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单钉铆接最大变形预测 被引量:2
1
作者 陈永当 刘善 +2 位作者 秦淑娟 顾金芋 侯梦楠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6期90-95,共6页
针对飞机装配过程中无法准确预测铆接变形的问题,将BP神经网络应用于铆接最大变形量预测领域。首先,利用Python语言对ABAQUS进行二次开发,进行参数化建模和批量处理;其次,采用拉丁超立方抽样(Latin hypercube sampling,LHS)方法设计了50... 针对飞机装配过程中无法准确预测铆接变形的问题,将BP神经网络应用于铆接最大变形量预测领域。首先,利用Python语言对ABAQUS进行二次开发,进行参数化建模和批量处理;其次,采用拉丁超立方抽样(Latin hypercube sampling,LHS)方法设计了500个样本量,其中450个样本作为训练、50个样本作为测试;最后,以铆钉直径、钉杆长度、板件孔径及压铆位移量作为输入变量,以最大变形量作为输出,建立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对单钉铆接最大变形量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此模型在单钉铆接最大变形量预测方面平均预测精度达到95.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钉铆接 ABAQUS二次开发 参数化建模 BP神经网络 大变形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鹧鸪山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大变形预测与施工技术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汪耀 汤印 陈子全 《路基工程》 2017年第6期142-145,共4页
鹧鸪山隧道所穿岩层主要为千枚岩、板岩及变质砂岩,为高地应力软岩隧道。采用现场判断和工程类比对该隧道大变形进行预测,对存在的初级和中级隧道大变形采取相应施工技术措施,并对隧道大变形的预测和处治进行效果检验。
关键词 高地应力 软岩 隧道工程 大变形预测 衬砌支护参数 施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DEM数值模拟的软岩隧洞大变形预测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军 邓鹏海 《西北水电》 2023年第1期28-35,共8页
软岩隧洞收敛变形量预测对隧洞施工方法、设备选型和支护设计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有限元-离散元耦合数值模拟方法(FDEM)对软岩隧洞掘进过程开展了模拟研究,并调研了地应力量值对隧洞收敛变形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隧洞大变形机理为开挖卸... 软岩隧洞收敛变形量预测对隧洞施工方法、设备选型和支护设计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有限元-离散元耦合数值模拟方法(FDEM)对软岩隧洞掘进过程开展了模拟研究,并调研了地应力量值对隧洞收敛变形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隧洞大变形机理为开挖卸荷引起径向应力降低、切向应力升高,升高的切向应力造成围岩发生共轭剪切破坏,并持续向深处完整围岩扩展,深部破裂块体对浅部碎裂岩块的接触挤压产生宏观空隙,造成体积增大,发生具有碎胀效应的挤压大变形;随着围岩强度应力比的降低,围岩收敛变形量呈指数函数增大,相关系数高达0.996,为软岩隧洞收敛变形量预测提供了经验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岩隧洞 大变形预测 有限元-离散元耦合数值模拟方法 碎胀效应 拟合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大隧道软弱围岩施工大变形智能预测方法 被引量:25
4
作者 王树栋 刘开云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82-87,共6页
长大隧道软弱围岩段施工大变形预测是保证长大隧道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的重要措施。结合宜万铁路堡镇隧道工程,运用BP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进行长大隧道软岩段施工大变形预测。采用遗传算法自动搜索使BP神经网络训练效果最优的网络参数,形... 长大隧道软弱围岩段施工大变形预测是保证长大隧道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的重要措施。结合宜万铁路堡镇隧道工程,运用BP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进行长大隧道软岩段施工大变形预测。采用遗传算法自动搜索使BP神经网络训练效果最优的网络参数,形成能够反映变形与时程高度非线性和不确定关系的GA-BP算法,建立预测智能模型。将预测时间点输入此智能模型,由BP神经网络优异的泛化性能获得该时间点的变形预测值。堡镇隧道应用结果表明,GA-BP算法具有很高的预测精确度,对连续5 d隧道变形预测的最大误差仅为6.68%,完全满足长大隧道软岩段施工大变形预测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大隧道 软岩围岩 施工 大变形预测 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智能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AHP-专家评分的围岩大变形烈度预测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马俊杰 王剑锋 魏大强 《人民珠江》 2019年第10期27-32,42,共7页
围岩大变形地质灾害多发生于高地应力的软岩地下工程中,而随着中国深埋地下工程的增多,围岩大变形灾害的预测与防治已成为困扰地下工程的主要问题之一。通过对围岩大变形影响因素的分析,考虑预测指标的易获取性和快速预测大变形的要求,... 围岩大变形地质灾害多发生于高地应力的软岩地下工程中,而随着中国深埋地下工程的增多,围岩大变形灾害的预测与防治已成为困扰地下工程的主要问题之一。通过对围岩大变形影响因素的分析,考虑预测指标的易获取性和快速预测大变形的要求,选取岩石强度、地应力、地下水、围岩完整性和围岩级别5个指标,采用熵-AHP综合线性求权重,基于专家评分法构建大变形烈度预测打分细则,并统计各大变形烈度等级与打分总值的关系,以此构建围岩大变形烈度预测模型,并将其应用于西部某公路隧道,统计结果证明了预测模型的合理性与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工程 大变形烈度预测 AHP 专家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尖点突变理论和MF-DFA法的隧道大变形监测 被引量:15
6
作者 常瑶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8-123,共6页
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发生大变形具有必然性,严重影响施工安全,对其稳定性进行评价并判断变形趋势可为工程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以成兰铁路松潘隧道为例,利用尖点突变理论和多重分形去趋势波动分析法(MF-DFA)构建了高地... 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发生大变形具有必然性,严重影响施工安全,对其稳定性进行评价并判断变形趋势可为工程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以成兰铁路松潘隧道为例,利用尖点突变理论和多重分形去趋势波动分析法(MF-DFA)构建了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大变形的稳定性及变形趋势判断模型,并进行变形预测。结果表明:尖点突变理论能有效评价隧道大变形的稳定性;松潘隧道目前处于稳定状态,但不同阶段的稳定性具有差异,且隧道稳定性不仅与累计变形量相关,也与变形曲线的增长过程相关;同时,MF-DFA分析得出隧道大变形具有多重分形特征,且具正向增长趋势,但趋势性较小。该方法为隧道大变形规律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可为工程设计施工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岩隧道 大变形预测 MF-DFA 尖点突变理论 高地应力 松潘隧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粗糙集与AHP的深埋隧道软岩大变形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马邦闯 张志亮 +3 位作者 赵文 王朋 陈兴强 罗锋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59-64,共6页
研究目的:软岩大变形是铁路深埋隧道修建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本文根据兰渝铁路的施工数据,分析控制软岩大变形级别的主要影响因素,确定其主客观权重,建立软岩大变形预测模型并对其进行计算验证。研究结论:(1)岩性、岩体完整... 研究目的:软岩大变形是铁路深埋隧道修建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本文根据兰渝铁路的施工数据,分析控制软岩大变形级别的主要影响因素,确定其主客观权重,建立软岩大变形预测模型并对其进行计算验证。研究结论:(1)岩性、岩体完整程度、层厚、地应力状态、岩层走向与隧道关系、地下水、岩层倾角7个指标为影响软岩大变形的主要因素;(2)粗糙集和层次分析法(AHP)主客观分析中,岩体完整程度、岩层层厚、地应力状态的权重均显著更高,而岩层走向与隧道夹角、地下水、岩层倾角、岩性等相对影响较小;(3)计算结果显示,本次建立的AHP结构模型在兰渝铁路哈达铺隧道中匹配度极高;(4)本文研究可为类似铁路地质选线、风险评估和工程设计提供支撑,同时给隧道围岩大变形的分级和预测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软岩大变形预测 影响因素 层次分析法 粗糙集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