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江水系大刺鳅线粒体基因组研究
1
作者 王凯丰 陈锭娴 +5 位作者 刘兰苑 林胜跃 张杰铭 梁巍骞 李强 桂林 《湖南农业科学》 2025年第2期73-80,共8页
采用PCR和DNA基因测序技术对东江大刺鳅线粒体基因组(mtDNA)测序,使用DNAstar、MEGA 11.0、MITOS Webserver、tRNAscan SE 1.21、Clustal Omega等软件对所测得序列进行分析、比对,了解其mtDNA结构与组成等特征。结果表明:东江大刺鳅mtDN... 采用PCR和DNA基因测序技术对东江大刺鳅线粒体基因组(mtDNA)测序,使用DNAstar、MEGA 11.0、MITOS Webserver、tRNAscan SE 1.21、Clustal Omega等软件对所测得序列进行分析、比对,了解其mtDNA结构与组成等特征。结果表明:东江大刺鳅mtDNA总长度为16493 bp,具有明显的AT碱基偏好性(54.4%),共37个编码基因(蛋白编码基因13个、rRNA基因2个和tRNA基因22个)和2个非编码区(O_(L)区和D-loop区),9个编码基因分布在轻链(L链)上、28个编码基因位于重链(H链)上;存在9处不同长度的基因间隔区,间隔长度为1~5 bp不等;存在6处基因重叠,位于ATP8和ATP6间的基因重叠最大,长度为10 bp;O_(L)区位于tRNA^(Asn)和tRNA^(Cys)之间,长度为30 bp可以折叠成茎环二级结构,其茎区序列(5'-3')为TCCCCGCC/AGGGGCGG,环区长度为13 bp;D-loop区位于tRNA^(Pro)和tRNA^(Phe)基因之间,序列长度为871 bp,分为终止序列区(TAS)、中央保守区(CD)和保守序列区(CSB)3个区域;13个蛋白编码基因中,COI的起始密码子为GTG,其他均为ATG,终止密码子包括TAG(COI)、TAA(ATP8、ND1、ND4L、ND5、ND6)和不完整终止密码子TA(COIII、ND2、ATP6)、T(COII、ND3、ND4、Cyt b)4种;22个tRNA基因中,除了tRNA^(Ser)(AGC)外其余都能折叠成典型的三叶草结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东江大刺鳅与北江大刺鳅亲缘关系较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基因组 全序列分析 系统发育 东江大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粒体Cytb序列的广东地区大刺鳅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詹华伟 叶树政 +5 位作者 陈锭娴 王凯丰 刘兰苑 龚剑 韩崇 李强 《湖南农业科学》 2024年第3期1-6,共6页
为了解广东地区大刺鳅遗传多样性特征,采集广东地区6个水系(西江、北江、东江、鉴江、漠阳江、韩江)193尾大刺鳅样本,测定其线粒体Cytb序列,并利用MEGA 6.0软件碱基组特点和遗传距离、DNAsp 5.0软件分析各群体的多样性水平和Network 5... 为了解广东地区大刺鳅遗传多样性特征,采集广东地区6个水系(西江、北江、东江、鉴江、漠阳江、韩江)193尾大刺鳅样本,测定其线粒体Cytb序列,并利用MEGA 6.0软件碱基组特点和遗传距离、DNAsp 5.0软件分析各群体的多样性水平和Network 5软件绘制单倍型网络关系图。结果表明:大刺鳅Cytb序列长度1138 bp,在193尾大刺鳅的Cytb序列中,A、C、T、G占比分别为25.9%、32.7%、27.7%和13.6%,遗传距离为0.0002~0.0131,遗传分化指数为0.035~0.866。6个大刺鳅群体共存在38个核苷酸变异位点,定义了20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为0.782,核苷酸多样性约为0.0072。基于线粒体Cytb序列构建的NJ树显示,广东地区的大刺鳅种群分为Ⅰ和Ⅱ两支。其中,支系Ⅰ包含了西江、北江、鉴江和漠阳江群体的部分样本以及东江和韩江群体的全部样本;支系Ⅱ包含了西江、北江、鉴江和漠阳江群体的部分样本。单倍型网络分析显示,西江水系的群体与东江、韩江以及漠阳江群体的亲缘关系较近,而北江群体与东江、西江群体间遗传分化较大。AMOVA分析表明,77.09%的变异来自于组群内群体间,37.92%的变异来自于群体内。核苷酸错配分析及中性检验结果显示,广东大刺鳅整体及各个群体在历史上均没有发生过明显的扩张。广东各水系的大刺鳅群体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野生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总体呈现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刺 遗传多样性 线粒体Cytb序列 亲缘地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骨鱼类性别调控对大刺鳅性逆转的启示
3
作者 薛晓文 陆宝悦 +1 位作者 韩崇 舒琥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期139-151,共13页
鱼类的性别控制受遗传性别决定和环境性别决定两种机制的影响,对水产养殖具有重要意义。与其他脊椎动物相比,鱼类在性别分化和性腺发育方面可塑性强。硬骨鱼类雌雄个体的大小和生长速度存在显著的两性差异,培育和养殖体型大、生长速度... 鱼类的性别控制受遗传性别决定和环境性别决定两种机制的影响,对水产养殖具有重要意义。与其他脊椎动物相比,鱼类在性别分化和性腺发育方面可塑性强。硬骨鱼类雌雄个体的大小和生长速度存在显著的两性差异,培育和养殖体型大、生长速度快的单性群体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大刺鳅是一种具有高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淡水养殖鱼类,雄性个体比雌性生长速度更快、体型更大,因此培育全雄大刺鳅的经济效益更高。野生大刺鳅雌雄比例约为1∶1,但在人工养殖条件下易出现高雌性率的现象。目前尚不清楚何种因素引起大刺鳅的雌性化,也未见成功诱导大刺鳅生理雌鱼发生性逆转的报道,这极大制约了大刺鳅养殖产业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目前关于大刺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形态学、生理学、繁殖生物学和遗传多样性等方面,关于大刺鳅性别决定与性别分化的研究较为薄弱,需从其他硬骨鱼类的性别决定机制、性别调控方式和性别控制育种技术中发掘思路。基于硬骨鱼类的性别决定机制,综述了硬骨鱼类性别控制的几种方式,主要包括遗传因素调控(如性染色体、常染色体上的性别决定基因)和环境因素调控(如温度、外源激素、饵料等)。旨在为解析人工养殖大刺鳅高雌化的原因及潜在作用机制提供思路,同时为大刺鳅单性种群的繁殖与保持、优良品种的选育和种质资源保护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以期更好地了解大刺鳅性腺发育和生殖机制,解决现阶段养殖大刺鳅雄性率低的瓶颈,为大刺鳅养殖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骨鱼类 性别控制 遗传性别决定 环境性别决定 性逆转 大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刺鳅消化系统的组织学研究 被引量:25
4
作者 初庆柱 陈刚 +2 位作者 张健东 潘传豪 周晖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18,共5页
用HE染色方法研究了大刺鳅(Mastacembelue armatus)消化系统组织结构。结果显示:大刺鳅的食道短小,食道粘膜上皮中分布大量的粘液细胞。胃壁较厚,胃壁内侧有较多的的粘膜褶。贲门部和胃体部的固有膜中分布大量的胃腺。幽门部开口很小,... 用HE染色方法研究了大刺鳅(Mastacembelue armatus)消化系统组织结构。结果显示:大刺鳅的食道短小,食道粘膜上皮中分布大量的粘液细胞。胃壁较厚,胃壁内侧有较多的的粘膜褶。贲门部和胃体部的固有膜中分布大量的胃腺。幽门部开口很小,有一层很厚的环肌。肠管上的粘膜上皮有致密的小肠绒毛,纹状缘发达。肝脏致密。胰脏弥散分布在肝脏周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刺( Mastacembelue armatus) 消化系统 组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刺鳅的性腺调查和怀卵量比较分析 被引量:19
5
作者 刘霆 李建光 +1 位作者 贺兵 庞宏宇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8-30,共3页
通过对都柳江三都河段大刺鳅的性腺初步调查,结果表明,其性腺卵母细胞的发育不同步,属分批产卵类型。经统计分析,在25.6~30.3cm体长段的大刺鳅平均怀卵强度最高,绝对怀卵量较高。25.6~27.9cm体长段与28.0~30.3cm体长段、30.4~32.8c... 通过对都柳江三都河段大刺鳅的性腺初步调查,结果表明,其性腺卵母细胞的发育不同步,属分批产卵类型。经统计分析,在25.6~30.3cm体长段的大刺鳅平均怀卵强度最高,绝对怀卵量较高。25.6~27.9cm体长段与28.0~30.3cm体长段、30.4~32.8cm体长段的平均怀卵强度差异显著,71.5~91.5g体重段与31.5~51.4g体重段怀卵量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刺 性腺 怀卵量 分批产卵类型 平均怀卵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长阶段野生和养殖大刺鳅营养成分的比较 被引量:12
6
作者 樊海平 邱曼丽 +2 位作者 钟全福 薛凌展 秦志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8期92-96,共5页
[目的]探讨野生和养殖大刺鳅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方法]采用国标生化分析方法对野生和养殖大刺鳅幼鱼期、性未成熟期和成鱼期的一般营养成分及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进行比较。[结果]野生和养殖大刺鳅幼鱼和成鱼肌肉中的水分、钙含量... [目的]探讨野生和养殖大刺鳅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方法]采用国标生化分析方法对野生和养殖大刺鳅幼鱼期、性未成熟期和成鱼期的一般营养成分及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进行比较。[结果]野生和养殖大刺鳅幼鱼和成鱼肌肉中的水分、钙含量呈下降趋势,野生大刺鳅均高于养殖大刺鳅;粗蛋白、粗脂肪和磷含量均呈增加趋势,养殖大刺鳅的粗蛋白和磷含量均高于野生大刺鳅。野生和养殖大刺鳅3个生长阶段肌肉中氨基酸组成基本一致,均含有17种氨基酸,必需氨基酸指数分别为93.19、97.59、96.41和96.25、92.36、95.88,养殖大刺鳅的鲜味氨基酸总量均高于野生群体。脂肪酸含量在不同生长阶段变动较大,野生和养殖大刺鳅的幼鱼期、性未成熟期、成鱼期均含有较高比例的不饱和脂肪酸,其含量分别占脂肪酸总量的52.17%、68.75%、69.23%和75.34%、74.67%、74.25%。[结论]野生与养殖大刺鳅蛋白质含量较高,均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具有较高的营养与食用价值。养殖大刺鳅的肌肉营养价值优于野生大刺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刺 野生 人工养殖 营养成分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刺鳅致病性维氏气单胞菌分离鉴定及药物敏感性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林煜 樊海平 +4 位作者 陈斌 薛凌展 钟全福 张坤 吴斌 《农学学报》 2019年第11期50-56,共7页
从有腹腔积液、肠道发炎、肛门红肿、体表溃烂等症状的大刺鳅的肝、肾等组织分离纯化得到优势菌株MaG170114NA。该菌株人工感染健康大刺鳅试验出现与自然发病相似症状,并产生死亡现象。从人工感染鱼体分离纯化得到菌株MaG170808NA,再次... 从有腹腔积液、肠道发炎、肛门红肿、体表溃烂等症状的大刺鳅的肝、肾等组织分离纯化得到优势菌株MaG170114NA。该菌株人工感染健康大刺鳅试验出现与自然发病相似症状,并产生死亡现象。从人工感染鱼体分离纯化得到菌株MaG170808NA,再次人工感染健康大刺鳅后显示具有比MaG170114NA更强的致病力,证实分离菌株为大刺鳅致病菌。对分离进行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测定,结合16S rDNA序列分析和系统发育树构建,鉴定分离菌株为维氏气单胞菌。用药敏纸片扩散法测定分离菌株MaG170114NA对药物敏感性,分离菌株对头孢他啶、庆大霉素、红霉素等8种药物高度敏感;对氧氟沙星、环丙沙星、依诺沙星及复方新诺明4种药物中度敏感;对氟苯尼考、恩诺沙星多粘菌素B等12种表现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刺 维氏气单胞菌 分离鉴定 药物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刺鳅生殖季节雄鱼的脂肪酸组成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朱定贵 陈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0期18675-18677,共3页
[目的]为进一步开发大刺鳅的营养价值和改进大刺鳅亲鱼培育方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对大刺鳅生殖季节雄鱼精巢、肌肉和肝胰脏内的脂肪酸组成和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了脂肪酸在大刺鳅不同组织中的分布及其相互关系。[结果]在... [目的]为进一步开发大刺鳅的营养价值和改进大刺鳅亲鱼培育方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对大刺鳅生殖季节雄鱼精巢、肌肉和肝胰脏内的脂肪酸组成和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了脂肪酸在大刺鳅不同组织中的分布及其相互关系。[结果]在雄鱼精巢、肝胰脏和肌肉中的脂肪酸种类不同;雄鱼精巢C22:4n-6含量最高,达33.52%;肌肉中C18:1n-9c含量最高,达23.24%;肝胰脏中DHA含量最高(45.68%)。单不饱和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含量均以肌肉最多,分别为31.18%和35.02%,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以肝胰脏最高(59.52%),多不饱和脂肪酸中的n-3系列脂肪酸含量以肝胰脏最高(50.03%)。[结论]给大刺鳅投喂DHA及AA含量高的饲料原料有助于n-3PUFA在肝胰脏中作为营养物质储存,同时加大C22:4n-6投喂量有助于性腺的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刺 生殖季节 雄鱼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刺鳅生殖季节雌鱼的脂肪酸组成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朱定贵 陈涛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108-110,共3页
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大刺鳅(Mastacembelue armatus)生殖季节雌鱼卵巢、肌肉和肝胰脏内的脂肪酸组成和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在雌鱼卵巢、肝胰脏和肌肉中的脂肪酸种类不同;雌鱼卵巢和肌肉中C18:1n-9含量最高,分别为32.65%和34.99%;肝... 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大刺鳅(Mastacembelue armatus)生殖季节雌鱼卵巢、肌肉和肝胰脏内的脂肪酸组成和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在雌鱼卵巢、肝胰脏和肌肉中的脂肪酸种类不同;雌鱼卵巢和肌肉中C18:1n-9含量最高,分别为32.65%和34.99%;肝胰脏中DHA含量最高(18.54%);肌肉中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42.66%);肝胰脏中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分别为31.67%和44.07%;肝胰脏中多不饱和脂肪酸中的n-3系列脂肪酸含量最高、达27.94%。因此,给大刺鳅投喂DHA及ARA含量高的饲料原料有助于n-3PUFA在其肝胰脏中作为营养物质储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刺 生殖季节 雌鱼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刺鳅胚胎发育观察 被引量:25
10
作者 薛凌展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1-104,108,共5页
通过人工授精的方法获得大刺鳅(Mastacembelue armatus)受精卵,并在(25±1)℃的孵化条件下,详细观察了大刺鳅胚胎发育的特征。结果显示:成熟大刺鳅卵呈卵圆形,金黄色,为具有黏性的沉性卵,受精卵卵径为(2.03±0.11)mm,且具有油... 通过人工授精的方法获得大刺鳅(Mastacembelue armatus)受精卵,并在(25±1)℃的孵化条件下,详细观察了大刺鳅胚胎发育的特征。结果显示:成熟大刺鳅卵呈卵圆形,金黄色,为具有黏性的沉性卵,受精卵卵径为(2.03±0.11)mm,且具有油球。水温(25±1)℃条件下,大刺鳅受精卵历时65.0 h孵化出膜,所需总积温为(1 624.5±58.12)℃·h。大刺鳅受精卵的卵裂方式为盘状卵裂,根据各个发育阶段的形态特征,将其划分为受精卵、胚盘隆起、卵裂、囊胚、原肠胚、神经胚、器官发生和出膜等8个连续发育阶段,22个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刺(Mastacembelue armatus) 胚胎发育 积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刺鳅不同组织乳酸脱氢酶及酯酶同工酶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徐先栋 王海华 +3 位作者 李燕华 吴斌 马本贺 曾庆祥 《湖南农业科学》 2020年第9期76-78,共3页
采用聚丙烯酰胺垂直梯度凝胶电泳法对江西赣州信丰县桃江流域大刺鳅肝脏、脾脏、肌肉、肾脏、心脏和脑6种组织中的乳酸脱氢酶和酯酶同工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刺鳅乳酸脱氢酶同工酶共检测到5条酶带,其中在肌肉中5条同工酶带均能检测... 采用聚丙烯酰胺垂直梯度凝胶电泳法对江西赣州信丰县桃江流域大刺鳅肝脏、脾脏、肌肉、肾脏、心脏和脑6种组织中的乳酸脱氢酶和酯酶同工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刺鳅乳酸脱氢酶同工酶共检测到5条酶带,其中在肌肉中5条同工酶带均能检测到,在肝脏中检测到4条,在脾脏、肾脏及心脏中各检测到1条,在脑组织中未检测,乳酸脱氢酶表达活性在肝脏中最高;大刺鳅酯酶同工酶共检测到6条酶带,其中在肌肉中6条酶带均能检测到,在肝脏、脾脏和肾脏中各检测到2条,在心脏和脑组织中各检测到1条,酯酶表达活性肝脏中最高,其次为肾脏。这说明乳酸脱氢酶及酯酶在大刺鳅个体中的分布具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刺 乳酸脱氢酶 酯酶 组织特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池塘网箱培育大刺鳅种苗试验 被引量:4
12
作者 薛凌展 樊海平 秦志清 《科学养鱼》 2016年第5期6-7,共2页
近年来,随着过度捕捞和环境污染的双重胁迫,野生大刺鳅适宜产卵场和栖息地面积逐渐缩小,种群数量严重衰退。以汀江为例,现有的大刺鳅野生资源量仅为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10%,其种群数量面临日渐枯竭的境况。针对大刺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资... 近年来,随着过度捕捞和环境污染的双重胁迫,野生大刺鳅适宜产卵场和栖息地面积逐渐缩小,种群数量严重衰退。以汀江为例,现有的大刺鳅野生资源量仅为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10%,其种群数量面临日渐枯竭的境况。针对大刺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资源调查、生物性状研究、营养成分分析、亲本驯养试验以及少量的人工繁殖试验等,在网箱苗种培育方面尚未见报道。本文旨在探索池塘网箱培育大刺鳅苗种技术,为今后的规模化人工繁育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刺 营养成分分析 过度捕捞 种群数量 苗种培育 人工繁育 平均体长 养殖密度 生物性状 投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刺鳅消化道结构及食性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马本贺 王海华 +4 位作者 徐先栋 李燕华 王梦杰 吴斌 陶志英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6-63,共8页
为了解大刺鳅(Mastacembelus armatus)消化道结构特点及其功能与食性的关系,以采自东江和桃江水域的大刺鳅为研究对象,采用解剖、石蜡切片、HE染色和胃含物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大刺鳅消化道的形态学、组织学结构及食性特征。结果显示,大... 为了解大刺鳅(Mastacembelus armatus)消化道结构特点及其功能与食性的关系,以采自东江和桃江水域的大刺鳅为研究对象,采用解剖、石蜡切片、HE染色和胃含物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大刺鳅消化道的形态学、组织学结构及食性特征。结果显示,大刺鳅消化道由口咽腔、食道、胃和肠构成;口咽腔具舌、咽骨和咽磨;食道黏膜上皮为复层扁平上皮,含有丰富的杯状细胞,内壁具纵行褶皱和次级分支,肌层由横纹肌和平滑肌共同组成;胃壁和肠壁均由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构成,肌层为平滑肌,分为环肌和纵肌;胃呈“V”型,分为贲门部、胃体部、幽门部3个部分,各部分的肌层厚度相比差异显著(P<0.05),贲门部向胃体部逐渐增粗,且含有胃腺细胞,幽门部肌层极为发达,形成幽门括约肌;肠较短,具一个弯曲,肠道系数为0.325±0.050,肠绒毛丰富,前肠、中肠和后肠的肠绒毛高度相比差异显著(P<0.05);胃幽门部和前肠间有2个幽门盲囊。大刺鳅食谱较广,消化道中鉴定出虾类、水生昆虫、鱼类、螺、卵和植物碎屑6大类饵料,摄食时食物不经咀嚼直接吞入;食物多样性指数(H′)为2.19,不确定性较低,饵料优势指数(D)为0.33,集中性较高;虾类为大刺鳅的主要食物,其相对重要性指数百分比(IRI%)、质量百分比(W%)和数量百分比(N%)分别为97.75%、92.29%和73.07%。研究表明,大刺鳅属肉食性鱼类,其消化道形态和组织学结构表现出与食性相适应的特点,该研究可为大刺鳅人工养殖和饲料开发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刺 消化道 形态学 组织学 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草霜”对大刺鳅生长及其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坤 樊海平 +6 位作者 袁帅 薛凌展 林煜 钟全福 秦志清 胡兵 张蕉南 《农学学报》 2017年第10期60-65,共6页
研究旨在考察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百草霜"对大刺鳅生长、消化酶及非特异免疫活性的影响。将野生大刺鳅子一代(Mastacembelus aculeatus)幼鱼随机分成4组,每组3个平行,其中1组为饲喂鳗鲡配合饲料的对照组,另外3组分别为饲喂... 研究旨在考察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百草霜"对大刺鳅生长、消化酶及非特异免疫活性的影响。将野生大刺鳅子一代(Mastacembelus aculeatus)幼鱼随机分成4组,每组3个平行,其中1组为饲喂鳗鲡配合饲料的对照组,另外3组分别为饲喂添加0.1%、0.5%、1.0%"百草霜"鳗鲡配合饲料的试验组,水温26~28℃,溶解氧5.0~6.0 mg/L,pH 6.5~7.5,饲养周期为56天。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0.5%"百草霜"对大刺鳅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分别提高了24.76%和16.18%(P<0.05),而0.1%组饲料系数降低了30.23%(P<0.05)。添加"百草霜"未影响大刺鳅成活率(P>0.05)。胃蛋白酶在0.5%组最高(P<0.05);肠道及肝脏淀粉酶活力随着"百草霜"浓度的增大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0.1%组效果最好,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测定结果显示:添加0.1%和0.5%的大刺鳅肠道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酸性磷酸酶(ACP)和碱性磷酸酶(AKP)的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肝脏过氧化氢酶活性在0.1%组达到最大(P<0.05),各组肝脏SOD、AKP、ACP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上述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剂量为0.1%~0.5%的"百草霜"能显著提高大刺鳅酶活性,满足生长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刺 百草霜 消化酶 非特异免疫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刺鳅幼鱼配合饲料中适宜蛋白质、蛋氨酸和脂肪水平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坤 樊海平 +5 位作者 张蕉南 胡兵 邱曼丽 薛凌展 陈斌 钟全福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67-71,共5页
为确定大刺鳅(Mastacembelus aculeatus)幼鱼配合饲料中蛋白质水平(Protein content)、蛋氨酸(Methionine content)和脂肪(Fat content)含量水平,优化大刺鳅幼鱼饲料配方,采用正交表L_9(3~4)设计,以蛋白质、蛋氨酸及脂肪为因素,设置3个... 为确定大刺鳅(Mastacembelus aculeatus)幼鱼配合饲料中蛋白质水平(Protein content)、蛋氨酸(Methionine content)和脂肪(Fat content)含量水平,优化大刺鳅幼鱼饲料配方,采用正交表L_9(3~4)设计,以蛋白质、蛋氨酸及脂肪为因素,设置3个水平,探讨不同水平组合对大刺鳅幼鱼生长性能及形态学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配合饲料营养成分对大刺鳅幼鱼生长性能有显著影响(P<0.05),而对形态学指标影响不显著(P>0.05)。蛋白质含量50%、蛋氨酸含量1.7%、脂肪含量4%时,大刺鳅幼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分别为177.38%、1.65%、2.65%,除与蛋白质含量50%、蛋氨酸含量2.0%、脂肪含量8%处理组差异不显著外(P>0.05),与其余各组差异显著(P<0.05)。蛋白质含量50%、蛋氨酸含量2.0%、脂肪含量8%时,饵料系数最低,达0.92。以增重率及饵料系数为考察指标,通过对实验结果的直观分析、层次分析和方差分析显示,各因素对正交试验的指标值影响的主次顺序为蛋白质水平>蛋氨酸>脂肪,大刺鳅幼鱼配方饲料蛋白质、蛋氨酸及脂肪最佳配比为50%、1.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刺幼鱼 正交试验 生长性能 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南地区大刺鳅的遗传结构与群体动态历史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高尚 李跃飞 +1 位作者 李捷 陈蔚涛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2-49,共8页
为掌握华南地区大刺鳅(Mastacembelus armatus)的遗传种质资源现状,并为其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采集了华南地区7个独立水系的16个地理群体共计140尾大刺鳅样本,基于Sanger测序获得了2个线粒体基因(COI和Cytb),综合多种分析方法对其... 为掌握华南地区大刺鳅(Mastacembelus armatus)的遗传种质资源现状,并为其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采集了华南地区7个独立水系的16个地理群体共计140尾大刺鳅样本,基于Sanger测序获得了2个线粒体基因(COI和Cytb),综合多种分析方法对其遗传结构和群体动态史展开研究。结果表明,华南地区大刺鳅群体形成了3个谱系(I、II和III),分化时间介于0.596~0.676 Ma(百万年前)。此外,单倍型网状图发现不同谱系群体存在共域分布的现象,并提示海南岛群体与大陆群体之间可能存在两条扩散路线。群体遗传分析发现大刺鳅群体间存在显著的遗传分化(F_(ST)=0.676,P<0.001),并且符合距离隔离模式(R=0.463,P=0.001),暗示空间距离是造成大刺鳅遗传分化的一个重要因素。种群动态历史分析表明,大刺鳅群体可能在0.025 Ma经历了种群扩张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刺 遗传结构 遗传分化 种群动态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刺鳅人工催产繁育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谭冬初 卢宙民 +9 位作者 覃掌智 刘庆山 徐华建 张健 何能镇 简泳 王鑫 丁瑶 何兴恒 谭德清 《中南农业科技》 2022年第1期24-27,共4页
2020年桥巩水电站鱼类增殖放流站对大刺鳅(Mastacembelus armatus)使用LRH-A_(2)、DOM、HCG催产,采用2针注射的方法,4批次催产均获成功,平均催产率78.1%,平均受精率约67.1%,平均孵化率约63.7%,繁殖高峰在6月;受精卵孵化受水温影响较为明... 2020年桥巩水电站鱼类增殖放流站对大刺鳅(Mastacembelus armatus)使用LRH-A_(2)、DOM、HCG催产,采用2针注射的方法,4批次催产均获成功,平均催产率78.1%,平均受精率约67.1%,平均孵化率约63.7%,繁殖高峰在6月;受精卵孵化受水温影响较为明显,水温在24~29℃效应时间为37~42 h,出膜时间72~78 h,在水温26~28℃孵化效果最佳;大刺鳅受精卵直径约2 mm,出膜鱼苗全长3~4 mm,平游鱼苗全长10~15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刺(Mastacembelus armatus) 亲鱼驯化 人工繁殖 人工孵化 鱼苗培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剌鳅催产效率与积温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陈方平 李林春 +1 位作者 查广才 郑玉忠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9期116-117,共2页
[目的]为大刺鳅的规模化繁殖、生产和增殖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注射催产激素对亲鱼进行催产,在一定水温(24~27℃)条件下对亲鱼进行人工挤卵,分析积温对大刺鳅产卵量、受精率和孵化率的影响。[结果]不同积温对大刺鳅的人工繁... [目的]为大刺鳅的规模化繁殖、生产和增殖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注射催产激素对亲鱼进行催产,在一定水温(24~27℃)条件下对亲鱼进行人工挤卵,分析积温对大刺鳅产卵量、受精率和孵化率的影响。[结果]不同积温对大刺鳅的人工繁殖效率的影响非常大。若积温高于1 101.0℃·h或低于985.5℃·h,均不利于大刺鳅的繁殖;当积温介于1 027.5~1 046.0℃·h时,大刺鳅产卵量超过600粒/尾,受精率超过90%,孵化率超过80%。[结论]在进行大刺鳅人工繁殖时,应尽量控制催产积温在1 027.5~1 046.0℃·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刺 催产效率 积温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公布第八批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面积范围和功能分区的通知
19
《当代水产》 2015年第7期70-71,共2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2181号有关要求,现将大雁河等36处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第八批)的面积范围和功能分区予以公布。公布后保护区的性质、范围和功能分区不得随意调整或改变,确需调整或改变的,应按程序报我部批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2181号有关要求,现将大雁河等36处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第八批)的面积范围和功能分区予以公布。公布后保护区的性质、范围和功能分区不得随意调整或改变,确需调整或改变的,应按程序报我部批准。各省、自治区渔业主管部门要按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管理暂行办法》(农业部令2011年第1号)(以下简称《办法》)的有关要求,加强对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管理,明确管理机构,积极争取支持,配备必要的管理、执法和技术人员以及相应的设备设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种质资源 种质资源保护区 保护区面积 渔业主管部门 保护区管理 农业部办公厅 农业部公告 主要保护对象 大刺 大眼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