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信用消费:自由还是控制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孙炜
-
机构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
出处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29-30,共2页
-
文摘
在信息经济和大众传媒时代,信用消费作为一种生活常态,正逐渐成为大众流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传媒时代的超前消费和奢侈消费行为不是简单的理性经济行为,它更多地受制于以传媒为中介的符号“场域”诱惑;信用消费大众化不纯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它更多地体现了一种生活方式和文化现象。由媒体制造的符号需求造成了消费迷失与消费异化的现象,信用消费扩张的背后隐藏着若干价值扭曲与价值偏差等文化认同危机。从某种意义上说,超前消费文化是一种“异化”的文化,超前消费者在无度的物欲中付出了“异化”自己的代价,加剧了人的自由时间、自由空间被挤占,成了物品消费和符号消费的奴隶。
-
关键词
信用消费
符号控制
有限理性
信息经济
中国
大众流行文化
理性经济行为
文化认同
超前消费
-
分类号
F832
[经济管理—金融学]
F124.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
-
题名电影投融资与营销传播的互动关系研究
- 2
-
-
作者
刘庆振
-
机构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公共管理与传媒学院
-
出处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5-9,共5页
-
文摘
随着电影产业化和专业化程度的不断深化,业界也逐渐认识到营销之于电影的重要价值。事实上,站在营销学和传播学的角度来看,电影作为一种信息商品或文化商品,它的产业链和传统制造业产业链有着非常大的区别,它从开始创意到放映完毕的每个环节都存在着巨大的传播价值,并"将生产、消费融入生活,把当今时代的新技术、新传播手段和人们的生活题材相结合,这是发展创造新价值的重要途径。"[1]因此,
-
关键词
互动关系
信息商品
营销学
传播价值
资本市场
文化商品
营销传播策略
生活题材
口碑传播
大众流行文化
-
分类号
J943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
-
题名从县城文青到“布波族”——再评《后会无期》
被引量:2
- 3
-
-
作者
刘安
-
机构
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
-
出处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7-20,共4页
-
文摘
一、漂流的青春镜像伴随着中国80后、90后,甚至00后的长大成人以及大众流行文化的不断扩张,小资、小清新、文艺青年的文化想象及其叙事,日渐成为当下青年文化的主流。这些长大成人的孩子洋溢着明快却又伤感的气息宣告着"青春共同体"的出场,在"青春万岁"的口号下寻找着彼此的认同继而"团结"在一起向主流话语发起挑战。可以说从梁启超提出"少年中国"起。
-
关键词
后会无期
大众流行文化
青年文化
小资
文艺青年
青春万岁
主流话语
青春电影
文化想象
少年中国
-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