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龟兹石窟中心柱窟和大像窟塑像布局与壁画风格类型的比较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征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7-33,共7页
本文在对龟兹石窟中心柱窟和大像窟塑像遗迹调查统计基础上,划分出龟兹中心柱窟和大像窟塑像布局形式,并将塑像布局类型与壁画风格类型进行对应比较。
关键词 龟兹 中心柱 大像窟 塑像布局 壁画风格类型 对应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冈一期、云冈二期大像窟洞窟形制中国化之比较 被引量:2
2
作者 范鸿武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4-96,共3页
云冈一期与云冈二期大像窟都是石窟洞窟形制的中国化,但是,这两期大像窟洞窟形制的中国化具有明显的差异。云冈一期大像窟具有鲜卑文化特点,云冈二期大像窟具有汉文化特点。
关键词 云冈一期 云冈二期 大像窟 形制 中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密大像窟遗迹新探
3
作者 罗尔瓅 魏文斌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8-109,共12页
开凿大像窟是哈密地区佛教建筑、造像艺术的突出特征。哈密现存大像窟遗迹主要集中在今哈密东部、天山南麓的庙尔沟佛寺遗址,本文对其形制、造像题材、窟内装饰、营建背景等分析后认为,庙尔沟大像窟始建于唐安史之乱之前,与唐代大规模... 开凿大像窟是哈密地区佛教建筑、造像艺术的突出特征。哈密现存大像窟遗迹主要集中在今哈密东部、天山南麓的庙尔沟佛寺遗址,本文对其形制、造像题材、窟内装饰、营建背景等分析后认为,庙尔沟大像窟始建于唐安史之乱之前,与唐代大规模经营西域战略有紧密的关联。唐代中原地区的弥勒信仰经河西走廊向西域传播在哈密留下痕迹,遂使哈密大像窟既融合了龟兹大像窟的形制特点,又与中原佛教信仰、塑造弥勒大像以及河西弥勒造像风格一脉相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州 庙尔沟佛寺 大像窟 弥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塔柱”还是“山窟”?--克孜尔中心柱窟“中心柱”形制源流及意义探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马诚 雷启兴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7-111,I0011,共6页
学术界质疑克孜尔“中心柱窟”“塔柱”的称谓是否正确,对于其形制源流,未有清晰解释。中心柱窟正壁、主室及后室甬道券顶绘制山形,洞窟内构造出须弥山。文章追溯印度、犍陀罗、中亚石窟形制,除右绕礼拜外,在中亚形成佛塔和涅槃的组合,... 学术界质疑克孜尔“中心柱窟”“塔柱”的称谓是否正确,对于其形制源流,未有清晰解释。中心柱窟正壁、主室及后室甬道券顶绘制山形,洞窟内构造出须弥山。文章追溯印度、犍陀罗、中亚石窟形制,除右绕礼拜外,在中亚形成佛塔和涅槃的组合,暗示出中心柱窟具有“山窟”和“塔柱”两重意义,这也是克孜尔中心柱窟的特别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孜尔中心柱 大像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