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传输距离下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优化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延杰 李峰 +3 位作者 周思齐 马晓磊 冯建勇 霍栩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05-416,共12页
针对无线充电系统原边线圈嵌入路面结构后耦合线圈之间的距离增大、耦合程度减弱的问题,对线圈结构进行优化,以实现大传输距离下无线电能的传输。通过电磁有限元仿真对线圈的内径、外径和匝数进行优化,提出以耦合系数为优化目标的线圈... 针对无线充电系统原边线圈嵌入路面结构后耦合线圈之间的距离增大、耦合程度减弱的问题,对线圈结构进行优化,以实现大传输距离下无线电能的传输。通过电磁有限元仿真对线圈的内径、外径和匝数进行优化,提出以耦合系数为优化目标的线圈结构参数优化流程,同时,在Simulink中搭建无线充电系统的电路仿真平台,对采用优化后线圈结构的无线充电系统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随着线圈内径增大,耦合系数先增大,达到峰值后迅速减小;随着线圈外径增大,耦合系数逐渐增大;在不同外径下,线圈的最优匝数均为9匝;3个参数中,增大外径是提高线圈耦合程度最有效的方式;最终优化后线圈的参数为外径480 mm、内径210 mm、匝数9匝,可以实现300 mm距离的电能传输,系统输出功率保持在2.96~3.70 kW,传输效率达到86.54%,横向容许偏移距离可达60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充电系统 电动汽车 无线电能传输(wireless power transfer WPT) 耦合线圈 大传输距离 磁耦合谐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频率特性 被引量:90
2
作者 李阳 杨庆新 +4 位作者 闫卓 陈海燕 张献 金亮 薛明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11,共5页
针对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传输效率随着发射设备与接收设备距离的变化而波动的问题,采用频率特性的新方法分析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得到了对实际系统设计具有关键指导作用的结果,其中包括频率分裂特性和最大传输距离。利用频率分... 针对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传输效率随着发射设备与接收设备距离的变化而波动的问题,采用频率特性的新方法分析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得到了对实际系统设计具有关键指导作用的结果,其中包括频率分裂特性和最大传输距离。利用频率分裂规律对不同距离的效率进行频率跟踪补偿可以提高系统传能效率。通过设计的相关的实验电路验证了频率分裂特性与系统最大传输距离(临界耦合点)理论分析的正确性,为提高无线电能传输功率和距离提供有效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能传输 磁耦合谐振 频率特性 频率跟踪 大传输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初始载波频移抑制孤子互作用
3
作者 钟鸣宇 曹文华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51-354,共4页
介绍了一种基于孤子初始载波频移抑制孤子相互作用的方法。通过分析,发现孤子串最外层的两个孤子受相互作用影响最大,提出将孤子串中最外层的两个孤子进行初始的频率移动,较好地抑制了孤子相互作用。分析了频移量对传输距离的影响,结果... 介绍了一种基于孤子初始载波频移抑制孤子相互作用的方法。通过分析,发现孤子串最外层的两个孤子受相互作用影响最大,提出将孤子串中最外层的两个孤子进行初始的频率移动,较好地抑制了孤子相互作用。分析了频移量对传输距离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具体的系统,存在最佳频移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子相互作用 初始频率移动 大传输距离 孤子相对间隔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路由半径自适应的长链状无线传感网络协议
4
作者 林炜岚 肖金超 资双飞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7-104,共8页
长链状无线传感网络的节点呈长链状分布。这种特殊的拓扑结构将导致数据碰撞概率增大、传输时延增加,且越靠近Sink节点的地方该现象越明显,这将影响Sink节点的数据接收,甚至导致整个网络的崩溃。针对长链状无线传感网络的链路特征,提出... 长链状无线传感网络的节点呈长链状分布。这种特殊的拓扑结构将导致数据碰撞概率增大、传输时延增加,且越靠近Sink节点的地方该现象越明显,这将影响Sink节点的数据接收,甚至导致整个网络的崩溃。针对长链状无线传感网络的链路特征,提出了基于最大传输距离的路由半径自适应调节策略RAMD(Route-radius Adaptive with Max Transmission Distance)。该协议通过以PRR(Packet Receive Rate)及RSSI(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相结合的链路质量评估方法自适应调节路由半径,设计基于分级同步的冲突避免机制及基于最优传输距离的自适应路由调整策略。通过与典型的分层路由和顺序传输路由的性能对比的仿真,以及对200个节点的长链状无线网络的物理平台的搭建及测试表明,RAMD协议对简化路由选择、降低时延和减少数据冲突有显著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状无线传感器网络 PRR RSSI 大传输距离 路由半径 自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