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3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内容、方法及评价视角的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
1
作者 于意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0期39-42,共4页
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是学校思政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从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评价三个维度出发,分析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意义,进而剖析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引发学校思政教育的深度变革,提出推进大中小... 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是学校思政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从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评价三个维度出发,分析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意义,进而剖析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引发学校思政教育的深度变革,提出推进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的实施建议,对于全面提升学校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培养合格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 时代价值 深度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化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的四重逻辑 被引量:1
2
作者 任志锋 王天娇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23,共7页
深化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是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的重要制度安排,其要义在于通过优势集成、资源整合、协同发力,打造全员参与、全程衔接、全方位联动的思政课改革创新协作体和思政育人有机体。为此,应遵循... 深化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是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的重要制度安排,其要义在于通过优势集成、资源整合、协同发力,打造全员参与、全程衔接、全方位联动的思政课改革创新协作体和思政育人有机体。为此,应遵循价值定向逻辑,通过构建有序进阶的价值目标、明确权责共担的价值规范、打造网状共生的价值关系,推动各级各类思政育人主体目标同向、和谐共生;遵循利益融通逻辑,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和系统观念,整合差异化利益需求,增进多维度利益均衡,不断增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的内生动力;遵循制度保障逻辑,着力完善多维立体的共同体组建运行机制,构建常态长效的共同体协作评价机制,确保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行稳致远;遵循技术赋能逻辑,加快数字化资源开发共享,构建跨域融合的育人生态,畅通全过程、全领域、全要素协同育人链路,不断提升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的整体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中小学一体化共同体 价值 利益 制度 技术赋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家精神引领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一体化建设 被引量:3
3
作者 费萍 吴方梅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2-58,共7页
教师是办好思政课的关键,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必然要高质量推进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一体化建设稳步推进并初显成效,为推动教师队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坚强的主体力量... 教师是办好思政课的关键,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必然要高质量推进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一体化建设稳步推进并初显成效,为推动教师队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坚强的主体力量。但一体化建设也存在师资供给不充足、培育不平衡不充分、交流沟通不畅通、培育机制不健全等现实问题。有鉴于此,应强化教育家精神引领,通过配备一体化建设、培养一体化建设、协同一体化建设、机制一体化建设等实践策略,高质量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为思政课内涵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中小学 课教师队伍 一体化建设 教育家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赋能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以职业教育思政课建设为例
4
作者 胡清雅 赵莉 乐康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9期84-90,共7页
职业教育思政课建设是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关键组成部分。在新时代,借助数字技术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促使职业教育思政课深度融入其中,是实现职业教育思政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举措。这不仅高度契合国家战略,还能有效创新... 职业教育思政课建设是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关键组成部分。在新时代,借助数字技术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促使职业教育思政课深度融入其中,是实现职业教育思政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举措。这不仅高度契合国家战略,还能有效创新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响应国家人才需求,助力教育公平与区域协调发展。然而,在教育实践过程中,职业教育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遭遇基础设施资源失衡、学段内容重复割裂、教师数字素养欠缺以及教学评价机制滞后等诸多困境。因此,在具体实施中,应通过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创新“三阶递进”教学模式、实施“双师协同”能力提升计划、完善动态化评价监测机制等路径实现数字技术赋能,为职业教育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中小学一体化 数字技术 职业教育 一体化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中小学体育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的学理诠释与策略构思 被引量:9
5
作者 樊三明 吕慧敏 +2 位作者 朱美珍 毛薇 董翠香 《体育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7-114,共8页
大中小学体育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是加快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构筑“大思政”育人格局的重要举措。通过逻辑推理和政策分析,辨识大中小学体育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的生成逻辑与内涵要义,明确其实施的思维方式及策略意义重大。研究认为,大中... 大中小学体育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是加快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构筑“大思政”育人格局的重要举措。通过逻辑推理和政策分析,辨识大中小学体育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的生成逻辑与内涵要义,明确其实施的思维方式及策略意义重大。研究认为,大中小学体育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蕴含深厚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现实逻辑,其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三全育人”为核心理念、以价值塑造为行动导向、以学段统筹为基本要求。为夯实大中小学体育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学理基础,达到提质增效,提出以系统性思维健全教学体系、以开放性思维提升师资队伍、以协同性思维优化教育资源、以规范性思维升级管理体系的实施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课程 大中小学体育课程 一体化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中茶文化传承与教育的价值 被引量:1
6
作者 邵洋阳 曹涌 《福建茶叶》 2025年第1期134-136,共3页
茶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瑰宝,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与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进程中,茶文化的传承与教育不仅有助于弘扬传统,更能深化学生的文化自信,激发爱国情怀。本文立足于当前思政课一体化中茶文化传承与教... 茶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瑰宝,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与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进程中,茶文化的传承与教育不仅有助于弘扬传统,更能深化学生的文化自信,激发爱国情怀。本文立足于当前思政课一体化中茶文化传承与教育的现状,深入剖析其在思政教育领域的独特价值,并探索实施策略,旨在为一体化实践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同时,以信阳毛尖茶为范例,本文将详细展现茶文化在思政教育中的生动实践与显著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中小学 一体化 茶文化 传承 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机制的构建 被引量:1
7
作者 丁胜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36-39,共4页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关键路径。立足新时代育人任务,需以系统思维为指导,构建协同育人机制,包括纵向贯通各学段思政教育目标、内容与方法,横向联动课程体系与育人主体。在师...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关键路径。立足新时代育人任务,需以系统思维为指导,构建协同育人机制,包括纵向贯通各学段思政教育目标、内容与方法,横向联动课程体系与育人主体。在师资建设方面,构建师资队伍培育机制,解决各学段教师培育孤立、缺乏协同等问题;在评价考核方面,构建多维评价机制,完善评价指标、主体和方法;在支撑保障体系方面,构建统筹保障机制,涵盖政策支撑、育人协同、资源共享等维度。通过多维机制构建,推动形成“大思政”育人新格局,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筑牢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中小学一体化 协同育人 机制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辩证把握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学段差异与整体贯通
8
作者 潘莉 杨雅馨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28-32,82,共6页
辩证把握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学段差异及整体贯通,是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的关键所在。学生认知能力的进阶性提升、情绪情感的反思性深化、行为实践的自觉性转向等决定着大中小学思政课由低向高的学段差异及其螺旋上升;而素... 辩证把握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学段差异及整体贯通,是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的关键所在。学生认知能力的进阶性提升、情绪情感的反思性深化、行为实践的自觉性转向等决定着大中小学思政课由低向高的学段差异及其螺旋上升;而素养生成的流变继起、育人空间的联动协同、课程目标的远近一致,要求大中小学思政课在整体贯通中实现教育效能的累积性叠加。因此,要聚力增强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的共同归属感、教学内容的螺旋式递进、教学方法的适切性转换、教学评价的多阶性融合、教学保障的立体化协同,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与课程层级的双螺旋上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中小学 一体化建设 学段差异 整体贯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化增信”: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铸魂逻辑
9
作者 常青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0-36,共7页
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新时代党和国家一项重大战略举措,也是在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实现学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引起学界广泛关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究竟“化什么”“如何化”,决定着能否有的放矢地开展“一体化... 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新时代党和国家一项重大战略举措,也是在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实现学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引起学界广泛关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究竟“化什么”“如何化”,决定着能否有的放矢地开展“一体化”教育教学活动及其效果。我们认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铸魂逻辑的本质要求是解决“信”的问题。“信”为体、“化”为用,“以化增信”应成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铸魂逻辑的集中表达。其中,“如何化”问题又在实践层面上构成“以化增信”的关键,应该从遵循“信”的精神生成规律构建“化”的螺旋上升体系,围绕“信”的三重本质内涵构建“化”的内容方法体系,抓牢实现“信”的关键重点构建“化”的实践操作体系等方面持续发力,使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持续推进、走深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中小学一体化 “以化增信” 铸魂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杨精神融入新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研究
10
作者 杨明芳 郎禹超 包宇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25年第3期106-112,共7页
胡杨精神为新疆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时代内涵。将胡杨精神融入新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具有重要价值。助推胡杨精神融入思政课一体化教学,需遵循不同年龄段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结合各学段具体要求循序渐... 胡杨精神为新疆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时代内涵。将胡杨精神融入新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具有重要价值。助推胡杨精神融入思政课一体化教学,需遵循不同年龄段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结合各学段具体要求循序渐进。小学阶段围绕道德情感启蒙孵化情感,中学阶段围绕知识传授提升政治素养,大学阶段围绕理想信念升华注重传承与践行。构建一体化教学协同机制、推动教材内容一体化建设、打造高质量思政课教师队伍、善用“大思政课”铸魂育人是推进胡杨精神融入新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杨精神 新疆 大中小学一体化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文化融入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教学设计案例集》出版:以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为依托传承中医药文化
11
作者 杨舒媛 《介入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I0008-I0008,共1页
书名:《中医药文化融入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教学设计案例集》作者:胡承波、马其南、胡颖出版社:辽宁人民出版社ISBN:9787205108595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传承中医药... 书名:《中医药文化融入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教学设计案例集》作者:胡承波、马其南、胡颖出版社:辽宁人民出版社ISBN:9787205108595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传承中医药文化,不仅是守护民族文化根脉的需要,更是增强民族自信和文化认同的重要途径。由胡承波、马其南、胡颖主编,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医药文化融入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教学设计案例集》,深入挖掘中医药文化精髓,以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为切入点,介绍了一系列生动、具体、富有针对性的教学案例,旨在将中医药文化融入思政教育体系,便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直接应用,提升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理论课 中医药文化 民族自信 大中小学 教育体系 中国传统文化 一体化建设 文化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论视域下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现实审思与突破路径
12
作者 黎海燕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50-52,共3页
系统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培养时代新人、促进学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构建“大思政课”格局的系统性支撑。系统论视域下,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面临课程目标贯穿不够、课程内容衔接不足、课程评价体系不完善、育人... 系统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培养时代新人、促进学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构建“大思政课”格局的系统性支撑。系统论视域下,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面临课程目标贯穿不够、课程内容衔接不足、课程评价体系不完善、育人机制协同不畅等现实困境。因此,需统筹处理好“一”与“多”,“闭”与“贯”,“破”与“立”,“纵”与“横”等多重关系,推进育人目标、课程内容、评价体系、育人机制等多维度的一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论 大中小学 一体化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路径——评《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
13
作者 张军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F0003-F0003,共1页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力保障,因此,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到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时代之需、现实之要。《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一书沿历史脉络厘清了中华民族的由来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深入...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力保障,因此,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到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时代之需、现实之要。《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一书沿历史脉络厘清了中华民族的由来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深入阐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体内涵与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中小学 一体化建设 中华民族共同体 有力保障 教育实效性 历史脉络 具体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色资源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逻辑进路
14
作者 王奕衡 胡国胜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53-56,共4页
红色资源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赓续红色血脉、筑牢理想信念根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要之举。当前,红色资源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面临着资源碎片化、价值弱化脱节、教学断层化、制度滞后性等多重矛盾。为此,... 红色资源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赓续红色血脉、筑牢理想信念根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要之举。当前,红色资源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面临着资源碎片化、价值弱化脱节、教学断层化、制度滞后性等多重矛盾。为此,应通过构建主题贯通与学段适配相结合的课程路径、方法创新与数字赋能相统一的教学路径、多元联动与社会参与相促进的协同路径、制度完善与常态长效相支撑的保障路径,让红色资源从知识传递升华为价值塑造,助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全面深化和教育成效的实际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资源 大中小学一体化 建构逻辑 实践进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视域下大中小学劳动思政一体化建设的三重逻辑
15
作者 王晓会 《天津农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90-96,共7页
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观认为劳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要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加强青少年劳动教育,需要遵循学生成长规律,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并贯通到大中小学各学段。遵循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观的理论逻辑,分析我国... 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观认为劳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要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加强青少年劳动教育,需要遵循学生成长规律,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并贯通到大中小学各学段。遵循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观的理论逻辑,分析我国青少年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的现实逻辑,探寻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思政一体化发展的实践逻辑。强化劳动育人功能,以劳动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是思政育人的重要途径和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中小学 劳动 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中小学思政课区域一体化的价值意蕴、驱动要素与推进策略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爱琴 师海娟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8,共9页
大中小学思政课区域一体化是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点建设方向,其核心要义在于区域教育主体突破学段和校际壁垒,以共同体成员的协作互动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区域间的有序流动和优化配置,实现大中小学思政课区域一... 大中小学思政课区域一体化是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点建设方向,其核心要义在于区域教育主体突破学段和校际壁垒,以共同体成员的协作互动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区域间的有序流动和优化配置,实现大中小学思政课区域一体化的整体内涵式发展。新时代持续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区域一体化走深走实,可广泛凝聚区域多主体人才协同共培的价值共识,形成多模态纵横连贯式的区域教育网络生态系统,全面提升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区域一体化的建设质量。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要求、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发展诉求和学生个人成长发展需求对大中小学思政课区域一体化具有正向驱动作用,牵动着大中小学思政课区域一体化建设的“时”和“序”、“质”和“量”、“道”和“术”。深化大中小学思政课区域一体化建设,要健全常态长效运行机制,畅通区域管理行动经络;补足协同推进短板弱项,统筹区域格局协调发展;建立多元主题合作网络,深化区域合作互联互通;优化教育资源服务供给,实现区域资源无界共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中小学 课区域一体化 立德树人 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红色文化资源一体化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的时代价值和现实路径 被引量:5
17
作者 任鹏 马鑫宇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2-77,共6页
地方红色文化资源是思政课建设弥足珍贵的育人资源,将其一体化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有助于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提高思政课一体化教学实效、有力引导青少年学生坚定文化自信。但从现实看,“碎片化”融入与系统化学理阐释间存在... 地方红色文化资源是思政课建设弥足珍贵的育人资源,将其一体化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有助于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提高思政课一体化教学实效、有力引导青少年学生坚定文化自信。但从现实看,“碎片化”融入与系统化学理阐释间存在差距、“同质化”融入与各学段差异化需求存在张力、“灌输式”融入与启发式教育教学要求不相匹配、多元主体齐抓共管、协同联动的合力亟须增强等问题依然存在并制约着一体化融入实效。这就要深化学理阐释,厚植一体化融入的理论根基;观照学生需求,打通一体化融入的学段壁垒;注重形式创新,激发一体化融入的创新活力;健全制度机制,筑牢一体化融入的坚强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中小学 地方红色文化资源 一体化融入 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理与路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瑞娜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0-33,共4页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蕴含着丰厚的思政课教学资源。将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对于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坚定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担负新的文化使命具有重要价值。习近...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蕴含着丰厚的思政课教学资源。将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对于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坚定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担负新的文化使命具有重要价值。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既要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场域三个方面准确把握融入的关键要点,又要从建强师资队伍、甄选教学方法、完善机制保障等方面着手,全面推进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思政课教学,激励学生自觉投身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 大中小学一体化 课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高效衔接:价值意蕴、历史逻辑与实践进路 被引量:3
19
作者 黄坤 《当代教育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4-82,共9页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育人工程,高效衔接是其中的关键所在。一体化高效衔接是按照不同学段学生心智成熟程度的成长规律以及思政课教学规律,对各个学段存在壁垒的思政课进行整体布局与统筹安排,其目标...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育人工程,高效衔接是其中的关键所在。一体化高效衔接是按照不同学段学生心智成熟程度的成长规律以及思政课教学规律,对各个学段存在壁垒的思政课进行整体布局与统筹安排,其目标导向契合国家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其育人格局有助于回应培养胸怀国之大者的人才战略诉求。一体化高效衔接理念发端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期,到改革开放之后展开要素建设,再到党的十八大之后形成系统。新时代促进一体化高效衔接要构建网络资源平台,完善课程内容,统筹教材体系,建强教师队伍,优化体制机制,从而促进一体化建设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中小学一体化建设 高效衔接 价值意蕴 历史逻辑 实践进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需要处理好六大关系 被引量:3
20
作者 贾绘泽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4-109,共6页
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是新时代新征程进一步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战略部署,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处理好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重点突破和系统... 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是新时代新征程进一步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战略部署,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处理好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重点突破和系统集成、典型示范和全面推进、价值引领和规律遵循、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思政课程和“大思政课”这六大关系。只有正确处理好六大关系,才能深刻把握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规律,更好地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中小学 一体化 改革创新 立德树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