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云南大叶种密植茶园机械采摘技术研究报告(2)
被引量:
1
1
作者
危刚
吴胜强
《广东茶叶》
1992年第3期8-19,共12页
云南大叶种密植茶园机械采摘试验,从1989年开始,经过三年研究在以下三个方面取得较满意的结果:(一)农艺方面,云南大叶种密植茶园从茶树生态、分技习性适合于机械采摘,以亩植4000~8000株为好,产量与手采比高2%平产或减产5%以内,云大...
云南大叶种密植茶园机械采摘试验,从1989年开始,经过三年研究在以下三个方面取得较满意的结果:(一)农艺方面,云南大叶种密植茶园从茶树生态、分技习性适合于机械采摘,以亩植4000~8000株为好,产量与手采比高2%平产或减产5%以内,云大种比水仙、福鼎亩产茶青分别高出13%和37.4%:垦区茶园茶龄较轻,在修剪强度上仍不宜重修剪,以在上年切口提高3厘米左右轻修剪为好,结合修边、洗蓬促使茶芽萌发整齐;开采期以一芽二、三叶标准芽叶占百分比结合间隔天数来确定,一般春茶标准芽叶占40~50%间隔15~18天,夏茶50~60%间隔11~14天,秋茶60~70%间隔18~24天为宜;采用叶片诊断,重施基肥,按轮次产补施追肥、叶面肥,使茶芽壮嫩整齐,在年施纯 N50~60斤情况下使茶树生长、产量为佳;(一)加工方面。机采茶收青标准以老叶、老梗占茶青重量百分比来分级,一级<5%,二级5.1~12%,三级12.1~15%,等外>15%简便可行;红碎茶加工工艺,通过增加拣梗、风选和一个片茶唛头,提高正茶提取率。绿茶在原工艺中,改进揉捻时间,初烘八成干(含水25%左右)采用“平、抖车、拣”相结合办法。剔除黄片、老梗。保证了产品质量。经多次化验、审评,其外观与内质主要指标与手采无明显差异;(三)效益方面:采茶机型以日本洛合产双人平型机适合垦区使用。配合5~6人为一个机组采管结合形式为好,比手采提高管理定额1.63~2.5倍,亩成本降低35%,采摘工效提高13~16倍,劳动生产率提高1.4倍,劳均年收入增加63%,按垦区目前机采面积1257.5亩计,共减少劳动力215人,节省开支53.75万元,经济效益、技术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因此,该项综合配套技术是成功的,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叶种密植茶园
机械采摘技术
研究
施肥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云南大叶种密植茶园机械采摘技术研究报告(1)(1989~1991)
2
作者
危刚
吴胜强
《广东茶叶》
1992年第2期11-17,共7页
云南大叶种密植茶园机械采摘试验,从1989年开始,经过三年研究在以下三个方面取得较满意的结果:(一)农艺方面,云南大叶种密植茶园从茶树生态、分技习性适合于机械采摘,以亩植4000~8000株为好,产量与手采比高2%平产或减产5%以内,云大...
云南大叶种密植茶园机械采摘试验,从1989年开始,经过三年研究在以下三个方面取得较满意的结果:(一)农艺方面,云南大叶种密植茶园从茶树生态、分技习性适合于机械采摘,以亩植4000~8000株为好,产量与手采比高2%平产或减产5%以内,云大种比水仙、福鼎亩产茶青分别高出13%和37.4%:垦区茶园茶龄较轻,在修剪强度上仍不宜重修剪,以在上年切口提高3厘米左右轻修剪为好,结合修边、洗蓬促使茶芽萌发整齐;开采期以一芽二、三叶标准芽叶占百分比结合间隔天数来确定,一般春茶标准芽叶占40~50%间隔15~18天,夏茶50~60%间隔11~14天,秋茶60~70%间隔18~24天为宜;采用叶片诊断,重施基肥,按轮次产补施追肥、叶面肥,使茶芽壮嫩整齐,在年施纯 N50~60斤情况下使茶树生长、产量为佳;(一)加工方面。机采茶收青标准以老叶、老梗占茶青重量百分比来分级,一级<5%,二级5.1~12%,三级12.1~15%,等外>15%简便可行;红碎茶加工工艺,通过增加拣梗、风选和一个片茶唛头,提高正茶提取率。绿茶在原工艺中,改进揉捻时间,初烘八成干(含水25%左右)采用“平、抖车、拣”相结合办法。剔除黄片、老梗。保证了产品质量。经多次化验、审评,其外观与内质主要指标与手采无明显差异;(三)效益方面:采茶机型以日本洛合产双人平型机适合垦区使用。配合5~6人为一个机组采管结合形式为好,比手采提高管理定额1.63~2.5倍,亩成本降低35%,采摘工效提高13~16倍,劳动生产率提高1.4倍,劳均年收入增加63%,按垦区目前机采面积1257.5亩计,共减少劳动力215人,节省开支53.75万元,经济效益、技术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因此,该项综合配套技术是成功的,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茶
茶
叶
云南
大叶种密植茶园
机械采摘技术
研究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云南大叶种密植茶园机械采摘技术研究报告(2)
被引量:
1
1
作者
危刚
吴胜强
机构
广东省粤西农垦局机采课题组
出处
《广东茶叶》
1992年第3期8-19,共12页
文摘
云南大叶种密植茶园机械采摘试验,从1989年开始,经过三年研究在以下三个方面取得较满意的结果:(一)农艺方面,云南大叶种密植茶园从茶树生态、分技习性适合于机械采摘,以亩植4000~8000株为好,产量与手采比高2%平产或减产5%以内,云大种比水仙、福鼎亩产茶青分别高出13%和37.4%:垦区茶园茶龄较轻,在修剪强度上仍不宜重修剪,以在上年切口提高3厘米左右轻修剪为好,结合修边、洗蓬促使茶芽萌发整齐;开采期以一芽二、三叶标准芽叶占百分比结合间隔天数来确定,一般春茶标准芽叶占40~50%间隔15~18天,夏茶50~60%间隔11~14天,秋茶60~70%间隔18~24天为宜;采用叶片诊断,重施基肥,按轮次产补施追肥、叶面肥,使茶芽壮嫩整齐,在年施纯 N50~60斤情况下使茶树生长、产量为佳;(一)加工方面。机采茶收青标准以老叶、老梗占茶青重量百分比来分级,一级<5%,二级5.1~12%,三级12.1~15%,等外>15%简便可行;红碎茶加工工艺,通过增加拣梗、风选和一个片茶唛头,提高正茶提取率。绿茶在原工艺中,改进揉捻时间,初烘八成干(含水25%左右)采用“平、抖车、拣”相结合办法。剔除黄片、老梗。保证了产品质量。经多次化验、审评,其外观与内质主要指标与手采无明显差异;(三)效益方面:采茶机型以日本洛合产双人平型机适合垦区使用。配合5~6人为一个机组采管结合形式为好,比手采提高管理定额1.63~2.5倍,亩成本降低35%,采摘工效提高13~16倍,劳动生产率提高1.4倍,劳均年收入增加63%,按垦区目前机采面积1257.5亩计,共减少劳动力215人,节省开支53.75万元,经济效益、技术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因此,该项综合配套技术是成功的,是可行的。
关键词
大叶种密植茶园
机械采摘技术
研究
施肥
管理
分类号
S571.109.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S225.99 [农业科学—农业机械化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云南大叶种密植茶园机械采摘技术研究报告(1)(1989~1991)
2
作者
危刚
吴胜强
机构
广东省粤西农垦局机采课题组
出处
《广东茶叶》
1992年第2期11-17,共7页
文摘
云南大叶种密植茶园机械采摘试验,从1989年开始,经过三年研究在以下三个方面取得较满意的结果:(一)农艺方面,云南大叶种密植茶园从茶树生态、分技习性适合于机械采摘,以亩植4000~8000株为好,产量与手采比高2%平产或减产5%以内,云大种比水仙、福鼎亩产茶青分别高出13%和37.4%:垦区茶园茶龄较轻,在修剪强度上仍不宜重修剪,以在上年切口提高3厘米左右轻修剪为好,结合修边、洗蓬促使茶芽萌发整齐;开采期以一芽二、三叶标准芽叶占百分比结合间隔天数来确定,一般春茶标准芽叶占40~50%间隔15~18天,夏茶50~60%间隔11~14天,秋茶60~70%间隔18~24天为宜;采用叶片诊断,重施基肥,按轮次产补施追肥、叶面肥,使茶芽壮嫩整齐,在年施纯 N50~60斤情况下使茶树生长、产量为佳;(一)加工方面。机采茶收青标准以老叶、老梗占茶青重量百分比来分级,一级<5%,二级5.1~12%,三级12.1~15%,等外>15%简便可行;红碎茶加工工艺,通过增加拣梗、风选和一个片茶唛头,提高正茶提取率。绿茶在原工艺中,改进揉捻时间,初烘八成干(含水25%左右)采用“平、抖车、拣”相结合办法。剔除黄片、老梗。保证了产品质量。经多次化验、审评,其外观与内质主要指标与手采无明显差异;(三)效益方面:采茶机型以日本洛合产双人平型机适合垦区使用。配合5~6人为一个机组采管结合形式为好,比手采提高管理定额1.63~2.5倍,亩成本降低35%,采摘工效提高13~16倍,劳动生产率提高1.4倍,劳均年收入增加63%,按垦区目前机采面积1257.5亩计,共减少劳动力215人,节省开支53.75万元,经济效益、技术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因此,该项综合配套技术是成功的,是可行的。
关键词
采茶
茶
叶
云南
大叶种密植茶园
机械采摘技术
研究报告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云南大叶种密植茶园机械采摘技术研究报告(2)
危刚
吴胜强
《广东茶叶》
199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云南大叶种密植茶园机械采摘技术研究报告(1)(1989~1991)
危刚
吴胜强
《广东茶叶》
199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