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中小学课程德育一体化建设的整体架构与实践路径研究 被引量:109
1
作者 翁铁慧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12,共8页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从大中小学课程德育一体化建设的基本内涵出发,立足价值性、科学性、系统性原则,综合教育教化功能中的价值共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内涵以及世界各国德育的普遍经验,提出以政治认同、国...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从大中小学课程德育一体化建设的基本内涵出发,立足价值性、科学性、系统性原则,综合教育教化功能中的价值共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内涵以及世界各国德育的普遍经验,提出以政治认同、国家意识、文化自信和人格养成为重点的大中小学课程德育一体化的顶层内容体系,并探索通过课程设计、课程教学、师资队伍、课程评价等方面的一体化构架,着力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中小学课程德育一体化建设 顶层设计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中小学体育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的学理诠释与策略构思 被引量:2
2
作者 樊三明 吕慧敏 +2 位作者 朱美珍 毛薇 董翠香 《体育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7-114,共8页
大中小学体育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是加快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构筑“大思政”育人格局的重要举措。通过逻辑推理和政策分析,辨识大中小学体育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的生成逻辑与内涵要义,明确其实施的思维方式及策略意义重大。研究认为,大中... 大中小学体育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是加快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构筑“大思政”育人格局的重要举措。通过逻辑推理和政策分析,辨识大中小学体育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的生成逻辑与内涵要义,明确其实施的思维方式及策略意义重大。研究认为,大中小学体育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蕴含深厚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现实逻辑,其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三全育人”为核心理念、以价值塑造为行动导向、以学段统筹为基本要求。为夯实大中小学体育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学理基础,达到提质增效,提出以系统性思维健全教学体系、以开放性思维提升师资队伍、以协同性思维优化教育资源、以规范性思维升级管理体系的实施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课程思政 大中小学体育课程 一体化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初中学校的实践探索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军平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7-9,共3页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山西大学附属中学汾东学校领导与教师共同努力,积极探索实践,形成了“一个中心、两个维度、三个着力点、四个支架、五大原则和六种教学法”的“123456工程”,推进大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学校实现...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山西大学附属中学汾东学校领导与教师共同努力,积极探索实践,形成了“一个中心、两个维度、三个着力点、四个支架、五大原则和六种教学法”的“123456工程”,推进大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学校实现了长足的发展,也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初中学校 “123456”工程 课程思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中小学体育课程一体化建设困境与突破路径研究 被引量:38
4
作者 杨东博 张强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1-47,共7页
一体化体育课程建设是针对当前实践中存在的教学内容连贯性不强、纵向衔接不畅、课程设计满足学生对终身体育和身心健康发展需求不足等现象的体育课程建设模式。大中小学体育课程一体化建设是推进新时代中国体育强国建设的基础性工程,... 一体化体育课程建设是针对当前实践中存在的教学内容连贯性不强、纵向衔接不畅、课程设计满足学生对终身体育和身心健康发展需求不足等现象的体育课程建设模式。大中小学体育课程一体化建设是推进新时代中国体育强国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是贯彻“立德树人”工程的关键环节,尤其对培育实际参与体育强国以及“立德树人”工程建设的专业人才意义十分重大。鉴于体育课程一体化存在的建设困境,坚持问题导向,从现阶段一体化体育课程建设所面临的困境入手,重点研究一体化课程实践运行面临的制度困境、实施困境以及监督困境,发现目前课程一体化建设正陷入制度困境、实施困境以及监督困境之中,其建设受制于认知不统一、内容不统一、队伍建设不统一。为此,基于对困境及原因的分析,提出了突破困境的实践路径,即从统一目标上加强理念层面的顶层建设,从统一教学上加强内容层面的顶层建设,从优化监督上加强监督层面的顶层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中小学 体育课程 一体化建设 困境 突破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宋玉静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72-78,共7页
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具有覆盖大中小学学习全过程、融入大中小学学生生活全领域等特性,在学生的成长成才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长期以来,思政课在育人过程中却存在诸如学段间、课程间内容过度重复衔接... 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具有覆盖大中小学学习全过程、融入大中小学学生生活全领域等特性,在学生的成长成才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长期以来,思政课在育人过程中却存在诸如学段间、课程间内容过度重复衔接性不高,大中小学教师"各管一段"、"背靠背"教学,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不顾后、大学思政课教师不瞻前等问题,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性、连贯性,无法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总体目标。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思政课建设必须站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高度,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厘清各学段的课程目标,明确不同学段教材的难易度和区分度,根据学生成长规律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内容兼顾交融,搭建平台,为实现大中小学思政课教育教学三个层级的循序渐进和有效衔接,提供相应的政策指引及体制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中小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 一体化建设 课程目标 螺旋上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的现实困境及机制建设探究 被引量:20
6
作者 韩春红 沈晔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13,共6页
统筹推进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是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关键。该文结合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的内涵,指出当前推进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的工作实践中呈现了以下现实困境:德育的主副渠道一体化还有待加强,德育一体化的评价考核和总结推广难以... 统筹推进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是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关键。该文结合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的内涵,指出当前推进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的工作实践中呈现了以下现实困境:德育的主副渠道一体化还有待加强,德育一体化的评价考核和总结推广难以一体化实施,德育一体化中的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发挥不足,德育一体化中的政府功能需要及时补位。推进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应及时健全德育资源保障机制、德育一体化评价-反馈-推广联动机制、德育一体化动态监测机制和教师德育能力更新机制,作为突破现实困境的重要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 德育一体化 机制建设 立德树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课程逻辑与实践理路 被引量:20
7
作者 李寒梅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5-61,共7页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增强思政课整体育人功能的关键。新时代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有着自身的内在要求与特点。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在某种程度上...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增强思政课整体育人功能的关键。新时代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有着自身的内在要求与特点。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目标的断裂与模糊、内容的叠加与重复、教学方式的笼统与评价建设的进程不一等问题。未来的课程一体化建设需要立足不同阶段青少年的成长特点,在体现课程目标、内容、实施与评价的阶段性特征中,增进培育效果,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中小学思政课 一体化建设 课程逻辑 实践理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系统性及实践路径 被引量:5
8
作者 胡敏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80-86,共7页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既是实践问题,又是理论问题。其理论认识源于“衔接论”又超越“衔接论”,突出强调思政课的系统性,强调一体协同铸魂育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实践推进要求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求“变”过程中坚持系统性、...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既是实践问题,又是理论问题。其理论认识源于“衔接论”又超越“衔接论”,突出强调思政课的系统性,强调一体协同铸魂育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实践推进要求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求“变”过程中坚持系统性、因时因势深入。坚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系统性体现为坚持学理认知的系统性、个体成长的系统性、政治引导的系统性,把握不同知识接受阶段的学理性、政治性、价值性和实践性的整体逻辑。系统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需要统筹好“一”与“多”、“变”与“稳”、“专”与“全”的辩证关系,以期实现思政课铸魂育人成效的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中小学 思政课 一体化建设 德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基础 被引量:5
9
作者 隋牧蓉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1期19-21,共3页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要求深化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以下简称“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1] 。《若干意见》明确指出,按照立德树人的根本任...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要求深化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以下简称“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1] 。《若干意见》明确指出,按照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总设计安排,各学段思政课在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应相对独立又有机融合;尤其在“完善思政课课程教材体系”部分内容中,从思政课课程目标的整体规划、思政课课程体系的调整创新、思政课课程内容的统筹推进、思政课教材体系的建设等几个方面阐述了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统”与“分”设计 [1] 。其中,小学思政课作为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前端,其基础地位和奠基意义不言自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课 立德树人 大中小学 一体化建设 中共中央办公厅 整体规划 国务院办公厅 课程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体化视域下的课程德育 被引量:2
10
作者 冯建军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12,共9页
课程德育、学科德育与课程思政都是指利用思政课之外的其他课程进行德育,其内涵具有一致性。从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的角度看,课程德育更适合用在小学阶段,学科德育适合用在中学阶段,课程思政适合用在高等教育阶段。课程德育具有更大... 课程德育、学科德育与课程思政都是指利用思政课之外的其他课程进行德育,其内涵具有一致性。从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的角度看,课程德育更适合用在小学阶段,学科德育适合用在中学阶段,课程思政适合用在高等教育阶段。课程德育具有更大的包容性,可以涵盖学科德育和课程思政。课程德育具有内在的逻辑,突出表现在德育与智育的一体,课程是法定的权力,知识具有真善美的价值,教学具有教育性。课程德育的内在逻辑决定了德育内在于课程,是课程的本性使然。但课程德育实施中存在着课程与德育“两张皮”的现象,德育脱离课程的本质,变得狭隘化、形式化。有效实施课程德育需要转变观念,加强一体化的顶层设计,建立全要素的课程德育体系,增强教师的课程德育意识,提升教师课程德育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德育 学科德育 课程思政 大中小学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育课程一体化”何谓---概念存在的必要与可能 被引量:2
11
作者 檀传宝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14,共11页
从总体上看,在当代世界,“动态社会已经成为常态”。无论是从社会与历史的宏观背景,还是从价值与教育的实践视角来考察,“德育课程一体化”这一概念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与“德育课程一体化”类似的探索,并不仅仅存在于中国社会和教育... 从总体上看,在当代世界,“动态社会已经成为常态”。无论是从社会与历史的宏观背景,还是从价值与教育的实践视角来考察,“德育课程一体化”这一概念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与“德育课程一体化”类似的探索,并不仅仅存在于中国社会和教育实践之中。从理论上看,“德育课程一体化”的确有其实现的可能性。但是,“德育课程一体化”概念要真正得以成立,就应有其价值目标上的生态性、教育理念上的稳定性、教育力量上的整合性特征或规定性。所谓“德育课程一体化”,就是要努力在价值观和教育理念两个方面都形成共识的基础上实现德育力量的有机整合。过犹不及,“德育课程一体化”的探索要警惕这一概念可能导致的认识上的陷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育 思政课 大中小学 课程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