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兴安岭北部典型地区近300 a气候资料反演 被引量:4
1
作者 曲辉辉 赵慧颖 宫丽娟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39-444,共6页
根据树木年轮宽度反演历史气候资料,是气候变化研究及气候资源利用工作的重要基础。基于安格林和新青林场树木年轮宽度,利用其与临近站点气温、降水和日照时数之间的相关性,建立显著性水平高于0.25、平均相对误差小于30%的气候重建模型... 根据树木年轮宽度反演历史气候资料,是气候变化研究及气候资源利用工作的重要基础。基于安格林和新青林场树木年轮宽度,利用其与临近站点气温、降水和日照时数之间的相关性,建立显著性水平高于0.25、平均相对误差小于30%的气候重建模型。结果表明:在选定研究因子范围内,大兴安岭北部典型地区树木年轮宽度受气温影响最大,受日照影响最小;重建方程中,气温类因子重建方程显著性水平较高,日照类因子重建方程显著性水平均较低;日照类因子模拟结果平均相对误差普遍低于10%,气温和降水类因子大部分模拟结果平均相对误差低于30%;在设定条件范围内,针对大兴安岭北部典型地区气温、降水和日照分别建立11、9和11个重建方程,可重建1707(1706)—1959年或1866(1865)—1959年资料,大兴安岭北部典型地区的可用气候资料延长至300(或150)a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北部典型地区 树木年轮 气象资料 相关性 重建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兴安岭北部主要乔木树种叶片-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被引量:5
2
作者 景继鑫 陈灿阳 +1 位作者 满秀玲 韩昭郅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0,共10页
以大兴安岭北部多年冻土区典型森林群落主要乔木为研究对象,分析叶片和土壤碳(C)、氮(N)、磷(P)含量及生态化学计量特征,探讨叶片和土壤C、N、P生态化学计量之间的关系,为该地区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4种乔... 以大兴安岭北部多年冻土区典型森林群落主要乔木为研究对象,分析叶片和土壤碳(C)、氮(N)、磷(P)含量及生态化学计量特征,探讨叶片和土壤C、N、P生态化学计量之间的关系,为该地区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4种乔木叶片C∶N范围为25.66~47.92,C∶P范围为323.83~603.86,N∶P为10.21~20.59,兴安落叶松叶片C∶P和N∶P均最低,樟子松叶片C∶N和C∶P均最高,白桦C∶N最低,山杨N∶P最高;4种乔木叶片C∶N和C∶P都高于全球植物平均水平,表明这些乔木叶片具有较高的N、P利用效率,同时山杨叶片N∶P>20,其生长主要受P素限制;不同的群落土壤C∶N为13.89~18.46,C∶P为35.43~77.19,N∶P为1.96~5.26,山杨林C∶P和N∶P均为最高,而C∶N最低。白桦林C∶N最高,N∶P最低。樟子松林C∶P最低。冗余分析结果显示,4种乔木叶片C、N、P生态化学计量与土壤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土壤C、N、P含量及化学计量对乔木固碳及氮磷吸收具有显著影响。由此可见,我国寒温带4种乔木具有较高的N、P利用效率,但山杨生长受到P的限制,叶片C、N、P生态化学计量与土壤生态化学计量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北部地区 兴安落叶松 樟子松 生态化学计量 土壤 叶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兴安岭北部地区的南华系 被引量:22
3
作者 郭灵俊 陈志勇 +3 位作者 孟二根 王忠 武利文 郝俊峰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826-830,共5页
莫尔道嘎镇等3幅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对原青白口系佳疙瘩组的含义进行了重新厘定。新厘定的佳疙瘩组剔除了原组内的石英岩、片岩和部分构造片岩,其岩石组合下部为片理化绢云母千枚岩、绢云母千枚岩、变质粉细砂岩等,上部为绢云母千枚岩... 莫尔道嘎镇等3幅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对原青白口系佳疙瘩组的含义进行了重新厘定。新厘定的佳疙瘩组剔除了原组内的石英岩、片岩和部分构造片岩,其岩石组合下部为片理化绢云母千枚岩、绢云母千枚岩、变质粉细砂岩等,上部为绢云母千枚岩、绢云母板岩、炭质板岩夹变安山岩、结晶灰岩。该组底部与古元古界兴华渡口岩群大理岩呈断层接触,顶部与震旦系额尔古纳河组结晶灰岩呈整合接触。在绢云母板岩、泥灰岩、细晶灰岩中采到大量微古植物:Lophosphaeridium,Lophominuscu-la,Trachysphaeridium和Symplasosphaeridium,在佳疙瘩组剖面中上部的变安山岩夹层中首次获得单颗粒锆石U-Pb蒸发法年龄723Ma±42Ma,证实了大兴安岭北部地区南华系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北部地区 佳疙瘩组 南华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兴安岭北部新林地区倭勒根群大网子组锆石LA-ICP-MS 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6
4
作者 孙巍 迟效国 +4 位作者 潘世语 张蕊 权京玉 范乐夫 王利民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76-185,共10页
大兴安岭位于中亚造山带的东段,自北向南划分为额尔古纳地块、兴安地块和松嫩地块。倭勒根群主体分布于额尔古纳地块,前人将其归属为新元古代-早寒武世。对新林地区倭勒根群大网子组的上部变火山岩段和下部变沉积岩段进行了锆石LA-ICP-M... 大兴安岭位于中亚造山带的东段,自北向南划分为额尔古纳地块、兴安地块和松嫩地块。倭勒根群主体分布于额尔古纳地块,前人将其归属为新元古代-早寒武世。对新林地区倭勒根群大网子组的上部变火山岩段和下部变沉积岩段进行了锆石LA-ICP-MS U-Pb定年。测试结果显示:上部变火山岩的形成年龄为(430.7±4.1)Ma,属早志留世;下部变沉积岩中碎屑锆石的最小峰值年龄为(480.1±2.9)Ma,指示其沉积时间不早于早奥陶世。综合文献资料确定:新林地区倭勒根群浅变质岩系是一套时间跨距从寒武纪到早志留世的岩石地层组合,而非新元古代-早寒武世;新林蛇绿岩的构造侵位时间不早于早奥陶世;新林地区的大网子组、兴隆沟地区的早奥陶世沉积与多宝山-伊尔施早奥陶世火山弧构成了大兴安岭北部地区的早奥陶世弧-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北部 新林地区 倭勒根群 锆石U-PB定年 火山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兴安岭北部新林地区大乌苏混杂岩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1
5
作者 刘玉 孙加鹏 +4 位作者 王献忠 张文强 杨华本 梁中恺 徐立明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383-1405,共23页
新林地区位于大兴安岭北部,处在塔源—新林—喜桂图断裂之上,西侧为额尔古纳地块,东侧为兴安地块。前人研究认为本区的"倭勒根群"为有序地层,通过野外观察及综合分析,认为本区地层是经历了多期次的变质变形作用,由多个构造岩... 新林地区位于大兴安岭北部,处在塔源—新林—喜桂图断裂之上,西侧为额尔古纳地块,东侧为兴安地块。前人研究认为本区的"倭勒根群"为有序地层,通过野外观察及综合分析,认为本区地层是经历了多期次的变质变形作用,由多个构造岩块堆叠和拼贴起来的非史密斯地层单位。对新林地区大乌苏混杂岩的基质及岩块进行了碎屑锆石LA-ICP-MS U-Pb定年。测试结果显示,岩块中细碧岩的岩浆结晶年龄为(477.3±2.7)Ma,基质中变质石英砂岩的最小峰值年龄为468 Ma,限定其沉积时间为早奥陶世。而本地区二长花岗岩测年的结果为300 Ma,综合文献资料并结合本区构造特点,认为大乌苏混杂岩实际上是一套时间跨距从早奥陶世到晚石炭世的非史密斯地层。地球化学特征上,蛇绿岩残片低Si O2,属钙碱性或拉斑玄武岩系列玄武岩;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图解中Eu无异常或弱正异常,稀土元素总量变化较大;在微量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图解中,富集Ba、K、Sr等大离子亲石元素,相对亏损Nb、Ta、Zr等高场强元素。可以推测在兴隆—呼玛弧后盆地进一步拉伸过程中,本区形成具有洋壳性质的大洋,同时在岛弧上形成细碧-角斑岩及中基性火山岩,在弧前形成砂泥质浊积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北部 新林地区 大乌苏混杂岩 锆石U—Pb定年 地球化学 弧前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兴安岭北部凤凰山地区英云闪长岩地球化学特征与锆石U-Pb定年 被引量:18
6
作者 郭宇飞 杨言辰 +2 位作者 韩世炯 谈艳 薄军委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406-1417,共12页
凤凰山地区位于大兴安岭北部额尔古纳地块和兴安地块过渡带,该区广泛分布着前寒武纪变质岩系组成的兴华渡口群古老块体。本次研究发现凤凰山地区内还有古老的侵入体——英云闪长岩,零星分布于前寒武纪结晶基底内。本文以凤凰山地区英... 凤凰山地区位于大兴安岭北部额尔古纳地块和兴安地块过渡带,该区广泛分布着前寒武纪变质岩系组成的兴华渡口群古老块体。本次研究发现凤凰山地区内还有古老的侵入体——英云闪长岩,零星分布于前寒武纪结晶基底内。本文以凤凰山地区英云闪长岩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岩石的主、微量元素测试和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定年。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英云闪长岩属于过铝质钙碱性岩石系列岩石,富集Rb、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亏损Nb、P、Sr、Ta、Ti等高场强元素(HFSE),呈中等负铕异常(δEu=0.64~0.69),表现出火山弧花岗岩的特征。英云闪长岩的锆石呈长柱状,具有清晰的环带,显示出岩浆锆石的特征,其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807.7±2.2)Ma,表明其侵位时代为新元古代。结合区域构造演化史,认为该地区新元古代英云闪长岩的形成受Rodinia超大陆裂解-碰撞影响,是额尔古纳地块和兴安地块过渡带地壳增生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年龄 地球化学 英云闪长岩 新元古代 凤凰山地区 大兴安岭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兴安岭北部原始林兴安落叶松种群世代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邱扬 李湛东 +2 位作者 张玉钧 徐化成 于汝元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5-22,共8页
在景观火干扰历史研究的基础上 ,研究了大兴安岭北部地区原始林兴安落叶松种群的世代结构及其与火干扰、立地条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兴安落叶松种群基于世代数的世代结构类型丰富 ,从 1代型到6代型都有 ,空间分布呈斑块镶嵌状。以 ... 在景观火干扰历史研究的基础上 ,研究了大兴安岭北部地区原始林兴安落叶松种群的世代结构及其与火干扰、立地条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兴安落叶松种群基于世代数的世代结构类型丰富 ,从 1代型到6代型都有 ,空间分布呈斑块镶嵌状。以 3代型与 4代型为主要类型 ,空间分布集中 ,其它类型的世代结构空间异质性较高。世代数受火干扰频率、火干扰强度及两者的综合影响 ,相对来说以火干扰强度的影响更为显著。低频或高强类的火干扰易造成种群的世代数减少 ;高频或低强类的火干扰易造成世代数增多。世代数还随林型组类型而变化 ,溪旁林组 >赤杨林组 >杜香林组。兴安落叶松种群基于火干扰的世代结构类型也很丰富 ,存在 3大类、6亚类和 12小类 ,空间分布呈斑块镶嵌状。其中以更新优势火前劣势型和火前优势更新劣势型为主要类型 ,空间分布较聚集 ,其它类型的空间异质性较高。这种世代结构也受火干扰频率、火干扰强度及两者的综合影响 ,其中火干扰频率主要对种群的优势世代起着扶持作用 ,而火干扰强度则主要对劣势世代起着制约作用。低频或高强火烧地上 ,世代结构为更新优势火前劣势型 ,中频或中强类火烧地上为更新优势火后劣势型 ,高频或低强火烧地上为火前优势火后劣势型。世代结构还随立地条件而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 北部地区 原始林 兴安落叶松 种群结构 世代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兴安岭北部地区营造速生丰产林技术初探 被引量:1
8
作者 张玉峰 杨柏友 《内蒙古林业》 2009年第2期28-29,共2页
木材在国家经济建设中用量很大,在造纸、基础建设、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我国的木材资源经过建国初期的过量采伐,可采资源在逐渐萎缩。面对日益增长的木材需要,我国要大量从国外进口。由于速生丰产林具有生长速度快、轮伐周期短、用... 木材在国家经济建设中用量很大,在造纸、基础建设、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我国的木材资源经过建国初期的过量采伐,可采资源在逐渐萎缩。面对日益增长的木材需要,我国要大量从国外进口。由于速生丰产林具有生长速度快、轮伐周期短、用途广泛、投资效益大等优势,开发建设速生丰产林基地对切实解决我国木材市场供求矛盾将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生丰产林 大兴安岭北部地区 技术 木材资源 经济建设 基础建设 过量采伐 可采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兴安岭松合义东山地区火山岩及岩浆演化特征
9
作者 周向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5期11082-11084,共3页
据火山岩岩石组合、地球化学特征、喷发旋回特征及岩浆来源,将大兴安岭松合义东山地区火山岩划分为3个岩浆旋回。晚侏罗世塔木兰沟-吉祥峰旋回火山岩为碱性系列亚碱性系列,岩浆来源于上地幔并有陆壳物质的混染;早白垩世上库力旋回火山... 据火山岩岩石组合、地球化学特征、喷发旋回特征及岩浆来源,将大兴安岭松合义东山地区火山岩划分为3个岩浆旋回。晚侏罗世塔木兰沟-吉祥峰旋回火山岩为碱性系列亚碱性系列,岩浆来源于上地幔并有陆壳物质的混染;早白垩世上库力旋回火山岩为高钾钙碱性系列,岩浆来源于地壳的部分熔融;早白垩世伊列克得旋回火山岩为碱性至亚碱性过渡系列,岩浆来自于地幔并受地壳的混染。研究表明,大兴安岭北部中生代火山岩形成于板内环境,早白垩世火山岩可能形成于大陆裂谷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北部 松合义东山地区 火山岩 岩浆演化 板内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把冷资源做“热”——关于大兴安岭北部林区发展养殖业的调查
10
作者 王革新 郭卫岩 《内蒙古林业》 2005年第3期39-39,共1页
关键词 北部林区 养殖业 冷资源 内蒙古大兴安岭 年平均气温 高寒地区 资源发展 无霜期 牛羊 养狐 耐寒 獭兔 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东北部地区小麦倒伏主要防止措施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尔倦 《现代化农业》 2010年第11期17-17,共1页
关键词 黑龙江省 北部地区 小麦倒伏 大兴安岭地区 日照时间 年平均气温 深度平均 寒温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兴安岭北部草本沼泽的基本特征
12
作者 王铁娟 刘书润 杨持 《中国草地》 CSCD 2003年第6期12-16,共5页
大兴安岭北部草本沼泽30个群系共含维管植物99种,分属于37科73属。多年生草本占绝对优势,共66种。区系地理成分以北温带种、旧大陆温带种和东亚种占优势。群落类型多样,区系组成单纯,种类贫乏,群落结构简单,生产力高。
关键词 大兴安岭北部地区 草本沼泽 区系组成 群落特征 生产力
原文传递
内蒙古东北部地区药材产新报道
13
作者 丁立威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12年第12期23-24,共2页
大兴安岭脚下的阿荣旗、扎兰屯、鄂伦春、莫力达瓦、牙克石、海拉尔、扎贲特、鄂温克等10个市、旗是内蒙古东北部地区重点药材产销区,药材年产量占到全自治区的50%左右。2012年春、夏两季药材产新工作目前已结束。
关键词 北部地区 内蒙古 药材 大兴安岭 阿荣旗 扎兰屯 海拉尔 自治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白垩世热河生物群北部分布区的脊椎动物群和地层(英文)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晓波 王旖旎 +1 位作者 杨明 张梅生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40-41,共2页
一般认为中国北方的燕辽地区(冀北和辽西)是热河生物群起源和演化的中心,因此中国的大兴安岭北部和俄罗斯外贝加尔地区可视为热河生物群化石分布的北部区。大兴安岭北部一个新发现的化石点产热河生物群鱼群重要分子燕鲟属和中华弓鳍鱼属... 一般认为中国北方的燕辽地区(冀北和辽西)是热河生物群起源和演化的中心,因此中国的大兴安岭北部和俄罗斯外贝加尔地区可视为热河生物群化石分布的北部区。大兴安岭北部一个新发现的化石点产热河生物群鱼群重要分子燕鲟属和中华弓鳍鱼属,但这一地区还未发现四足动物化石。外贝加尔地区的Krasnyi Yar和Mogoito两个化石点产较丰富的早白垩世脊椎动物化石,层位和时代分别为Khilok组(阿普特期),Murtoi组(晚巴列姆-中阿普特期)。与热河生物群其他分布区相比,北部区和燕辽地区的脊椎动物群组成和古环境背景更为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河生物群 脊椎动物群 早白垩世 分布区 燕辽地区 大兴安岭北部 外贝加尔 脊椎动物化石 中国北方 阿普特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寒地区杨树“小老树”改造初探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健顺 寇栓亮 《内蒙古林业》 2006年第2期20-21,共2页
关键词 高寒地区 杨树 小老树 改造 草原牧区 年平均气温 大兴安岭 防风固沙 西北部 通辽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中的地区问题
16
作者 于光远 《经济科学》 1983年第5期1-7,共7页
这次座淡会讨论的题目是地区问题。全国是由若干地区构成的.即使是一个比较小的国家,在研究自己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时,也要考虑、研究地区问题.何况我们中国这样一个幅员广阔,各地区各有特色,又很不平衡的国家。地区问题对于我国经济社... 这次座淡会讨论的题目是地区问题。全国是由若干地区构成的.即使是一个比较小的国家,在研究自己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时,也要考虑、研究地区问题.何况我们中国这样一个幅员广阔,各地区各有特色,又很不平衡的国家。地区问题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中国社会主义 北部地区 长江三角州 经济比较 自然条件 战略问题 沿海与内地 海南岛 大兴安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满洲里市牛皮蝇蛆病防治模式获成效
17
作者 白云凤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43-43,共1页
关键词 牛皮蝇蛆病 满洲里市 防治 大兴安岭北部地区 内蒙古 生活史 成虫期 兽医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伐木工新传
18
作者 曹杰明 《绿色中国(公众版)》 2004年第12M期16-19,共4页
大兴安岭,地处祖国北部边陲,素有金鸡冠上的"绿宝石"之称.东接小兴安岭,西临呼伦贝尔大草原.南濒松嫩平原,北部以黑龙江为界与俄罗斯隔江相望,是我国寒温带动植物资源集中分布的地区.大兴安岭是天然的生物基因宝库,全区共有... 大兴安岭,地处祖国北部边陲,素有金鸡冠上的"绿宝石"之称.东接小兴安岭,西临呼伦贝尔大草原.南濒松嫩平原,北部以黑龙江为界与俄罗斯隔江相望,是我国寒温带动植物资源集中分布的地区.大兴安岭是天然的生物基因宝库,全区共有哺乳类动物6目16科56种,鸟类16目40科250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伐木 大兴安岭 樟子松 蓄积量 白桦 云杉 落叶松 北部 中国 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与灾害——从“龙年多灾”说起
19
作者 杨其嘉 《内蒙古林业》 1989年第9期13-14,共2页
去年是农历戊辰年,是中国传统的龙年。俗话说“龙年多灾”,去年的自然灾害确实不少。5月下旬江西北部的暴雨,6月下旬浙江各地的暴雨,7月中旬黑龙江地区的洪水,8月上旬大兴安岭林区的洪水,9月下旬至11月下旬黄山地区的干旱,都给生产建设... 去年是农历戊辰年,是中国传统的龙年。俗话说“龙年多灾”,去年的自然灾害确实不少。5月下旬江西北部的暴雨,6月下旬浙江各地的暴雨,7月中旬黑龙江地区的洪水,8月上旬大兴安岭林区的洪水,9月下旬至11月下旬黄山地区的干旱,都给生产建设造成很大损失,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林区 江西北部 木材供需矛盾 林业所 林权纠纷 用材林面积 黑龙江地区 气候恶化 非常时期 水土流失危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