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4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麦田大垄套辣椒机械化直播高产栽培技术
1
作者 吴倩倩 方先运 +2 位作者 李海涛 于洋 卜令龙 《农业科技通讯》 2025年第1期188-190,共3页
麦套辣椒是一种传统的田间套种间作模式,但因为先前模式在辣椒移栽和小麦收获等环节下存在的费工费力等问题,经过长期的发展逐渐面临淘汰。麦田大垄套辣椒机械化直播高产栽培模式改变了传统育苗移栽模式,根据小麦和辣椒2种作物不同的生... 麦套辣椒是一种传统的田间套种间作模式,但因为先前模式在辣椒移栽和小麦收获等环节下存在的费工费力等问题,经过长期的发展逐渐面临淘汰。麦田大垄套辣椒机械化直播高产栽培模式改变了传统育苗移栽模式,根据小麦和辣椒2种作物不同的生长周期与栽培要求,实现优势互补。种子丸粒化、播种精量化、水肥一体化、植保绿色化“四化”技术,实现了“减药、减肥、节水、省工、优质、高产”目的,取得了小麦减种不减收、辣椒套种能增产的效果,既保证了粮食安全,又增加了农民收入,极大提高了农民种植的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田 大垄套作 辣椒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向日葵大垄双行水肥一体化滴灌栽培技术
2
作者 林志忠 周娜 刘祾悦 《农村新技术》 2025年第2期16-18,共3页
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如何提高向日葵的产量与品质,同时降低生产成本和减少环境污染,成为农业科技工作者关注的焦点。传统向日葵栽培模式存在水资源利用效率低、劳动力投入大、土壤污染风险高等问题... 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如何提高向日葵的产量与品质,同时降低生产成本和减少环境污染,成为农业科技工作者关注的焦点。传统向日葵栽培模式存在水资源利用效率低、劳动力投入大、土壤污染风险高等问题,迫切需要探索新的栽培模式和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投入 农业科技工作者 农业生产方式 水肥一体化 大垄双行 可持续发展理念 向日葵 土壤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下苍术大垄高床栽培技术 被引量:1
3
作者 郭芳颖 吕艳霞 +3 位作者 纪春香 刘文兵 张欣 王东红 《农业科技通讯》 2024年第4期189-191,共3页
苍术为菊科多年生药用植物,内蒙古生产的苍术又被称为北苍术、朱砂点苍术,具有品质好、药效好的优点,近年来由于其种植效益好,种植面积逐年增加。林下苍术大垄高床栽培技术是集成了林地选择、高垄大床、种子处理、中耕除草、水肥管理、... 苍术为菊科多年生药用植物,内蒙古生产的苍术又被称为北苍术、朱砂点苍术,具有品质好、药效好的优点,近年来由于其种植效益好,种植面积逐年增加。林下苍术大垄高床栽培技术是集成了林地选择、高垄大床、种子处理、中耕除草、水肥管理、郁闭度管理、越冬管理等技术形成的一套林下苍术大垄高床栽培技术模式。该技术模式的优点一是通过利用林下空地,复原苍术的原始性状,充分利用苍术耐寒、耐阴、适应性强的特性,重新回到原始的生活环境中恢复其药效药性;二是栽培过程中人工干预少,减少人工成本;三是高垄大床技术有助于根系生长和雨季排水,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下苍术 大垄高床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玉米大垄双行覆膜栽培技术
4
作者 宋弦弦 甄萍萍 《园艺与种苗》 CAS 2024年第7期85-86,103,共3页
北方春季有效积温不足、多干旱、多风,对玉米出苗、苗期生长及产量影响很大。发展覆膜栽培技术是促进北方春玉米丰产的一种有效途径。该文介绍了覆膜栽培促进玉米增产增收的原理,并从选地与整地、种子处理、品种选择、覆膜播种、放苗、... 北方春季有效积温不足、多干旱、多风,对玉米出苗、苗期生长及产量影响很大。发展覆膜栽培技术是促进北方春玉米丰产的一种有效途径。该文介绍了覆膜栽培促进玉米增产增收的原理,并从选地与整地、种子处理、品种选择、覆膜播种、放苗、水肥管理及病虫害防治几个方面对春玉米大垄双行覆膜栽培技术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玉米 大垄双行 覆膜栽培 技术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垄双行玉米免耕播种技术研究 被引量:20
5
作者 王庆杰 李洪文 +2 位作者 徐迪娟 刘安东 张旭东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7-20,共4页
主要针对我国东北冷凉风沙区在玉米播种时,难以实现原垄免耕播种的问题,提出了大垄双行玉米错茬免耕垄作播种的作业思路,大垄双行技术是指将传统的一垄一行改为一垄双行,垄台宽度约为传统垄台的3倍,目前设计为700 mm;建立了相应的试验... 主要针对我国东北冷凉风沙区在玉米播种时,难以实现原垄免耕播种的问题,提出了大垄双行玉米错茬免耕垄作播种的作业思路,大垄双行技术是指将传统的一垄一行改为一垄双行,垄台宽度约为传统垄台的3倍,目前设计为700 mm;建立了相应的试验田。试验表明:该项技术能够在田间大量玉米根茬直立覆盖情况下,在大垄上实现两行玉米错茬播种,保持垄形,作业质量满足农艺要求。与传统播种方式相比,具有提高地温、降低作业成本、提高产量等优点,可以提高地温约1℃,降低机械作业成本350元/hm2,提高产量14.42%,是保护性耕作技术在东北冷凉风沙区推广应用的一种较理想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大垄双行 免耕播种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垄双行荞麦播种机的研制 被引量:8
6
作者 卜一 唐超 +3 位作者 李尽朝 路耿新 雷雨田 王欣欣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81-284,290,共5页
我国并无专门针对荞麦的播种机,荞麦生产机械化水平极低。为此,设计了2BF-3大垄双行荞麦播种机,采用45~50 cm大垄距种植,一垄双行,行距8~10 cm,种肥分施;整机质量150 kg,配套动力≥8.9 k W,不需要动力输出。田间试验证实:大垄双行荞麦... 我国并无专门针对荞麦的播种机,荞麦生产机械化水平极低。为此,设计了2BF-3大垄双行荞麦播种机,采用45~50 cm大垄距种植,一垄双行,行距8~10 cm,种肥分施;整机质量150 kg,配套动力≥8.9 k W,不需要动力输出。田间试验证实:大垄双行荞麦播种机播量精确且可调,播深一致且可调,排种均匀性变异系数、各行排种量一致性变异系数、总排量稳定性变异系数、种子破损率分别为28.1%、1.4%、0.5%、0.1%,均较大幅度小于标准值,机具的通过性满足农艺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荞麦 大垄双行 播种机 机械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寒区玉米大垄双行直播技术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韩毅强 高亚梅 +1 位作者 郑殿峰 杜吉到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28-132,共5页
为了探明寒区玉米大垄双行直播种植方法适合的种植密度和增产机制,试验以小垄为对照,通过测定土壤温度、土壤水分、玉米群体内光照强度及玉米产量性状等指标,研究了3个密度下玉米大垄双行直播种植效果。结果表明:大垄双行处理对土壤温... 为了探明寒区玉米大垄双行直播种植方法适合的种植密度和增产机制,试验以小垄为对照,通过测定土壤温度、土壤水分、玉米群体内光照强度及玉米产量性状等指标,研究了3个密度下玉米大垄双行直播种植效果。结果表明:大垄双行处理对土壤温度没有显著影响,但增加了0-20 cm土层的土壤水分含量;大垄双行减少了垄沟顶层叶片的光照截获,高密度处理(6.00万株·hm-2)底层(出地表1/3)仍然保持一定的光照强度(72.5μmol·m-2·s-1),减少了空秆率,在乳熟期单位面积干物质重显著增加;2008年大垄双行高密度处理(S3)产量为9 193.5 kg·hm-2,较对照(CK3)增产911.3 kg·hm-2。大垄双行直播种植方法增产机制主要是通过增加土壤湿度和调控群体内部光照强度影响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垄双行 玉米 产量 光照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嫩平原黑土区大垄种植制度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王占哲 赵殿臣 +3 位作者 韩秉进 郝连祥 陈渊 陆永祥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8-11,共4页
应用土壤肥水气热综合调控和光能转化利用原理,改0.67m,小垄为1.34m大垄,建立两个 大垄间隔一个小垄的大小垄和大垄连片的垄体结构;调整垄上作物布局,形成早晚、高矮、阳阴搭 配,宽窄行交错,有效地利用时间差和空间位... 应用土壤肥水气热综合调控和光能转化利用原理,改0.67m,小垄为1.34m大垄,建立两个 大垄间隔一个小垄的大小垄和大垄连片的垄体结构;调整垄上作物布局,形成早晚、高矮、阳阴搭 配,宽窄行交错,有效地利用时间差和空间位的具有良好通风透光效能的作物群体布局。进行适于 旱作农轮作、施肥、耕作整体要求的玉米、大豆、甜菜、小麦大垄种植制度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玉米大小垄高产高效种植模式与常规小垄种植比较,粮食产量提高48.1%,收入提高80.8%;玉 米、大豆、甜菜、小麦大垄种植,平均粮食产量提高30.2%,收入提高27.4%。表1,参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区 大垄栽培 种植制度 松嫩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植密度对大垄双行膜下滴灌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9
作者 窦超银 孟维忠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7-100,共4页
为了确定大垄双行膜下滴灌种植模式下玉米的合理种植密度,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生长、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结果表明,大垄双行膜下滴灌种植较传统雨养种植增产显著,玉米株高、茎粗、单株叶面积和单株地上干物质量随种植... 为了确定大垄双行膜下滴灌种植模式下玉米的合理种植密度,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生长、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结果表明,大垄双行膜下滴灌种植较传统雨养种植增产显著,玉米株高、茎粗、单株叶面积和单株地上干物质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减小,LAI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大,成熟期后群体地上干物质量也随种植密度增加而增大;穗长、穗粗、穗粒数和穗粒质量等产量构成受种植密度影响不显著;产量和WUE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而增加,但增幅逐渐减小。大垄双行膜下滴灌玉米种植密度以6.67万株/hm2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量 大垄双行 膜下滴灌 水分利用效率 种植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垄深翻耕作对土壤水温条件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韩秀峰 梁继业 +2 位作者 闫海 陈加利 陈伊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3期10063-10065,共3页
[目的]为改进黑龙江省马铃薯的栽培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马铃薯品种RussetBmbank为材料,设2种栽培模式:大垄栽培区(耕深35cm)和小垄栽培区(耕深20cm),研究不同栽培模式下土壤物理性状的差异。[结果]大垄栽培模式下20-30cm... [目的]为改进黑龙江省马铃薯的栽培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马铃薯品种RussetBmbank为材料,设2种栽培模式:大垄栽培区(耕深35cm)和小垄栽培区(耕深20cm),研究不同栽培模式下土壤物理性状的差异。[结果]大垄栽培模式下20-30cm耕层土壤含水量显著增加,而20和25cm耕层的土壤温度显著降低,分别为18+24和17.70℃,与马铃薯最适生长温度(18℃)十分接近。大垄栽培模式下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温度受环境影响小,6月30日以后,20cm耕层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温度比较稳定,一直处于低温高含水量的环境中,有利于马铃薯块茎膨大和成熟。[结论]采用大垄深翻耕作方法能有效改善土壤水温条件,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大垄 土壤含水量 土壤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W-2(4)型大垄灭茬施肥耕整机的研究设计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国平 栾海德 杨丰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8-31,共4页
为了适应黑龙江省特别是北部寒冷地区的气候条件,充分发挥玉米种植的高产、高效优势及其在建设农业强省中的重要作用,近年来全省致力于大面积推广玉米大垄双行覆膜技术。为此各地研制出多种适应该项技术的农业机械。其中DMF-2(... 为了适应黑龙江省特别是北部寒冷地区的气候条件,充分发挥玉米种植的高产、高效优势及其在建设农业强省中的重要作用,近年来全省致力于大面积推广玉米大垄双行覆膜技术。为此各地研制出多种适应该项技术的农业机械。其中DMF-2(4)型大垄灭茬施肥耕整机,便是科技含量较高的新型配套系列机具之一.该机作业质量高,功能全,成本低,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了高产农艺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垄双行覆膜 栽培技术 灭茬 施肥 耕整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大垄双行栽培技术及其推广应用 被引量:36
12
作者 张明哲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663-2664,2696,共3页
玉米大垄双行机械化栽培技术和玉米大垄双行覆膜机械化栽培技术已经在我国东北地区推广应用,收到了增产增收效果。介绍了大垄垄型设计、种植密度两种技术的工艺流程和增产效果,分析了增产原因和推广应用前景。
关键词 玉米 大垄双行技术 增产原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垄深翻提高黑龙江省马铃薯产质量的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韩秀锋 石英 陈伊里 《园艺与种苗》 CAS 2012年第5期60-62,71,共4页
对黑龙江及国内外马铃薯生产地区的生产水平进行了比较,探讨了马铃薯生产技术当中的垄体耕翻区别。从马铃薯大垄栽培的理论依据、黑龙江省推广大垄栽培的现实依据及黑龙江省推广大垄栽培的条件方面对采用大垄深翻提高黑龙江省马铃薯产... 对黑龙江及国内外马铃薯生产地区的生产水平进行了比较,探讨了马铃薯生产技术当中的垄体耕翻区别。从马铃薯大垄栽培的理论依据、黑龙江省推广大垄栽培的现实依据及黑龙江省推广大垄栽培的条件方面对采用大垄深翻提高黑龙江省马铃薯产质量的可行性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在我国北方一作区推广大垄马铃薯栽培应注重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大垄 深翻 产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BDMJ—6型玉米大垄双行免耕精量播种机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6
14
作者 马永财 薛香杰 +5 位作者 王鹏 亓立强 万鹏举 张伟 张博 王晶晶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19年第6期91-95,共5页
针对我国与大马力拖拉机配套的玉米大型免耕精量播种作业装备的发展需求,结合免耕大垄双行种植模式的农艺要求、免耕破茬和精量播种关键技术,设计了一种与118.4~148.0 kW系列拖拉机配套使用的大垄双行免耕精量播种机。该机可一次完成玉... 针对我国与大马力拖拉机配套的玉米大型免耕精量播种作业装备的发展需求,结合免耕大垄双行种植模式的农艺要求、免耕破茬和精量播种关键技术,设计了一种与118.4~148.0 kW系列拖拉机配套使用的大垄双行免耕精量播种机。该机可一次完成玉米的分层施肥、窄开沟、免耕精量播种、严密覆土镇压的复式作业。研究设计中应用虚拟样机技术与田间试验相结合,进行了整机结构和关键部件的设计,着重研究设计了气吸式排种器、单体仿形机构和破茬装置。经田间试验测试,该机具作业适应性强、通用性好、作业速度高,各项作业性能指标完全满足免耕大垄双行种植模式的农艺要求,符合垦区农场大机械化、集约化和规模化的作业需求,为与大马力拖拉机配套的大型免耕播种机的开发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大垄双行 免耕精量播种机 气吸精量排种器 电液自控仿形 设计与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大垄密植栽培技术模式及配套机械化系统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赵清华 许万同 +2 位作者 张伟 韩红兵 万霖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09年第3期46-48,共3页
根据对大豆大垄密栽培机械化生产全过程的田间对比试验和调查研究,提出了一套适合该地区和技术先进的大豆种植全过程机械化栽培技术模式,并以此为例,建立各作业机组费用与作业量之间的数学模型,通过计算机程序进行了机组经济可行域和线... 根据对大豆大垄密栽培机械化生产全过程的田间对比试验和调查研究,提出了一套适合该地区和技术先进的大豆种植全过程机械化栽培技术模式,并以此为例,建立各作业机组费用与作业量之间的数学模型,通过计算机程序进行了机组经济可行域和线性规划理论分析,对田间机械化作业项目所选的动力和机具进行数量配备,形成一套最优的机具配套方案。经实践证明该方案经济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大垄密植栽培 配套机器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大垄垄上机械化行间覆膜技术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艳杰 李玉成 +4 位作者 张凡江 王伟 谢丽华 戴志铖 王翊 《现代化农业》 2007年第8期10-12,共3页
对"十五"至"十一五"初期玉米大垄垄上行间覆膜研究成果作以总结。主要技术要点:秋整地、秋施肥、秋起垄,选择秆强、耐密植品种,适时早播、种子分级精选、分级点播、限深播种、分层深施肥,适当密植、封闭灭草、适时... 对"十五"至"十一五"初期玉米大垄垄上行间覆膜研究成果作以总结。主要技术要点:秋整地、秋施肥、秋起垄,选择秆强、耐密植品种,适时早播、种子分级精选、分级点播、限深播种、分层深施肥,适当密植、封闭灭草、适时揭膜,健身防病虫,机械收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大垄 行间覆膜 机械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大垄窄行密植栽培技术 被引量:8
17
作者 孙中锋 孙鲜凤 +1 位作者 闫晓东 蔡宝泉 《现代化农业》 2005年第6期7-8,共2页
关键词 大豆 大垄窄行密植栽培 整地 播种 田间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大垄密植栽培技术原理、优势及要点 被引量:1
18
作者 郭美玲 郭泰 +5 位作者 王志新 郑伟 李灿东 徐杰飞 赵星棋 王象然 《大豆科技》 2023年第1期49-54,共6页
大豆大垄密植栽培技术是黑龙江省大豆生产主推栽培模式之一。为加快该栽培技术模式的推广应用,全面提高技术标准生产到位率,文章介绍了该栽培技术模式的原理、优势与要点,旨在为大豆规模化与标准化种植提供技术支撑,同时为生产者与豆农... 大豆大垄密植栽培技术是黑龙江省大豆生产主推栽培模式之一。为加快该栽培技术模式的推广应用,全面提高技术标准生产到位率,文章介绍了该栽培技术模式的原理、优势与要点,旨在为大豆规模化与标准化种植提供技术支撑,同时为生产者与豆农掌握技术要领提供咨询与服务,对提高大豆产量与品质及节本增效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大垄密植栽培技术 原理 优势 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大垄双行地膜滴灌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冬艳 李英 高宏博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23期65-67,共3页
本文总结了马铃薯大垄双行地膜滴灌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合理轮作、旋耕整地、合理施肥、品种选择、种薯处理、播种、田间管理、化学除草、病害预防、收获等方面内容,以期为改善马铃薯品质、提高马铃薯产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 马铃薯 大垄双行 地膜滴灌 水肥一体化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垄上三行“大垄密”栽培技术 被引量:9
20
作者 孙殿君 蒋洪蔚 胡国华 《大豆科技》 2014年第1期20-24,共5页
介绍大豆110 cm垄上三行"大垄密"栽培技术,该技术是一项垄平结合、宽窄结合、旱涝综防的大豆栽培模式。主要解决阶段性降雨多或是土壤库容小,不能存放多余水的大豆栽培技术。在旱年比70 cm的三垄栽培能增产10%以上,在涝年比... 介绍大豆110 cm垄上三行"大垄密"栽培技术,该技术是一项垄平结合、宽窄结合、旱涝综防的大豆栽培模式。主要解决阶段性降雨多或是土壤库容小,不能存放多余水的大豆栽培技术。在旱年比70 cm的三垄栽培能增产10%以上,在涝年比其他的大垄密栽培技术增产6%以上,常年其大豆产量能稳定保持在3 000 kg/hm2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10cm上三行 旱涝防治 大垄密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