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人源抗大别班达病毒抗体的制备及功能鉴定
1
作者 徐若薇 韩一芳 +4 位作者 周婷婷 吴梓菡 李军 金柯 汪春晖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43-752,共10页
目的:从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SFTS)恢复期患者的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中,获得大别班达病毒(Dabie bandavirus,DBV)特异性抗体序列,制备全人源DBV抗... 目的:从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SFTS)恢复期患者的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中,获得大别班达病毒(Dabie bandavirus,DBV)特异性抗体序列,制备全人源DBV抗体。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恢复期患者血浆抗体效价,挑取恢复期患者PBMC样本进行磁珠富集,经流式细胞仪分选获得能够结合DBV糖蛋白的特异性单个B细胞,经B细胞受体(B cell receptor,BCR)测序获得抗体序列,进行单链抗体的原核表达,采用蛋白免疫印迹、ELISA和体外中和实验鉴定抗体的表达、结合能力和中和活性。结果:共收集25例SFTS恢复期患者血液样本,血浆中均发现了DBV糖蛋白和核衣壳蛋白的抗体。选取样本进行流式分选和BCR测序,分析后共获得6个单链抗体,对DBV均具有良好的结合能力和中和活性。结论:成功表达了6个与DBV具有中和作用的全人源抗DBV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大别班达病毒 恢复期患者 全人源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别班达病毒mRNA疫苗的构建及初步评价
2
作者 周婷婷 郁心怡 +5 位作者 纪雪雯 王桂芹 吴梓菡 闻瑜婷 朱进 刘新建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20-1125,共6页
目的:基于mRNA疫苗策略构建大别班达病毒(Bandavirus davieense virus,DBV)疫苗,并免疫BALB/c小鼠,评价其免疫学特征。方法:优化并合成DBV糖蛋白Gn序列,克隆至pGEM-3Zf(+)载体,质粒通过BamHⅠ酶切线性化,进行体外转录,酶法加帽和添加A... 目的:基于mRNA疫苗策略构建大别班达病毒(Bandavirus davieense virus,DBV)疫苗,并免疫BALB/c小鼠,评价其免疫学特征。方法:优化并合成DBV糖蛋白Gn序列,克隆至pGEM-3Zf(+)载体,质粒通过BamHⅠ酶切线性化,进行体外转录,酶法加帽和添加A尾制备mRNA,瞬时转染真核293FT细胞,免疫印迹验证蛋白的体外表达。通过脂质纳米颗粒递送mRNA,以低(2μg/只)、中(5μg/只)、高剂量(20μg/只)每2周肌肉注射1次免疫BALB/c小鼠,ELISA测定小鼠血清抗体效价,病毒中和实验评价小鼠血清阻断病毒感染细胞的能力。结果:制备的DBV mRNA疫苗能够进行体外转录和表达,低、中、高3个免疫剂量均能诱导小鼠产生高水平的特异性抗体,其中高剂量免疫组可诱导稳定抗体表达至10周以上;病毒中和实验显示,免疫血清能够与病毒结合,阻止病毒感染细胞。结论:获得了能够诱导小鼠产生特异性中和抗体的DBV mRNA疫苗,为DBV感染的预防奠定了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别班达病毒 mRNA疫苗 中和抗体 病毒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大别班达病毒药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吴兵安 余晨阳 +1 位作者 钱汐晶 戚中田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893-899,共7页
大别班达病毒(Dabie bandavirus,DBV)是一种新型布尼亚病毒,2009年在中国首次被发现。其引起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SFTS)属于急性传染病,病死率高达30%。近年来,DBV流行范围逐步扩大,... 大别班达病毒(Dabie bandavirus,DBV)是一种新型布尼亚病毒,2009年在中国首次被发现。其引起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SFTS)属于急性传染病,病死率高达30%。近年来,DBV流行范围逐步扩大,给人类生命健康带来巨大威胁,世界卫生组织已将SFTS列为十大重点传染病之一。迄今为止,尚无特异有效抗DBV药物,SFTS死亡病例逐年增多。本文综述了抗DBV药物研究进展,以期对SFTS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更多新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别班达病毒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病毒药物 预防和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某市大别班达病毒感染情况及病毒遗传特征分析
4
作者 李璐伶 魏亚梅 +6 位作者 耿明浩 郑炎 蔡亚男 韩旭 王振坤 王争光 李琦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25年第8期801-808,共8页
目的调查2023-2024年沧州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s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SFTS)疑似病例及蜱虫标本中大别班达病毒(DBV)感染情况,为该地区SFTS的防治与病原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沧州市2023—2024年SFTS疑... 目的调查2023-2024年沧州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s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SFTS)疑似病例及蜱虫标本中大别班达病毒(DBV)感染情况,为该地区SFTS的防治与病原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沧州市2023—2024年SFTS疑似病例及蜱虫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及病毒分离,应用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开展DBV全基因组测序,使用MEGA、DNA Star等软件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并进行同源性比较与氨基酸变异位点分析。结果70例SFTS疑似病例标本中,DBV阳性检出率为60%(42/70),阳性病例以50~79岁农民为主,集中于沧州市盐山县与海兴县。402只蜱虫经合并为31管样本,其中有2管样本DBV核酸检测阳性,最低感染率为0.50%。共分离得到9株人源与2株蜱源DBV毒株,全基因组测序结果显示均聚类于F分支且序列间同源性超过99%,在RdRP、GP与NSs序列中共存在10个氨基酸变异位点。结论沧州市SFTS病例分布具有一定的地区聚集性,该地区蜱虫感染DBV整体处于较低水平,应进一步完善疾病预警机制,持续开展病原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别班达病毒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系统发育分析 蜱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疫苗研究进展
5
作者 姜东绅 王波波 +1 位作者 张芳琳 叶伟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2-330,338,共10页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SFTS)是由大别班达病毒(Dabie bandavirus,DBV)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病死率高,且报告病例数呈逐年稳步上升趋势。DBV主要由蜱虫叮咬传播,其流行范围正随着传播媒...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SFTS)是由大别班达病毒(Dabie bandavirus,DBV)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病死率高,且报告病例数呈逐年稳步上升趋势。DBV主要由蜱虫叮咬传播,其流行范围正随着传播媒介的扩散而逐步扩大,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目前尚无预防性疫苗上市,世界卫生组织已将SFTS列为需要优先关注的传染病之一。本文基于近年来相关研究报道,对SFTS疫苗研究方向和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DBV疫苗研发和疫病防控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别班达病毒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亚单位疫苗 重组载体疫苗 DNA疫苗 mRNA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