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喷雾沉积法生产非晶态Nd-Fe-B合金大块材料 被引量:1
1
作者 石永金 《稀有金属快报》 CSCD 1999年第6期5-6,共2页
关键词 非晶态合金 大块材料 永磁合金 生产 喷雾沉积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有等轴枝晶的塑性大块金属玻璃复合材料
2
作者 孙国元 陈光 陈国良 《有色金属》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2-15,35,共5页
利用低压铸造/水冷铜模急冷成形装置,制备Zr56.2Ti13.8Nb5.0Cu6.9Ni5.6Be12.5大块金属玻璃(BMG)基体内生复合材料。铸态试样外观尺寸为50mm×50 mm×3 mm,具有bccβ-Zr固溶体/玻璃基体两相微观组织。其中,β相为细小等轴状树枝... 利用低压铸造/水冷铜模急冷成形装置,制备Zr56.2Ti13.8Nb5.0Cu6.9Ni5.6Be12.5大块金属玻璃(BMG)基体内生复合材料。铸态试样外观尺寸为50mm×50 mm×3 mm,具有bccβ-Zr固溶体/玻璃基体两相微观组织。其中,β相为细小等轴状树枝晶,体积分数约20%,平均成分为Zr64.66Ti15.40Nb15.13Cu2.90Ni1.90。DSC曲线显示,基体的玻璃转变温度(Tg)、晶化反应开始温度(Tx)和过冷液相区宽度(ΔTx)分别为619,664和45K。室温压缩时,复合材料断裂前的纯塑性应变达到7%,并具有1800 MPa的极限断裂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材料 大块金属玻璃复合材料 低压铸造 等轴枝晶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铸态内生塑性晶体相/大块金属玻璃基体复合材料
3
作者 张妍 陈刚 《有色金属》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5-40,共6页
在分析单相BMG典型力学行为的基础上,综述内生塑性晶体相/BMG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的形成机制、塑性晶体相对复合材料室温塑性影响以及制备状态对晶体相微观组织及复合材料室温塑性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 金属材料 大块金属玻璃复合材料 综述 微观组织 室温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增强的Zr_(41.2)Ti_(13.6)Cu_(12.5)Ni_(10.0)Be_(22.5)大块金属玻璃复合材料的制取工艺
4
作者 蔡学章 《稀有金属快报》 CSCD 2002年第5期19-20,共2页
关键词 碳纤维增强 大块金属玻璃复合材料 制取工艺 BM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变速率对锆基非晶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张亚娟 寇生中 +4 位作者 李春燕 袁小鹏 赵燕春 徐娇 蒲永亮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4-57,61,共5页
采用铜模吸铸法制备出直径3mm的[Zr0.72+x(Cu0.59Ni0.41)0.28-x]88Al12(x=0.05、0.10)棒状非晶复合材料。考察应变速率对合金压缩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应变速率的增大,合金的塑性变形区域减小,锯齿流变现象逐渐消失;在相同成分下... 采用铜模吸铸法制备出直径3mm的[Zr0.72+x(Cu0.59Ni0.41)0.28-x]88Al12(x=0.05、0.10)棒状非晶复合材料。考察应变速率对合金压缩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应变速率的增大,合金的塑性变形区域减小,锯齿流变现象逐渐消失;在相同成分下,随应变速率的增大,弹性模量逐渐升高,塑性应变和抗压强度则逐渐降低,屈服强度和断裂强度也基本呈下降趋势。在x=0.05、应变速率为0.55×10-4s-1时,塑性应变、抗压强度和断裂强度均为最大值,分别为6.77%、1 758MPa和1 629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块锆基非晶复合材料 应变速率 断裂强度 塑性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