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5日青海省南部地区出现了大到暴雪天气,降雪过程范围广、强度大造成青海南部地区不同程度的雪灾。在此利用多种观测资料,分析了此次青海南部大到暴雪过程的环流成因。结果表明,此次大到暴雪发生在槽前暖区;高空急流的抽吸作用...2015年1月5日青海省南部地区出现了大到暴雪天气,降雪过程范围广、强度大造成青海南部地区不同程度的雪灾。在此利用多种观测资料,分析了此次青海南部大到暴雪过程的环流成因。结果表明,此次大到暴雪发生在槽前暖区;高空急流的抽吸作用及低层冷空气的入侵为青海南部地区的大到暴雪提供了动力条件;槽前深厚的西南暖湿气流为此次过程提供了充沛的水汽条件;此次大到暴雪过程中,高空急流的抽吸作用所形成的最强辐合中心出现在300 h Pa。展开更多
为了研究西宁市大到暴雪的发生机制,总结短期预报思路,建立短期预报指标,利用Micaps常规天气和物理量场等资料,采用天气学诊断方法,分析近10年西宁市出现的5次大到暴雪天气过程。分析表明,环流形势可以分为北脊南槽型、西高东低型、阶...为了研究西宁市大到暴雪的发生机制,总结短期预报思路,建立短期预报指标,利用Micaps常规天气和物理量场等资料,采用天气学诊断方法,分析近10年西宁市出现的5次大到暴雪天气过程。分析表明,环流形势可以分为北脊南槽型、西高东低型、阶梯槽型、贝湖低槽型。西宁市大到暴雪天气的发生与地面冷高压、500 h Pa高空槽、切变线、孟湾风暴、西南气流有关。对于西宁地区大到暴雪预报指标,应从有无冷空气过境、是否有西风带短波槽及高原南支槽东移影响、是否有西南气流、700 h Pa冷温槽0℃是否南压至西宁地区等方面确定。展开更多
利用常规高空、地面、卫星云图及物理量场资料,对于孟加拉湾风暴影响形成的2008年10月26—28日玉树地区的大范围大到暴雪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00 h Pa高空图上中高纬地区呈两槽一脊型,低纬地区孟加拉湾风暴发展旺盛并不断北上高...利用常规高空、地面、卫星云图及物理量场资料,对于孟加拉湾风暴影响形成的2008年10月26—28日玉树地区的大范围大到暴雪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00 h Pa高空图上中高纬地区呈两槽一脊型,低纬地区孟加拉湾风暴发展旺盛并不断北上高原,玉树地区受巴尔喀什湖槽底西北气流与南支槽前西南气流形成的高原切变线影响;高低空散度、涡度场配置为低空辐合、高空辐散,有利于降水天气过程的出现;造成此次强降雪天气的水汽来源于孟加拉湾地区;假相当位温的大值区对应暴雪区,对于暴雪天气的预报有一定的指示作用。展开更多
文摘2015年1月5日青海省南部地区出现了大到暴雪天气,降雪过程范围广、强度大造成青海南部地区不同程度的雪灾。在此利用多种观测资料,分析了此次青海南部大到暴雪过程的环流成因。结果表明,此次大到暴雪发生在槽前暖区;高空急流的抽吸作用及低层冷空气的入侵为青海南部地区的大到暴雪提供了动力条件;槽前深厚的西南暖湿气流为此次过程提供了充沛的水汽条件;此次大到暴雪过程中,高空急流的抽吸作用所形成的最强辐合中心出现在300 h Pa。
文摘为了研究西宁市大到暴雪的发生机制,总结短期预报思路,建立短期预报指标,利用Micaps常规天气和物理量场等资料,采用天气学诊断方法,分析近10年西宁市出现的5次大到暴雪天气过程。分析表明,环流形势可以分为北脊南槽型、西高东低型、阶梯槽型、贝湖低槽型。西宁市大到暴雪天气的发生与地面冷高压、500 h Pa高空槽、切变线、孟湾风暴、西南气流有关。对于西宁地区大到暴雪预报指标,应从有无冷空气过境、是否有西风带短波槽及高原南支槽东移影响、是否有西南气流、700 h Pa冷温槽0℃是否南压至西宁地区等方面确定。
文摘利用常规高空、地面、卫星云图及物理量场资料,对于孟加拉湾风暴影响形成的2008年10月26—28日玉树地区的大范围大到暴雪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00 h Pa高空图上中高纬地区呈两槽一脊型,低纬地区孟加拉湾风暴发展旺盛并不断北上高原,玉树地区受巴尔喀什湖槽底西北气流与南支槽前西南气流形成的高原切变线影响;高低空散度、涡度场配置为低空辐合、高空辐散,有利于降水天气过程的出现;造成此次强降雪天气的水汽来源于孟加拉湾地区;假相当位温的大值区对应暴雪区,对于暴雪天气的预报有一定的指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