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高血压与糖尿病对动脉弹性指数及循环内皮微颗粒影响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
8
1
作者
向红
黄榕
周亚丽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387-2389,共3页
目的对比观察高血压、糖尿病对内皮功能和动脉弹性的不同作用。方法选取高血压合并糖尿患者50例(HP+DM组),单纯高血压患者46例(HP组),单纯糖尿病患者48例(DM组)以及健康志愿者50例(NT组),采用美国HDI公司CV ProfilorTM DO2020型动脉弹...
目的对比观察高血压、糖尿病对内皮功能和动脉弹性的不同作用。方法选取高血压合并糖尿患者50例(HP+DM组),单纯高血压患者46例(HP组),单纯糖尿病患者48例(DM组)以及健康志愿者50例(NT组),采用美国HDI公司CV ProfilorTM DO2020型动脉弹性功能测定仪系统检测大动脉弹性指数(C1)以及小动脉弹性指数(C2),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受试者血浆中CD31+/CD42-内皮细胞微颗粒的水平。结果与DM组及NT组相比,HP+DM组与HP组的C1、C2显著降低;与HP、DM及NT组相比,HP+DM组的内皮微颗粒水平显著升高,DM组的内皮微颗粒水平比HP组显著升高;C1、C2与脉压、餐后2h血糖呈负相关;内皮微颗粒水平与脉压及餐后2h血糖呈正相关,与空腹血糖无明显的相关性。结论高血压在影响动脉弹性方面起重要作用,且主要表现在对大动脉弹性的影响;糖尿病主要影响小动脉弹性,会导致内皮微颗粒释放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糖尿病
大动脉弹性指数
小
动脉
弹性
指数
内皮微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龄老年人群动脉弹性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
3
2
作者
宝辉
苗懿德
+7 位作者
孙宁玲
李卫
刘杰
郏蓉
魏雅楠
褚琳
刘颖
卢熙宁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50-453,共4页
目的:探讨高龄老年人群动脉弹性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高血压病高龄老年患者260例,分为单纯高血压组127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133例,并设同期查体或其他原因住院、不伴高血压及糖尿病的54例高龄老人为正常血压组,测定其身高、体重、血...
目的:探讨高龄老年人群动脉弹性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高血压病高龄老年患者260例,分为单纯高血压组127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133例,并设同期查体或其他原因住院、不伴高血压及糖尿病的54例高龄老人为正常血压组,测定其身高、体重、血压及生化指标,用自动分析仪检测大动脉弹性指数(C1)和小动脉弹性指数(C2)。比较患者合并不同疾病时动脉弹性情况,对C1、C2进行相关及回归分析。结果:①同正常血压组相比,单纯高血压组的收缩压升高,C1和C2降低(P<0.05),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的体重指数、甘油三酯、空腹血糖、尿酸、收缩压升高,C1和C2降低(P<0.05);同单纯高血压组相比,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的体重指数、空腹血糖、尿酸升高,C2降低(P<0.05),而C1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04)。②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高龄老年患者的C1与年龄、收缩压、胆固醇负相关(R^2=0.507,P<0.05);C2与收缩压、年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有无糖尿病负相关(R^2=0.464,P<0.05)。结论:年龄和收缩压与高龄老年患者动脉弹性密切关联,另外C1与胆固醇负相关,C2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有无糖尿病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老年
大动脉弹性指数
小
动脉
弹性
指数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血压与糖尿病对动脉弹性指数及循环内皮微颗粒影响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
8
1
作者
向红
黄榕
周亚丽
机构
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干保科
出处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387-2389,共3页
文摘
目的对比观察高血压、糖尿病对内皮功能和动脉弹性的不同作用。方法选取高血压合并糖尿患者50例(HP+DM组),单纯高血压患者46例(HP组),单纯糖尿病患者48例(DM组)以及健康志愿者50例(NT组),采用美国HDI公司CV ProfilorTM DO2020型动脉弹性功能测定仪系统检测大动脉弹性指数(C1)以及小动脉弹性指数(C2),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受试者血浆中CD31+/CD42-内皮细胞微颗粒的水平。结果与DM组及NT组相比,HP+DM组与HP组的C1、C2显著降低;与HP、DM及NT组相比,HP+DM组的内皮微颗粒水平显著升高,DM组的内皮微颗粒水平比HP组显著升高;C1、C2与脉压、餐后2h血糖呈负相关;内皮微颗粒水平与脉压及餐后2h血糖呈正相关,与空腹血糖无明显的相关性。结论高血压在影响动脉弹性方面起重要作用,且主要表现在对大动脉弹性的影响;糖尿病主要影响小动脉弹性,会导致内皮微颗粒释放显著增加。
关键词
高血压
糖尿病
大动脉弹性指数
小
动脉
弹性
指数
内皮微颗粒
Keywords
hypertension diabetes large arterial compliance small arterial compliance endothelial microparticle
分类号
R587.1 [医药卫生—内分泌]
R544.1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龄老年人群动脉弹性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
3
2
作者
宝辉
苗懿德
孙宁玲
李卫
刘杰
郏蓉
魏雅楠
褚琳
刘颖
卢熙宁
机构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老年科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高血压科
出处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50-453,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高龄老年人群动脉弹性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高血压病高龄老年患者260例,分为单纯高血压组127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133例,并设同期查体或其他原因住院、不伴高血压及糖尿病的54例高龄老人为正常血压组,测定其身高、体重、血压及生化指标,用自动分析仪检测大动脉弹性指数(C1)和小动脉弹性指数(C2)。比较患者合并不同疾病时动脉弹性情况,对C1、C2进行相关及回归分析。结果:①同正常血压组相比,单纯高血压组的收缩压升高,C1和C2降低(P<0.05),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的体重指数、甘油三酯、空腹血糖、尿酸、收缩压升高,C1和C2降低(P<0.05);同单纯高血压组相比,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的体重指数、空腹血糖、尿酸升高,C2降低(P<0.05),而C1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04)。②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高龄老年患者的C1与年龄、收缩压、胆固醇负相关(R^2=0.507,P<0.05);C2与收缩压、年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有无糖尿病负相关(R^2=0.464,P<0.05)。结论:年龄和收缩压与高龄老年患者动脉弹性密切关联,另外C1与胆固醇负相关,C2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有无糖尿病负相关。
关键词
高龄老年
大动脉弹性指数
小
动脉
弹性
指数
危险因素
Keywords
Very elderly
Large artery elasticity
Small artery elasticity
Risk factor
分类号
R541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高血压与糖尿病对动脉弹性指数及循环内皮微颗粒影响的对比研究
向红
黄榕
周亚丽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高龄老年人群动脉弹性的影响因素
宝辉
苗懿德
孙宁玲
李卫
刘杰
郏蓉
魏雅楠
褚琳
刘颖
卢熙宁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