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半球压缩的空间大地测量技术检测 被引量:4
1
作者 金双根 朱文耀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9-95,共7页
利用现代空间大地测量技术测出北半球活动板块边缘会聚、扩张和滑动速度.北半球板块间南北方向运动总体上呈现会聚类型,反映北半球在南北方向处于收缩状态;北大西洋中脊扩张速度明显小于南大西洋中脊;纬度为7.7,23.3,34.8,42.0和51.0的... 利用现代空间大地测量技术测出北半球活动板块边缘会聚、扩张和滑动速度.北半球板块间南北方向运动总体上呈现会聚类型,反映北半球在南北方向处于收缩状态;北大西洋中脊扩张速度明显小于南大西洋中脊;纬度为7.7,23.3,34.8,42.0和51.0的闭合环纬线长变化率分别为-20.0,-15.5,-3.5,-4.1和-5.8 mm/a,均为负值,表明北半球纬向运动在收缩.另外,利用板块欧拉运动定律得出北半球同纬度板块回路速度闭合差为负值,进一步验证了北半球压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半球 空间大地测量技术 欧拉参数 活动板块 地质构造学 地壳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种空间大地测量技术内综合方法研究及精度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何冰 王小亚 王家松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89-204,共16页
详细地叙述了国际空间大地测量技术服务组织ILRS(International Laser Ranging Service),IVS(International VLBI Service),IGS(International GNSS Service)和IDS(International DORIS Service)分别采用SLR(satellite laser ranging),V... 详细地叙述了国际空间大地测量技术服务组织ILRS(International Laser Ranging Service),IVS(International VLBI Service),IGS(International GNSS Service)和IDS(International DORIS Service)分别采用SLR(satellite laser ranging),VLBI(very long baseline interferometry),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和DORIS(Doppler orbitography and radio-positioning intergrated by satellite)四种技术,并由多家分析中心的站坐标和地球定向参数的SINEX(solution in independent exchange format)周解(或24 h观测解)进行技术内综合解算的方法,包括技术内综合模型的建立、参考架基准约束问题和不同分析中心解的定权方法等主要内容,并对ILRS,IVS,IGS和IDS提供的技术内综合周(日)解的长期序列进行了站坐标和地球定向参数(earth orientation parameters,EOP)的精度评估,分析了地球参考架基准参数的长期特性。由地球参考架基准定义可知,SLR技术内SINEX综合解相对于ITRF2014的平移参数时间跨度最长,且没有明显的偏差或漂移;GPS技术的三个方向平移参数虽然弥散度最低,但是在X方向和Y方向存在长期的线性变化,在Z方向存在跳变;DORIS技术也有类似GPS技术的现象。这些结果说明ITRF2014选择SLR定义的地心作为参考架原点是有道理的。通过分析台站坐标精度可知,利用各种技术对核心站和非核心站进行区分非常重要,所分别得到的精度有明显的不同。由于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台站多且分布广,因此地球定向参数的确定精度要高于其他三种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大地测量技术 地球参考架 地球定向参数 技术内综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空间大地测量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被引量:1
3
作者 姜官臣 《林业科技情报》 2016年第2期125-126,共2页
我国科研工作者在大地测量方面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以我国近些年在大地测量方面取得的成果为依据,介绍了大地测量的坐标系统的建立、全球定位系统的发展及其他空间测量技术的发展与前景展望。希望能为读者提供些文章参考。
关键词 大地测量技术 全球定位系统 甚长基线干涉测量技术 卫星激光测距技术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eica大地测量技术及航空应用
4
作者 戚万权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67-67,共1页
当前航空制造业的发展是中国发展中极具代表性的产业,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整个制造业正向操作高精度、低成本、数字化的方向发展,大尺寸测量系统已经逐步应用到航空制造业的各个环节。
关键词 航空应用 大地测量技术 LEICA 航空制造业 测量系统 高精度 低成本 数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罗斯铁路建设和改造工程采用大地测量创新技术
5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9-79,共1页
在进行铁路新线建设和既有线改造设计时,为了全面、准确地掌握沿线地形、地物情况,近年来,俄罗斯研究采用高空激光扫描技术和宽幅数字航空摄影机,研制了通用型技术诊断航测设备,建立了新型地图绘制一测量系统。该系统的建立是大地... 在进行铁路新线建设和既有线改造设计时,为了全面、准确地掌握沿线地形、地物情况,近年来,俄罗斯研究采用高空激光扫描技术和宽幅数字航空摄影机,研制了通用型技术诊断航测设备,建立了新型地图绘制一测量系统。该系统的建立是大地测量技术的重要创新,可以方便、准确地得到工程建设项目周围地域的高清晰三维图像(即使是地形特别复杂的路段),为设计和施工建设提供可靠的信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测量技术 工程建设项目 既有线改造 创新技术 俄罗斯 铁路建设 铁路新线建设 激光扫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P22 大地测量学
6
《导航定位学报》 1998年第2期13-24,共12页
冰期后地壳回弹运动的空间大地测量检测/孙付平(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地测院)…∥测绘学报.—1997,26(4).—283~288讨论了用空间大地测量地壳运动观测量(基线变化率、站速度)检测冰期后地壳回弹运动的方法和结果。通过最近获得的空间大地... 冰期后地壳回弹运动的空间大地测量检测/孙付平(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地测院)…∥测绘学报.—1997,26(4).—283~288讨论了用空间大地测量地壳运动观测量(基线变化率、站速度)检测冰期后地壳回弹运动的方法和结果。通过最近获得的空间大地测量地壳运动观测结果与最新冰期后地壳回弹模型 ICE—4G 的估计值的比较和相关分析,发现两者有较好的一致性,相关系数高达0.80~0.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水准面高 大地测量 空间大地测量技术 测绘科技 控制网 接收机 球谐函数 冰期后 地壳运动 测绘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负荷潮汐对测站位移影响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张捍卫 郑勇 赵方泉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2003年第1期69-73,共5页
测站位移的海潮效应可以看作是一种负荷影响 ,海潮负荷对测站位移的影响在某些台站 (例如大洋中的岛屿以及沿海岸地区 )可达几厘米 ,因此在空间大地测量技术中必须加以改正。研究了海洋负荷潮汐对测站位移影响的理论和方法 ,在推导过程... 测站位移的海潮效应可以看作是一种负荷影响 ,海潮负荷对测站位移的影响在某些台站 (例如大洋中的岛屿以及沿海岸地区 )可达几厘米 ,因此在空间大地测量技术中必须加以改正。研究了海洋负荷潮汐对测站位移影响的理论和方法 ,在推导过程中回避了将点负荷密度展开为球谐函数 ,而是直接以负荷引力位为基础 ,并将海潮潮高引入表达式中 ,推导出了海潮对测站位移影响的有关公式 ,同时探讨了在毫米级精度时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为空间大地测量学的理论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负荷潮汐 测站位移 负荷Love数 空间大地测量技术 负荷引力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平洋板块运动和形变及其边缘现今相对运动 被引量:14
8
作者 金双根 朱文耀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2002年第2期57-60,共4页
环太平洋构造系是地球的一巨大构造系 ,集汇聚型、分离型和转换型板块边界于一体 ,是全球火山、地震最活跃的地带。基于空间大地测量技术长期观测得到的速度场 ,分析了太平洋板块的运动和形变 ,并利用空间技术测定太平洋边缘地带转换断... 环太平洋构造系是地球的一巨大构造系 ,集汇聚型、分离型和转换型板块边界于一体 ,是全球火山、地震最活跃的地带。基于空间大地测量技术长期观测得到的速度场 ,分析了太平洋板块的运动和形变 ,并利用空间技术测定太平洋边缘地带转换断层、洋中脊扩张以及海沟边界汇聚与俯冲相对运动速度 ,获得了太平洋板块及板内的现今运动特征。结果表明 :太平洋板块整体以 70 .1mm/a向西北移动 ;北太平洋板块具有刚性特征 ,而南太平洋板块东西向存在拉伸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大地测量技术 欧拉矢量 相对运动 太平洋板块 地震 形变 板块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火山活动产生重力变化的理论与观测研究的进展及现状 被引量:25
9
作者 孙文科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4-53,71,共11页
简述位错理论研究的历史、现状及在地震学和大地测量学中的贡献,特别是关于球对称以及三维球形地球模型的位错理论及其等震重力变化研究的最新成果。讨论位错理论应用于重力卫星观测数据解析时的计算方法和可能的应用问题。通过观测实例... 简述位错理论研究的历史、现状及在地震学和大地测量学中的贡献,特别是关于球对称以及三维球形地球模型的位错理论及其等震重力变化研究的最新成果。讨论位错理论应用于重力卫星观测数据解析时的计算方法和可能的应用问题。通过观测实例,介绍地震火山活动产生的重力变化的理论与观测研究的进展和重要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错理论 位移 应变 重力变化 现代大地测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坐标转换对火炮射击目标定位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涳 田中益 蔡建伟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3-35,共3页
利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进行快速、准确的目标定位是炮兵部队提高射击精度和准备速度的重要手段。但 GPS 在使用中必然涉及到不同空间大地坐标系统。本文针对涉及到的不同坐标系统进行了说明,给出了不同坐标系统的定义、相互转换的... 利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进行快速、准确的目标定位是炮兵部队提高射击精度和准备速度的重要手段。但 GPS 在使用中必然涉及到不同空间大地坐标系统。本文针对涉及到的不同坐标系统进行了说明,给出了不同坐标系统的定义、相互转换的原理及方法,以最为常用的布尔沙(Boolsa)模型为例,说明了两空间直角坐标系间的具体转换公式及7个转换参数的选择方式和相互关系,同时也给出了同一坐标系统下不同坐标系的定义方法及相互转换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标转换 火炮 射击精度 目标定位 大地测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球定向参数高精度预报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许雪晴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26-527,共2页
地球自转表征了固体地球与大气、海洋、地幔和地核在各种时空尺度上的耦合过程,地球的自转运动可以用地球定向参数(EOP)(主要包括极移两个分量和日长变化)来描述.EOP是地球参考系和天球参考系之间的转换参数,在深空探测、卫星精... 地球自转表征了固体地球与大气、海洋、地幔和地核在各种时空尺度上的耦合过程,地球的自转运动可以用地球定向参数(EOP)(主要包括极移两个分量和日长变化)来描述.EOP是地球参考系和天球参考系之间的转换参数,在深空探测、卫星精密定轨和天文地球动力学研究等领域都有重要应用.由于复杂的数据处理过程,空间大地测量技术获取的EOP存在几天至两个星期的延迟.现代空间导航等对EOP预报值的需求日益增长,使得寻求高精度EOP预报方法成为一项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探讨提高EOP预报精度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定向参数 预报方法 高精度 空间大地测量技术 天文地球动力学 卫星精密定轨 天球参考系 地球参考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度InSAR基线估计及配准误差改正算法研究
12
作者 许兵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5-125,共1页
人类生活在一个动态的地球上,[JP]地球内部或人类活动因素等造成地表相对运动,并引发地质灾害,威胁着人类的生命与财产安全。采用有效的方法和技术手段监测地表形变,对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与调节,满足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需要,已成为谋... 人类生活在一个动态的地球上,[JP]地球内部或人类活动因素等造成地表相对运动,并引发地质灾害,威胁着人类的生命与财产安全。采用有效的方法和技术手段监测地表形变,对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与调节,满足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需要,已成为谋求区域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又称InSAR技术,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空间大地测量技术,可以为地表形变的大范围、空间连续监测提供强有力的手段。尽管InSAR方法和时序InSAR方法在火山活动、地震活动、山体滑坡、地下水开采、冻土退化以及城市沉降监测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但是这些形变分析方法在轨道误差去除、SAR干涉基线精确估计等关键算法方面仍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此外,随着新一代SAR卫星Sentinel-1的发射升空,新的卫星数据给地表形变监测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对SAR影像的配准算法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本文针对现有的InSAR数据处理存在的问题,对轨道误差去除、干涉基线估计以及TOPSAR影像配准等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解决相关问题的模型与算法,以提高InSAR形变监测结果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SAR技术 基线估计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 正算法 配准误差 空间大地测量技术 高精度 社会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6年Mw7.1熊本地震震后粘滞性与流变分布特征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伟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807-807,共1页
地壳和上地幔物质在大震、火山等作用下的力学响应过程参数通常很难直接测量。Moore等人通过GPS等空间大地测量资料观测2016年熊本Mw7.1地震的震后变形来研究应力分布特征,揭示了该地区的地壳粘滞度以及力学强弱程度,表明大地测量技... 地壳和上地幔物质在大震、火山等作用下的力学响应过程参数通常很难直接测量。Moore等人通过GPS等空间大地测量资料观测2016年熊本Mw7.1地震的震后变形来研究应力分布特征,揭示了该地区的地壳粘滞度以及力学强弱程度,表明大地测量技术可以在较广的时空范围直接测量岩石的流变参数。该成果刊登于2017—04—14的《科学》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 震后 地震 粘滞性 大地测量技术 变分 直接测量 力学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