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铁大坡度道岔车辆通过性能影响因素仿真分析
1
作者 陈乔松 阮莹 +4 位作者 王明敏 马前涛 侯明扬 陈嵘 徐井芒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0-56,共7页
[目的]在地铁实际建设中,经常会由于规划建设、节约用地或地形、地物限制等原因,需要将道岔铺设在大坡道地段上。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大坡度道岔结构存在列车运行的平稳性及舒适性较差等问题,故必须研究大坡度地铁道岔车辆通过性能的... [目的]在地铁实际建设中,经常会由于规划建设、节约用地或地形、地物限制等原因,需要将道岔铺设在大坡道地段上。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大坡度道岔结构存在列车运行的平稳性及舒适性较差等问题,故必须研究大坡度地铁道岔车辆通过性能的影响因素。[方法]基于多体动力学理论,采用仿真分析软件,以铺设在30‰坡度上的9号道岔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车辆-道岔多体耦合动力学模型,通过对不同行车速度及不同摩擦因数下单体车辆通过大坡度道岔的动力学性能指标(包括轮轨相互作用、安全性指标、平稳性指标等)进行对比,分析了不同因素对大坡度地铁道岔车辆通过性能的影响。[结果及结论]通过仿真研究发现:行车速度对轮轨相互作用、平稳性指标和安全性指标的影响与车辆过岔时的坡度方向无关,车辆上下坡过岔时,行车速度对各项动力学指标的影响趋势一致,但下坡时行车速度对其影响较大;车辆上下坡过岔时,摩擦因数对轮轨动态相互作用及车体横向加速度影响较大,随着摩擦因数增加,轮轨相互作用力降低,车体垂向加速度无明显变化,横向加速度有较大幅度增加,且下坡时影响较大。为此,应在下坡时采取一定的加强和防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大坡度道岔 车辆通过性能 行车速度 摩擦因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坡度地铁道岔钢轨爬行足尺试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周剑 丁玉宝 +5 位作者 侯泰成 马前涛 李浩然 李智恒 陈嵘 徐井芒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62-68,共7页
在地铁工程建设中,由于城市规划建设、节约用地或地形条件的限制,地铁道岔有时需要铺设到大坡道地段上,当道岔铺设在坡道上时会受到列车频繁的制启动作用导致轨道纵向力增加,使得道岔钢轨产生不均匀爬行现象从而影响道岔的正常服役使用... 在地铁工程建设中,由于城市规划建设、节约用地或地形条件的限制,地铁道岔有时需要铺设到大坡道地段上,当道岔铺设在坡道上时会受到列车频繁的制启动作用导致轨道纵向力增加,使得道岔钢轨产生不均匀爬行现象从而影响道岔的正常服役使用。为真实地研究在循环荷载作用下大坡度道岔的纵向受力变形特征,开展大坡度地铁道岔足尺模型试验,研究循环荷载作用下大坡度道岔钢轨的变形规律及考虑车轮轴重值、扣件弹条失效个数等不同因素对大坡度道岔纵向变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单次加载-卸载过程中,钢轨的位移随着荷载增大而增加的越来越快,卸载后迅速回落并产生0.061 mm的残余位移;在循环荷载作用下,加载时的钢轨最大纵向位移值与卸载后的残余位移值均随荷载循环作用次数增加而呈现先快速增大后缓慢增长,最后逐渐趋于稳定的趋势,200次作用后残余位移值基本稳定在0.15 mm;车轮轴重值越大,荷载循环作用下加载时的钢轨纵向位移及卸载后的钢轨纵向残余位移越小;扣件失效个数越多对荷载循环作用下钢轨纵向位移及钢轨纵向残余位移影响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大坡度道岔 足尺模型试验 循环荷载 钢轨爬行 扣件失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