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众文化语境中的文学批评 被引量:10
1
作者 吴子林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56-57,共2页
关键词 大众文化 语境 文学批评 意识形态 消费方式 话语生产 主流文化 精英文化 文化生产 文化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众文化的时代与想象力的衰落 被引量:8
2
作者 周宪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20-25,共6页
有位哲人说过,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之一就在于人是有想象力的.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人类文化的发展史就是其想象力不断发展的历史.在文化领域,科学与艺术是历来被认为最能体现人类想象力的两大领域;失去了想象力,就很难设想我们曾有过辉... 有位哲人说过,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之一就在于人是有想象力的.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人类文化的发展史就是其想象力不断发展的历史.在文化领域,科学与艺术是历来被认为最能体现人类想象力的两大领域;失去了想象力,就很难设想我们曾有过辉煌的成就和文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众消费文化 大众文化 艺术想象力 审美文化 表现性 中国文化 发展趋势 新时期文学 话语形式 工具性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世纪中国动画电影批评话语转向与批评方法论重构 被引量:1
3
作者 刘迅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6-51,共6页
“21世纪中国动画电影批评话语转向与批评方法论重构”的提出是基于后理论时代中国动画电影批评发展现状及批评话语发生重大转向的双向考虑,它不仅是对中国动画电影批评学理建设与批评方法论重构的整体观照,更是对当下中国动画学学科体... “21世纪中国动画电影批评话语转向与批评方法论重构”的提出是基于后理论时代中国动画电影批评发展现状及批评话语发生重大转向的双向考虑,它不仅是对中国动画电影批评学理建设与批评方法论重构的整体观照,更是对当下中国动画学学科体系“史”“论”“批评”三者出现失衡现象的学术发声。以中国动画电影批评现状为学理判断,提出21世纪中国动画电影批评话语体系的三大重要转向及批评方法论重构的三种方法,从而实现对中国动画电影批评话语体系建设的学术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世纪中国动画电影批评 公共情境话语转向 赛博空间话语转向 大众文化消费话语转向 批评方法论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持审美话语对综艺节目低俗倾向的拮抗作用
4
作者 侯亚光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1-153,共3页
关键词 电视综艺节目 媚俗化 主持人 审美话语 后现代主义思潮 大众文化 文化生产 解构主义 消费产品 电视工作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历史与影像:诗仙李白的多重形象互文
5
作者 周梅芬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4-88,共5页
20世纪后半叶至今,可谓是视觉文化产生并走向繁荣的时代,影视产品正是其中最为重要的文化表象之一。可以说“以影视为代表的视觉文化所具备的文化力量,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实行了时下时髦的由话语中心逆转的‘视觉转向... 20世纪后半叶至今,可谓是视觉文化产生并走向繁荣的时代,影视产品正是其中最为重要的文化表象之一。可以说“以影视为代表的视觉文化所具备的文化力量,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实行了时下时髦的由话语中心逆转的‘视觉转向’倾向”[1]。而这种转向的根源,在于现今人们对它们的接受已经从单纯的由技术带来的震惊及热情,走向了融消费娱乐、意识形态和文化建设于一体的阶段,甚至正日益成为个体或群体反思生命存在及价值或意义等的载体文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语中心 视觉文化 诗仙李白 消费娱乐 文化表象 视觉转向 影视产品 多重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