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口黑鲈溃疡综合征病毒TaqMan-MGB探针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8
1
作者 马冬梅 白俊杰 +2 位作者 邓国成 李胜杰 张莉莉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99-102,共4页
根据大口黑鲈溃疡综合征病毒(Largemouth bass ulcerative syndrome virus,LBUSV)的甲基转移酶(MTase)基因核苷酸序列设计引物及TaqMan-MGB探针,优化荧光定量PCR反应条件和反应体系,建立了LBUSV的TaqMan-MGB探针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 根据大口黑鲈溃疡综合征病毒(Largemouth bass ulcerative syndrome virus,LBUSV)的甲基转移酶(MTase)基因核苷酸序列设计引物及TaqMan-MGB探针,优化荧光定量PCR反应条件和反应体系,建立了LBUSV的TaqMan-MGB探针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用含有MTase基因的质粒pDNA-MT系列稀释作为标准品模板,在荧光定量PCR仪上进行PCR反应,绘制标准曲线,斜率为-3.24,R2=0.999,呈现很好的线性关系,扩增效率1.04.灵敏度检测结果表明,PCR反应24个循环时可以检测到的质粒最小浓度是102拷贝数/μL.选用107、106、105、104拷贝数/μL 4个浓度梯度质粒做模板,变异系数在1.1%-3.4%范围内,说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利用该方法可以准确地检测出感染LBUSV的病鱼,特异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黑鲈溃疡综合征病毒 TAQMAN-MGB探针 定量PCR 病毒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口黑鲈溃疡综合征病毒MCP基因的原核表达及重组蛋白的免疫效果初步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马冬梅 邓国成 +3 位作者 白俊杰 江小燕 曹婷婷 蔡磊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39-144,共6页
为了预防近年来流行于广东省养殖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中的病毒性溃疡综合征,以大口黑鲈溃疡综合征病毒(Largemouth bass ulcerative syndrome virus,以下简称LBUSV)的主要衣壳蛋白(MCP)作为目标抗原蛋白,将MCP基因开放阅读... 为了预防近年来流行于广东省养殖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中的病毒性溃疡综合征,以大口黑鲈溃疡综合征病毒(Largemouth bass ulcerative syndrome virus,以下简称LBUSV)的主要衣壳蛋白(MCP)作为目标抗原蛋白,将MCP基因开放阅读框插入到pBV220载体中,转化大肠杆菌DH5α,构建重组表达MCP蛋白的工程菌。重组菌经过42℃温度诱导和SDSPAGE电泳,检测到在分子量51 k D处有一条特异表达蛋白带,重组蛋白约占重组菌体总蛋白的30%。重组MCP蛋白经洗涤、纯化、溶解、复性和透析后纯度达90%以上。将纯化后的重组蛋白与不完全弗氏佐剂混合、乳化后,免疫大口黑鲈,然后进行感染实验,感染后20 d疫苗保护率最高达67.7%。结果表明,该病毒MCP蛋白具有一定的免疫原性,可以作为制作重组疫苗的候选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黑鲈 溃疡综合征病毒 主要衣壳蛋白 原核表达 免疫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口黑鲈病毒病及其防治(上)
3
作者 杨先乐 李罗新 《科学养鱼》 2024年第9期11-13,共3页
病毒病是一种危害大口黑鲈的严重疾病,对于这类疾病目前研究尚欠深入,在防治上存在着较多的误区。本文根据目前的研究成果,对这类疾病进行了相应的归纳和总结,并对其控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看法,以供读者参考。一、大口黑鲈病毒性溃疡病... 病毒病是一种危害大口黑鲈的严重疾病,对于这类疾病目前研究尚欠深入,在防治上存在着较多的误区。本文根据目前的研究成果,对这类疾病进行了相应的归纳和总结,并对其控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看法,以供读者参考。一、大口黑鲈病毒性溃疡病大口黑鲈病毒性溃疡病又名大口黑鲈蛙虹彩病毒病、拖底病等。1.病原或病因病原是大口黑鲈溃疡综合征病毒(LBUSV),属虹彩病毒科,蛙病毒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黑鲈 病毒 溃疡 虹彩病毒 蛙虹彩病毒 病毒 研究成果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春季大口黑鲈溃疡症病原分离鉴定及病理形态学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黄泊文 向菲 +5 位作者 田子琦 耿毅 欧阳萍 黄小丽 陈德芳 阳涛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49-555,共7页
【目的】近年来,养殖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在冬春季流行一种体表形成明显溃疡的疫病,本研究旨在明确其病因。【方法】从眉山东坡区和洪雅县采集病料,采用病原学、病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对患病鱼进行研究。【结果】溃... 【目的】近年来,养殖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在冬春季流行一种体表形成明显溃疡的疫病,本研究旨在明确其病因。【方法】从眉山东坡区和洪雅县采集病料,采用病原学、病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对患病鱼进行研究。【结果】溃疡组织压片观察到大量直径10~30μm、长丝状且分支较少的菌丝体;组织病理学上,肌纤坏死、溶解,炎性细胞浸润,病变组织中分布大量由上皮样细胞、纤维细胞及位于中央的菌丝体组成的霉菌性肉芽肿;六胺银染色(Periodic acid-silver metheramine,PASM)发现,霉菌性肉芽肿中央的菌丝体呈黑色。病变肌肉组织基于侵入丝囊霉菌Aphanomyces invadans ITS基因的特异性PCR检测为阳性。以葡糖糖/蛋白胨(Glucose and peotone,GP)琼脂分离培养得到的霉菌纯培养物(BW1、BW3)在灭菌池塘水过夜培养12 h后,形成原孢子囊,符合侵入丝囊霉菌属特征;两株分离霉菌ITS基因序列分析发现,其与侵入丝囊霉菌ITS基因的序列相似性分别为99.64%与99.46%,在系统发育树上与侵入丝囊霉菌聚类为一支。【结论】确定大口黑鲈冬春季溃疡病是侵入丝囊霉菌感染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黑鲈 流行性溃疡综合征 侵入丝囊霉菌 组织病理学 霉菌性肉芽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