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纯血流导向装置或联合弹簧圈治疗前循环大型及巨大型颅内动脉瘤的随访观察 被引量:9
1
作者 周宇 杨鹏飞 +8 位作者 黄清海 许奕 洪波 赵文元 李强 方亦斌 赵瑞 杨志刚 刘建民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3年第10期512-517,共6页
目的 评估Tubridge血流导向装置(FD)治疗颅内前循环大型或巨大型动脉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与分析2010年8月-2012年8月应用Tubridge FD治疗的28例(共28个)颈内动脉囊状宽颈未破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 ... 目的 评估Tubridge血流导向装置(FD)治疗颅内前循环大型或巨大型动脉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与分析2010年8月-2012年8月应用Tubridge FD治疗的28例(共28个)颈内动脉囊状宽颈未破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 ①28个动脉瘤大小为11.3~44.0 mm,平均(21.6±7.1) mm.共置入Tubridge 支架 33枚,除1枚支架未能完全打开外,其余均成功置入目标位置.②28个动脉瘤中18个动脉瘤内填塞了弹簧圈,即刻栓塞结果按Raymond分级,瘤颈残留2例,大部栓塞16例;10个动脉瘤采取单纯FD治疗,置入FD后造影显示所有动脉瘤的对比剂充盈方式改变,瘤内对比剂滞留明显,其中7例术后瘤体充盈体积明显减少(5例充盈率减少为0~50%,2例充盈率减少≥50%).治疗过程中,无一例发生操作相关出血性或缺血性事件.③临床随访过程中(6~30个月,平均19个月),5例患者出现了短暂性的症状加重,13例患者症状缓解,6例改善,4例稳定.④术后25个动脉瘤获得DSA随访(5~24个月,平均9.9个月),其中18例动脉瘤影像学治愈(72%),6例改善(24%,仅为少量瘤颈残留),1例稳定(4%);支架覆盖的分支动脉均保持通畅,未发生支架内狭窄及载瘤动脉闭塞.结论 Tubridge FD治疗颅内前循环大型或巨大型动脉瘤是安全和有效的.但本组资料仅为单中心随访结果,长期疗效仍有待于前瞻性多中心的对照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血管内操作 随访研究 血流导向装置 大型或巨大型动脉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大型、巨大型动脉瘤血管内治疗长期血管造影随访 被引量:1
2
作者 翟志朋 买买提力.艾沙 +4 位作者 王凯 李峰 卡合尔曼.卡德尔 张晓杰 成晓江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656-662,共7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治疗颅内大型或巨大型动脉瘤的疗效和长期血管造影随访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颅内大型或巨大型动脉瘤血管内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单纯弹簧圈栓塞30例,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14例,覆膜支架治疗15例,载瘤动脉闭塞术13例... 目的探讨血管内治疗颅内大型或巨大型动脉瘤的疗效和长期血管造影随访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颅内大型或巨大型动脉瘤血管内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单纯弹簧圈栓塞30例,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14例,覆膜支架治疗15例,载瘤动脉闭塞术13例。结果单纯弹簧圈完全栓塞10例,支架辅助弹簧圈完全栓塞7例,覆膜支架11例,载瘤动脉闭塞13例,总术后即刻完全栓塞率达到56.9%;单纯弹簧圈近完全栓塞17例,支架辅助弹簧圈近完全栓塞6例,覆膜支架4例,总术后即刻近完全栓塞率37.5%;单纯弹簧圈不完全栓塞3例,支架辅助弹簧圈不完全栓塞1例,总术后即刻不完全栓塞率5.6%。随访6~72个月,平均随访24.2个月,所有患者无再出血。围手术期总的并发症率为9.7%,无死亡病例。不同血管内治疗方法对动脉瘤复发率的比较发现,单纯弹簧圈栓塞治疗比其他治疗方法治疗动脉瘤患者复发率高。总的复发率是23.6%。再次用血管内成功治疗14例复发动脉瘤。结论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大型或巨大型动脉瘤安全有效,远期复发率较高,应加强随访观察。根据动脉瘤部位及形态特点,合理采用相应的血管内介入治疗可有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大型或巨大型 血管内治疗 长期血管造影随访 覆膜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