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亚湾海域油类和化工品海上运输安全与环境风险评估和对策研究
1
作者 李立 《世界海运》 2003年第6期46-47,共2页
分析大亚湾海域油类和化工品海上运输现状和发展态势,进行初步的安全与环境风险评估,提出防范对策和管理思路。
关键词 大亚湾海域 油类 化工品 海上货物运输 安全 环境风险评估 防范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惠州港史上首次海岸溢油应急救援综合演习在大亚湾举行
2
作者 邓宝利 蔡俊杨 《中国海事》 2009年第12期80-80,共1页
11月19日上午,“海巡152”、“碧海一号”、“惠港拖一”等8艘船舶突然在大亚湾海域集结,火速驶往惠州港东联壳牌码头水域,紧急处置中海壳牌公司T805储油罐泄漏入海的15吨化工原料油!现场围控警戒、布设围油栏、探测油气浓度、喷洒... 11月19日上午,“海巡152”、“碧海一号”、“惠港拖一”等8艘船舶突然在大亚湾海域集结,火速驶往惠州港东联壳牌码头水域,紧急处置中海壳牌公司T805储油罐泄漏入海的15吨化工原料油!现场围控警戒、布设围油栏、探测油气浓度、喷洒消防水、抛洒消油剂,一场声势浩大的海上溢油清污行动紧张地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亚湾海域 海上溢油 惠州港 海岸 演习 救援 壳牌公司 油罐泄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海水域贝类麻痹性毒素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徐卞 《南方水产科学》 CAS 2003年第5期4-4,共1页
麻痹性贝类毒素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外专家研究的热点。水科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对近海水域中贝类麻痹性毒素进行检测研究。经过实际检测表明: 1、珠江口海域四种贝类PSP为未检出(【1.75-9.68Mu/g内);大鹏湾海域10种贝类PSP含量未检出;大亚湾... 麻痹性贝类毒素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外专家研究的热点。水科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对近海水域中贝类麻痹性毒素进行检测研究。经过实际检测表明: 1、珠江口海域四种贝类PSP为未检出(【1.75-9.68Mu/g内);大鹏湾海域10种贝类PSP含量未检出;大亚湾海域13种贝类PSP含量为未检出;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痹性毒素 研究进展 大亚湾海域 检测研究 大鹏湾 P含量 近海水域 麻痹性贝类毒素 研究所 华贵栉孔扇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惠州海事成功救助破舱进水香港籍游船
4
作者 蔡俊杨 刘振 《珠江水运》 2014年第11期36-36,共1页
6月4日01:30时,惠州海事局接报,一香港籍木质游船从深圳南澳岛出发,前往惠州大亚湾海域进行夜钓,航经大亚湾小三门岛附近时被一艘不知名的小货船碰撞,导致船尾进水,船体下、沉,船上18人遇险,请求救援。接报后,惠州局迅即启动... 6月4日01:30时,惠州海事局接报,一香港籍木质游船从深圳南澳岛出发,前往惠州大亚湾海域进行夜钓,航经大亚湾小三门岛附近时被一艘不知名的小货船碰撞,导致船尾进水,船体下、沉,船上18人遇险,请求救援。接报后,惠州局迅即启动应急预案,派出海事救助船,协调渔政、边防等公务船艇展开救助。该局搜收人员通过AIS系统锁定遇险船舶位置,确定该船为香港籍流动游船“海鹰1”号。海事人员一方面保持与遇险人员的联系,了解船舶破损及进水情况,安抚船上人员保持镇定,指导遇险人员登上救生艇弃船逃生,另一方面利用VTS、AIS、VHF等设备,协调正在事发水域咐近的“利源7”及“保航”号两条商船就地展开搜救。03:10时,深圳公务救助船艇发现了漂浮在漆黑海面上的两条救生艇,艇上18名遇险人员安全获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事局 游船 惠州 香港 进水 遇险人员 大亚湾海域 AIS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惠州海事局港口海事处 做石化大港的“守护者”
5
作者 张剑 涂日粦 《珠江水运》 2012年第19期32-33,共2页
惠州港地处广东珠江三角洲东部沿海大亚湾海域,是惠州市实施“以港兴市”和建设沿大亚湾经济带发展战略的重要支点。临港有年加工原油1200万吨的中海油惠州炼化项目、年产95万吨乙烯的中海壳牌石油化工项目等大型临港工业,港口危险货... 惠州港地处广东珠江三角洲东部沿海大亚湾海域,是惠州市实施“以港兴市”和建设沿大亚湾经济带发展战略的重要支点。临港有年加工原油1200万吨的中海油惠州炼化项目、年产95万吨乙烯的中海壳牌石油化工项目等大型临港工业,港口危险货物年吞量4300万吨左右,占广东危险品海上运输量的20%以上,是华南地区石油化工品主要集散地,同时也是全国海上危险品运输的高风险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惠州市 海事局 港口 石油化工项目 大亚湾海域 危险品运输 石化 珠江三角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