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大伙房水库上游水质评价及预测 被引量:18
1
作者 闫滨 杨骁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84-288,381,共6页
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及层次分析法对辽宁省浑河大伙房水库上游北杂木、古楼及台沟断面丰、枯水期的水质进行评价,同时将水质评价结果(水质模糊综合评价指数)与对应上游来水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建立来水量与水质模糊综合评价指数的非线性回... 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及层次分析法对辽宁省浑河大伙房水库上游北杂木、古楼及台沟断面丰、枯水期的水质进行评价,同时将水质评价结果(水质模糊综合评价指数)与对应上游来水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建立来水量与水质模糊综合评价指数的非线性回归模型,并利用该模型进行水质预测。结果表明:非线性回归模型具有较高的拟合效果,应用该模型可以对上游各来水断面的水质类别进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评价 水质预测 模糊综合评价法 层次分析法 非线性回归模型 大伙房水库上游 水质模糊综合评价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时间维度的灰水足迹核算与评价——以浑河大伙房水库上游段为例 被引量:4
2
作者 闫滨 黄万霞 刘羽婷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40-45,共6页
灰水足迹是一种基于稀释水需求量提出的新的水质评价方法,为定量描述水质与水量的关系提供了崭新的思路。但在实际流域尺度下灰水足迹的研究中,由于未考虑时间维度的划分,使得灰水足迹的评价结果往往不够准确,掩盖了个别时段水体污染的... 灰水足迹是一种基于稀释水需求量提出的新的水质评价方法,为定量描述水质与水量的关系提供了崭新的思路。但在实际流域尺度下灰水足迹的研究中,由于未考虑时间维度的划分,使得灰水足迹的评价结果往往不够准确,掩盖了个别时段水体污染的严重程度。因此,为了准确评价水质,真实反映水质状况,提出基于时间维度的灰水足迹核算与评价方法,即分别核算每年枯水期、平水期和丰水期的灰水足迹和水污染程度,利用水污染程度这一指标分别对每个时间段灰水足迹的可持续性作出评价。结果显示,不同时间维度下核算出的水污染程度值相差较大,且在丰、平、枯水期核算出的水污染程度值与实际情况更相符。较年际水平下灰水足迹的核算与评价方法,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够更加准确有效地评价灰水足迹的可持续性,反映出水体在各时段的实际污染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水足迹 时间维度 水污染程度 水质评价 大伙房水库上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伙房水库上游流域生态环境现状及防治对策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崔双发 李树滢 +4 位作者 史玉强 曹月坤 王健 金福杰 来永斌 《水利渔业》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6-48,共3页
报道了大伙房水库及上游流域水质保护和生态环境现状。汇水区内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是水资源短缺,库区水体富营养化,森林生态功能衰退和农业污染严重等。提出了水质保护和污染防治对策。
关键词 大伙房水库上游流域 生态环境 水质 水资源 水体富营养化 森林生态功能 农业污染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伙房水库上游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雷永东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22年第4期34-35,共2页
浑河、社河、苏子河3条支流属大伙房水库及其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和供水水源地,其功能定位为水源涵养区。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技术体系围绕这个核心定位,覆盖以下内容:通过封育治理人类活动较少的山地,以小流域为单元综合治理水土流失严重... 浑河、社河、苏子河3条支流属大伙房水库及其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和供水水源地,其功能定位为水源涵养区。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技术体系围绕这个核心定位,覆盖以下内容:通过封育治理人类活动较少的山地,以小流域为单元综合治理水土流失严重区,做好农药化肥施用量控制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以“改路、改厕、改水、改环境”和“清障、清污、清垃圾”多种方式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沿河两侧建设植物保护带,加快形成小流域综合防治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清洁小流域 治理技术 大伙房水库上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