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患者的耳蜗结构与人工耳蜗植入听力研究
1
作者 禹昌彬 庄博翔 +4 位作者 伏振豪 左慧君 洪梦迪 陈伟 杨仕明 《中华耳科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8-422,共5页
目的 探讨大前庭水管综合征(large vestibular aqueduct syndrome,LVAS)患者听力下降的发病机制及人工耳蜗植入术预后。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2年1月至2023年6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进行人工耳蜗植入术的患者69例(78耳)... 目的 探讨大前庭水管综合征(large vestibular aqueduct syndrome,LVAS)患者听力下降的发病机制及人工耳蜗植入术预后。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2年1月至2023年6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进行人工耳蜗植入术的患者69例(78耳),且至少有一侧耳蜗植入耳符合大前庭水管综合征诊断标准,对其结构相关数据与听力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内淋巴囊加内淋巴管的体积与前庭导水管中点直径、外口直径显著相关(P=0.016、0.031),相关系数分别为0.275、0.246,呈弱正相关。前庭导水管中点直径与外口直径显著相关(P<0.001),相关系数为0.711,呈强正相关。内淋巴囊加内淋巴管的体积与波动性听力下降事件显著相关(P=0.002),相关系数0.355,呈较弱正相关;与声诱发短潜伏期负反应(acoustically evoked short latency negative response,ASNR)引出率无相关性(P=0.100);与术后助听听阈无相关性(P=0.335)。前庭导水管中点直径、外口直径与波动性听力下降事件无相关性(P=0.310、0.135);与ASNR引出率无相关性(P=0.239、0.173);与术后助听听阈无相关性(P=0.326,0.258)。合并Modini畸形与波动性听力下降事件无相关性(P=0.295);与ASNR引出率显著相关(P=0.018),相关系数-0.272,呈弱负相关。结论 前庭导水管直径大小和听力发展特点无关,和内淋巴囊体积加内淋巴管大小显著相关;内淋巴囊加内淋巴管体积大小和听力发展特点有关,内淋巴囊加内淋巴管体积越大,表现为波动性听力下降的可能性越大,而体积越小越可能表现为出生即为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LVAS发病机制可能是内淋巴囊体积增大后其压力调节的失衡;前庭导水管结构和术后助听听阈无关;LVAS和非LVAS患者术后残余听力的保留情况可能存在差异;合并Modini畸形的LVAS患者ASNR引出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前庭水管综合征 内淋巴囊加内淋巴管体积 前庭水管直径 人工耳蜗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前庭水管综合征(LVAS)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
作者 徐晓冰 迟放鲁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2期61-63,共3页
大前庭水管综合征(LVAS)是先天性内耳畸形的一种类型。前庭水管(VA)在胚胎发育时期受阻导致VA异常扩大,扰乱了内淋巴循环的平衡,导致耳蜗神经上皮损伤,产生神经性耳聋。LVAS的基因研究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最为多见,与该疾病有关的基因位... 大前庭水管综合征(LVAS)是先天性内耳畸形的一种类型。前庭水管(VA)在胚胎发育时期受阻导致VA异常扩大,扰乱了内淋巴循环的平衡,导致耳蜗神经上皮损伤,产生神经性耳聋。LVAS的基因研究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最为多见,与该疾病有关的基因位于7q31,与PDS基因重选。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儿童时期的听力损失,有家族发病倾向,听力学检查以感音神经性聋为主,呈进行性下降的趋势。外伤、剧烈运动可诱发眩晕及突聋。影像学检查有特征性改变。目前保守治疗主要针对突发性听力下降,手术治疗的效果十分有限。对于LVAS伴双侧重度感音神经性聋(SNHL)的患儿来说电子耳蜗植入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前庭水管综合征 儿童 基因 双侧 内淋巴囊手术 lvas 内耳畸形 听力损失 生理与心理声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前庭水管综合征的影像学诊断
3
作者 樊晓雪 马秀岚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97-500,共4页
大前庭水管综合征(large vestibular aqueduct syndrome,LVAS)是一种先天性内耳畸形,是由于前庭水管扩大导致听觉功能损伤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其特征为前庭水管扩大(enlarged vestibular aqueduct,EVA),伴有波动性、渐进性感音神... 大前庭水管综合征(large vestibular aqueduct syndrome,LVAS)是一种先天性内耳畸形,是由于前庭水管扩大导致听觉功能损伤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其特征为前庭水管扩大(enlarged vestibular aqueduct,EVA),伴有波动性、渐进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SNHL),可能因为头部外伤或颅内压大幅变化等而突然发作或进展。尽管有许多关于LVAS的研究,但仍然存在该病被忽视的情况,耳科医生和放射科医生可能漏诊LVAS。加强多学科合作,通过影像学检查结合听力损失等临床信息,可提高LVAS诊断准确性,以制定最佳治疗干预手段,从而最大程度地有助于患者的听力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前庭水管综合征 放射科医生 多学科合作 头部外伤 听力康复 临床信息 听觉功能 听力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内耳三维数值模型建立及流固耦合分析
4
作者 孙秀珍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06-106,共1页
目的通过颞骨薄扫图像建立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LVAS)患者及正常人内耳三维重建模型,对其行流固耦合数值模拟分析,从生物力学的角度对该病的发病机制进行分析及验证。方法收集了5名儿童颞骨CT图像,通过Mimics、Geomagic软件建立含前庭导... 目的通过颞骨薄扫图像建立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LVAS)患者及正常人内耳三维重建模型,对其行流固耦合数值模拟分析,从生物力学的角度对该病的发病机制进行分析及验证。方法收集了5名儿童颞骨CT图像,通过Mimics、Geomagic软件建立含前庭导水管(VA)的内耳三维模型,并利用ANSYS软件建立圆窗膜模型和流固耦合模型,对其进行流固耦合分析。结果通过颞骨CT薄扫图像建立了7例VA扩大及1例正常的模型,并成功构建圆窗膜模型,最终组建流固耦合模型。在施加不同压力载荷时,圆窗膜均发生形变,且变形趋势与载荷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圆窗膜的变形和应力随载荷的增大而增大;在相同载荷作用下,圆窗膜的变形和应力随VA宽度增大而增大。结论通过颞骨CT薄扫图像可以建立包含前庭导水管的内耳流固耦合模型。脑脊液压力波动可影响内耳压,VA对脑脊液压力有限制作用,且VA越大对压力的限制作用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脊液压力 大前庭水管综合征 圆窗膜 前庭水管 流固耦合分析 MIMICS 三维数值模型 流固耦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患儿听力损失进展影响因素分析
5
作者 邓琳 程晓华 +6 位作者 黄丽辉 刘辉 刘冬鑫 文铖 李悦 杨晓喆 鲜军舫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00-506,共7页
目的探讨大前庭水管综合征(large vestibular aqueduct syndrome,LVAS)患儿听力损失进展的影响因素,为识别进行性听力损失高风险患儿及其听力监测建议提供依据。方法研究对象为2017年1月至2023年1月确诊为LVAS的49例(95耳)患儿,所有受... 目的探讨大前庭水管综合征(large vestibular aqueduct syndrome,LVAS)患儿听力损失进展的影响因素,为识别进行性听力损失高风险患儿及其听力监测建议提供依据。方法研究对象为2017年1月至2023年1月确诊为LVAS的49例(95耳)患儿,所有受试者均接受两次及以上听力测试,根据听力进展情况分为稳定组(55耳)和进展组(40耳)。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确定听力进展的影响因素,分析变量包括:年龄,性别,耳别,初次和末次0.5~4.0 kHz各频率听阈及平均听阈,前庭水管中点、外口、不完全分隔Ⅱ型(incomplete partition type 2,IP-Ⅱ)以及SLC26A4基因型(A型:c.919-2A>G纯合突变,B型:含c.919-2A>G复合杂合或杂合突变,C型:不含c.919-2A>G突变位点,D型:未行基因检测)。筛选变量通过Kaplan-Meier生存分析进一步验证。结果初次平均听阈每降低1 dB,听力损失进展发生风险增加7.03%(P=0.02)。伴与不伴IP-Ⅱ耳蜗畸形患儿听力损失进展的风险比为5.11(95%CI为1.81~14.45,P=0.002),基因型C型与A型的风险比为6.13(95%CI为2.07~18.13,P=0.001)。Kaplan-Meier生存分析提示这3项因素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0.5~4 kHz初次平均听阈低、伴IP-Ⅱ耳蜗畸形和不含c.919-2A>G突变位点是LVAS患儿听力损失进展的影响因素,具有这些进行性听力损失高风险的LVAS患儿建议缩短听力监测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前庭水管综合征 进行性听力损失 儿童 COX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人相似的大前庭水管综合征动物模型建立的意义
6
作者 姜超 郭维维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91-493,共3页
听力损失是一种常见的感觉缺陷疾病。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全球共有4.66亿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1])。听力损失会导致言语障碍,影响患者正常的交流,甚至影响智力和能力的发展,已成为严重危害国人健康及生活质量的疾病,同时还增加... 听力损失是一种常见的感觉缺陷疾病。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全球共有4.66亿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1])。听力损失会导致言语障碍,影响患者正常的交流,甚至影响智力和能力的发展,已成为严重危害国人健康及生活质量的疾病,同时还增加了医疗支出,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语障碍 医疗支出 动物模型建立 听力损失 大前庭水管综合征 数据显示 世界卫生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前庭水管综合征的遗传学诊断
7
作者 黄莎莎 戴朴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94-496,共3页
大前庭水管综合征(larged vestibular aqueduct syndrome,LVAS)是伴内耳畸形的最常见遗传性聋之一,以前庭水管扩大和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为主要特征性表现;部分患者会伴有甲状腺肿,称之为Pendred综合征。临床诊断的金标准是影像学检查,颞... 大前庭水管综合征(larged vestibular aqueduct syndrome,LVAS)是伴内耳畸形的最常见遗传性聋之一,以前庭水管扩大和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为主要特征性表现;部分患者会伴有甲状腺肿,称之为Pendred综合征。临床诊断的金标准是影像学检查,颞骨CT或颅脑MRI提示前庭水管或内淋巴囊扩大。该病在听力障碍人群中发病率高,据2006年美国流行病学研究报道,4岁前的先天性听力损失患者中LVAS致聋约占12%(Everett等,1997);而其在中国听力障碍人群中的发病率更高,约占19.3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前庭水管综合征 内耳畸形 流行病学研究 遗传性聋 遗传学诊断 颅脑MRI 前庭水管 内淋巴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患者ABR和人工耳蜗术后EABR反应特征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王宇 潘滔 +2 位作者 周娜 鲁兆毅 马芙蓉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02-806,共5页
目的探讨大前庭水管综合征(LVAS)患者的听性脑干反应(ABR)及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EABR)的特点,为LVAS患者人工耳蜗植入围手术期的电生理监测反应特征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行人工耳蜗植入的14例... 目的探讨大前庭水管综合征(LVAS)患者的听性脑干反应(ABR)及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EABR)的特点,为LVAS患者人工耳蜗植入围手术期的电生理监测反应特征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行人工耳蜗植入的14例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患者。记录人工耳蜗植入前ABR反应阈值及潜伏期,观察声诱发短潜伏期负反应(ASNR)的表现,并统计该波的出现概率。记录患者术后EABR波形、V波阈值及III、V波潜伏期,计算III、V波引出率及EABR分级。比较ABR的V波和EABR的V波的潜伏期差异。比较ABR出现与不出现ASNR组的EABR反应阈值和V波潜伏期差异。结果 14例患者中有5例术前ABR可引出ASNR,9例无ASNR,V波潜伏期6.6~8.15ms。人工耳蜗植入后有13例引出有意义的EABR波形,平均EABR阈值为190.8CL,平均III波潜伏期为1.80ms,平均V波潜伏期为3.59ms,有1例EABR未引出反应。根据Gibson EABR分级标准,ASNR组与无ASNR组EABR波形分化无明显差异。ASNR组EABR阈值177.5CL,无AS-NR组阈值196.7CL,二者有统计学差异。ASNR组V波潜伏期4.71ms,无ASNR组V波潜伏期4.68ms,二者无统计学差异。EABR的V波潜伏期比ABR的V波潜伏期短,二者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LVAS患者的ABR反应中出现ASNR波是其听力学特征性表现之一,但EABR记录不到相应的短潜伏期负反应。EABR的V波潜伏期较ABR短。植入前存在ASNR的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患者具有较低的植入后EABR反应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前庭水管综合征(lvas) 听性脑干反应(ABR) 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EAB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患者的听力学特点 被引量:20
9
作者 刘辉 董玉云 +2 位作者 莫玲燕 孙玉兰 陈雪静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期31-33,共3页
目的探讨大前庭水管综合征(large vestibular aqueduct syndrome,LVAS)患者的听力学特点。方法对19例(38耳)LVAS患者进行了纯音听阈测试、盖莱氏试验、声导抗测试及颞骨高分辨CT检查。结果19例(38耳)患者CT检查均为单纯前庭水管扩大。... 目的探讨大前庭水管综合征(large vestibular aqueduct syndrome,LVAS)患者的听力学特点。方法对19例(38耳)LVAS患者进行了纯音听阈测试、盖莱氏试验、声导抗测试及颞骨高分辨CT检查。结果19例(38耳)患者CT检查均为单纯前庭水管扩大。纯音测听34耳为混合性聋,低频骨气导差较大,中高频骨气导差较小。28耳鼓室导抗图均为A型,20耳可引出声反射,声反射阈与听阈之差平均为28 dB HL。28耳进行了共振频率测试,中耳共振频率为652±175 Hz,较正常耳低(P<0.01)。18耳进行了盖莱氏试验,均为阳性。结论LVAS患者可表现为感音神经性聋,也可表现为混合性聋。混合性聋患者在听力较好时可引出声反射,是该病的特征性表现。另外,该病呈混合性聋时,还可能意味着病变的可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前庭水管综合征 听力损失 混合性 听力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患儿的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特征 被引量:9
10
作者 张玉忠 张滟 +9 位作者 魏馨雨 陈耔辰 徐勇 成颖 高滢 陈飞云 胡娟 许珉 任晓勇 张青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33-237,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双侧大前庭水管综合征(large vestibular aqueduct syndrome, LVAS)患者的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 VEMP)的波形特征。方法对双侧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患儿21例(42耳)(LVAS组)、年龄和性别相... 目的探讨儿童双侧大前庭水管综合征(large vestibular aqueduct syndrome, LVAS)患者的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 VEMP)的波形特征。方法对双侧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患儿21例(42耳)(LVAS组)、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非LVAS聋哑症患儿14例(28耳)(非LVAS聋哑症组)及健康儿童12例(24耳)(健康对照组)进行眼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ocular VEMP, oVEMP)和颈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cervical VEMP, cVEMP)检测,比较三组各波的引出率及波形特点。结果与非LVAS聋哑症组比较,LVAS组oVEMP的引出率较高(P<0.001),阈值较低(P<0.001)、振幅较高(P=0.003),n1、p1波潜伏期、n1-p1波间期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LVAS聋哑症组患儿相比较,LVAS组患儿cVEMP的引出率较高(P=0.017),阈值较低(P=0.001),p1波潜伏期较短(P=0.009);其余指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LVAS组患儿的oVEMP振幅较高(P=0.027),其余指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VEMP的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VAS患儿oVEMP及cVEMP引出率较非LVAS聋哑组高,与健康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VEMP可用于评估LVAS患儿的前庭耳石器功能状态,但是并不恒定地都表现为阈值低、振幅高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 颈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 大前庭水管综合征 前庭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前庭水管综合征临床特征分析(附10例报告) 被引量:5
11
作者 江满杰 王秋萍 +4 位作者 崔华 刘应万 王尔贵 罗伟 白亮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1期15-17,共3页
目的分析大前庭水管综合征(largevestibularaquductsyndrome,LVAS)临床特征。方法分析10例(20耳)临床资料,主要分析其诱因、临床表现、听力学检查、CT及MRI资料。结果10例均双侧发病。病前有感冒史1例、头部外伤史1例;重度感音神经性聋9... 目的分析大前庭水管综合征(largevestibularaquductsyndrome,LVAS)临床特征。方法分析10例(20耳)临床资料,主要分析其诱因、临床表现、听力学检查、CT及MRI资料。结果10例均双侧发病。病前有感冒史1例、头部外伤史1例;重度感音神经性聋9例,有眩晕发作2例;突发性加重聋4例、经治疗后听力恢复到发病前状况2例;1例患者(发病时有眩晕发作,平衡功能检查在治疗后第11天进行)行平衡功能检查,结果为重心动摇图睁眼、闭眼呈中间型,双侧视动反应正常,双侧冰水试验无反应;所有患者DPOAE均未引出;所有患者HRCT显示大前庭水管3郾0-6郾5mm(4郾3±1郾1mm);行颞骨MRI检查1例,T2相前庭水管及内淋巴囊扩大。结论目前LVAS诊断依赖颞骨CT或MRI,保守治疗疗效不明确,早期诊断早期预防是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前庭水管综合征 lvas 听力学 平衡功能 感音神经性聋 临床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59例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患者SLC26A4基因突变及表型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朱美婵 周枫 +6 位作者 王蒙 林颖 王兴君 于锋 王海涛 黄利芬 梁子健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35-339,共5页
目的探讨广东省大前庭水管综合征(enlargement of vestibular aqueduct syndrome,EVAS)患者SLC26A4基因位点突变及相关听力表型,为研究EVAS发病机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基因芯片法对59例EVAS患儿进行SLC26A4基因IVS7-2A>G:2168A>G... 目的探讨广东省大前庭水管综合征(enlargement of vestibular aqueduct syndrome,EVAS)患者SLC26A4基因位点突变及相关听力表型,为研究EVAS发病机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基因芯片法对59例EVAS患儿进行SLC26A4基因IVS7-2A>G:2168A>G位点检测,并行颞骨CT影像学检查。结果59例EVAS患者中21例(35.59%)为SLC26A4双等位基因(纯合或复合杂合)突变,其中16例为IVS7-2A>G纯合突变,2例为2168A>G纯合突变,3例为IVS7-2A>G、2168A>G复合杂合突变,这21例CT均显示为双侧前庭水管扩大或其他内耳畸形;38例为SLC26A4单等位基因突变,其中31例为IVS7-2A>G杂合突变,7例为2168A>G杂合突变,这38例中4例为前庭水管扩大伴Mondini畸形,2例表型正常,其余均为双侧前庭水管扩大。59例患儿均表现为重度-极重度聋。结论本组EVAS患者中SLC26A4基因IVS7-2A>G位点的突变发生率最高,其次为2168A>G;均表现为双耳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C26A4基因 大前庭水管综合征 内耳畸形 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前庭水管综合征的诊治策略研究 被引量:39
13
作者 王秋菊 韩东一 +3 位作者 兰兰 翟所强 赵亚丽 杨伟炎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4期315-321,共7页
目的研究和揭示大前庭水管综合征(LargevestibularaqueductSyndrome,LVAS)的临床诊治策略。方法对2003年5月—2005年12月收集的107例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患者进行系统的临床听力学特征分析、影像学分析及SLC26A4致病基因检测分析,以期发现... 目的研究和揭示大前庭水管综合征(LargevestibularaqueductSyndrome,LVAS)的临床诊治策略。方法对2003年5月—2005年12月收集的107例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患者进行系统的临床听力学特征分析、影像学分析及SLC26A4致病基因检测分析,以期发现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患者的系列特征。临床听力学特征性观察包括纯音听力中低频的气骨导差;听性脑干诱发电位检查时观察特征性的声诱发短潜伏期负反应(acousticallyevokedshortlatencynegativeresponse,ASNR);影像学检查包括对所有患者均行颞骨CT扫描或耳蜗水成像磁共振检查了解前庭水管、内淋巴囊及耳蜗的发育情况;病因学分析包括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的方法扩增SLC26A4基因的21个外显子,直接测序,DNAStar及BioEdit序列比对软件分析SLC26A4基因的突变位点。结果70.8%~83.7%LVAS患者在低频500Hz、250Hz存在显著的气骨导差,范围在15~95dBHL。75.7%的LVAS患者在常规ABR测试时发现ASNR,潜伏期为3.26±0.57ms。97.9%的LVAS患者发生了SLC26A4基因的突变,其中双等位基因突变占88.4%,单等位基因和未发现突变的家系分别占9.5%和2.1%。共发现38种突变形式,包括23种国际上尚未报道的突变,15种已报突变(五种仅报道于中国家系)。其中IVS7-2A>G突变是所有突变中最常见的突变,占所有突变者的78.9%,是中国人群中的特征性突变。影像学检查CT及磁共振是诊断LVAS的金标准。结论大前庭水管综合征具有特征性的纯音听力—低频气骨导差;具有特异性的ABR波形—ASNR;CT检查见前庭水管扩大,直径>1.5mm;具有特征性的MRI表现-扩大的内淋巴囊;具有特异和常见的SLC26A4基因突变谱。上述系列特征形成了对大前庭水管综合征的诊断依据。选择积极的治疗方案将有助于患者听力的保护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前庭水管综合征 诊断 声诱发短潜伏期负反应 气骨导差 SLC26A4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5例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患者的听力学特点分析 被引量:13
14
作者 张波 沈芳 +3 位作者 李萍 孙敬武 许为青 孙家强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26-528,共3页
目的探讨大前庭水管综合征(large vestibular aqueduct syndrome,LVAS)患者的听力学特点。方法对185例(370耳)LVAS患者进行纯音测听及声导抗、ABR、DPOAE、颞骨高分辨CT、头颅MRI检查,分析其特点。结果 183例(366耳)患者CT检查均提示双... 目的探讨大前庭水管综合征(large vestibular aqueduct syndrome,LVAS)患者的听力学特点。方法对185例(370耳)LVAS患者进行纯音测听及声导抗、ABR、DPOAE、颞骨高分辨CT、头颅MRI检查,分析其特点。结果 183例(366耳)患者CT检查均提示双侧前庭水管扩大,2例(2耳)提示单侧前庭水管扩大;120例(240耳)行MRI检查,238耳均提示内淋巴囊扩大;112例(224耳)行纯音听阈测试,1例(1耳)听力正常,28例(55耳)为感音神经性聋,85例(168耳)呈混合性聋,其中152耳鼓室导抗图为A型的混合性聋患者,其低频气骨导差较大,中高频气骨导差较小;105例(210耳)行声导抗检测显示鼓室导抗图为A型192耳(其中低频引出声反射7耳),As型1耳,Ad型1耳,B型7耳,C型9耳;176例(352耳)行ABR检测,出现声诱发短潜伏期负反应波(acoustically evoked short latency negative response,ASNR)89例(124耳),占50.6%(89/176),ASNR平均波潜伏期在95dB SPL刺激声强时为3.04±0.29ms,在90dB SPL时为3.12±0.28ms;185例(370耳)DPOAE均未引出。结论 LVAS患者在中耳功能正常时其纯音听阈显示低频气骨导差较大、中高频气骨导差较小的混合性聋,ABR测试可引出特征性的ASN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前庭水管综合征 气骨导差 短潜伏期负反应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大前庭水管综合征SLC26A4基因的突变分析 被引量:15
15
作者 黄莎莎 黄邦清 +2 位作者 董敏 孟肖肖 戴朴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9-22,共4页
目的分析SLC26A4基因突变在中国单侧大前庭水管综合征耳聋患者中的分布,探讨单侧大前庭水管综合征的致病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行SLC26A4基因全序列分析的17例经颞骨CT和听力学检查确诊为单侧大前庭水管综合征的耳聋患者,基因突变检测分... 目的分析SLC26A4基因突变在中国单侧大前庭水管综合征耳聋患者中的分布,探讨单侧大前庭水管综合征的致病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行SLC26A4基因全序列分析的17例经颞骨CT和听力学检查确诊为单侧大前庭水管综合征的耳聋患者,基因突变检测分布;447例双侧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患者的SLC26A4基因突变分布情况作为对照组。结果单侧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患者中SLC26A4基因阳性检出率29.41%(5/17),明显低于双侧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患者的检出率95.97%(429/447)(P<0.01)。结论单侧前庭水管扩大的发病可能是与SLC26A4以外的其他因素尚存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聋 大前庭水管综合征(单侧) SLC26A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听力学表型在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18
16
作者 张宇 王幼勤 +2 位作者 郭洪源 兰莉 刘宇清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7-61,共5页
目的探讨大前庭水管综合征(LVAS)患者的听力学表型特点以期对LVAS早期诊断作出进一步指导。方法回顾分析63例大前庭水管综合征(LVAS)及8例疑似LVAS患者的病史、听力学及基因学检测结果。结果 LVAS患者中听性脑干反应(ABR)检查者58例,出... 目的探讨大前庭水管综合征(LVAS)患者的听力学表型特点以期对LVAS早期诊断作出进一步指导。方法回顾分析63例大前庭水管综合征(LVAS)及8例疑似LVAS患者的病史、听力学及基因学检测结果。结果 LVAS患者中听性脑干反应(ABR)检查者58例,出现特征性的声诱发短潜伏期负反应(ASNR)29例,占总数的50.00%(29/58),负波潜伏期范围在2.56±0.39ms;58例非LVAS的听障患儿作为对照组,其均未发现ASNR;LVAS患者行纯音测听检查者22例(44耳),出现混合性听力下降者10例(20耳),占45.45%(20/44),其中有11耳在低频发现骨气导差,有12耳鼓室压图均为A型,2耳鼓室压图为As型,其中有8耳引出声反射;LVAS患者行SLC26A4基因筛查者26例,纯合突变11例,单杂合突变13例,阴性2例,阳性率92.31%(24/26)。结论大前庭水管综合征具有特征性表现ABR负波和中耳功能正常情况下出现骨气导差,该特征性表现对指导首诊患者进一步明确诊断,预防听力下降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前庭水管综合征 声诱发短潜伏期负反应 骨气导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S基因检测—诊断大前庭水管综合征的新方法 被引量:19
17
作者 戴朴 黄德亮 +9 位作者 王嘉陵 冯勃 翟所强 康东洋 张昕 刘新 曹菊阳 李梅 刘丽贤 袁慧军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4期241-244,共4页
目的探讨利用基因诊断方法先于颞骨CT诊断大前庭水管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方法两个家庭各有两个子女患神经性耳聋,家庭1后代为姐妹,家庭2后代为姐弟。所有患者和父母均采集外周血并提取DNA,以试剂盒方法检测PDS基因IVS7-2位点的A-G突变情... 目的探讨利用基因诊断方法先于颞骨CT诊断大前庭水管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方法两个家庭各有两个子女患神经性耳聋,家庭1后代为姐妹,家庭2后代为姐弟。所有患者和父母均采集外周血并提取DNA,以试剂盒方法检测PDS基因IVS7-2位点的A-G突变情况,并以序列分析方法分析外显子7+8和19的序列,两个家庭的耳聋患者均行颞骨CT检查。结果两个家系的共同特点为父母非近亲结婚,听力均正常,父母双方家族内无其他成员发生耳聋,但两个家庭均有两个子女患病,患者临床特征为有一定的残余听力,交流良好但发音略含混。试剂盒方法发现家庭1中两个患儿和其父母均见异常条带,Exon7+8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家系1两个患儿均具有IVS7-2A-G纯合突变,其父母均携带IVS7-2A-G杂合突变,建议两个患儿行颞骨CT检查,报告均为前庭水管扩大。试剂盒方法发现家庭2中一个患儿和其母见异常条带,Exon7+8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家系2具有异常条带患儿及其母具有IVS7-2A-G杂合突变,进一步的序列分析见此患儿及其父携带PDS2168A-G杂合突变,即此患儿具有PDS的复合杂合突变,随后的颞骨CT检查发现具有异常条带的患儿为前庭水管扩大,而病例4不具有PDS的复合突变,CT显示无前庭水管扩大。结论PDS基因诊断技术在具有PDSIVS7-2A-G热点突变的病例中可以成为颞骨CT的替代诊断工具首先诊断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此项技术在常规耳聋病因学诊断、大规模耳聋患者的病因学筛查和远程医疗诊断方面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前庭水管综合征 PDS(SLC26A4)基因 诊断工具 计算机断层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耳蜗植入在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万良财 郭梦和 +4 位作者 钱宇虹 刘双秀 陈浩 龚剑 陈帅君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657-1659,共3页
目的探讨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方法及手术前后听力评估和术后言语康复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08年于我科确诊的大前庭水管综合征22例行人工耳蜗植入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乳突面隐窝进路行人工耳蜗植入,并将其... 目的探讨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方法及手术前后听力评估和术后言语康复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08年于我科确诊的大前庭水管综合征22例行人工耳蜗植入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乳突面隐窝进路行人工耳蜗植入,并将其中22例患者植入后听力情况与22例耳蜗发育正常的人工耳蜗植入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22例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患者有3例术中出现严重井喷,15例术中耳蜗钻孔后见外淋巴液出现不同程度的波动,异常情况共占81.8%,但术中电极完全插入耳蜗,术后无面瘫及脑脊液漏现象发生,术后听阈与耳蜗结构正常植入患者无明显区别。经过超过半年的言语康复训练,所有患者的听力及言语能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人工耳蜗适用于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患者,术前应进行全面的听力学及影像学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前庭水管综合征 人工耳蜗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前庭水管综合征儿童声诱发短潜伏期负波特征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赵雅雯 龙越 +7 位作者 李颖 金欣 周怡 郑之芃 刘一迪 耿江桥 刘海红 倪鑫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67-370,共4页
目的分析大前庭水管综合征(large vestibular aqueduct syndrome,LVAS)儿童的声诱发短潜伏期负反应(acoustically evoked short latency negative response,ASNR)特征。方法对61例确诊为LVAS的儿童进行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 目的分析大前庭水管综合征(large vestibular aqueduct syndrome,LVAS)儿童的声诱发短潜伏期负反应(acoustically evoked short latency negative response,ASNR)特征。方法对61例确诊为LVAS的儿童进行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evoked response, ABR)测试,分析ASNR引出率、潜伏期,并探讨其与引出强度、听阈和年龄的关系;其中56例(112耳)为重度或极重度听力损失儿童,诊断时年龄8~170月,平均年龄为35.25±33.53月,双耳听性稳态反应(auditory steady-state response, ASSR)反应阈为90~105 dB nHL平均为96.92±10.55 dB nHL;5例为中重度听力损失儿童,诊断时年龄11~71月,平均34.60±22.70月,双耳ASSR反应阈为60~80 dB nHL,平均58.50±5.51 dB nHL;61例中12例(24耳)伴其他内耳畸形。结果刺激声强度100 dB nHL时,56例(112耳)重度或极重度听力损失儿童ASNR引出率为75.89%(85/112),平均潜伏期为2.79±0.33 ms;刺激声强度90 dB nHL时,其ASNR引出率为49.11%(55/112),平均潜伏期3.22±0.25 ms;12例前庭水管扩大伴其它内耳畸形儿童,ASNR引出率为54.17%,平均潜伏期为2.93±0.46 ms,较单纯LVAS儿童引出率低;ASNR的引出与否与听阈无相关性。结论 LVAS儿童ASNR引出率较高,且随着刺激声强度增加,ASNR潜伏期缩短;前庭水管扩大伴多发内耳畸形患儿的ASNR引出率低于单纯LVAS患儿;检测ASNR可以作为LVAS的辅助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前庭水管综合征 声诱发短潜伏期负反应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前庭水管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治策略 被引量:15
20
作者 张宇丽(综述) 刘军(审校)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36-439,共4页
大前庭水管综合征(1arge vestibular aqueduct syndrome,LVAS)是一种先天性内耳畸形,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是儿童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SNHL)的常见原因[1],如能早发现、早诊断及早治疗,可有... 大前庭水管综合征(1arge vestibular aqueduct syndrome,LVAS)是一种先天性内耳畸形,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是儿童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SNHL)的常见原因[1],如能早发现、早诊断及早治疗,可有助于延缓LVAS患者听力下降,并提高听力和言语康复的效果。耳聋基因检测结合产前诊断可从根源上预防LVAs,为了增进临床医师对LVAS的理解,提高诊治和预防水平,现将LVAS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防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前庭水管综合征 产前诊断 临床表现 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 先天性内耳畸形 防治 lv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