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岭河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分析
1
作者 吴方莹 徐健 张培 《中南农业科技》 2025年第2期132-135,156,共5页
为了研究马岭河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动态特征,在该河流上、中、下游3个区段设置了4个采样点,并于2023年春、夏、秋3个季节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马岭河有大型底栖动物42种,分属4门14目,以节肢动物为主,双翅目为绝对优势类群,摇蚊幼... 为了研究马岭河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动态特征,在该河流上、中、下游3个区段设置了4个采样点,并于2023年春、夏、秋3个季节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马岭河有大型底栖动物42种,分属4门14目,以节肢动物为主,双翅目为绝对优势类群,摇蚊幼虫种类达15种,其次分别是软体动物、环节动物、扁型动物;马岭河大型底栖动物的组成受时空影响,春季和夏季的种类明显多于秋季;聚类分析表明,马岭河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存在明显差异,组内相似性高,而组间差异大;Shannon-Wiener指数(H′)、Margalef丰富度指数(d)、Pielou均匀度指数(J′)和Simpson指数(D)综合评价显示,马岭公园采样点(S3)的多样性最高,赵家渡采样点(S4)的多样性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动物 群落结构 生物多样性 马岭河 Shannon-Wiener指数(H′) Margalef丰富度指数(d) Pielou均匀度指数(J′) Simpson指数(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生物指数的清河水环境模糊综合评价 被引量:10
2
作者 陈佳勃 赵瑞辰 +1 位作者 王艳杰 李法云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837-2845,共9页
为评价不同水期清河流域水环境状态,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以大型底栖动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FBI(Family Biotic Index)指数和敏感性指数6个生物指数为评价因子进行水... 为评价不同水期清河流域水环境状态,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以大型底栖动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FBI(Family Biotic Index)指数和敏感性指数6个生物指数为评价因子进行水体等级隶属度计算,综合比较得到枯水期和丰水期各点位的水体状态等级。清河流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组成及生物指数在枯水期和丰水期之间发生变化,整体表现为丰水期生物物种丰度、多样性、丰富度及敏感性指数大于枯水期,清河及主要支流上游生物多样性及敏感性类群比例较大,下游、乡镇及城区附近的生物类群多样性降低,耐污值高的生物比例增加。模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枯水期和丰水期水体呈清洁、轻度污染、中度污染的样点比例分别为12.5%、12.5%、75%和18.75%、43.75%、37.5%,清河流域干流及支流上游点位多为清洁和轻度污染,下游点位多呈中度污染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动物 生物指数 水质 模糊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上线水源区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环境驱动因子 被引量:5
3
作者 张丰搏 胡鹏 +3 位作者 闫龙 唐家璇 闫肖瑶 王玉莲 《水资源保护》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5-141,共7页
为评估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上线水源区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环境驱动因子,于2022年7月(汛期)和11月(非汛期)开展监测采样工作。采用生物多样性指数和丰度-生物量比较曲线(ABC曲线)作为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参数,分析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在... 为评估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上线水源区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环境驱动因子,于2022年7月(汛期)和11月(非汛期)开展监测采样工作。采用生物多样性指数和丰度-生物量比较曲线(ABC曲线)作为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参数,分析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在水源区的结构,并对其进行多元排序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共采集45种大型底栖动物,隶属于4门5纲10目32科44属,其中优势种8种,所有优势物种出现频率均大于50%,水源区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一致性较高;水源区Margalef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均值分别为4.01、1.68、0.61;多数采样区域大型底栖动物的ABC曲线呈纠缠态势,其丰度和生物量累积百分比的差值面积在0附近波动,群落以小个头物种为主;优势种以耐污值低的敏感种类为主,说明河流几乎不受污染,水体清洁;pH值是影响水源区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驱动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 大型动物群落 生物多样性指数 ABC曲线 环境驱动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型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的龙感湖健康评价 被引量:3
4
作者 章运超 朱孔贤 +3 位作者 柴朝晖 葛李灿 闵凤阳 彭增辉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1-28,34,共9页
龙感湖位于安徽省华阳河湖群自然保护区,生态价值突出,应用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科学评价湖泊水生态健康可为湖泊保护和管理提供依据。根据2021年4月在安徽省龙感湖10个监测点的底栖动物数据,通过对20个候选生物指标进行分布范围、判别能... 龙感湖位于安徽省华阳河湖群自然保护区,生态价值突出,应用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科学评价湖泊水生态健康可为湖泊保护和管理提供依据。根据2021年4月在安徽省龙感湖10个监测点的底栖动物数据,通过对20个候选生物指标进行分布范围、判别能力及相关性分析,筛选出总物种数、优势类群数量百分比、软体动物个体数百分比、敏感类群种类数、粘附者种类数共5个核心参数组成完整性指数评价体系,采用比值法统一生物参数的量纲,累加各生物参数分值得到B-IBI值,利用四等分法确定湖泊健康分级标准。结果表明;湖区10个监测点中的3个为健康、4个为亚健康、2个为一般、1个为较差,整体水生态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龙感湖东南部为健康、鄂皖交界水域为亚健康、东北部为一般,龙感湖东北部健康状况差可能是因为该区域位于支流二郎河入湖口,二郎河水体携带的生活污水和磷矿污染物富集在底泥中,进而影响了底栖生物完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动物 生物完整性指数 健康评价 龙感湖 华阳河湖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5种大型底栖动物评价指数的河流生态健康评价 被引量:30
5
作者 盛萧 毛建忠 +3 位作者 曹然 黎征武 王旭涛 邓培雁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2017年第1期75-82,共8页
基于24个采样点的大型底栖动物监测数据,Goodnight-Whitley修正指数(GBI指数)、average score per taxon(ASPT)指数、family biotic index(FBI)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benthic index of biotic integrity(B-IBI)指数5种不同... 基于24个采样点的大型底栖动物监测数据,Goodnight-Whitley修正指数(GBI指数)、average score per taxon(ASPT)指数、family biotic index(FBI)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benthic index of biotic integrity(B-IBI)指数5种不同的生物评价指数,对东江流域的主要干支流进行河流生态健康评价,并研究不同生物评价指数在东江的适用性。结果表明,东江流域的整体健康状态处于中等水平,河流上游水质多达到"良好",中游水质多为"一般",下游水质则为"较差"或"极差"。分析了不同指数对不同类型人类干扰活动的响应,结果表明,除ASPT指数外,其余4种指数在不同程度上均能较显著地反映人类干扰的影响。其中,GBI指数对磷污染指示作用最佳;FBI指数对NO-2-N的污染指示最好;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对有机污染有较好的指示作用,并与电导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B-IBI指数与DO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并能很好地指示NH+4-N污染。利用不同的生物评价指数对东江进行综合评价,不仅能较为可靠地反映东江流域水质的整体状况,而且能指示不同人类干扰活动对东江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动物 生物评价指数 河流生态健康评价 东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讷谟尔河流域底栖动物生物完整性构建及健康评价
6
作者 王鑫宇 司振江 +2 位作者 李铁男 张柠 赵梓添 《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 2024年第8期126-132,共7页
为了维持流域生态系统稳定、抵御水旱灾害等生态和社会功能,以讷谟尔河流域生态文明保护为契机,于2022年秋季对讷谟尔河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种类进行调查和监测。讷谟尔河现场监测共采集到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17目41科57种,物种数量1086个... 为了维持流域生态系统稳定、抵御水旱灾害等生态和社会功能,以讷谟尔河流域生态文明保护为契机,于2022年秋季对讷谟尔河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种类进行调查和监测。讷谟尔河现场监测共采集到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17目41科57种,物种数量1086个,平均生物量为2.601 g/m^(3)。通过对讷谟尔河流域27个生物指标进行范围检验及相关性分析,构建讷谟尔河流域生物完整性指数,对流域16个监测点位进行B-IBI健康评价,经计算B-IBI的最佳期望值为3.34。研究结果表明,讷谟尔河流域的B-IBI值相对较高,表明水体生态系统相对健康,生态平衡相对稳定。通过相关性分析,确定讷谟尔河流域底栖动物群落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结果可为讷谟尔河流域的水体健康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讷谟尔河流域 大型无脊椎动物 生物完整性指数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中南部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11
7
作者 张虎 汤晓鸿 +5 位作者 郭仲仁 刘培廷 施金金 于雯雯 贲成恺 袁健美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08-215,共8页
2013年5月(春季)、8月(夏季)、11月(秋季),对江苏中南部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进行了定性和定量调查。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68种,定量63种,定性19种,多毛类、软体动物以及甲壳动物是组成大型底栖动物的主要类群。优势种为文蛤(Meretrix mer... 2013年5月(春季)、8月(夏季)、11月(秋季),对江苏中南部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进行了定性和定量调查。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68种,定量63种,定性19种,多毛类、软体动物以及甲壳动物是组成大型底栖动物的主要类群。优势种为文蛤(Meretrix meretrix)、泥螺(Bullacta exarata)、四角蛤蜊(Mactra veneriformis)、托氏虫昌螺(Umbonium thomasi)、加州齿吻沙蚕(Nephtys californiensis)、双齿围沙蚕(Nereis aibuhitensis)以及宽身大眼蟹(Macrophthalumus dilatatus)等。年平均总生物密度65.15 ind·m-2,平均总生物量94.21g·m-2。和历史资料比较后发现,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江苏中南部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生物量有增无减。大型底栖动物的生物密度、生物量、多样性和相对重要性指数随季节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其中生物密度、生物量以及多样性指数均以春季最高。江苏中南部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生物量优势度曲线位于丰度曲线上方,群落结构稳定性较高,未出现明显扰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 潮间带 大型动物 生物 相对重要性指数 群落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的洞庭湖典型断面的水质评价 被引量:13
8
作者 汪星 郑丙辉 +4 位作者 李黎 刘录三 李利强 黄代中 田琪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799-1807,共9页
2010年在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对洞庭湖的7个典型断面进行了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采样,共获得底栖动物40种,其中节肢动物16种、软体动物18种,环节动物6种。根据Shannon-Wiener物种多样性指数确定了4个相对清洁的断面和3个污染断面,然后... 2010年在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对洞庭湖的7个典型断面进行了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采样,共获得底栖动物40种,其中节肢动物16种、软体动物18种,环节动物6种。根据Shannon-Wiener物种多样性指数确定了4个相对清洁的断面和3个污染断面,然后进行23种生物指数的综合评估,结果表明,(甲壳动物+软体动物)分类单元数、Shannon-Wiener物种多样性指数与Goodnight-Whitley指数3个底栖动物生物指数可以用作辨别洞庭湖典型断面水质的敏感生物指数。通过5、3、1记分法对3种生物指数统一量纲后,获得变化范围为3~15的综合生物指数,运用四分法划分出洞庭湖典型断面水质辨别的生物基准:3~6,差;7~9,一般;10~12,好;13~15,很好。据此对7个断面进行重新记分,获得了洞庭湖典型断面水质的基本分区现状:虞公庙、万子湖、目平湖3个断面的水质良好,而鹿角、坡头、南嘴及东洞庭湖4个断面的水质较差。该水质生物学基准基本适合评价洞庭湖典型断面的水质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无脊椎动物 生物指数 水质生物评价 生物基准 洞庭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在河流健康评价中的发展趋势 被引量:15
9
作者 李镇 张岩 +1 位作者 袁建平 卢路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11年第4期96-101,共6页
现从河流健康的内涵出发,回顾河流健康评价指标的发展历史,通过分析单一生物指数、生物多样性指数以及生物完整性指数的研究进展,评述了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作为生物监测工具在河流健康评价之中的重要作用。针对其存在的问题,从技术、方... 现从河流健康的内涵出发,回顾河流健康评价指标的发展历史,通过分析单一生物指数、生物多样性指数以及生物完整性指数的研究进展,评述了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作为生物监测工具在河流健康评价之中的重要作用。针对其存在的问题,从技术、方法等方面提出建议,并展望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在河流健康评价中的发展趋势,力求为我国河流健康评价工作提供借鉴,以便能够更好的进行流域管理和生态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健康 大型无脊椎动物 单一生物指数 生物多样性指数 生物完整性指数 动物完整性指数 评估参照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漓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组成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杨青瑞 陈求稳 韩瑞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91-95,共5页
于2009—2010年间对漓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组成进行了三次调查。结果显示:大型底栖动物共计6纲34种,其中昆虫纲占种类总数的41.18%,腹足纲占29.42%,寡毛纲、蛭纲、甲壳纲、瓣鳃纲的种类数较少,占29.40%。优势种有扁蜉(Epeorus vitreus)... 于2009—2010年间对漓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组成进行了三次调查。结果显示:大型底栖动物共计6纲34种,其中昆虫纲占种类总数的41.18%,腹足纲占29.42%,寡毛纲、蛭纲、甲壳纲、瓣鳃纲的种类数较少,占29.40%。优势种有扁蜉(Epeorus vitreus)、小蜉(Ephemerella subvaria)、纹石蚕(Hydropsyche alternans)、摇蚊(Polypedilum vanderplanki)、霍甫水丝蚓(Limnodrilus hoffmeisteri Claparede)、河蚬(Corbicula fluminea)、凸旋螺(Gyraulus convexiusculus)、耳萝卜螺(Radix auricularia)、梨形环棱螺(Bellamya purificata)、中华圆田螺(Cipangopaludina chinensis)、中国圆田螺(Cipangopaludina cahayensis)、黑龙江短沟蜷(Semisulcospira amurensis)。大型底栖动物种类组成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春季种类数高于秋季种类数。大型底栖动物的密度为11~1920个/m2,平均值为127个/m2;生物量为0.1~811.68 g/m2,平均值为26.154 g/m2。大型底栖动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为2.18~3.62,年均值为2.92。均匀度指数变化范围为0.53~0.79,年均值为0.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漓江 大型动物 密度 生物 多样性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底栖动物进行水质监测与评价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静 池玉林 陈正西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2期11401-11405,11458,共6页
介绍了生物监测的意义与发展概况,概括了底栖动物的概念,并列举出常见底栖动物的主要类群。在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利用底栖动物进行水质生物监测与评价的主要工作的基础上,总结出利用底栖动物进行水质生物监测与评价的研究和实践时应注意... 介绍了生物监测的意义与发展概况,概括了底栖动物的概念,并列举出常见底栖动物的主要类群。在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利用底栖动物进行水质生物监测与评价的主要工作的基础上,总结出利用底栖动物进行水质生物监测与评价的研究和实践时应注意的问题,为底栖动物在环境监测和环境评价中的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 生物监测与评价 生态完整性 生物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州湾底栖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基于大型底栖动物生态学特征 被引量:13
12
作者 丁敬坤 张雯雯 +5 位作者 李阳 薛素燕 李加琦 蒋增杰 方建光 毛玉泽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0-26,共7页
根据2017年7月山东省胶州湾海域的大型底栖动物调查数据,应用聚类分析、生物多样性和Multivariate-AZTI’s Marine Biotic Index(M-AMBI)等方法分析了大型底栖动物的生态学特征,评估了胶州湾底栖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结果显示,调查海域... 根据2017年7月山东省胶州湾海域的大型底栖动物调查数据,应用聚类分析、生物多样性和Multivariate-AZTI’s Marine Biotic Index(M-AMBI)等方法分析了大型底栖动物的生态学特征,评估了胶州湾底栖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结果显示,调查海域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64种,其中,多毛类25种,甲壳动物23种,软体动物9种,棘皮动物和其他类群共7种。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生物量和丰度的平均值分别为70.0 g/m^2和132 ind./m^2,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寡鳃齿吻沙蚕(Nephthys oligobranchia)和纽虫(Nemertinea)是优势种。物种多样性指数(H¢)为0.69~3.77,平均值为2.35,丰富度指数(d)为0.67~3.12,平均值为1.56,Pielou均匀度指数(J)为0.25~1.00,平均值为0.81。多样性AMBI指数(M-AMBI)为0.26~0.60,平均值为0.44。根据CLUSTER分析结果,在15%相似水平上可将研究站位划分为3个群落,菲律宾蛤仔养殖密度较大的站位群落结构较为相似,被划分在同一个群落中,聚类结果与菲律宾蛤仔养殖密切相关。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和M-AMBI指数分析显示,胶州湾海域底栖生态系统受到中等程度的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州湾 大型动物 海洋生态系统健康 生物多样性 M-AMBI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重要河流底栖动物水质生物学评价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旭涛 谢昭 +1 位作者 刘威 徐盛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2016年第3期94-98,136,共6页
2011年和2012年调查了珠江流域66个样点的底栖动物和水化学指标,利用2011年北江11个样点和郁江17个样点的底栖动物群落和水化学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获得综合环境因子(主成分1和主成分2)。分析36个候选底栖动物参数与环境因子间的相关... 2011年和2012年调查了珠江流域66个样点的底栖动物和水化学指标,利用2011年北江11个样点和郁江17个样点的底栖动物群落和水化学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获得综合环境因子(主成分1和主成分2)。分析36个候选底栖动物参数与环境因子间的相关性,结合参数的分布范围,确定适于珠江流域开展河流生态系统生物学质量评价的3个底栖动物参数:双翅目百分比、刮食者百分比和BI指数,进而构建了珠江流域河流生物学质量评价的综合生物指数及评价等级(清洁、轻度污染、中度污染和重度污染)。66个样点的综合生物指数评价结果显示,珠江流域河流生物学质量以轻度至中度污染为主,占80.3%,清洁占13.6%,重度污染占有6%。研究表明,在珠江流域应用底栖动物开展中大型河流水质生物学评价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无脊椎动物 综合生物指数 生物学评价 珠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析法北运河流域栖境得分与BMWP值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谢阳村 郭亚坤 +1 位作者 高世凯 王备新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6-31,共6页
准确描述北运河流域水生态状况,为流域水生态管理决策提供支持。在北运河流域26个采样点进行采样,对河流栖境打分,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河流栖境各参数得分进行加权,计算大型底栖动物BMWP值,分析北运河栖境得分与BMWP值相关性。结果表明,加... 准确描述北运河流域水生态状况,为流域水生态管理决策提供支持。在北运河流域26个采样点进行采样,对河流栖境打分,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河流栖境各参数得分进行加权,计算大型底栖动物BMWP值,分析北运河栖境得分与BMWP值相关性。结果表明,加权前栖境得分与BMWP值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346,相伴概率为0.086,两者无显著相关性;层次分析法将河流栖境一级指标河道水量状况、河道变化状况、河滨带状况、河堤岸稳定状况分别加权为0.1466、0.1623、0.6040、0.0872,加权后栖境得分与BMWP值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413,相伴概率为0.036,两者显著相关。后续研究需要进一步优化一级、二级指标的加权值,以使栖境得分值既可以有效反映水生生物栖息地质量,又可以有效指示不同河段的底栖生物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境得分 大型底栖动物生物监测工作组指数 层次分析法 相关性分析 北运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