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大型挠性航天器的鲁棒模型预测姿态控制
被引量:
6
1
作者
管萍
吴希岩
+1 位作者
戈新生
曹彧腾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76-485,共10页
针对大型挠性航天器的三轴姿态控制问题,考虑了控制输入约束,设计了鲁棒模型预测姿态控制器。首先,将模型预测控制应用到不考虑扰动的标称挠性航天器系统中,通过求解优化问题推导预测控制律,从而得到三轴姿态的标称轨迹。然后,为有效处...
针对大型挠性航天器的三轴姿态控制问题,考虑了控制输入约束,设计了鲁棒模型预测姿态控制器。首先,将模型预测控制应用到不考虑扰动的标称挠性航天器系统中,通过求解优化问题推导预测控制律,从而得到三轴姿态的标称轨迹。然后,为有效处理大型挠性附件振动对中心刚体姿态造成的扰动,针对带有扰动的挠性航天器实际姿态控制系统,设计由最优状态与实际系统状态的误差构成的辅助反馈控制器,使实际系统状态维持在以标称轨迹为中心的“管道”(Tube)不变集内,并驱使实际系统状态到达标称轨迹上,最终沿着标称轨迹到达平衡点。仿真结果表明,在鲁棒模型预测控制的作用下,实现了姿态角的快速精确跟踪,有效地处理了由大挠性附件振动对中心刚体姿态产生的扰动,增强了系统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挠性航天器
姿态控制
模型预测控制
反馈控制
振动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主动约束层阻尼控制的大型挠性航天器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
3
2
作者
刘志臻
李东旭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共9页
以大型挠性航天器简化模型——中心刚体和固接板混合系统为对象,同时考虑板表面粘贴的主动约束层阻尼结构,根据拟坐标拉格朗日方程,建立了包含所有高阶小量的完整动力学模型。建模时,采用混合坐标描述中心刚体和主动约束阻尼板的运动,用...
以大型挠性航天器简化模型——中心刚体和固接板混合系统为对象,同时考虑板表面粘贴的主动约束层阻尼结构,根据拟坐标拉格朗日方程,建立了包含所有高阶小量的完整动力学模型。建模时,采用混合坐标描述中心刚体和主动约束阻尼板的运动,用Golla-Hughes-Mctavish模型描述阻尼材料的复模量。基于该动力学模型可进行空间柔性板振动的主动约束阻尼控制器设计和大型挠性航天器的姿态动力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坐标
拟坐标拉格朗日方程
主动约束层阻尼板
动力学模型
大型挠性航天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利用改进TW-API方法在轨辨识挠性航天器时变模态参数
被引量:
6
3
作者
倪智宇
邬树楠
+1 位作者
吴志刚
谭述君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69-776,共8页
考虑大型挠性部件运动导致的在轨航天器模态参数时变特性,提出一种改进的截断窗逼近幂迭代(TW-API)追踪方法。针对传统TW-API方法计算量较大的问题,改进的方法简化了数据处理中的矩阵递推过程,显著减少了在轨辨识过程的计算量和计算时...
考虑大型挠性部件运动导致的在轨航天器模态参数时变特性,提出一种改进的截断窗逼近幂迭代(TW-API)追踪方法。针对传统TW-API方法计算量较大的问题,改进的方法简化了数据处理中的矩阵递推过程,显著减少了在轨辨识过程的计算量和计算时间。还将该方法与经典投影估计子空间跟踪(PAST)方法和逼近幂迭代(API)递推方法进行了计算量对比与分析。为检验四种方法用于航天器模态参数辨识的效果,选取ETSVIII卫星为对象进行数值仿真。通过实际计算时间的比较,校验了改进TW-API方法在大型挠性航天器时变模态参数在轨辨识方面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态参数辨识
大型挠性航天器
在轨辨识
时变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种改进的航天器时变模态参数递推辨识方法
被引量:
7
4
作者
倪智宇
刘金国
吴志刚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097-1106,共10页
针对基于预测器的递推子空间辨识(RPBSID)方法在估计系统的状态变量时计算量较大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RPBSID方法并应用于航天器的时变模态参数辨识。与原算法相比,改进后的方法在求解状态量时不需要逐个时刻构建相应的Hankel矩阵,而...
针对基于预测器的递推子空间辨识(RPBSID)方法在估计系统的状态变量时计算量较大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RPBSID方法并应用于航天器的时变模态参数辨识。与原算法相比,改进后的方法在求解状态量时不需要逐个时刻构建相应的Hankel矩阵,而是利用仿射投影算法(APA)实现状态量的递推估计,从而减少了辨识过程中的数据量。在此基础上,利用该状态变量递推得到时变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和模态参数。在数值仿真中,建立带有大型挠性附件的卫星动力学模型,分别考虑系统模态参数线性变化、突变和周期改变的情况,利用改进的RPBSID方法对结构的时变频率和阻尼比等参数进行了辨识。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的结果表明这种改进的方法不仅能够有效地辨识系统的时变模态参数,而且与原方法相比具有更高的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态参数辨识
大型挠性航天器
递推子空间方法
时变系统
仿射投影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型挠性航天器的鲁棒模型预测姿态控制
被引量:
6
1
作者
管萍
吴希岩
戈新生
曹彧腾
机构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
出处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76-485,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173200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2002058)。
文摘
针对大型挠性航天器的三轴姿态控制问题,考虑了控制输入约束,设计了鲁棒模型预测姿态控制器。首先,将模型预测控制应用到不考虑扰动的标称挠性航天器系统中,通过求解优化问题推导预测控制律,从而得到三轴姿态的标称轨迹。然后,为有效处理大型挠性附件振动对中心刚体姿态造成的扰动,针对带有扰动的挠性航天器实际姿态控制系统,设计由最优状态与实际系统状态的误差构成的辅助反馈控制器,使实际系统状态维持在以标称轨迹为中心的“管道”(Tube)不变集内,并驱使实际系统状态到达标称轨迹上,最终沿着标称轨迹到达平衡点。仿真结果表明,在鲁棒模型预测控制的作用下,实现了姿态角的快速精确跟踪,有效地处理了由大挠性附件振动对中心刚体姿态产生的扰动,增强了系统的鲁棒性。
关键词
大型挠性航天器
姿态控制
模型预测控制
反馈控制
振动抑制
Keywords
Large flexible spacecraft
Attitude control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Feedback control
Vibration suppression
分类号
V448.22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主动约束层阻尼控制的大型挠性航天器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
3
2
作者
刘志臻
李东旭
机构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航天与材料工程学院
出处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共9页
文摘
以大型挠性航天器简化模型——中心刚体和固接板混合系统为对象,同时考虑板表面粘贴的主动约束层阻尼结构,根据拟坐标拉格朗日方程,建立了包含所有高阶小量的完整动力学模型。建模时,采用混合坐标描述中心刚体和主动约束阻尼板的运动,用Golla-Hughes-Mctavish模型描述阻尼材料的复模量。基于该动力学模型可进行空间柔性板振动的主动约束阻尼控制器设计和大型挠性航天器的姿态动力学研究。
关键词
混合坐标
拟坐标拉格朗日方程
主动约束层阻尼板
动力学模型
大型挠性航天器
Keywords
Hybrid coordinates Quasi-coordinate lagrangian equations Active constrained layer damping plate Dynamics model Large flexible spacecraft
分类号
V216.2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利用改进TW-API方法在轨辨识挠性航天器时变模态参数
被引量:
6
3
作者
倪智宇
邬树楠
吴志刚
谭述君
机构
大连理工大学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
大连理工大学航空航天学院
出处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69-776,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072044
11372056)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11-0054)
文摘
考虑大型挠性部件运动导致的在轨航天器模态参数时变特性,提出一种改进的截断窗逼近幂迭代(TW-API)追踪方法。针对传统TW-API方法计算量较大的问题,改进的方法简化了数据处理中的矩阵递推过程,显著减少了在轨辨识过程的计算量和计算时间。还将该方法与经典投影估计子空间跟踪(PAST)方法和逼近幂迭代(API)递推方法进行了计算量对比与分析。为检验四种方法用于航天器模态参数辨识的效果,选取ETSVIII卫星为对象进行数值仿真。通过实际计算时间的比较,校验了改进TW-API方法在大型挠性航天器时变模态参数在轨辨识方面的有效性。
关键词
模态参数辨识
大型挠性航天器
在轨辨识
时变系统
Keywords
Modal parameter identification
Large flexible spacecraft
On-orbit identification
Time-varying system
分类号
O324 [理学—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
V474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种改进的航天器时变模态参数递推辨识方法
被引量:
7
4
作者
倪智宇
刘金国
吴志刚
机构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机器人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大连理工大学航空航天学院
出处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097-1106,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575544
51775541)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6M601354)
文摘
针对基于预测器的递推子空间辨识(RPBSID)方法在估计系统的状态变量时计算量较大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RPBSID方法并应用于航天器的时变模态参数辨识。与原算法相比,改进后的方法在求解状态量时不需要逐个时刻构建相应的Hankel矩阵,而是利用仿射投影算法(APA)实现状态量的递推估计,从而减少了辨识过程中的数据量。在此基础上,利用该状态变量递推得到时变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和模态参数。在数值仿真中,建立带有大型挠性附件的卫星动力学模型,分别考虑系统模态参数线性变化、突变和周期改变的情况,利用改进的RPBSID方法对结构的时变频率和阻尼比等参数进行了辨识。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的结果表明这种改进的方法不仅能够有效地辨识系统的时变模态参数,而且与原方法相比具有更高的计算效率。
关键词
模态参数辨识
大型挠性航天器
递推子空间方法
时变系统
仿射投影算法
Keywords
Modal parameter identification
Large flexible spacecraft
Recursive subspace method
Time-varying system
Affine projection algorithm
分类号
N945.14 [自然科学总论—系统科学]
O324 [理学—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大型挠性航天器的鲁棒模型预测姿态控制
管萍
吴希岩
戈新生
曹彧腾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主动约束层阻尼控制的大型挠性航天器动力学模型
刘志臻
李东旭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利用改进TW-API方法在轨辨识挠性航天器时变模态参数
倪智宇
邬树楠
吴志刚
谭述君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一种改进的航天器时变模态参数递推辨识方法
倪智宇
刘金国
吴志刚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