而言,装配界面是保证产品最终装配质量的关键加工特征,其测量加工一体化是一类典型且重要的数字化与智能制造场景,通过有效的方法获取加工余量并检测加工质量尤为重要。传统测量模式工艺复杂,人工经验依赖性强,测量效率低... 对于大型构件而言,装配界面是保证产品最终装配质量的关键加工特征,其测量加工一体化是一类典型且重要的数字化与智能制造场景,通过有效的方法获取加工余量并检测加工质量尤为重要。传统测量模式工艺复杂,人工经验依赖性强,测量效率低。针对这一问题,以某大型筒件测量工艺为例,提出一种面向大型筒件装配界面的机器人辅助激光扫描方法,并开展测量路径规划研究。首先,基于聚类算法提出面向装配界面的扫描测量视点规划方法,并提出判断及处理空间干涉和视场被遮挡的视点调整方法,规划出127个无干涉扫描测量视点。其次,提出考虑姿态变化及障碍物的可变权重因子蚁群算法对扫描测量视点进行路径规划,求解结果和鲁棒性均优于传统蚁群算法。最后,对规划的扫描测量路径进行仿真验证及实物实验验证,在约4.5 min的时间内获取到满足预期要求的扫描测量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构件 机器人扫描测量 路径规划 蚁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铝合金构件制造全过程残余应力预测与控制 被引量:7
18
作者 姜建堂 范丁歌 +3 位作者 赵熊爔 陈军洲 邵文柱 甄良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899-908,890,共11页
针对大型铝合金构件残余应力预测与控制领域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分析。大型构件残余应力预测与控制技术的研究正在快速发展当中,串联热处理、冷变形、机加工等关键工序的残余应力全过程控制成为主要思路,模型化测试、... 针对大型铝合金构件残余应力预测与控制领域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分析。大型构件残余应力预测与控制技术的研究正在快速发展当中,串联热处理、冷变形、机加工等关键工序的残余应力全过程控制成为主要思路,模型化测试、全过程仿真分析以及全过程控制是大型构件残余应力控制技术领域较为明确的3个发展方向。遵循该思路已形成较为完整的技术体系,基于选位测试与模型融合的应力测试、基于全过程仿真的残余应力预测、涵盖制造全过程的残余应力控制等技术分支均有相当发展,相应成果已验证应用于关键装备。国内关于残余应力预测与控制技术的研究方兴未艾,仿真工具、数据库以及应用验证尚待发展。模型、数据双驱动的仿真分析是解决体残余应力演化全过程追踪与控制难题的有效手段,也是残余应力控制技术融入智能制造的重要途径。焊接结构残余应力演化以及含残余应力构件的服役行为,是残余应力控制技术应关注问题,以上两方面为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大型构件 残余应力 仿真预测 全过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复合材料构件数字化制造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利平 曹正华 《航空制造技术》 2008年第S1期158-159,共2页
数字化制造技术在飞机复合材料构件制造上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模具的设计和制造技术、预浸料自动下料技术、铺叠中插层的激光定位技术、大型构件自动铺放技术等方面,不仅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还降低了生产制造成本,目前已成为复材构... 数字化制造技术在飞机复合材料构件制造上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模具的设计和制造技术、预浸料自动下料技术、铺叠中插层的激光定位技术、大型构件自动铺放技术等方面,不仅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还降低了生产制造成本,目前已成为复材构件制造的主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制造技术 复合材料构件 激光定位 铺放 预浸料 生产效率 大型构件 复合材料结构 复合材料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合金大型复杂构件等温局部加载近β锻造组织控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0
作者 杨合 孙志超 +2 位作者 樊晓光 高鹏飞 武川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2-82,共11页
高性能钛合金大型复杂构件精确塑性成形是航空航天高端装备实现大运力、低能耗、长寿命的必然选择,然而,面临如何提高成形制造能力和如何实现成形成性一体化控制的挑战。等温局部加载近β锻造为该类构件的成形提供了一种先进的工艺途径... 高性能钛合金大型复杂构件精确塑性成形是航空航天高端装备实现大运力、低能耗、长寿命的必然选择,然而,面临如何提高成形制造能力和如何实现成形成性一体化控制的挑战。等温局部加载近β锻造为该类构件的成形提供了一种先进的工艺途径。由于成形过程的特殊性、构件结构的复杂性以及钛合金组织对成形方式与条件的敏感性,使得如何实现微观组织控制并获得性能优异的三态组织成为该成形技术研究发展与应用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和基础性难题。从钛合金等温局部加载多道次成形组织演化机制、不同加载区和过渡区组织均匀性控制和三态组织形成及等温局部加载参数优化进行分析并给出了最新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大型复杂构件 等温局部加载 近Β锻造 组织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