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大型底栖动物生物完整性指数的天津市城市河流水生态健康评价 被引量:1
1
作者 郑彪 高欣 +4 位作者 李曌 田爽 丁页 张玥彤 孙冰皎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23-1735,共13页
生物完整性指数整合了多个单指标对干扰的响应特征,因此在综合评价水生态健康状况时具有良好的指标稳定性和响应敏感性。使用生物完整性指数开展自然河流水生态健康评价案例较多,但由于水体特征差异性导致指标选取存在不同,因此针对城... 生物完整性指数整合了多个单指标对干扰的响应特征,因此在综合评价水生态健康状况时具有良好的指标稳定性和响应敏感性。使用生物完整性指数开展自然河流水生态健康评价案例较多,但由于水体特征差异性导致指标选取存在不同,因此针对城市河流的评价研究案例并不多见。在参考以往研究基础上,结合城市河流的独有特征,将可以反映生态系统功能的功能多样性指标纳入备选指标体系,构建了天津市城市河流大型底栖动物完整性评价指数并开展了水生态健康评价。基于2023年4月和9月的水生态监测数据,分析了天津市城市河流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在枯水期和丰水期之间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组成表现出显著的季节差异(ANOSIM:P=0.006,R=0.107),枯水期物种数要高于丰水期。梨形环棱螺(Bellamya purificata,Y枯水期=0.208,Y丰水期=0.192)、环棱螺属一种(Bellamya sp.,Y枯水期=0.045,Y丰水期=0.074)和纹沼螺(Parafossarulus striatulus,Y枯水期=0.033,Y丰水期=0.163)均是优势种,表现出季节稳定性。本研究构建了以水生昆虫分类单元数、BMWP指数、功能丰富度和功能分异度等为核心评价指标的天津市城市河流大型底栖动物生物完整性指数(IBI)。评价结果体现了在生物完整性的构建时引入功能参数的重要性。从空间分布看,上游河道保持了较好的生物完整性特征,而由于人类活动的介入导致中下游河道普遍偏差。从季节变化来看,不同地区的完整性变化存在差异,栖息地完整、植被覆盖度高和功能多样性高的参考点位对外部干扰的抵抗力和恢复力较好,因此受到的水文扰动小,而受损点位生物完整性普遍降低。营养盐和有机污染均影响了两个季节的IBI指数,而对于丰水期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水文变化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本研究结果从生物完整性角度为天津市河流生态系统的评价和保护修复提供了参考依据,同时也为其它类似河流生态系统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河流 大型动物 生物完整性指数 功能多样性 季节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澎溪河流域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构建与健康评价
2
作者 赵艳民 刘志超 +4 位作者 刘晓钰 高东东 朱延忠 周娟 王丽婧 《环境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40-1449,共10页
三峡水库是我国“国之重器”,根据调度管理需要,其水位在145~175 m周期性涨落,深刻改变了三峡库区支流水生态系统结构。为掌握三峡库区重要支流澎溪河大型底栖动物分布特征及其水生态健康状况,于三峡水库高水位运行期(2023年11月)、泄水... 三峡水库是我国“国之重器”,根据调度管理需要,其水位在145~175 m周期性涨落,深刻改变了三峡库区支流水生态系统结构。为掌握三峡库区重要支流澎溪河大型底栖动物分布特征及其水生态健康状况,于三峡水库高水位运行期(2023年11月)、泄水期(2024年4月)对澎溪河大型底栖动物、水体理化因子以及栖息地生境质量进行调查,构建了三峡库区典型支流澎溪河流域B-IBI指标体系。结果表明:①澎溪河流域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36种,其中节肢动物门27种,软体动物门4种,环节动物门2种;东河、南河、浦里河上游段采样点大型底栖动物的物种数和密度都大于靠近开州城区的汉丰湖以及调节坝下的澎溪河干流。②本文筛选了包括总分类单元数、蜉蝣目分类单元数、最优势类群丰度占比、耐污值、均匀度指数、马格列夫指数等7项B-IBI核心参数,并采用比值法计算BIBIS(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得分)。同时根据BIBIS将河流健康状况划分为“健康、亚健康、一般、较差、极差”5个等级,在28个采样点中,有57.14%的点位评价等级为健康,10.71%的点位评价等级为亚健康,32.14%的点位评价等级为一般和差。空间上,东河上游、南河上游和浦里河上游评价结果优于汉丰湖以及汉丰湖以下的河段。③TP、TN等水环境指标和采样点200 m缓冲区土地覆被类型能较好地解释B-IBI的核心参数分布。研究显示,构建的B-IBI能够较好地反映澎溪河水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人类活动导致的水环境与水生境改变影响了澎溪河大型底栖动物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澎溪河 动物 大型动物完整性指数(b-ibi) 健康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柳江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及完整性指数评价
3
作者 韦海萍 王振兴 +1 位作者 杜丽娜 王波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24-238,共15页
柳江是珠江水系西江干流第二大支流,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运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生物学污染指数BPI、敏感指数BMWP、生物指数BI和大型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B-IBI等多种指数评价柳江河流健康状态,结果表明:B-IBI、BI... 柳江是珠江水系西江干流第二大支流,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运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生物学污染指数BPI、敏感指数BMWP、生物指数BI和大型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B-IBI等多种指数评价柳江河流健康状态,结果表明:B-IBI、BI和BPI指数显示,分别有97%、93%和97%的采样点处于健康状态或亚健康状态。而H′和BMWP指数显示,仅有59%和34%的采样点处于健康状态和亚健康状态。综合5种河流健康状态评价指数结果,融安县和柳州市柳北区附近的采样点H12、H13、H14、H20、H22、H23、H24和H26河流健康状态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动物 多样性 完整性指数 生物健康评价 生态评估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江中下游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及生物完整性评价
4
作者 常诗麒 丁森 +3 位作者 于明乔 李殿伟 张承志 尚光霞 《生态毒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9-260,共12页
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地。为探究丹江口水库至汉口的汉江中下游段水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本文分别于2022年7月和2023年4月对汉江中下游15个点位开展大型底栖动物调查,共采集3门7纲17目33科66个分类单元的大型底栖动物,其... 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地。为探究丹江口水库至汉口的汉江中下游段水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本文分别于2022年7月和2023年4月对汉江中下游15个点位开展大型底栖动物调查,共采集3门7纲17目33科66个分类单元的大型底栖动物,其中4月采集48个分类单元,7月采集47个分类单元,2个季节均以昆虫纲种类为主。4月中游段和下游段优势种差异较大,而7月两段优势种差异较小。以4月数据集构建大型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B-IBI),筛选出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水生昆虫分类单元数、BI指数、BMWP指数4个核心参数。7月数据筛选出Shannon-Wiener指数、BI指数、总分类单元数、优势分类单元个体数百分比、敏感类群分类单元数5个核心参数。非参数检验发现汉江中下游B-IBI季节差异不显著,但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中游整体为“亚健康”等级,而下游段整体为“一般”等级,这可能与下游人为干扰导致氮、磷等营养盐浓度升高和底质以泥沙为主有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7月水质数据对B-IBI的影响不大,这可能与7月丰水期水量大有关。4月B-IBI与营养盐浓度显著相关,这可能与农业面源污染和梯级电站有关。研究结果为汉江水生态系统健康的恢复与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动物 生物完整性指数 河流生态系统 健康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底栖生物完整性指数(B-IBI)的仁怀市主要河流健康评价
5
作者 何浩宇 王芳 +10 位作者 龙茂源 张书海 周岳兵 丁献桃 甘雷 王桢璐 项涛 居涛 石磊 安苗 董响红 《南方水产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5-45,共11页
健康稳定的河流生态系统对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然而,作为中国酱酒核心产区,仁怀市主要河流的健康状况评价体系却尚未构建。基于此,于2023年对仁怀市境内9条河流28个采样点的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开展了周年季度调查,... 健康稳定的河流生态系统对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然而,作为中国酱酒核心产区,仁怀市主要河流的健康状况评价体系却尚未构建。基于此,于2023年对仁怀市境内9条河流28个采样点的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开展了周年季度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创新性地搭建了仁怀市主要河流的底栖生物完整性指数(Benthic-integrated biotic index, B-IBI)评价体系。结果发现:共记录到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分类单元175个,隶属于5门10纲22目75科,年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1 236.50个·m-2和168.07 g·m-2;9条河流的健康情况中,1条为优秀,1条为良好,3条为中等,其余4条为较差,无很差;28个采样点中,2个为优秀,5个为良好,7个为中等,7个为较差,7个为很差。综上,所构建的B-IBI评价体系指示仁怀市主要河流的整体健康状况不佳,建议在未来采取适宜的管理及修复措施以使其恢复至健康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群落 生物完整性指数 健康评价 长江流域 仁怀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的京津冀河流水生态健康评价
6
作者 孙梓橦 黄适尔 +2 位作者 唐清文 曹晓峰 李艳红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08-217,共10页
为评估京津冀地区河流水生态健康状况,采用环境DNA宏条形码技术于2020年9、10、12月对该地区主要河流开展底栖动物监测,并构建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B-IBI)对水生态健康状况开展综合评价。研究区域涵盖滦河、潮白河、永定河、大清河、子... 为评估京津冀地区河流水生态健康状况,采用环境DNA宏条形码技术于2020年9、10、12月对该地区主要河流开展底栖动物监测,并构建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B-IBI)对水生态健康状况开展综合评价。研究区域涵盖滦河、潮白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五大流域,共设置36个监测点位。通过环境DNA技术,监测到京津冀地区河流底栖动物隶属于3门6纲14目30科53属,主要门类为节肢动物、软体动物和环节动物,其中以节肢动物门的昆虫纲检出最多。通过箱线图比较和相关性分析,筛选出总分类单元数、双翅目分类单元数与前二优势分类单元相对丰度总和作为核心指标,形成底栖动物生物完整性(B-IBI)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结果显示,京津冀地区河流有11.1%的点位处于健康状态,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北部山区;58.3%的点位处于较差和差状态,主要分布在东部与南部平原。筛选的3个核心指标可较好地对参照点及受损点进行区分,在京津冀地区有较好的适用性。IBI指数与水体中氨氮浓度呈显著负相关,表明氨氮是影响底栖动物完整性的关键环境因子。研究结果可为京津冀地区河流水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DNA宏条形码技术 生物完整性指数 动物 水生态健康评价 京津冀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型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与综合生物指数的水生态评价 被引量:12
7
作者 姚琦 黎明杰 +7 位作者 麻林 唐哲 朱熠 刘阳圆 蔡永久 燕文明 张又 李宽意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76-1486,共11页
针对不同流域部分生物指数评价标准并不统一的问题,利用熵权法构建综合生物指数(CBI)统一模糊评价标准,同时计算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进行评价结果验证.以2021年秋季和2022年春季东洞庭湖10个监测点的数据为基础,通过对25个候选参数逐步筛... 针对不同流域部分生物指数评价标准并不统一的问题,利用熵权法构建综合生物指数(CBI)统一模糊评价标准,同时计算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进行评价结果验证.以2021年秋季和2022年春季东洞庭湖10个监测点的数据为基础,通过对25个候选参数逐步筛选,选出M3(软体动物分类单元数)、M9(耐污类群相对丰度)、M13(BI指数)和M22(Shannon-Wiener指数)4个秋季核心参数以及M6(摇蚊个体相对丰度)、M13、M16(BPI指数)和M24(Margalef指数)4个春季核心参数,采用比值法统一量纲后累加计算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再对BPI、FBI、Shannon-Wiener、BMWP指数客观定权后计算CBI指数划分出5个状态进行对比,结果表明:B-IBI指数和CBI指数均得出靠近出湖河道点位较为健康,湖体点位多为一般和较差,整体秋季健康状况略好于春季,六门闸附近为极差状态,可能是因为该区域是东洞庭湖的闸口之一,常年关闭导致水体流动性较差,开闸放水后沉积物中的淤泥会释放污染物使得湖区总氮超标,进而影响了大型底栖动物的完整性.CBI指数与B-IBI指数以及COD_(Mn)、TLI(∑)指数等相关分析结果良好,表明利用综合生物指数和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结合能为东洞庭湖的水生态健康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动物 生物完整性指数 熵权法 水生态健康 东洞庭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底栖动物BMWP指数评价研究进展综述
8
作者 张梦悦 于明乔 +3 位作者 丁森 贾晓波 代阳 李曌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15,共5页
基于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检索了近40年的BMWP指数研究论文,分析了大型底栖动物BMWP指数的产生、特点、应用和研究发展趋势,总结了不同国家BMWP指数研究中对大型底栖动物科级敏感值(FSVs)的调整方法、调整结果及其应用情况,梳理了我国在B... 基于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检索了近40年的BMWP指数研究论文,分析了大型底栖动物BMWP指数的产生、特点、应用和研究发展趋势,总结了不同国家BMWP指数研究中对大型底栖动物科级敏感值(FSVs)的调整方法、调整结果及其应用情况,梳理了我国在BMWP指数评价标准调整方面的进展。围绕我国水生态环境管理需求,提出了加强大型底栖动物标准化监测方法研究、完善BMWP指数区域化评价体系建设、加快制定BMWP指数评价方法标准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动物 BMWP指数 水质评价 科级敏感值 指数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生物完整性指数的达里湖健康评价
9
作者 李秀娟 孙标 史小红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24年第2期40-46,共7页
为了研究达里湖健康状况,2021年8月设置7个采样点开展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调查。基于此,构建了达里湖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生物完整性指数(BIBI)指标体系。结果显示,总计发现6属(种)的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隶属2门3目5科。筛选出敏感类群评... 为了研究达里湖健康状况,2021年8月设置7个采样点开展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调查。基于此,构建了达里湖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生物完整性指数(BIBI)指标体系。结果显示,总计发现6属(种)的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隶属2门3目5科。筛选出敏感类群评价指数(BMWP指数)和科级耐污指数(FBI指数)2个核心参数组成的达里湖BIBI指标体系。达里湖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生物完整性指数为0.83,对照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生物完整性指数赋分标准赋分值为74.45,2021年达里湖整体健康状况为亚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无脊椎动物 生物完整性指数 健康评价 达里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型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B-IBI)的永定河水系生态健康评价 被引量:34
10
作者 孔凡青 崔文彦 周绪申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50-555,共6页
永定河是京津冀区域重要水源涵养区和生态屏障,为了解永定河水系的水生态健康状况,2016年对永定河水系大型底栖动物进行调查,共布设样点30个,采集到底栖动物38种,其中水生昆虫33种(摇蚊科16种),环节动物门3种,软体动物2种。从耐污值(Tol... 永定河是京津冀区域重要水源涵养区和生态屏障,为了解永定河水系的水生态健康状况,2016年对永定河水系大型底栖动物进行调查,共布设样点30个,采集到底栖动物38种,其中水生昆虫33种(摇蚊科16种),环节动物门3种,软体动物2种。从耐污值(Tolerance Value,TV)看,TV≤3的敏感类群所占百分比为13.2%,TV≥7的耐污类群所占百分比为44.7%。从类群出现频率看,出现频率最高的3个种分别为霍甫水丝蚓(Limnodrilus hoffmeisteri)、德永雕翅摇蚊(Glyptotendipes tokunagai)和云集多足摇蚊(Polypedilum nubifer),分别为46.7%、40.0%和36.7%,3个物种均为耐污值较高的种类。采用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Benthic Index of Biotic Integrity,B-IBI)方法评价永定河水系生态健康状况。通过分布范围分析、判别能力检验及相关性分析等,确定永定河水系生态状况评价B-IBI的核心指标体系,包括总分类单元数、摇蚊分类单元数和BI指数(Botic Index)3个指标。根据比值法,以参照点25%分位数确定永定河水系底栖动物完整性评价标准。根据参照点25%分位数确定永定河水系底栖动物完整性评价标准,即B-IBI>2.13为健康,1.60~2.13为亚健康,1.06~1.60为一般,0.53~1.06为较差,0~0.53为极差。B-IBI评价结果显示,永定河水系6.7%河段处于健康状态,23.3%河段处于亚健康状态,36.7%河段处于一般状态,20.0%河段处于较差和13.3%处于极差状态。除官厅水库坝上和宁车沽闸下外,其余样点的底栖动物完整性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表明永定河水系水体的健康状况整体不容乐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定河水系 大型动物 生态健康评价 b-ibi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底栖动物完整性评价倭肯河健康状况及其环境影响因子
11
作者 王鑫宇 李铁男 +2 位作者 司振江 张柠 赵梓添 《环境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4-73,共10页
为有效反映倭肯河流域水生态健康状态,探究倭肯河流域大型无脊椎动物及其环境影响因子的响应关系,文章于2021年4月、10月对倭肯河干流及其主要支流的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类、数量进行调查采样和鉴定。共监测到大型底栖动物数量650个,主要... 为有效反映倭肯河流域水生态健康状态,探究倭肯河流域大型无脊椎动物及其环境影响因子的响应关系,文章于2021年4月、10月对倭肯河干流及其主要支流的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类、数量进行调查采样和鉴定。共监测到大型底栖动物数量650个,主要由水生昆虫、水生环节动物、软体动物、甲壳动物组成,隶属于19目42科64属。从23个备选参数中,通过分布范围及判别能力分析、相关性分析筛选出总分类单元数、FBI指数、Simpson指数作为核心指标,构建底栖生物完整性评价体系。结果显示:研究区域内的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B-IBI)存在显著空间差异,部分支流的健康状况较差,主要受人类活动及农业污染的影响。其中健康以上点位8个,占总采样点的28.57%,主要分布在西北部,西北部河流健康状况优于东南部地区河流。Mantel检验分析表明,化学需氧量(COD)、氨氮浓度(NH_(3)-N)和总磷(TP)是影响大型底栖动物生物多样性指数的主要环境因子,大型底栖动物耐污性指数所受的环境因子影响不同,倭肯河流域B-IBI与水体中NH_(3)-N浓度密切相关。该研究结果可为倭肯河区域河流管理和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倭肯河流域 大型动物 生物完整性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型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B-IBI)的密云水库上游河流(北京段)水生态健康评价 被引量:19
12
作者 王旭 王恒嘉 +2 位作者 王永刚 王琦琳 李亚翠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7-167,共11页
密云水库上游流域水生态健康对保障密云水库水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系统评价密云水库上游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状况,2019年对该流域河流大型底栖动物进行调查,共布设采样点39个,采集到底栖动物128种,包括节肢动物门106种、软体动物门1... 密云水库上游流域水生态健康对保障密云水库水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系统评价密云水库上游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状况,2019年对该流域河流大型底栖动物进行调查,共布设采样点39个,采集到底栖动物128种,包括节肢动物门106种、软体动物门16种、环节动物门5种、扁形动物门1种。从耐污值上看,敏感类群占比为23.1%,耐污类群占比为0.9%。从类群出现频率看,出现频率居前3位的底栖动物分别为蜉蝣属(Ephemera)、短脉纹石蛾属(Cheumatopsyche)、角石蛾属(Stenopsyche),其出现频率分别为82%、79%和74%,3者均为清洁类指示生物。以大型底栖动物为指示生物,对44个候选生物指标进行分布范围分析、判别能力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由总分类单元数、优势分类单元个体数占比、蜉蝣目个体数占比、水生昆虫分类单元个体数占比、敏感类群个体数占比5个指标构建密云水库上游流域B-IBI指标体系。采用四分制法统一各参数量纲,以参照点B-IBI值分布的25%分位值作为河流生态系统完整性的评价标准。评价结果表明,23%的样点处于健康等级,33%的样点处于亚健康等级,33%的样点处于一般等级,8%的样点处于差等级,3%的样点处于极差等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云水库上游流域 b-ibi指数 大型动物 生态健康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底栖动物生物完整性指数的黄河干流生态健康评价 被引量:11
13
作者 冯治远 侯易明 +3 位作者 阴琨 金小伟 韩谞 潘保柱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12-522,共11页
黄河为世界上最长的多沙河流,全河段水沙异质性及其生态健康的空间差异明显。本文基于黄河干流全河段44个断面春秋两季(2019年)底栖动物的系统调查数据,构建黄河底栖动物生物完整性评价体系。该体系融入指示水沙过程变化的ASPT指数及EP... 黄河为世界上最长的多沙河流,全河段水沙异质性及其生态健康的空间差异明显。本文基于黄河干流全河段44个断面春秋两季(2019年)底栖动物的系统调查数据,构建黄河底栖动物生物完整性评价体系。该体系融入指示水沙过程变化的ASPT指数及EPT分类单元个体相对丰度,且参照点与受损点得分差异显著,适用于多沙河流生态健康评价。评价结果显示:黄河干流亚健康及以上状态的断面占比为秋季(75.0%)高于春季(54.5%);自源区沿河而下,底栖动物生物完整性指数值呈下降趋势;库区断面底栖动物生物完整性指数低于临近自然河段。回归分析表明,黄河干流底栖动物生物完整性指数与盐度、总氮、城镇及农田用地占比呈显著负相关,与林地及草地占比呈显著正相关。本研究结果可为黄河生态保护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干流 大型无脊椎动物 生物完整性 生态健康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定河流域不同水土流失区底栖动物生物完整性指数构建与健康评价 被引量:6
14
作者 侯湘然 潘保柱 +3 位作者 侯易明 胡恩 贺瑶 冯治远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74-285,I0026-I0037,共24页
无定河流域位于黄土高原与毛乌素沙地过渡带,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具有脆弱性和波动性。于2021年春季(4月)和秋季(10月)对无定河流域上、中、下游及其6条支流和流域内的3个淤地坝开展水生态系统调查,旨在厘清无定河流域底栖动物群落特... 无定河流域位于黄土高原与毛乌素沙地过渡带,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具有脆弱性和波动性。于2021年春季(4月)和秋季(10月)对无定河流域上、中、下游及其6条支流和流域内的3个淤地坝开展水生态系统调查,旨在厘清无定河流域底栖动物群落特征,构建底栖动物生物完整性指数并开展健康评价。无定河流域春季共采集到底栖动物105种,平均密度为181 ind./m^(2),平均生物量为0.760 g/m^(2),秋季共采集到底栖动物67种,平均密度为94 ind./m^(2),平均生物量为0.454 g/m^(2)。通过对两季度研究区域内底栖动物27个生物参数开展分布范围检验、判别能力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构建无定河流域底栖动物生物完整性指数,对全流域40个样点(6个参照点和34个受损点)进行B-IBI健康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总体上无定河流域底栖动物生物完整性较好,40个样点中春季有19个处于健康或亚健康状态,秋季有23个处于健康或亚健康状态,其中无定河上、中游干支流大都以健康和亚健康为主,无定河下游干支流以及3个淤地坝水体健康状况较差。在不同水土流失类型区域,底栖动物群落特征和生物完整性评价具有显著性差异。本研究结果可为无定河流域河流健康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定河流域 水土流失 动物完整性指数 大型无脊椎动物 健康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型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B-IBI的东江流域水生态健康评价 被引量:31
15
作者 付岚 江源 +1 位作者 刘琦 侯兆疆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502-1511,共10页
为系统评价中国华南地区东江流域河流生态系统健康水平,以大型底栖动物为指示生物,基于96个大型底栖动物样点(16个参照点和80个受损点)数据,对24个底栖候选生物学指数值的分布范围、相关关系和判别能力进行分析,从中筛选出EPT分类单元... 为系统评价中国华南地区东江流域河流生态系统健康水平,以大型底栖动物为指示生物,基于96个大型底栖动物样点(16个参照点和80个受损点)数据,对24个底栖候选生物学指数值的分布范围、相关关系和判别能力进行分析,从中筛选出EPT分类单元数、双翅目分类单元数、寡毛类个体百分比、撕食者个体百分比、BMWP分数、ASPT分数构成东江流域的B-IBI(benthic-index of biotic integrity,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评价体系,采用比值法统一量纲计算B-IBI值,并依据B-IBI值分布的95%分位数法建立健康评价标准:B-IBI>4.78为极好,3.04<B-IBI≤4.78为好,2.17<B-IBI≤3.04为一般,1.80<B-IBI≤2.17为差,B-IBI≤1.80为极差。评价结果表明,96个采样点中4个为"极好";17个为"好";21个为"一般";24个为"差";30个为"极差"。综合来看,整个流域B-IBI评价结果的空间分异规律性较强,"极好"和"好"样点主要分布在中上游山地源头溪流和支流;"一般"级别样点在全流域均有分布;"差"和"极差"样点主要集中在下游高度城市化的平原区及河网区。健康等级差异变化基本呈现为由源头溪流类型—山地丘陵过渡类型—平原河流类型逐渐变差的趋势特征。B-IBI值与坡度呈线性相关关系(R^2=0.22,P=0.000 5);与海拔(R^2=0.36,P=0.007)、城市覆盖比(R^2=0.23,P=0.000 7)、森林覆盖比(R^2=0.27,P=0.000 6)呈指数相关关系。B-IBI适用性较好,可作为东江流域水体环境监测的一种有效手段,同时为东江流域科学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bi 健康评价 大型动物 东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B-IBI评价溪流健康 被引量:214
16
作者 王备新 杨莲芳 +1 位作者 胡本进 单林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481-1490,共10页
B-IBI指数是溪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常用指标之一。据安徽黄山地区溪流的33个底栖动物样点数据(11个参照点,22个受损点),对21个生物参数进行分布范围、Pearson相关性和判别能力分析,确定B-IBI指数由总分类单元数、EPT分类单元数、前3位优... B-IBI指数是溪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常用指标之一。据安徽黄山地区溪流的33个底栖动物样点数据(11个参照点,22个受损点),对21个生物参数进行分布范围、Pearson相关性和判别能力分析,确定B-IBI指数由总分类单元数、EPT分类单元数、前3位优势分类单元%、粘附者%、敏感类群%和BI指数构成。分别用3分制、4分制和比值法统一各参数量纲,B-IBI指数值即为累加各构成指数的分值或比值。B-IBI箱线图分析表明,上述3种方法计算出的B-IBI值有较高判别能力(IQ=3),能很好地判别参照水体和受损水体,且3者之间具高相关性(r>0.90)。分别依据参照样点和所有样点B-IBI值建立健康评价标准,比较3分制、4分制和比值法对评价结果的准确性,表明用比值法统一各参数量纲并依据所有样点的B-IBI值建立的健康评价标准的准确性优于3分制和4分制法。建立了适合祁门县溪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B-IBI标准B-IBI>3.59健康,2.7~3.59亚健康,1.8~2.69一般,0.9~1.79差,B-IBI<0.9极差。祁门县21个样点的水体,14个健康,6个亚健康,1个一般。B-IBI与电导率(r=-0.62,p<0.01)和生境质量(r=0.65,p<0.01)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bi指数 健康评价 大型无脊椎动物 溪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完整性指数的鄱阳湖湿地生态健康评价 被引量:31
17
作者 游清徽 刘玲玲 +5 位作者 方娜 阳文静 张华 李菊媛 吴燕平 齐述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6631-6641,共11页
湿地生态健康评价对于掌握湿地的健康状况、理解人类活动干扰对其影响及实施生态预警等有重要意义。鄱阳湖对于维持其流域甚至长江中下游的生态平衡十分重要,目前尚未建立起其较完善的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完整性指... 湿地生态健康评价对于掌握湿地的健康状况、理解人类活动干扰对其影响及实施生态预警等有重要意义。鄱阳湖对于维持其流域甚至长江中下游的生态平衡十分重要,目前尚未建立起其较完善的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完整性指数(benthic macroinvertebrate-based index of biotic integrity,B-IBI)是广泛应用的湿地生态健康评价方法。基于30个采样点(7个参照点,23个受损点)的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采样数据,构建鄱阳湖湿地的B-IBI指数,采用自然断点法划分非常健康、健康、一般、差和极差5个健康等级标准,据此评价湿地生态健康状况。研究表明:(1)基于B-IBI指数的鄱阳湖湿地生态健康评价结果为一般;(2)就采样点B-IBI分值而言,呈现出西部健康状况优于东部的格局,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状况较好,而工业区、城镇、农田及河流入湖口附近状况较差;(3)B-IBI指数与前期构建的景观发展强度指数(LDI)、栖息地环境质量指数(QHEI)以及植被完整性指数(V-IBI)具有显著相关性,表明基于不同指数的评价结果较为一致。本研究构建的B-IBI指数能为鄱阳湖湿地的生态健康评价和监测提供重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无脊椎动物完整性指数 健康评价 鄱阳湖 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型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的新疆额尔齐斯河健康评价 被引量:16
18
作者 王军 周琼 +3 位作者 谢从新 李红 阿达可白克·可尔江 蔡林钢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59-966,共8页
为建立我国西北地区跨境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的评价指标与标准,应用B-IBI(benthic-index of biotic integrity,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评价新疆额尔齐斯河流域的健康状况.于2012年7月、8月、10月及2013年5月在额尔齐斯河全流域设10个典型采样... 为建立我国西北地区跨境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的评价指标与标准,应用B-IBI(benthic-index of biotic integrity,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评价新疆额尔齐斯河流域的健康状况.于2012年7月、8月、10月及2013年5月在额尔齐斯河全流域设10个典型采样点,进行4次大型底栖动物调查,从23个候选生物指标中筛选出适用于构建额尔齐斯河B-IBI评价体系的参数,主要包括总分类单元数、EPT(蜉蝣目、襀翅目、毛翅目)分类单元数、前3位优势分类单元个体相对丰度、襀翅目个体相对丰度和黏附者个体相对丰度.以参照点B-IBI的25%分位数作为健康评价标准来确定B-IBI的评价等级:B-IBI>2.04为极好,1.53<B-IBI≤2.04为好,1.02<B-IBI≤1.53为一般,0.51<B-IBI≤1.02为差,B-IBI≤0.51为极差.结果表明:在所有采样点中,6个采样点处于健康状况极好或好的状态,3个采样点健康状况一般,1个采样点健康状况较差;各采样点B-IBI在不同月份变化各异.整体来看,额尔齐斯河的水体健康状况较好,但局部河段水体受到不同程度污染.基于B-IBI的健康评价结果与其他生物指数〔Chandler计分制生物指数、BMWP(biological monitoring working party)分数系统分值〕评价结果相一致,表明所构建的B-IBI评价指标与标准对额尔齐斯河的健康状况评估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可作为额尔齐斯河流域水体环境监测的一种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动物 动物生物完整性 健康评价 额尔齐斯河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B-IBI)的白洋淀湿地健康评价 被引量:12
19
作者 徐梦佳 朱晓霞 +1 位作者 赵彦伟 徐菲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808-1814,共7页
选择大型底栖生物作为白洋淀湿地健康指示生物,将B-IBI评价方法应用到白洋淀湿地健康评价中,为白洋淀湿地管理和调控提供科学依据。根据9个受损点、6个参照点的大型底栖动物样点数据,对白洋淀湿地23个生物参数的分布范围、判别能力和相... 选择大型底栖生物作为白洋淀湿地健康指示生物,将B-IBI评价方法应用到白洋淀湿地健康评价中,为白洋淀湿地管理和调控提供科学依据。根据9个受损点、6个参照点的大型底栖动物样点数据,对白洋淀湿地23个生物参数的分布范围、判别能力和相关性进行分析,确定B-IBI指数由总分类单元数、优势分类单元个体百分比和摇蚊个体百分比构成。采用比值法计算各生物参数指数值,并将各参数值加和得到B-IBI指数值。根据参照点B-IBI值的25%分位数值确定健康等级标准:〉2.302为健康,1.590~2.302为亚健康,0.879~1.589为不健康,〈0.879为病态。评价结果表明:淀区9个样点中有1个样点处于健康状态,4个样点处于亚健康状态,4个样点处于不健康状态,白洋淀湿地大部分水域健康均受到一定损害。B-IBI与透明度呈显著正相关,与TN、TP和叶绿素a呈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动物 b-ibi指数 白洋淀湿地 健康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花江流域大型底栖动物生物完整性指数构建及其适用性 被引量:15
20
作者 王瑜 李黎 +3 位作者 林岿璇 朱延忠 夏阳 刘录三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0-30,共11页
利用生物完整性指数评价河流健康状态,对于水环境管理决策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基于大型底栖动物构建生物完整性指数(B-IBI),并评价松花江流域的水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在松花江主要干支流设定37个采样点,分别于2016年6、9月进行环境因子... 利用生物完整性指数评价河流健康状态,对于水环境管理决策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基于大型底栖动物构建生物完整性指数(B-IBI),并评价松花江流域的水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在松花江主要干支流设定37个采样点,分别于2016年6、9月进行环境因子和大型底栖动物调查研究。最终从28个候选参数中确定了种类总数、摇蚊种类数、敏感种百分比、Hilsenhoff指数、Marglef指数作为核心参数构建B-IBI。通过0~10赋分法,计算得到了松花江流域全部采样点的生物完整性评价得分。结果显示,松花江流域内60%区域生物状态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害。另外,B-IBI能够综合反映松花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多样性、生境质量、理化水质等,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生态系统 大型动物 生物完整性指数 健康评价 松花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