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口径空间光学遥感器辐射散热器的设计及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阳明 王磊 +3 位作者 于峰 罗世魁 宋欣阳 赵振明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293-3302,共10页
为满足大口径空间光学遥感器高效率、低密度散热的需求,提出一种基于高导热石墨膜的空间辐射散热器。对高导热石墨膜的基础物理性能、结构成分、力学性能、热性能、空间环境适应性等进行较全面的测试分析。将高导热石墨膜与热管、蜂窝... 为满足大口径空间光学遥感器高效率、低密度散热的需求,提出一种基于高导热石墨膜的空间辐射散热器。对高导热石墨膜的基础物理性能、结构成分、力学性能、热性能、空间环境适应性等进行较全面的测试分析。将高导热石墨膜与热管、蜂窝板等结合起来解决高导热石墨膜应用中常见的厚度方向导热系数低、力学强度低、硬度低、厚度薄、单块尺寸小的难题。对散热器和2种传统空间辐射散热器进行对比仿真分析,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同等散热能力下,高导热石墨辐射散热器的质量仅为传统铝合金板散热器的约1/3,仅为传统铝蜂窝板辐射散热器的约1/2。通过热平衡实验和在轨飞行应用对散热器的散热性能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仿真值与在轨值具有良好的一致性,散热器具有优异的力、热性能及显著的减重优势,可广泛应用于各种航天器的散热及均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导热石墨 辐射散热 大口径空间光学遥感器 轻量化 热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大口径空间光学遥感器的应用和发展 被引量:42
2
作者 张学军 樊延超 +1 位作者 鲍赫 薛栋林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613-2626,共14页
针对空间遥感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对空间探测精度需求的提高,对研制更可行有效的超大口径空间光学遥感器的技术路线开展了研究。介绍了该领域已发射和计划发射的超大口径光学遥感器涉及的发展历史和结构特点,以及它们的研究现状和应用领... 针对空间遥感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对空间探测精度需求的提高,对研制更可行有效的超大口径空间光学遥感器的技术路线开展了研究。介绍了该领域已发射和计划发射的超大口径光学遥感器涉及的发展历史和结构特点,以及它们的研究现状和应用领域,主要包括整体式成像系统、分块可展开成像系统、光学干涉合成孔径成像系统和衍射成像系统等。分析对比了各种传感器的性能特点及现阶段的应用情况。最后,考虑我国高分辨率、高成像质量空间光学遥感器的应用需求,结合当前技术条件以及相关技术的发展趋势,分别针对2~4m大口径系统,4~10m超大口径系统和更大口径系统的成像需求提出了最佳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径空间遥感 整体式成像系统 分块可展开成像系统 光学干涉合成孔径成像系统 衍射成像系统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口径空间光学遥感器次镜支架优化设计 被引量:3
3
作者 赵野 李玲 杨华保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73-378,共6页
对复杂结构进行优化设计时,利用传统的优化设计方法可能会导致寻优结果陷入局部最优解,且计算量较大,应用响应面法是有效解决该问题的途径之一。论述了大口径空间光学遥感器次镜支架优化设计过程。通过Altair系列软件平台实现了参数化... 对复杂结构进行优化设计时,利用传统的优化设计方法可能会导致寻优结果陷入局部最优解,且计算量较大,应用响应面法是有效解决该问题的途径之一。论述了大口径空间光学遥感器次镜支架优化设计过程。通过Altair系列软件平台实现了参数化建模、试验设计、近似模型拟合、优化设计的一体化计算,并经过分析各参数对响应的影响进行变量筛选,利用响应面法完成优化迭代求解,得到满足设计要求的次镜支架结构,提高了设计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光学遥感 支架 响应面法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口径甚高分辨率空间光学遥感器技术途径探讨 被引量:29
4
作者 陈晓丽 傅丹鹰 《航天返回与遥感》 2003年第4期19-24,共6页
增长焦距、加大口径是提高空间光学遥感器空间分辨率的主要手段,但焦距和口径的增大意味着遥感器体积、研制难度和制造成本的骤增。要达到可见光甚高分辨率,采用传统的设计思想和制造工艺已无法实现,更何况体积和质量巨大也难以发射。... 增长焦距、加大口径是提高空间光学遥感器空间分辨率的主要手段,但焦距和口径的增大意味着遥感器体积、研制难度和制造成本的骤增。要达到可见光甚高分辨率,采用传统的设计思想和制造工艺已无法实现,更何况体积和质量巨大也难以发射。本文介绍和分析了几种解决大口径系统的方案,包括:分块可展开成像系统、稀疏孔径系统和干涉成像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光学遥感 分辨率 口径 干涉成像系统 稀疏孔径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光学遥感器热分析 被引量:36
5
作者 吴清文 卢泽生 +2 位作者 卢锷 王建设 王家骐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2002年第2期205-208,共4页
空间光学遥感器热控工作旨在保证遥感器所需温度水平和温度梯度 ,以满足遥感器高质量成像要求。根据遥感器的结构特点和热光学指标要求 ,建立了遥感器及其热控系统的热平衡方程 ,对各热交换项进行了剖析 ,并采用Nevada和MSC/Patran等软... 空间光学遥感器热控工作旨在保证遥感器所需温度水平和温度梯度 ,以满足遥感器高质量成像要求。根据遥感器的结构特点和热光学指标要求 ,建立了遥感器及其热控系统的热平衡方程 ,对各热交换项进行了剖析 ,并采用Nevada和MSC/Patran等软件对某空间光学遥感器进行了模拟仿真 ,得到其对地工况和对日工况的热平衡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遥感 热控系统 温度场 热流 空间光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遥感器大口径反射镜的复合支撑结构 被引量:22
6
作者 王克军 董吉洪 +3 位作者 宣明 张缓缓 迟春燕 赵伟国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719-1730,共12页
针对空间遥感器反射镜对支撑功能的需求,设计了一种应用于空间领域的大口径反射镜复合支撑结构。该复合支撑结构包括A框加切向拉杆的周边支撑和3组whiffletree结构组成的背部支撑。研究了复合支撑的支撑原理和工程实现。基于功能分配和... 针对空间遥感器反射镜对支撑功能的需求,设计了一种应用于空间领域的大口径反射镜复合支撑结构。该复合支撑结构包括A框加切向拉杆的周边支撑和3组whiffletree结构组成的背部支撑。研究了复合支撑的支撑原理和工程实现。基于功能分配和指标分配的理念设计了复合支撑结构。采用有限元分析的手段对设计结果进行了静力学和动力学仿真验证,然后对实际的支撑系统进行了相关的试验测试。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复合支撑的反射镜组件在工作状态下的面形精度优于λ/50(λ=632.8nm),镜体刚体位移小于0.01mm,镜体转角小于2″,质量小于50kg。整个组件模态分布合理,基频为161Hz,远高于设计要求的120Hz。各项仿真和测试结果均表明该复合支撑效果良好,满足空间遥感器对可靠性和稳定性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遥感 大口径反射镜 复合支撑 仿真分析 面形检测 力学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光学遥感器的辐射传递特性与校正方法 被引量:36
7
作者 任建伟 万志 +1 位作者 李宪圣 任建岳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186-1190,共5页
由于受大气背景辐射和自身光电响应特性的影响,对地观测的空间光学遥感器所获取的原始数字图像与景物真实的辐射亮度图像相差甚远[1],为此,通过对光学传感器辐射定标,建立了入射辐射亮度与输出图像灰度间的辐射响应函数,来实现辐射亮度... 由于受大气背景辐射和自身光电响应特性的影响,对地观测的空间光学遥感器所获取的原始数字图像与景物真实的辐射亮度图像相差甚远[1],为此,通过对光学传感器辐射定标,建立了入射辐射亮度与输出图像灰度间的辐射响应函数,来实现辐射亮度图像的反演和辐射校正。根据光学遥感器辐射传递转换过程,采用泰勒级数和矩阵函数模型描述了"辐射响应函数"的物理概念,并提出了多次回归分析求解矩阵方程获得辐射校正系数的方法。在进一步的实验中,结合积分球扩展辐射源对某型号民用相机进行实验室辐射定标,获得了该相机的辐射响应函数。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行且实用。最后,对实验获得"辐射响应函数"的物理意义以及辐射定标精度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遥感 空间相机 辐射定标 辐亮度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光学遥感器光-机-热集成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21
8
作者 陈恩涛 贾宏 +1 位作者 李劲东 潘增富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6-70,共5页
首先对论文的工程背景空间太阳望远镜进行了介绍;然后介绍了空间光学遥感器光 机 热集成分析的技术路径和技术实现,技术实现主要探讨如何将透镜的折射率温度系数效应和反射镜面的热变形效应数据变成光学分析软件可以接受的数据;最后以光... 首先对论文的工程背景空间太阳望远镜进行了介绍;然后介绍了空间光学遥感器光 机 热集成分析的技术路径和技术实现,技术实现主要探讨如何将透镜的折射率温度系数效应和反射镜面的热变形效应数据变成光学分析软件可以接受的数据;最后以光 机 热集成分析为基础,对空间太阳望远镜主镜的热设计方案进行了论证。全文说明了光 机 热集成分析的可实现性以及其对热设计的指导、评价和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遥感 空间太阳望远镜 光-机-热集成分析 热设计 光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光学遥感器热试验外热流模拟及程控实现 被引量:11
9
作者 关奉伟 刘巨 +2 位作者 于善猛 黄勇 崔抗 《中国光学》 EI CAS 2014年第6期982-988,共7页
以某太阳同步轨道空间光学遥感器为例,阐述了空间外热流分析计算、热平衡试验外热流模拟以及外热流程控加载的全过程。首先,总结了空间光学遥感器外热流模拟的完整流程。其次,简要介绍了太阳辐射、地球反照、地球红外辐射三种空间外热... 以某太阳同步轨道空间光学遥感器为例,阐述了空间外热流分析计算、热平衡试验外热流模拟以及外热流程控加载的全过程。首先,总结了空间光学遥感器外热流模拟的完整流程。其次,简要介绍了太阳辐射、地球反照、地球红外辐射三种空间外热流的计算方法。然后,对该空间遥感器进行了空间综合吸收外热流计算,获得了阳照区及阴影区外热流平均值。最后,确定了热平衡试验外热流的模拟方法和策略,利用Lab VIEW语言编写了程控电源开环控制程序,实现了热试验外热流的准确加载。试验结果表明,外热流值加载偏差在±2.5%以内,满足热平衡试验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光学遥感 外热流 程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轨道轻质星载一体化空间光学遥感器的热设计 被引量:11
10
作者 江帆 吴清文 +3 位作者 刘巨 李志来 杨献伟 于善猛 《中国光学》 EI CAS 2013年第2期237-243,共7页
根据空间光学遥感器的轨道特点和任务需求,通过仿真分析对其进行了热设计。考虑近地空间环境的特殊性,选择防原子氧布作为多层隔热材料的面膜。为减小遥感器框架上安装的星上设备对遥感器温度的影响,设计了大热阻安装结构并使用了聚酰... 根据空间光学遥感器的轨道特点和任务需求,通过仿真分析对其进行了热设计。考虑近地空间环境的特殊性,选择防原子氧布作为多层隔热材料的面膜。为减小遥感器框架上安装的星上设备对遥感器温度的影响,设计了大热阻安装结构并使用了聚酰亚胺隔热垫。根据离轴三反光学遥感器及星载一体化卫星的结构特点,划分了主动加热区域,分配了加热功耗。由于遥感器对地观测频率低、工作功耗小、工作时间短,CCD焦面组件不设置散热面。根据遥感器的轨道参数和姿态,确定了3个典型工况并对其进行了仿真分析和热平衡试验。结果显示,遥感器本体温度为(18±4)℃、光学元件温度为(18±2)℃、CCD温度≤30℃,得到的仿真分析结果和试验数据验证了遥感器热设计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光学遥感 低轨道 热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遥感器的热/结构/光学分析研究 被引量:35
11
作者 傅丹鹰 殷纯永 乌崇德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05-110,共6页
作为一个空间遥感器整机热光学 (热 /结构 /光学 )集成分析过程 ,对空间遥感器主要光机结构简化 ,进行导热特性分析和等效热阻计算 ;利用软件计算在轨道上典型工况的空间外热流和内热源分布 ;建立有限元温度场分析模型和结构热弹性分析... 作为一个空间遥感器整机热光学 (热 /结构 /光学 )集成分析过程 ,对空间遥感器主要光机结构简化 ,进行导热特性分析和等效热阻计算 ;利用软件计算在轨道上典型工况的空间外热流和内热源分布 ;建立有限元温度场分析模型和结构热弹性分析模型 ,计算全机稳、瞬态温度场分布 ,均匀温变和特定温度场下的位移场 ,得到各光学元件的位移 ;利用光学分析程序计算的公差计算结果插值计算遥感器光学系统由于光学元件的热致刚体位移 (离轴、轴向位移和倾斜 )而产生的光学性能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空间外热流 温度场 位移场 有限元法 光学集成分析 空间遥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炭/炭复合材料在空间光学遥感器热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2
作者 吴清文 王领华 +3 位作者 杨献伟 江帆 郭亮 陈立恒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984-1990,共7页
提出在金属表面粘贴炭/炭复合材料来解决空间光学遥感器光机结构材料导热率低、温度梯度较大的问题。概述了炭/炭复合材料的基本特点并建立了钢板表面粘贴炭/炭复合材料的热传导数学模型。对钢板的裸板和单面分别贴0.5mm和2mm复合材料的... 提出在金属表面粘贴炭/炭复合材料来解决空间光学遥感器光机结构材料导热率低、温度梯度较大的问题。概述了炭/炭复合材料的基本特点并建立了钢板表面粘贴炭/炭复合材料的热传导数学模型。对钢板的裸板和单面分别贴0.5mm和2mm复合材料的3种状态进行了理论分析与温度测试试验,获得了钢板在3种状态下的等效热导率。利用IDEAS-TMG有限元软件对模型进行了仿真分析并对钢板在上述3种状态下的传热性能进行了比较。对比结果显示,粘贴炭/炭复合材料能很好地改善钢板的传热性能。最后,将0.5mm厚的炭/炭复合材料应用于低热导率的星敏感器安装支架(材料为TC4)的热控,并对星敏感器支架粘贴炭/炭复合材料前后两种情况进行了温度测试试验。试验结果显示,表面粘贴炭/炭复合材料后,星敏感器支架测点温差由28℃减小为5℃,提高了星敏感器支架温度均匀性,表明该措施对改善空间光学遥感器上低热导率结构件的温度梯度很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光学遥感 炭/炭复合材料 温度梯度 热导率 星敏感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轴式空间光学遥感器的热设计与仿真 被引量:11
13
作者 于善猛 刘巨 +3 位作者 杨近松 江帆 陈立恒 关奉伟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521-1525,共5页
针对某离轴式空间光学遥感器光学系统和支撑结构的几何尺寸大、通光孔面积大、易产生较大的轴向和径向温度梯度特点,采用热隔离、热疏导及多分区温度补偿等手段对其进行了热控设计。通过建立遥感器结构的热分析有限元模型,利用I-DEAS/TM... 针对某离轴式空间光学遥感器光学系统和支撑结构的几何尺寸大、通光孔面积大、易产生较大的轴向和径向温度梯度特点,采用热隔离、热疏导及多分区温度补偿等手段对其进行了热控设计。通过建立遥感器结构的热分析有限元模型,利用I-DEAS/TMG软件进行了轨道外热流、高低温稳态工况及瞬态工况仿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热设计方案合理可行,满足设计要求,研究方法及结果对离轴式空间光学遥感器的热分析和热设计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轴式空间光学遥感 热设计分析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环境对光学成像遥感器尺寸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9
14
作者 丁延卫 刘剑 卢锷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2002年第1期106-109,共4页
现代科技和军事的发展 ,对空间光学成像遥感器的分辨力要求不断提高 ,遥感器在空间环境下的尺寸稳定性显得更加重要。从所经历的空间环境入手 ,详细分析了遥感器在运载阶段和空间在轨运行阶段经历的动力干扰源及其加载方式和响应情况 ,... 现代科技和军事的发展 ,对空间光学成像遥感器的分辨力要求不断提高 ,遥感器在空间环境下的尺寸稳定性显得更加重要。从所经历的空间环境入手 ,详细分析了遥感器在运载阶段和空间在轨运行阶段经历的动力干扰源及其加载方式和响应情况 ,空间在轨运行阶段经历的热环境和响应 ;阐述了遥感器动态成像质量评价方法和热光学分析等问题。指出今后研究的重点和发展方向是空间动力干扰源的定量化和TSO一体化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遥感 尺寸稳定性 空间环境 性能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光学遥感器主镜背部形状的选择 被引量:6
15
作者 吴清文 卢锷 +1 位作者 王家骐 许彪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72-177,共6页
本文阐述了空间光学遥感器中主镜轻量化的必要性.对双凹、平背、单拱和双拱4种形状主镜在重力载荷下的变形进行了分析计算,得出了背部3点支撑方式下双凹主镜最优的结论,并进一步研究了3点支撑的双凹主镜面形变化RMS值随规一化支撑半... 本文阐述了空间光学遥感器中主镜轻量化的必要性.对双凹、平背、单拱和双拱4种形状主镜在重力载荷下的变形进行了分析计算,得出了背部3点支撑方式下双凹主镜最优的结论,并进一步研究了3点支撑的双凹主镜面形变化RMS值随规一化支撑半径r/R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镜 轻量化 支撑 空间光学遥感 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光学遥感器的发展对先进复合材料的需求 被引量:16
16
作者 乌崇德 傅丹鹰 益小苏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1-15,共5页
从国内外空间光学遥感器技术发展的需要出发,提出了对该领域内基础材料的需求及其应用特点。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空间光学遥感器中光机结构材料和典型的光学反射镜材料在机械稳定性和热稳定性方面的要求。还提出了应用材料在空间中的... 从国内外空间光学遥感器技术发展的需要出发,提出了对该领域内基础材料的需求及其应用特点。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空间光学遥感器中光机结构材料和典型的光学反射镜材料在机械稳定性和热稳定性方面的要求。还提出了应用材料在空间中的热真空适应性和表面防护问题。同时介绍了新型空间光学遥感器中应用的新型复合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光学遥感 复合材料 卫星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光学遥感器长圆形反射镜组件优化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徐炜 吴清文 +3 位作者 翟岩 郭万存 徐振邦 傅家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52-757,共6页
为了减轻空间光学遥感器反射镜的镜体质量,并降低反射镜在恶劣空间环境下的面形误差,利用有限元技术对某长圆形反射镜组件进行了优化设计。首先在反射镜进行轻量化后,对其进行支撑点位置优化和结构拓扑优化;其次对柔性支撑进行优化设计... 为了减轻空间光学遥感器反射镜的镜体质量,并降低反射镜在恶劣空间环境下的面形误差,利用有限元技术对某长圆形反射镜组件进行了优化设计。首先在反射镜进行轻量化后,对其进行支撑点位置优化和结构拓扑优化;其次对柔性支撑进行优化设计,引入了一种新型柔性铰链,解决了因背板热变形导致反射镜径向变形的问题,改善了反射镜面形精度。优化后的反射镜面形RMS最大值为14.6 nm,小于λ/30(λ=632.8 nm),一阶固有频率大于100 Hz,满足了设计要求,证明了该优化设计方法合理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光学遥感 长圆形反射镜 拓扑优化 柔性支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接触理论的空间光学遥感器的动力学求解 被引量:16
18
作者 丁延卫 吴清文 姜晋庆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52-655,共4页
遥感器结构中通过螺钉或销钉的非线性连接环节的存在使得准确求解动态刚度的困难加大 .在介绍的经典接触理论的基础上 ,根据结构形式、材料和施加的预紧力通过计算机模拟分析出连接部分接触面间的实际接触状态 .在建立动力学有限元分析... 遥感器结构中通过螺钉或销钉的非线性连接环节的存在使得准确求解动态刚度的困难加大 .在介绍的经典接触理论的基础上 ,根据结构形式、材料和施加的预紧力通过计算机模拟分析出连接部分接触面间的实际接触状态 .在建立动力学有限元分析模型时 ,通过接触单元和螺钉单元模拟接触区域的刚度特性 ,获得系统的固有频率和振型 .有限元分析结果与正弦招聘描试验时的结果基本一致 (误差约为 4 % ) ,表明这种方法能够较好地模拟出结构的动态刚度 .相关分析还表明 ,只有通过分析接触等非线性环节 ,才能模拟出结构的真实动态刚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学 建模 接触分析 模态 空间光学遥感 振动试验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向温差对空间遥感器光学系统成像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0
19
作者 王红 田铁印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489-1494,共6页
利用有限元分析计算了轴向温差对主、次镜面形的影响,对光学系统成像质量进行了评价。用PATRAN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用NASTRAN/NT有限元分析软件完成温度场的分析计算。用Zernike多项式曲面拟合系数表示轴向温差对主、次镜面形的影响,通... 利用有限元分析计算了轴向温差对主、次镜面形的影响,对光学系统成像质量进行了评价。用PATRAN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用NASTRAN/NT有限元分析软件完成温度场的分析计算。用Zernike多项式曲面拟合系数表示轴向温差对主、次镜面形的影响,通过ZEMAX软件分析对光学系统成像质量的影响,实现了热分析与光学分析的接口。结果表明:轴向温差不仅使光学系统产生像面位移—离焦,而且将产生各种像差,降低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所以在调焦的同时,必须采取温控措施。最后给出了轴向温差具体的温控指标,主镜的轴向温差为0.8℃,次镜为1.0℃,主、次镜之间为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遥感 轴向温差 光学系统 像质 光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线阵采样式光学遥感器图像空间分辨率的新方法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周峰 王怀义 +1 位作者 马文坡 刘兆军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27-232,共6页
介绍了提高采样式光学遥感器图像空间分辨率的国内外发展现状,以任意两维周期采样理论为基础,探索了一种通过把线阵探测器倾斜θ度而非常规线阵推扫的0°,同时把推扫方向的采样间距缩短为P/m,而非常规线阵推扫的P的新焦平面采样方... 介绍了提高采样式光学遥感器图像空间分辨率的国内外发展现状,以任意两维周期采样理论为基础,探索了一种通过把线阵探测器倾斜θ度而非常规线阵推扫的0°,同时把推扫方向的采样间距缩短为P/m,而非常规线阵推扫的P的新焦平面采样方法。该方法相对于常规线阵推扫采样,可以增加采样密度,提高图像空间分辨率。在原理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一套实验验证系统,通过实验系统对该方法进行了物理及其可行性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如果探测器阵列旋转45°并且推扫方向采样间距减半,相对常规线阵推扫采样,图像的空间分辨率可以提高1.64倍左右。相对于高模式采样技术和超模式采样技术,该方法避开了两排错位排列探测器的难题,因此工程实现上要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样式光学遥感 单线阵探测 高模式采样 超模式采样 倾斜采样 空间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