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垄三行密植对花生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史普想 于洪波 +4 位作者 于国庆 赵立仁 于树涛 任亮 李楠 《辽宁农业科学》 2014年第4期84-86,共3页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大垄三行密植对花生种植密度、叶片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指数及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大垄三行密植较传统种植缩小了行距,扩大了株距,增加了种植密度,使植株群体根系分布均匀;由此引起叶绿素含量维持时间相对...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大垄三行密植对花生种植密度、叶片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指数及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大垄三行密植较传统种植缩小了行距,扩大了株距,增加了种植密度,使植株群体根系分布均匀;由此引起叶绿素含量维持时间相对较长,叶面积指数增大;有利于干物质积累。虽然单株结果数、单株生产力、百果重、百仁重略有降低,但实收株数较多,大垄三行密植较传统种植增产34.9%,具有在大田生产中推广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大垄三行密植 传统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花18花生大垄三行液体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3
2
作者 杨秀冬 刘淑贤 刘丽红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19期38-38,45,共2页
对于花生的种植,除了掌握基本的种植技术之外,如何提高花生产量、改善花生品质是目前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本文介绍了花生大垄三行液体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品种选择及种子处理、整地起垄、适期播种、查苗补苗、合理施肥管水... 对于花生的种植,除了掌握基本的种植技术之外,如何提高花生产量、改善花生品质是目前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本文介绍了花生大垄三行液体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品种选择及种子处理、整地起垄、适期播种、查苗补苗、合理施肥管水、中耕、化控、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方面内容,以供种植户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鲁花18 液体地膜 大垄三行 高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大垄三行增密种植模式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海新 苏君伟 +5 位作者 颜景波 赵艳 安玉明 阚洪江 李楠 王慧新 《农业科技通讯》 2014年第7期132-134,共3页
研究了大垄三行增密种植模式.大垄距50 cm,垄底宽120 cm,垄面宽100 cm,垄高10-12 cm;垄上种植三行,行间距35 cm.结果表明,大垄三行测产实收21 600株/亩,小垄单行测产实收19 300株/亩,增密2 300株/亩,增产荚果40.36 kg/亩,增产11.5%,增... 研究了大垄三行增密种植模式.大垄距50 cm,垄底宽120 cm,垄面宽100 cm,垄高10-12 cm;垄上种植三行,行间距35 cm.结果表明,大垄三行测产实收21 600株/亩,小垄单行测产实收19 300株/亩,增密2 300株/亩,增产荚果40.36 kg/亩,增产11.5%,增产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大垄三行 增密 边际效应 增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垄上三行密植行间除草装置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2
4
作者 赵淑红 赵国鹏 +3 位作者 张鑫 侯磊涛 袁溢文 杨悦乾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5-44,共10页
针对大豆垄上三行密植种植模式下,苗带间距较小,现有除草装置行间除草率低、伤苗率高、中耕除草作业困难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大豆垄上三行密植行间除草装置,主要由定位圆盘、弹齿固定连杆和弹齿等组成。根据中耕时期大豆苗和杂草的生长状... 针对大豆垄上三行密植种植模式下,苗带间距较小,现有除草装置行间除草率低、伤苗率高、中耕除草作业困难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大豆垄上三行密植行间除草装置,主要由定位圆盘、弹齿固定连杆和弹齿等组成。根据中耕时期大豆苗和杂草的生长状态,确定了定位圆盘和除草装置的安装距离;通过对弹齿除草过程进行动力学分析,建立弹齿入土部分曲线方程,并对弹齿进行运动学分析;以圆周弹齿组数、弹齿入土角和轴向弹齿个数为试验因素,松土率和弹齿平均工作阻力为指标,利用离散元仿真方法进行Box-Behnken多因素试验,得到圆周弹齿组数为10、弹齿入土角为80°、轴向弹齿个数为5,具有最佳效果。以机具前进速度、除草组件转速和入土深度为试验因素,以除草率和伤苗率为评价指标,对除草装置进行单因素田间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当除草深度35mm、机具前进速度2.5km/h时,平均除草率、伤苗率分别为88.24%、2.77%,机具作业性能稳定,未出现堵塞现象,满足大豆行间除草农艺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垄三行 大豆 间除草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吸滚筒式垄上三行大豆密植排种器设计与参数优化 被引量:30
5
作者 陈海涛 李桐辉 +2 位作者 王洪飞 王宇 王星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16-24,共9页
针对1.1 m大垄垄上三行密植大豆栽培技术配套播种机不得不采用单行播种单体前后错排使用,导致播种机结构复杂、通过性差等问题,研究设计了一种与垄上三行大豆密植栽培模式配套的气吸滚筒式大豆排种器。通过理论分析初步确定其主要结构... 针对1.1 m大垄垄上三行密植大豆栽培技术配套播种机不得不采用单行播种单体前后错排使用,导致播种机结构复杂、通过性差等问题,研究设计了一种与垄上三行大豆密植栽培模式配套的气吸滚筒式大豆排种器。通过理论分析初步确定其主要结构参数并建立充种过程力学模型,运用三因素五水平二次正交旋转中心组合试验方法,以真空度、作业速度、型孔孔径为试验因素,以粒距合格指数、重播指数、漏播指数、各行排量一致性变异系数为目标函数,参照国标GB6973-2005《单粒(精密)播种机试验方法》实施参数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当参数组合为型孔孔径4.5 mm、真空度4.7~5.9 k Pa、作业速度低于9.1 km/h时,该排种器的合格指数≥95%、重播指数≤3%、漏播指数≤2%、各行排量一致性变异系数≤6.5%。研究结果为气吸滚筒式三行大豆排种器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化 设计 优化 大垄三行 大豆 气吸滚筒 排种器 排种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