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3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雪峰山西侧深部构造的特征——来自大地电磁测深(MT)的新证据 被引量:12
1
作者 汪启年 李涛 朱将波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826-1837,共12页
为了解雪峰山西侧地区的深部构造特征,促进油气勘探战略选区,使用大地电磁(MT)测深技术,结合测区的地质和物性特征,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对研究区的断裂、褶皱、地层展布进行地面-地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雪峰山西侧地覆的构造单元... 为了解雪峰山西侧地区的深部构造特征,促进油气勘探战略选区,使用大地电磁(MT)测深技术,结合测区的地质和物性特征,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对研究区的断裂、褶皱、地层展布进行地面-地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雪峰山西侧地覆的构造单元划分与地面基本一致,MT剖面东段反映的雪峰山隆起区深部巨厚低阻层的属性可能为多次挤压形成的破碎层。西段显示秀山以西低阻标志层清晰,震旦系—寒武系地层发育厚度较大,构造变形相对较弱,侧向延伸稳定,是油气勘探的有利区,为研究区海相下组合油气勘探战略选区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峰山西侧 大地电磁(mt)测深 构造特征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底沉积物对近海大地电磁响应的畸变影响与压制:以华南雷琼地区为例
2
作者 李鑫 程远志 +4 位作者 陈超健 魏雨浓 邓阳凡 胡久常 白登海 《地球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81-1393,共13页
海洋和陆地之间显著的导电性差异会造成海岸线附近天然时变电磁场的畸变,从而影响近海大地电磁测深(MT)成像结果及解释的可靠性.前人针对高导海水对近海MT响应的影响和校正已开展大量研究,但对海水之下高导沉积物的相关影响仍缺乏认识.... 海洋和陆地之间显著的导电性差异会造成海岸线附近天然时变电磁场的畸变,从而影响近海大地电磁测深(MT)成像结果及解释的可靠性.前人针对高导海水对近海MT响应的影响和校正已开展大量研究,但对海水之下高导沉积物的相关影响仍缺乏认识.为此,本研究基于实测海水深度及海底沉积物厚度数据构建了华南大陆南缘雷琼地区的高分辨率三维海陆电性结构模型,利用有限差分法数值计算和分析了海底沉积物对陆内近海MT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1)由于雷琼地区海底沉积物厚度远大于海水深度,近海低频MT响应受到的强烈畸变影响主要来自海底沉积物;(2)相对海南岛,雷州半岛陆内MT响应受到海底沉积物的影响更为严重;(3)海底沉积物造成的畸变影响强度和周期范围主要受控于测点与海岸线的距离、沉积物厚度及陆地深部电性结构.理论模型反演试验表明,忽略海底沉积物的影响会造成近海MT成像结果的严重畸变,而通过将实测海底沉积物三维分布纳入反演初始-先验模型可有效压制畸变影响,获得更可靠的地下电性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电磁测深 海岸效应 海底沉积物 三维数值模拟 电导率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电阻率法和音频大地电磁法在西藏沃达滑坡区的组合应用
3
作者 李于波 仇根根 +4 位作者 王大勇 李明威 佘一民 王蒙蒙 张格格 《地质与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08-516,共9页
金沙江上游西藏沃达古滑坡目前处于复活蠕滑阶段。为查明该滑坡区的滑动范围、趋势与滑动面深度,本文沿坡体蠕滑方向布设了3条高密度电阻率法(ERT)测线和3条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AMT)测线。3条ERT和AMT剖面的反演结果均表明研究区浅层存... 金沙江上游西藏沃达古滑坡目前处于复活蠕滑阶段。为查明该滑坡区的滑动范围、趋势与滑动面深度,本文沿坡体蠕滑方向布设了3条高密度电阻率法(ERT)测线和3条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AMT)测线。3条ERT和AMT剖面的反演结果均表明研究区浅层存在低阻易滑区,L1、L2线低阻介质连续分布,L3线低阻介质零星散布,高密度电阻率法在探测蠕滑体空间分布特征上更为精准,AMT方法在基岩形态、岩性组成推测、断裂探测等方面具有优势。结合AMT和ERT两种方法反演剖面的优势特点,大致推测了蠕滑体的滑动面与展布形态,滑动面的深度范围可能浅至十余米,深至五十余米,测线布置区岩性主要为板岩和碳质页岩,发育有逆断层,与前人已发表的地质资料、遥感结果相契合。这说明ERT和AMT的组合电法勘探可准确识别滑坡区地下电性结构,并服务于滑坡体范围和趋势预测,最后阐明了电法与InSAR在探测认识上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电阻率法(ERT) 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Amt) 岩性组成 滑动面 沃达滑坡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地电磁测深法在冀中坳陷深部碳酸盐岩热储调查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雷清 叶高峰 +6 位作者 吴晓飞 林星 马为 贾旭忠 刘桂梅 王身龙 韩杰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95-806,共12页
地热资源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在“双碳”背景下,其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探查渤海湾盆地的冀中坳陷深部碳酸盐岩的热储条件,笔者等利用3条大地电磁测深剖面,进行了数据处理、分析和反演,获得可靠的二维电阻率模型和电阻率等深度... 地热资源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在“双碳”背景下,其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探查渤海湾盆地的冀中坳陷深部碳酸盐岩的热储条件,笔者等利用3条大地电磁测深剖面,进行了数据处理、分析和反演,获得可靠的二维电阻率模型和电阻率等深度平面图。分析研究区深部电性结构特征及主要断裂构造特征,同时根据基底隆起形成的高阻异常对深部碳酸盐岩分布和埋深进行了推断,并对冀中坳陷深部碳酸盐岩热储进行评价,以圈定地热异常远景区。分析认为:①研究区电性结构可以被划分为5层,其中第5电性层为高阻标志层,对应深部碳酸盐岩基底;②据此圈定了3类深部地热远景区:基岩埋深小于4000 m,如高阳低凸起地热远景区、黑龙口低凸起地热远景区(徐水凹陷)和河间潜山地热远景区(饶阳凹陷),基岩埋深4000~5000 m,如雁翎潜山地热远景区(霸县凹陷),基岩埋深5000~5500 m,如肃宁潜山地热远景区和留路潜山地热远景区;③大地电磁测深方法适用于冀中坳陷深部碳酸盐岩热储远景区的探查。深部热储远景区的圈定,可为后期的地热资源评价和开发利用建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冀中坳陷 大地电磁测深 电阻率模型 碳酸盐岩热储 热储远景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在深部地热构造勘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汪名鹏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40-251,共12页
为探测江苏泗洪县柳山湖景区的深部地热构造,搜集已有的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和已知勘探钻孔资料,布置了14条音频大地电磁测深(AMT)测线,通过资料采集、预处理、反演,得到了研究区2000 m以浅地质体电阻率空间分布情况。勘探结果表明:研究区... 为探测江苏泗洪县柳山湖景区的深部地热构造,搜集已有的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和已知勘探钻孔资料,布置了14条音频大地电磁测深(AMT)测线,通过资料采集、预处理、反演,得到了研究区2000 m以浅地质体电阻率空间分布情况。勘探结果表明:研究区存在较好的低阻分布带,且连续性好,推测发育两条深部构造断裂带f_(1)和f_(2),其中f_(2)断裂带规模较大,破碎带中含水,而断裂带上部为完整-较完整的高阻层,可能是良好的盖层。因此,推测深部断裂破碎带f_(2)可能是良好的含水和储水通道,建议在构造带低阻异常中心位置重点研究,为下一步钻孔布设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Amt) 地热勘查 郯庐断裂带 深部构造 柳山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白山天池火山区大地电磁测深初步观测 被引量:46
6
作者 汤吉 刘铁胜 +3 位作者 江钊 赵国泽 王继军 詹艳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64-170,共7页
在长白山火山区沿着两条剖面进行了15个测点的大地电磁测深观测,对地磁感应矢量和地下电性分布维数特征进行了分析,并使用阻抗张量分解和二维自动反演等新技术对资料进行了解释。结果表明,火山区及其周围地区的地下电性结构具有二... 在长白山火山区沿着两条剖面进行了15个测点的大地电磁测深观测,对地磁感应矢量和地下电性分布维数特征进行了分析,并使用阻抗张量分解和二维自动反演等新技术对资料进行了解释。结果表明,火山区及其周围地区的地下电性结构具有二维特征,但在火山口及其附近地下存在局部三维异常体,异常体埋深约12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 大地电磁测深 电阻率 阻抗张量 岩浆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地区大地电磁测深及岩石圈厚度讨论 被引量:36
7
作者 魏文博 金胜 +2 位作者 叶高峰 邓明 景建恩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6年第4期762-772,共11页
近些年来,随着地球科学的进展,大陆岩石圈导电性结构的研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这是因为固体地球物理学研究的结果告诉我们,有关大陆岩石圈导电性的研究有可能为当前地球科学各领域的进展提供重要的物理依据。大地电磁测深是从导电... 近些年来,随着地球科学的进展,大陆岩石圈导电性结构的研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这是因为固体地球物理学研究的结果告诉我们,有关大陆岩石圈导电性的研究有可能为当前地球科学各领域的进展提供重要的物理依据。大地电磁测深是从导电性的角度研究地壳和上地幔结构不可缺少的方法。长期以来,国内对此开展了大量工作;而当前,随着科学技术发展,无论是仪器、数据采集或数据处理和反演技术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中国的大地电磁测深已实现超宽频带、高精度测量技术;在数据处理和反演等方面也基本与国际先进技术接轨。因此,在2001年,沿着山西应县到山东商河,布置一条大地电磁测深剖面进行研究。采用现代先进的大地电磁数据处理技术和快速松弛二维反演方法获得该剖面二维电性结构模型,从而充分展示了华北地区岩石圈电性结构的特点。从电性特征上讲,华北岩石圈以太行山前断裂为界划分为东、西两区。东区为低阻区,上地壳电性结构基本与华北裂谷系的隆、坳构造格局相对应,岩石圈的电导最高达30000S,远远大于强烈活动的安第斯山岩浆弧区和西藏高原岩石圈的电导。西区为高阻区,太行山和恒山的岩石圈为高阻块体,表现出稳定大陆区岩石圈导电性结构的特点。但恒山高阻块体之下发现一组向西缓倾的高导层,其电导率为0.04~0.25S/m,顶面在20km深处,底面深约40km。研究结果表明,华北裂谷盆地范围内地壳的电阻率很低,属于良导电性的地壳,这可能是由华北裂谷盆地的壳、幔热结构、热状态所决定的。根据对大陆电阻率模型的讨论,推测鄂尔多斯地块的上地幔也许不存在前人所界定的“软流圈”的性状;而华北裂谷盆地虽然是中新生代构造活动区,活动性较强,但与年轻的火山岛弧区或剧烈的构造活动区相比仍有一定差别,因而,上地幔“软流圈”的痕迹并不明显。这也许正是根据现今应县—商河剖面上大地电磁的探测结果看不出来存在通常所说的反映“软流圈”电性特征的“上地幔高导层”的原因。不过,根据这结果还是可以得出:在华北地区西部的地壳和岩石圈厚度大于东部。但更准确的结果还有待于更深入、更精细的地球物理探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 大地电磁测深 电性结构 岩石圈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与大地电磁测深数据的自适应正则化同步联合反演 被引量:23
8
作者 陈晓 于鹏 +2 位作者 张罗磊 李洋 王家林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673-2681,共9页
在传统的联合反演研究中,地球物理学者往往更多地关注数据拟合,很少涉及正则化理论.本文在电阻率和速度随机分布的大地电磁测深(MT)与地震联合反演研究的基础之上,将正则化思想引入到同步联合反演中,加入先验信息进行模型约束,选取最小... 在传统的联合反演研究中,地球物理学者往往更多地关注数据拟合,很少涉及正则化理论.本文在电阻率和速度随机分布的大地电磁测深(MT)与地震联合反演研究的基础之上,将正则化思想引入到同步联合反演中,加入先验信息进行模型约束,选取最小模型为稳定泛函,并首次采用自适应正则化算法来确定联合反演的正则化因子.根据以往研究成果,采用非线性模拟退火方法来实现MT视电阻率或相位与地震走时的同步联合反演.此外,为了验证该算法的有效性,在模型对比试验中设计了4种不同方案.通过模型试验的对比分析,我们认为加入有效模型约束的自适应正则化联合反演,可以有效地提高解的稳定性和计算效率,并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不同地球物理数据加权系数人为选取问题,模型试验结果也表明了自适应正则化联合反演优于MT单独反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则化 自适应 联合反演 大地电磁测深 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东部古生代块体碰撞区的大地电磁测深研究——Ⅰ.观测与资料分析 被引量:21
9
作者 白登海 张丽 +2 位作者 孔祥儒 蒋邦本 高文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326-336,T001,共12页
内蒙古东部地区是古生代古亚洲洋闭合、中朝和西伯利亚块体碰撞区的中东段.本文分析了赤峰—东乌旗长约400km的剖面上12个点的大地电磁(MT)资料,介绍了数据处理方法,讨论了研究区的电性特征.研究区是一个二维性占主要成分的三维结构,受... 内蒙古东部地区是古生代古亚洲洋闭合、中朝和西伯利亚块体碰撞区的中东段.本文分析了赤峰—东乌旗长约400km的剖面上12个点的大地电磁(MT)资料,介绍了数据处理方法,讨论了研究区的电性特征.研究区是一个二维性占主要成分的三维结构,受此影响,大多数点的视电阻率曲线含有明显的静态移动和畸变效应,对此采取了静态校正和畸变校正.校正后的视电阻率和相位及感应函数显示出:1.巴林右旗以南和西乌旗以北是两个相对的高阻值区,剖面中部的大兴安岭地区是相对的低阻值区;2.视电阻率曲线在周期大于1000s时普遍呈下降趋势,相应的相位则呈上升趋势,反映了该区上地幔高导层的存在;3.西拉木伦河北侧的早古生代蛇绿混杂岩带和锡林浩特杂岩带表现出横向上强的电性梯级变化.结合地质资料,初步认为上述两个电性梯级带是两个可能的地质分界线,分别对应中朝块体和西伯利亚块体早古生代和晚古生代的缝合带;4.东乌旗—西乌旗之间中地壳有一发育较好的高导层,观测中没有发现贺根山地区具有较深的“根”;5.赤峰—翁牛特旗之间电性存在较大差异,有可能表征了一个较大的断裂或地质界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电磁测深 地块 古生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黄海海底大地电磁测深试验研究 被引量:27
10
作者 魏文博 邓明 +7 位作者 温珍河 张自力 叶高峰 金胜 张启升 景建恩 王猛 陈凯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40-749,共10页
针对南黄海盆地深层地震地质条件差,地震波受屏蔽.能量严重哀减,在海洋反射地震资料中很难识别反映中-古生界的反射地震波组,不能满足南黄海盆地前第三系油气资源前景评价的需要等问题,于2006年5月.开展了南黄海海域海底大地电磁测深试... 针对南黄海盆地深层地震地质条件差,地震波受屏蔽.能量严重哀减,在海洋反射地震资料中很难识别反映中-古生界的反射地震波组,不能满足南黄海盆地前第三系油气资源前景评价的需要等问题,于2006年5月.开展了南黄海海域海底大地电磁测深试验,在盆地内五莲斜坡和胶州凹陷区布设了3个海底大地电磁测深点,取得了可靠的海底观测数据.本文详细阐述了海底大地电磁测深与常规大地电磁测深在数据处理方法上的差别,论述了海洋电磁噪声对海底大地电磁场观测的影响,提出了海底大地电磁场实测资料"水平姿态"校正、"方位"校正和"海洋电磁噪声"校正的方法.通过对试验观测资料的处理和反演,并结合地质、物性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在南黄海盆地海底以下深部还存留有古生代地层,这对于南黄海前第三系含油气前景的评价具有重要意义.试验结果也证明了海底大地电磁测深技术在研究古生代残留盆地方面的问题可以发挥相当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黄海 海底大地电磁测深 油气资源 中-古生界 海洋电磁噪声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岸效应对近海地区大地电磁测深数据畸变作用研究 被引量:17
11
作者 张帆 魏文博 +6 位作者 金胜 叶高峰 景建恩 张乐天 董浩 谢成良 王辉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4023-4035,共13页
在近海地区采集的大地电磁测深数据通常受到海岸效应的影响,使得大地电磁测深数据发生畸变,因而很难利用大地电磁测深资料较为可靠地获得地下深部的电性结构.本文通过正演模拟方法,分析和总结海水深度变化和海底地形变化对近海地区大地... 在近海地区采集的大地电磁测深数据通常受到海岸效应的影响,使得大地电磁测深数据发生畸变,因而很难利用大地电磁测深资料较为可靠地获得地下深部的电性结构.本文通过正演模拟方法,分析和总结海水深度变化和海底地形变化对近海地区大地电磁测深数据的畸变影响.当测区与海岸线的距离小于目标频率的大地电磁场趋肤深度时,高导海洋的存在会严重影响测区内电磁场的分布.由于海岸效应的影响,大地电磁测深视电阻率曲线和相位曲线均会发生不同程度的畸变,在低频部分,这种畸变作用尤为明显.大地电磁测深一维Occam反演方法和二维非线性共轭梯度反演方法,对近海地区浅部地层具有较好的反演效果.随着海水深度的增加和海底地形的复杂变化,两种反演方法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假异常,为地质解释工作造成了影响.近渤海地区的实测大地电磁测深数据在低频部分可能受到海岸效应的影响而导致视电阻率曲线的严重畸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效应 大地电磁测深 正演模拟 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地电磁测深“正演修正法”一维反演 被引量:22
12
作者 苏朱刘 罗延钟 胡文宝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8-144,共7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大地电磁测深一维层状介质反演方法——“正演修正法”。“正演修正法”通过比较实测的视电阻率曲线和一维正演计算的理论视电阻率曲线,依次修正每一个电性层的电阻率和厚度。因为该方法将地下介质划分成与观测周期...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大地电磁测深一维层状介质反演方法——“正演修正法”。“正演修正法”通过比较实测的视电阻率曲线和一维正演计算的理论视电阻率曲线,依次修正每一个电性层的电阻率和厚度。因为该方法将地下介质划分成与观测周期点数一样多的电性层,在纵向上它能最大限度地反映观测资料所能反映电性层的分辨能力。在MT固有的等值性范围内,“正演修正法”能正确恢复各电性层的电阻率和厚度。模型试验表明该方法是一种较为精确、稳定收敛和实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电磁测深 mt 视电阻率 Bostick反演法 正演修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地电磁测深法在铜镍矿勘查中的应用——以与超镁铁质岩有关的新疆图拉尔根铜镍矿为例 被引量:30
13
作者 梁光河 徐兴旺 +6 位作者 肖骑彬 蔡新平 秦克章 张宝林 三金柱 惠卫东 彭晓明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20-127,共8页
文章介绍了大地电磁勘探的基本原理,结合在新疆哈密地区图拉尔根铜镍矿区的实际应用,从野外数据采集到资料处理和地质解释对该方法的实际效果进行了剖析,所获异常得到钻探证实为厚大矿体。文章还对该方法的适用条件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 文章介绍了大地电磁勘探的基本原理,结合在新疆哈密地区图拉尔根铜镍矿区的实际应用,从野外数据采集到资料处理和地质解释对该方法的实际效果进行了剖析,所获异常得到钻探证实为厚大矿体。文章还对该方法的适用条件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在荒漠戈壁地区进行大地电磁勘探的一些可以借鉴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物理 大地电磁测深 铜镍矿 电阻率 勘查 数据处理和反演 图拉尔根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地电磁测深在火山区地热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14
作者 张炯 黄少鹏 +1 位作者 傅饶 唐晓音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79-290,共12页
大地电磁测深(MT)由于勘探深度范围较大,且对温度、流体、岩浆房和岩性等与热储相关的地质条件的敏感度较高,因而成为火山区地热勘探和岩石圈结构研究中常用的一种地球物理勘探手段。地壳和上地幔的电性结构与热结构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 大地电磁测深(MT)由于勘探深度范围较大,且对温度、流体、岩浆房和岩性等与热储相关的地质条件的敏感度较高,因而成为火山区地热勘探和岩石圈结构研究中常用的一种地球物理勘探手段。地壳和上地幔的电性结构与热结构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通过解读二者的关系,可以刻画更为精细的岩石圈结构模型,进而掌握火山区的构造特征和热演化过程,了解其岩石圈地球动力学机制。本文着重介绍了MT方法的原理以及从野外数据采集到后期数据处理的过程,综述了MT法的应用特点以及电导率与温度之间的关系,通过实例分析,介绍了国际上这一方法在火山区地热勘探和岩石圈热结构研究中的应用进展,展示了MT法在新西兰Taupo火山区Ngatamariki高温地热田0~3km地热资源勘探中的应用;以埃塞俄比亚Afar省的Tendaho地热田和Badi火山为例,分别讨论了0~20km和0~50km不同深度的电性结构特征及其与温度存在的内在联系,探讨了形成火山的驱动机制;以日本九州岛的Shinmoe-dake火山为例,介绍了大地电磁测深和温度监测在火山监测方面的应用。最后简述了国内MT法在火山区的应用进展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利用上地幔电导率与温度的关系以及岩石圈内硅酸盐熔体不同含水量引起的电导率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初步估算了长白山天池和阿尔山火山区的莫霍面以下的温度以及长白山天池火山区的高温岩浆房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研究 火山 大地电磁测深 岩浆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庐枞矿集区大地电磁测深强噪声的影响规律 被引量:67
15
作者 汤井田 徐志敏 +1 位作者 肖晓 李晋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4147-4159,共13页
天然大地电磁场信号微弱,极化方向随机,极易受电磁噪声污染.张量阻抗分析、远参考技术、Robust估计等对随机噪声和不相关噪声有比较好的压制效果,但对强的相关噪声目前还没有有效的压制方法.庐枞矿集区人烟稠密、工业发达,是我国著名的... 天然大地电磁场信号微弱,极化方向随机,极易受电磁噪声污染.张量阻抗分析、远参考技术、Robust估计等对随机噪声和不相关噪声有比较好的压制效果,但对强的相关噪声目前还没有有效的压制方法.庐枞矿集区人烟稠密、工业发达,是我国著名的铁、铜、硫等矿产基地之一,区内强烈的工业、通讯、矿山、民用等电磁干扰严重污染了大地电磁测深数据.本文首先根据实测的电磁场时间域波形和卡尼亚电阻率测深曲线形态,挑选出基本未受噪声污染的测点(Y1650).然后利用数学形态学从受严重污染的电磁场时间序列中提取出类方波、三角波、阶跃、脉冲和充放电5种典型噪声的波形,并以不同的方式将这些噪声波形与Y1650的电磁场波形叠加,对比分析加噪后Y1650点电阻率和相位测深曲线的变化,进而归纳出典型强噪声对庐枞大地电磁测深资料的影响规律,为进一步压制强噪声和资料处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电磁测深 矿集区 强噪声 波形 相干度 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相山火山盆地地质结构研究:来自大地电磁测深及三维地质建模的证据 被引量:17
16
作者 郭福生 林子瑜 +8 位作者 黎广荣 邓居智 谢财富 杨海燕 吴志春 周万蓬 姜勇彪 李红星 方根显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491-1510,共20页
江西省相山火山盆地是我国第一大、世界第三大火山岩型铀矿田,其西部牛头山一带铀矿勘探中发现深部有大垂幅的Pb-Zn-Ag矿化.60多年来,以该矿田为对象开展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但对火山机构的认识仍不确定.我们采集了涵盖该火山... 江西省相山火山盆地是我国第一大、世界第三大火山岩型铀矿田,其西部牛头山一带铀矿勘探中发现深部有大垂幅的Pb-Zn-Ag矿化.60多年来,以该矿田为对象开展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但对火山机构的认识仍不确定.我们采集了涵盖该火山盆地主要地质体的1386块钻孔岩芯标本和243块地表岩石标本,开展了电阻率、磁化率、密度等物性参数测量,并在火山盆地中施测了19条MT剖面(2条骨干剖面和17条精细剖面),对3000 m以浅主要地层、岩体和断裂带等目标地质体的三维展布特征进行了解译和三维建模.研究结果表明:(1)相山火山盆地具有变质岩-花岗岩双基底.基底变质岩系顶界面表现为南北分带(三隆间两凹)和东西分块(两垒夹一堑)的三维地质格局;南西部有加里东期花岗岩侵人,具有似层状的空间展布特征;盆地基底变质岩系与上覆火山-沉积岩盖层之间呈连续的水平低阻异常带,不整合界面清晰.(2)打鼓顶组火山岩呈似层状产出,主要分布于盆地西部;在河元背一船坑一杏树下一带识别出近东西走向厚层的流纹英安岩凹槽,相山铀矿田西部探明的主要铀矿床分布在该凹槽内或其边缘.鹅湖岭组火山岩总体形态呈蘑菇状,在盆地中部厚度较大.在相山主峰半径约2 km的范围内,发现自下而上贯通式的低阻异常,推测是鹅湖岭组碎斑熔岩喷发的通道相(火山颈相),其火山颈呈陡立管状,深部向南东倾伏,浅部向南东撒开.后期花岗斑岩呈岩墙-岩床组合状,总体构成一个向西开口的环形岩体.打鼓顶期主要岩浆通道位于相山顶一巴山之间,次岩浆通道位于河元背;鹅湖岭期火山活动主岩浆通道也位于相山顶一巴山之间,次岩浆通道位于河元背、阳家山(芙蓉山)、严坑和柏昌.(3)火山盆地中断裂构造发育,MT测量结果显示存在7条北东向、4条北西向和1条南北向格架性断裂构造(其中一条新发现的北东向断裂隐伏于白垩纪红盆之下),盆地北部发育1条弧形火山塌陷构造,表现为大规模延续的低阻异常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电磁测深 三维地质建模 地质结构 相山铀矿田 火山盆地 江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地电磁测深正演和反演研究综述 被引量:17
17
作者 陈理 秦其明 +2 位作者 王楠 白琰冰 赵珊珊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79-984,共6页
从正演和反演理论出发,分别对大地电磁正演和反演方法进行研究。首先论述大地电磁测深正演和反演方法发展现状,并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其归类。然后简要阐述不同电磁正演和反演方法的原理,对比分析不同正演和反演方法的优势、局限性、适用... 从正演和反演理论出发,分别对大地电磁正演和反演方法进行研究。首先论述大地电磁测深正演和反演方法发展现状,并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其归类。然后简要阐述不同电磁正演和反演方法的原理,对比分析不同正演和反演方法的优势、局限性、适用范围以及改进方法。最后通过对正演和反演发展趋势的分析表明,三维正演研究及全局寻优的非线性反演结合多参数联合反演方法将成为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电磁测深 正演模拟 反演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S3301在长周期大地电磁测深仪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巩秀钢 魏文博 +2 位作者 金胜 叶高峰 陈凯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4051-4057,共7页
大地电磁测深是研究地壳和上地幔构造的一种重要的地球物理探测方法,当前国家正在实施深部探测专项SinoProbe等项目,故需要借助于长周期大地电磁测深仪器.我国没有自己生产的长周期大地电磁测深仪器,只能依靠从乌克兰进口的LEMI-417进... 大地电磁测深是研究地壳和上地幔构造的一种重要的地球物理探测方法,当前国家正在实施深部探测专项SinoProbe等项目,故需要借助于长周期大地电磁测深仪器.我国没有自己生产的长周期大地电磁测深仪器,只能依靠从乌克兰进口的LEMI-417进行深部探测.在LEMI-417使用中,我们从该仪器提供的数据文件Final.asc中发现它的电场信号测量分辨率为0.01mV/km,磁场信号测量分辨率为0.01nT,相对较低,此外,该仪器在无GPS信号时会出现记录紊乱等现象,故需要设计适合课题组需要的长周期大地电磁测深仪器.由于大地电磁测深仪器需要采集的电场、磁场信号为微弱信号,容易淹没于噪声之中,故选用了低噪声、极小总谐波失真率的CS3301作为运算放大器.CS3301提供了4种可选择的信号输入模式和7种可选增益,经分析与测试,测量电场信号时,CS3301设置为输入模式1及×64增益,当极距100M时,测量精度可达0.001mV/km,高于LEMI-417的0.01mV/km;测量磁场信号时,将反馈理论用于测量电路,CS3301设置为输入模式3及×64增益,只对信号的可变部分进行放大,精度可达0.006nT,高于LEMI-417的0.01nT.该系统在华南的9005、1005等多个测点以及东北的1600、5105等多个测点进行了测试,并与LEMI-417进行了对比试验,测量结果表明它们的时间序列曲线比较一致,数据处理后,在同一测点得到的大地电磁测深曲线也较一致,说明设计的仪器达到了预期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电磁测深 微弱信号检测 数据采集 CS330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阶统计量在大地电磁测深数据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5
19
作者 王书明 王家映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928-934,共7页
在大地电磁 (MT)测深法中 ,大地电磁响应函数经常出现个别频点分散、误差棒较大、形态异常等现象 ,在作反演解释时 ,许多地质特征难以有效提取出来 ,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MT的实际应用效能和发展 .本文利用高阶统计量方法检验了MT信号的... 在大地电磁 (MT)测深法中 ,大地电磁响应函数经常出现个别频点分散、误差棒较大、形态异常等现象 ,在作反演解释时 ,许多地质特征难以有效提取出来 ,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MT的实际应用效能和发展 .本文利用高阶统计量方法检验了MT信号的高斯性 .结果表明 ,MT信号是非高斯的 .根据任何高斯过程 ,其高阶统计量 (高阶累积量 ,高阶谱 )均为零的性质 ,通过信号的高阶谱恢复功率谱 ,再由功率谱估算MT响应函数 ,能有效抑制高斯有色噪声的影响 ,提高MT资料的处理质量 .从应用效果看 ,这种方法在抑制高斯有色噪声、提取信号中有用信息方面优于传统功率谱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阶统计量 大地电磁测深 数据处理 mt 有色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隧道工程勘察中高频大地电磁测深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40
20
作者 王烨 曹哲民 +1 位作者 汤井田 席振铢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5年第3期424-428,共5页
铁路隧道周围一定范围内的岩溶洞穴及断层构造,都将对隧道施工产生安全隐患,本文阐述采用EH?4电导率成像系统的高频大地电磁法能够准确快速的探测一定深度范围内的溶洞、断层等地质构造,对施工区的地质构造和岩溶的赋存状态进行超前的... 铁路隧道周围一定范围内的岩溶洞穴及断层构造,都将对隧道施工产生安全隐患,本文阐述采用EH?4电导率成像系统的高频大地电磁法能够准确快速的探测一定深度范围内的溶洞、断层等地质构造,对施工区的地质构造和岩溶的赋存状态进行超前的宏观预测,并将野外的成功实例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大地电磁测深 EH-4仪器 铁路隧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