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大兴安岭北部典型地区近300 a气候资料反演 |
曲辉辉
赵慧颖
宫丽娟
|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4
|
|
2
|
大兴安岭北部主要乔木树种叶片-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
景继鑫
陈灿阳
满秀玲
韩昭郅
|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
2024 |
5
|
|
3
|
大兴安岭北部地区的南华系 |
郭灵俊
陈志勇
孟二根
王忠
武利文
郝俊峰
|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22
|
|
4
|
大兴安岭北部新林地区倭勒根群大网子组锆石LA-ICP-MS 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
孙巍
迟效国
潘世语
张蕊
权京玉
范乐夫
王利民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26
|
|
5
|
大兴安岭北部新林地区大乌苏混杂岩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其地质意义 |
刘玉
孙加鹏
王献忠
张文强
杨华本
梁中恺
徐立明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21
|
|
6
|
大兴安岭北部凤凰山地区英云闪长岩地球化学特征与锆石U-Pb定年 |
郭宇飞
杨言辰
韩世炯
谈艳
薄军委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18
|
|
7
|
大兴安岭北部原始林兴安落叶松种群世代结构的研究 |
邱扬
李湛东
张玉钧
徐化成
于汝元
|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8
|
|
8
|
大兴安岭北部地区营造速生丰产林技术初探 |
张玉峰
杨柏友
|
《内蒙古林业》
|
2009 |
1
|
|
9
|
大兴安岭松合义东山地区火山岩及岩浆演化特征 |
周向辉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10
|
把冷资源做“热”——关于大兴安岭北部林区发展养殖业的调查 |
王革新
郭卫岩
|
《内蒙古林业》
|
2005 |
0 |
|
11
|
黑龙江省东北部地区小麦倒伏主要防止措施 |
陈尔倦
|
《现代化农业》
|
2010 |
1
|
|
12
|
大兴安岭北部草本沼泽的基本特征 |
王铁娟
刘书润
杨持
|
《中国草地》
CSCD
|
2003 |
0 |
|
13
|
内蒙古东北部地区药材产新报道 |
丁立威
|
《特种经济动植物》
|
2012 |
0 |
|
14
|
早白垩世热河生物群北部分布区的脊椎动物群和地层(英文) |
李晓波
王旖旎
杨明
张梅生
|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15
|
高寒地区杨树“小老树”改造初探 |
张健顺
寇栓亮
|
《内蒙古林业》
|
2006 |
3
|
|
16
|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中的地区问题 |
于光远
|
《经济科学》
|
1983 |
0 |
|
17
|
满洲里市牛皮蝇蛆病防治模式获成效 |
白云凤
|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18
|
伐木工新传 |
曹杰明
|
《绿色中国(公众版)》
|
2004 |
0 |
|
19
|
森林与灾害——从“龙年多灾”说起 |
杨其嘉
|
《内蒙古林业》
|
1989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