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叶黄杨叶、茎、果挥发油成分及抗病毒作用 被引量:6
1
作者 卫强 刘洁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19-726,共8页
研究了大叶黄杨叶、茎、果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抗病毒活性。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鉴定挥发油化学成分,考察体外抗病毒作用。共鉴定133个化合物,大叶黄杨叶挥发油中主要有2-乙氧丙烷(41.92%)、(E)-2-己... 研究了大叶黄杨叶、茎、果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抗病毒活性。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鉴定挥发油化学成分,考察体外抗病毒作用。共鉴定133个化合物,大叶黄杨叶挥发油中主要有2-乙氧丙烷(41.92%)、(E)-2-己烯-1-醇(17.8%)、(E)-香叶醇(7.86%)、甲基环己烷(6.60%)等;大叶黄杨茎挥发油中主要有甲氧基苯基肟(33.10%)、二十八烷(14.34%)、α-甲基-α-[4-甲基-3-戊烯基]环氧乙烷甲醇(12.48%)、甲苯(11.88%)、二十一烷(7.74%)等;大叶黄杨果挥发油中主要有苯甲醛(15.52%)、甲苯(15.03%)、甲基环己烷(14.76%)、(Z)-3-己烯-1-醇(10.98%)等。大叶黄杨叶、茎、果的环己烷、乙醚萃取挥发油对特定病毒有显著抑制效果。大叶黄杨叶、茎、果中挥发油萃取部位成分差异明显,有特定抗病毒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叶黄杨叶、茎、果 挥发油 化学成分 抗病毒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辅助提取大叶黄杨总黄酮的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洪军 刘俊红 管玉周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266-270,共5页
探讨了超声波辅助提取大叶黄杨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及其总黄酮的抗氧化能力。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立了大叶黄杨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法提取大叶黄杨叶中总黄酮的最佳工艺为:乙醇浓度80%、料液比1∶30(g/mL... 探讨了超声波辅助提取大叶黄杨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及其总黄酮的抗氧化能力。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立了大叶黄杨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法提取大叶黄杨叶中总黄酮的最佳工艺为:乙醇浓度80%、料液比1∶30(g/mL)、超声提取时间60min、提取2次,并对最佳工艺进行验证,验证实验表明总黄酮提取率平均为3.82%;通过大叶黄杨中总黄酮对·OH、O-2·的清除能力和还原能力测定,结果表明:与VC相比,对·OH的清除能力更强,而对O-2·清除能力和还原能力较弱,表明大叶黄杨的总黄酮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本研究能为大叶黄杨作为药用植物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辅助提取 大叶黄杨叶 工艺条件 总黄酮 抗氧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杨叶中黄酮多糖和多酚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3
3
作者 杨洁 曹旭蓉 +2 位作者 林佳丽 吴春萍 赵二劳 《农业与技术》 2018年第15期22-24,共3页
以大叶黄杨叶为原料,以微波辅助提取黄杨叶中黄酮和多糖,以超声波辅助提取黄杨叶中多酚,分别测定其含量,并采用清除DPPH·法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大叶黄杨叶中黄酮含量为31.10mg/g;多糖含量为37.85mg/g;而多酚含量为18.81mg/... 以大叶黄杨叶为原料,以微波辅助提取黄杨叶中黄酮和多糖,以超声波辅助提取黄杨叶中多酚,分别测定其含量,并采用清除DPPH·法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大叶黄杨叶中黄酮含量为31.10mg/g;多糖含量为37.85mg/g;而多酚含量为18.81mg/g。大叶黄杨叶中黄酮、多糖和多酚清除DPPH·的IC_(50)分别为5.45μg/mL、133.46μg/mL和2.91μg/mL,则其抗氧化能力的强弱顺序为:多酚>黄酮>多糖。大叶黄杨叶中黄酮、多糖和多酚含量较高,均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具有开发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叶黄杨叶 抗氧化性 黄酮 多糖 多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生物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被引量:2
4
作者 陈亚俊 《生物学教学》 2000年第9期3-4,共2页
关键词 学生创新能力 生物学教学 葫芦藓 大叶黄杨叶 创新意识 激发学生 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