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大兴安岭西侧盆地群推覆构造的地震学证据
被引量:
1
1
作者
王典
李鹏
+3 位作者
单玄龙
鹿琪
刘洋
于涵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29-1138,共10页
推覆构造是一种和油气有关的重要构造形式,主要产出于造山带前陆,是挤压或压缩作用的结果,对油气的生成、储集、运移、圈闭和保存条件都有着重要的影响.研究区从漠河盆地、海拉尔盆地到二连盆地内的中生代推覆构造,组构了大兴安岭西盆...
推覆构造是一种和油气有关的重要构造形式,主要产出于造山带前陆,是挤压或压缩作用的结果,对油气的生成、储集、运移、圈闭和保存条件都有着重要的影响.研究区从漠河盆地、海拉尔盆地到二连盆地内的中生代推覆构造,组构了大兴安岭西盆地群推覆构造.本文通过对三个盆地五种推覆构造的地震学研究,将其推覆方向归结为两类:第一类由北西向南东推覆,在三个盆地中表现明显;第二类由南东向北西推覆,在海拉尔盆地和二连盆地内有显示.认为第一类推覆作用来源于蒙古—鄂霍茨克洋自西向东的闭合;第二类推覆作用来源于太平洋板块俯冲的远程应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覆构造
大兴安岭西盆地群
逆冲断层
蒙古-鄂霍茨克洋
太平洋板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兴安岭西侧盆地群推覆构造的地震学证据
被引量:
1
1
作者
王典
李鹏
单玄龙
鹿琪
刘洋
于涵
机构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
吉林大学应用地球物理实验教学中心
吉林大学地质资源立体探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东北亚生物演化与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油页岩地下原位转化与钻采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出处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29-1138,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041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1430322)
+4 种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6YFC0303101)
吉林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7XYB232)
吉林大学高层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项目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2014M561295)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联合资助
文摘
推覆构造是一种和油气有关的重要构造形式,主要产出于造山带前陆,是挤压或压缩作用的结果,对油气的生成、储集、运移、圈闭和保存条件都有着重要的影响.研究区从漠河盆地、海拉尔盆地到二连盆地内的中生代推覆构造,组构了大兴安岭西盆地群推覆构造.本文通过对三个盆地五种推覆构造的地震学研究,将其推覆方向归结为两类:第一类由北西向南东推覆,在三个盆地中表现明显;第二类由南东向北西推覆,在海拉尔盆地和二连盆地内有显示.认为第一类推覆作用来源于蒙古—鄂霍茨克洋自西向东的闭合;第二类推覆作用来源于太平洋板块俯冲的远程应力作用.
关键词
推覆构造
大兴安岭西盆地群
逆冲断层
蒙古-鄂霍茨克洋
太平洋板块
Keywords
Nappe
Basins west of the Da Hinggan Mountains
Thrust fault
Mongol-Okhotsk ocean
Pacific plate
分类号
P541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P63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大兴安岭西侧盆地群推覆构造的地震学证据
王典
李鹏
单玄龙
鹿琪
刘洋
于涵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