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冶式铁矿的矿床模型探讨 被引量:2
1
作者 谢桂青 朱乔乔 +5 位作者 高宝龙 吴昌雄 吴晓林 李伟 毛景文 梅燕雄 《矿床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7-84,共18页
富铁矿是中国大宗紧缺的战略性矿产,鄂东南矿集区“大冶式”铁矿是中国富铁矿的主要类型之一,前人对其成矿规律和找矿勘查技术做过大量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提出“大冶式”铁矿为广义矽卡岩型矿床,但成岩成矿事件格架、矽卡岩铜矿与... 富铁矿是中国大宗紧缺的战略性矿产,鄂东南矿集区“大冶式”铁矿是中国富铁矿的主要类型之一,前人对其成矿规律和找矿勘查技术做过大量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提出“大冶式”铁矿为广义矽卡岩型矿床,但成岩成矿事件格架、矽卡岩铜矿与铁矿成矿差异、矿床组合模型和隐伏矿找矿有效技术方面的研究相对薄弱。笔者全面整理分析20余年的地质和物探等资料,确定大冶式铁矿存在两期成岩成矿事件:早期矽卡岩铜铁矿床和成铜岩体,晚期矽卡岩铁矿和成铁岩体。早期成铜岩体和晚期成铁岩体在岩石组合、源区性质、地幔贡献比例方面存在明显不同,矽卡岩铜铁矿床含矿岩浆的地幔物质所占比例明显高于矽卡岩铁矿床。大型矽卡岩铁矿所需的硫主要来源于膏盐层,膏盐矿物中的硫在岩浆-热液过渡阶段参与成矿作用,膏盐层参与矽卡岩铁矿床成矿作用的比例大于矽卡岩铜铁矿床。在此基础上,文章建立了“大冶式”铁矿的矿床组合模型,提出幔源组分和膏盐层参与成矿比例的不同,是造成矽卡岩铜铁矿与铁矿成矿差异的主要原因。创建两套隐伏“大冶式”铁矿的有效找矿技术组合,分别为1∶5万~1∶1万高精度航磁+1∶2000地面高磁+井中磁测+可控音频大地电磁、可控音频大地电磁+广域电磁法+微动探测+多元素原生晕,建立了找矿模型,拓宽了鄂东南地区“大冶式”铁矿的找矿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冶铁矿 铜铁共生分离机制 膏盐成矿 矿床模型 找矿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宁芜玢岩铁矿深部寻找大冶式铁矿的探讨——以宁芜铁矿南段为例 被引量:16
2
作者 林刚 许德如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27-436,共10页
通过对长江中下游Fe-Cu-Au多金属成矿带内重要的宁芜、大冶铁矿成矿模式和成矿地质背景的分析,按照成矿系列中缺位预测的原则,认为在宁芜盆地南段的深部,岩体具有双层结构特征,进而结合其深部存在着与矿体相关的膏盐层,提出了宁芜玢岩... 通过对长江中下游Fe-Cu-Au多金属成矿带内重要的宁芜、大冶铁矿成矿模式和成矿地质背景的分析,按照成矿系列中缺位预测的原则,认为在宁芜盆地南段的深部,岩体具有双层结构特征,进而结合其深部存在着与矿体相关的膏盐层,提出了宁芜玢岩铁矿之下应存在大冶式铁矿的新认识。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宁芜盆地南段"丰"字型成矿模式,并采用多重物探方法重点对姑山铁矿南部进行了综合探测。探测结果表明,该区应具有较好的找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地球物理学 “丰”字型成矿模 宁芜铁矿 大冶式铁矿 找矿预测 宁芜盆地南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芜南部成矿模式及对深部找矿的思考 被引量:12
3
作者 林刚 朱纯六 许德如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68-377,共10页
通过对长江中下游Fe-Cu-Au多金属重要成矿带的宁芜、大冶铁矿成矿模式和成矿地质背景的分析,按照成矿系列中缺位预测的原则,认为在宁芜盆地南段的岩体存在双层结构,与上层岩体有关的矿床为典型的"玢岩铁矿";深部下层岩体具有&... 通过对长江中下游Fe-Cu-Au多金属重要成矿带的宁芜、大冶铁矿成矿模式和成矿地质背景的分析,按照成矿系列中缺位预测的原则,认为在宁芜盆地南段的岩体存在双层结构,与上层岩体有关的矿床为典型的"玢岩铁矿";深部下层岩体具有"大冶式"铁矿相似的成矿地质环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宁芜玢岩铁矿下部有大冶式铁矿存在的认识,并构建了宁芜盆地南段"丰"字型成矿模式。认为采用"模式"类比、立体填图、综合物探方法进行综合探测将具有较好的找矿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体双层结构 “丰”字型成矿模 宁芜玢岩铁矿 大冶式铁矿 宁芜盆地南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莱芜铁矿是典型的接触变质交代型矿床--读《山东博山莱芜间地质矿产》再感
4
作者 徐榜荣 马卓敏 徐严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4期1-6,共6页
莱芜铁矿,在山东钢铁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其矿床成因,曾有两种不同的看法。莱芜铁矿赋存于莱芜复向斜中,共分成矿山、金牛山、崅峪、铁铜沟4个成矿区,其中矿山成矿区规模较大,其他3个成矿区规模较小。根据闪长岩体与围岩灰岩的接触及组... 莱芜铁矿,在山东钢铁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其矿床成因,曾有两种不同的看法。莱芜铁矿赋存于莱芜复向斜中,共分成矿山、金牛山、崅峪、铁铜沟4个成矿区,其中矿山成矿区规模较大,其他3个成矿区规模较小。根据闪长岩体与围岩灰岩的接触及组合关系,可以分成7个蚀变带,是典型的接触变质交代型矿床,是又一个大冶式铁矿的范例,可以作为"莱芜式铁矿"类型,写入教科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矿成因 围岩蚀变 莱芜铁矿 大冶式铁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