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2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中小学教材一体化建设研究
1
作者 金东瑞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69-74,共6页
不同学段间教材的一体化建设直接影响教材质量和育人效果。当前我国大中小学教材衔接过程中存在着教材内容低效重复、纵向逻辑衔接彼此割裂以及部分概念术语表达殊异等现实问题。除教材编写与使用的管理惯性之外,相关政策的规范性不足... 不同学段间教材的一体化建设直接影响教材质量和育人效果。当前我国大中小学教材衔接过程中存在着教材内容低效重复、纵向逻辑衔接彼此割裂以及部分概念术语表达殊异等现实问题。除教材编写与使用的管理惯性之外,相关政策的规范性不足也是导致教材衔接问题的重要因素。通过借鉴新加坡、日本等国在加强教材一体化建设方面的有益经验,建议建立教材一体化建设统领式框架,出台教材一体化建设新课程标准,提高教材一体化建设的治理水平,为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教材的一体化建设提供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中小学教材 教材衔接 一体化 政策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杨精神融入新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研究
2
作者 杨明芳 郎禹超 包宇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25年第3期106-112,共7页
胡杨精神为新疆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时代内涵。将胡杨精神融入新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具有重要价值。助推胡杨精神融入思政课一体化教学,需遵循不同年龄段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结合各学段具体要求循序渐... 胡杨精神为新疆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时代内涵。将胡杨精神融入新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具有重要价值。助推胡杨精神融入思政课一体化教学,需遵循不同年龄段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结合各学段具体要求循序渐进。小学阶段围绕道德情感启蒙孵化情感,中学阶段围绕知识传授提升政治素养,大学阶段围绕理想信念升华注重传承与践行。构建一体化教学协同机制、推动教材内容一体化建设、打造高质量思政课教师队伍、善用“大思政课”铸魂育人是推进胡杨精神融入新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杨精神 新疆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中小学体育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的学理诠释与策略构思 被引量:2
3
作者 樊三明 吕慧敏 +2 位作者 朱美珍 毛薇 董翠香 《体育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7-114,共8页
大中小学体育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是加快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构筑“大思政”育人格局的重要举措。通过逻辑推理和政策分析,辨识大中小学体育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的生成逻辑与内涵要义,明确其实施的思维方式及策略意义重大。研究认为,大中... 大中小学体育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是加快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构筑“大思政”育人格局的重要举措。通过逻辑推理和政策分析,辨识大中小学体育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的生成逻辑与内涵要义,明确其实施的思维方式及策略意义重大。研究认为,大中小学体育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蕴含深厚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现实逻辑,其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三全育人”为核心理念、以价值塑造为行动导向、以学段统筹为基本要求。为夯实大中小学体育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学理基础,达到提质增效,提出以系统性思维健全教学体系、以开放性思维提升师资队伍、以协同性思维优化教育资源、以规范性思维升级管理体系的实施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课程思政 大中小学体育课程 一体化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高效衔接:价值意蕴、历史逻辑与实践进路 被引量:3
4
作者 黄坤 《当代教育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4-82,共9页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育人工程,高效衔接是其中的关键所在。一体化高效衔接是按照不同学段学生心智成熟程度的成长规律以及思政课教学规律,对各个学段存在壁垒的思政课进行整体布局与统筹安排,其目标...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育人工程,高效衔接是其中的关键所在。一体化高效衔接是按照不同学段学生心智成熟程度的成长规律以及思政课教学规律,对各个学段存在壁垒的思政课进行整体布局与统筹安排,其目标导向契合国家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其育人格局有助于回应培养胸怀国之大者的人才战略诉求。一体化高效衔接理念发端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期,到改革开放之后展开要素建设,再到党的十八大之后形成系统。新时代促进一体化高效衔接要构建网络资源平台,完善课程内容,统筹教材体系,建强教师队伍,优化体制机制,从而促进一体化建设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高效衔接 价值意蕴 历史逻辑 实践进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中小学思政课区域一体化的价值意蕴、驱动要素与推进策略 被引量:1
5
作者 李爱琴 师海娟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8,共9页
大中小学思政课区域一体化是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点建设方向,其核心要义在于区域教育主体突破学段和校际壁垒,以共同体成员的协作互动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区域间的有序流动和优化配置,实现大中小学思政课区域一... 大中小学思政课区域一体化是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点建设方向,其核心要义在于区域教育主体突破学段和校际壁垒,以共同体成员的协作互动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区域间的有序流动和优化配置,实现大中小学思政课区域一体化的整体内涵式发展。新时代持续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区域一体化走深走实,可广泛凝聚区域多主体人才协同共培的价值共识,形成多模态纵横连贯式的区域教育网络生态系统,全面提升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区域一体化的建设质量。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要求、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发展诉求和学生个人成长发展需求对大中小学思政课区域一体化具有正向驱动作用,牵动着大中小学思政课区域一体化建设的“时”和“序”、“质”和“量”、“道”和“术”。深化大中小学思政课区域一体化建设,要健全常态长效运行机制,畅通区域管理行动经络;补足协同推进短板弱项,统筹区域格局协调发展;建立多元主题合作网络,深化区域合作互联互通;优化教育资源服务供给,实现区域资源无界共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中小学 思政课区域一体化 立德树人 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需要处理好六大关系 被引量:2
6
作者 贾绘泽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4-109,共6页
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是新时代新征程进一步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战略部署,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处理好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重点突破和系统... 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是新时代新征程进一步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战略部署,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处理好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重点突破和系统集成、典型示范和全面推进、价值引领和规律遵循、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思政课程和“大思政课”这六大关系。只有正确处理好六大关系,才能深刻把握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规律,更好地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中小学 思政课一体化 改革创新 立德树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家精神引领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一体化建设 被引量:2
7
作者 费萍 吴方梅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2-58,共7页
教师是办好思政课的关键,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必然要高质量推进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一体化建设稳步推进并初显成效,为推动教师队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坚强的主体力量... 教师是办好思政课的关键,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必然要高质量推进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一体化建设稳步推进并初显成效,为推动教师队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坚强的主体力量。但一体化建设也存在师资供给不充足、培育不平衡不充分、交流沟通不畅通、培育机制不健全等现实问题。有鉴于此,应强化教育家精神引领,通过配备一体化建设、培养一体化建设、协同一体化建设、机制一体化建设等实践策略,高质量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为思政课内涵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中小学 思政课教师队伍 一体化建设 教育家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的价值意蕴、构建思路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刁 温碧璇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9-92,共4页
青少年心理健康是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危机干预过程中,通过大量的个案分析发现,大中小学各学段心理健康教育存在教育水平不均衡、资源共享不充分、衔接互助不通畅等问题,放眼青少年的整个学习生涯过程,在大学阶段... 青少年心理健康是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危机干预过程中,通过大量的个案分析发现,大中小学各学段心理健康教育存在教育水平不均衡、资源共享不充分、衔接互助不通畅等问题,放眼青少年的整个学习生涯过程,在大学阶段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显得有些滞后,且效果也不理想,这已经严重影响到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是不断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的内在要求,也是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保障。基于高校视角发现的问题,在厘清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重要价值和意义的基础上,本研究提出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的构建思路,进而从完善机制制度、夯实队伍建设、优化课程资源、健全档案信息等方面,探索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建设的实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中小学 心理健康教育 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理与路 被引量:2
9
作者 王瑞娜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0-33,共4页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蕴含着丰厚的思政课教学资源。将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对于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坚定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担负新的文化使命具有重要价值。习近...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蕴含着丰厚的思政课教学资源。将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对于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坚定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担负新的文化使命具有重要价值。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既要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场域三个方面准确把握融入的关键要点,又要从建强师资队伍、甄选教学方法、完善机制保障等方面着手,全面推进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思政课教学,激励学生自觉投身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 思政课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守正创新的基本理路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志丹 徐璐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3-142,共10页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铸魂育人的系统工程,亟须通过系统性改革回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命题。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其关键在于“守正...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铸魂育人的系统工程,亟须通过系统性改革回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命题。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其关键在于“守正创新”。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守正创新,就是用推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历史必然性、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立德必然性、落实顶层设计与解决协同难题的教改必然性回应时代要求;用筑牢党的领导与思想铸魂的根本轴心、遵循认知发展与教育科学双重法则、贯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育人经纬锚定守正要义;用目标导向的分层课程衔接、问题导向的教材协同开发、实践导向的师资贯通培养、效能导向的保障机制联动,激活创新着力点,增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活力与效能,为培育具备德、智、体、美、劳全面素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合格接班人提供坚实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中小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政课) 一体化 守正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中小学思政教育有效衔接的逻辑框架和路径选择 被引量:1
11
作者 雷志佳 丁成际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89-93,共5页
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需要在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的基础上做好不同学段、不同要素、不同场域之间的工作衔接。具体实施中,应在既定纵向结构中寻找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日常思政等不同要素... 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需要在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的基础上做好不同学段、不同要素、不同场域之间的工作衔接。具体实施中,应在既定纵向结构中寻找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日常思政等不同要素之间的耦合性,在各要素的耦合关系中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接序性和整体性;在“衔接主体—衔接内容—衔接方式”的逻辑框架中理清“党委领导、学校组织、教师承担、家社配合”的多主体参与论、“场域连贯、学段衔接”的多要素构成论、“载体新颖、方案实际、机制完善”的多维度实践论;以整体性思维、科学性思维、创新性思维培育壮大衔接队伍、科学设定衔接内容、优化更新衔接方式,进而凝聚全员育人合力、丰富全程育人内涵、提升全方位育人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中小学 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 有效衔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中小学思政课爱国主义一体化教学问题探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冠中 《课程.教材.教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0-97,共8页
推动爱国主义教育在小学、中学及大学阶段的协同开展,实现大中小学的爱国主义教育有机衔接、联系、协作,是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核心问题之一。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明确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的意义和依据,在此基... 推动爱国主义教育在小学、中学及大学阶段的协同开展,实现大中小学的爱国主义教育有机衔接、联系、协作,是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核心问题之一。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明确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的意义和依据,在此基础上科学划分小学阶段、中学阶段及大学阶段爱国主义教育的目标层次,明晰大中小学协同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行动路径,从而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贯穿我国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阶段全过程,为党和国家培养爱国、栋梁之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 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一体化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中茶文化传承与教育的价值
13
作者 邵洋阳 曹涌 《福建茶叶》 2025年第1期134-136,共3页
茶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瑰宝,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与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进程中,茶文化的传承与教育不仅有助于弘扬传统,更能深化学生的文化自信,激发爱国情怀。本文立足于当前思政课一体化中茶文化传承与教... 茶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瑰宝,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与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进程中,茶文化的传承与教育不仅有助于弘扬传统,更能深化学生的文化自信,激发爱国情怀。本文立足于当前思政课一体化中茶文化传承与教育的现状,深入剖析其在思政教育领域的独特价值,并探索实施策略,旨在为一体化实践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同时,以信阳毛尖茶为范例,本文将详细展现茶文化在思政教育中的生动实践与显著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中小学 思政课 一体化 茶文化 传承 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中小学一体化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教育策略研究
14
作者 王小一 王雨南 宫麟丰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38-41,共4页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法治教育的核心。大中小学一体化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教育是完善大思政育人、提升青少年法治素质进而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在分析大中小学一体化推进习近平法治思...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法治教育的核心。大中小学一体化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教育是完善大思政育人、提升青少年法治素质进而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在分析大中小学一体化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教育的价值意蕴和困境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联动机制、增强教师法治教学本领、横纵两维融通资源的实施策略,以期提升大中小学一体化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教育的育人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法治思想教育 大中小学一体化 价值意蕴 实施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文化融入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教学设计案例集》出版:以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为依托传承中医药文化
15
作者 杨舒媛 《介入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I0008-I0008,共1页
书名:《中医药文化融入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教学设计案例集》作者:胡承波、马其南、胡颖出版社:辽宁人民出版社ISBN:9787205108595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传承中医药... 书名:《中医药文化融入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教学设计案例集》作者:胡承波、马其南、胡颖出版社:辽宁人民出版社ISBN:9787205108595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传承中医药文化,不仅是守护民族文化根脉的需要,更是增强民族自信和文化认同的重要途径。由胡承波、马其南、胡颖主编,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医药文化融入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教学设计案例集》,深入挖掘中医药文化精髓,以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为切入点,介绍了一系列生动、具体、富有针对性的教学案例,旨在将中医药文化融入思政教育体系,便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直接应用,提升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中医药文化 民族自信 大中小学 思政教育体系 中国传统文化 一体化建设 文化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路径——评《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
16
作者 张军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F0003-F0003,共1页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力保障,因此,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到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时代之需、现实之要。《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一书沿历史脉络厘清了中华民族的由来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深入...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力保障,因此,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到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时代之需、现实之要。《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一书沿历史脉络厘清了中华民族的由来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深入阐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体内涵与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课 大中小学 一体化建设 中华民族共同体 有力保障 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历史脉络 具体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爱国主义为主线的大中小学思政课教材内容一体化论析
17
作者 高静毅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9-73,共5页
以爱国主义为主线,对我国大中小学思政课教材内容的基本状况进行文本分析可以发现,不同学段教育均以习近平相关重要论述为依循完善爱国主义知识体系,在多维统一中充分构建爱国主义教育文本空间,依循不同学龄的接受习惯匹配辅助性学习素... 以爱国主义为主线,对我国大中小学思政课教材内容的基本状况进行文本分析可以发现,不同学段教育均以习近平相关重要论述为依循完善爱国主义知识体系,在多维统一中充分构建爱国主义教育文本空间,依循不同学龄的接受习惯匹配辅助性学习素材,但在吸收转化党的理论创新最新成果、学习任务设计与利用上具有明显差异。因此,要进一步凝聚理论共识、明确行动逻辑、完善评价体系,深化大中小学思政课教材内容一体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国主义 大中小学 思政课教材 衔接 内容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赋能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三维审视
18
作者 赵妍 张国启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1-87,共7页
数字化赋能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集中展现了其提质增效的动态过程与样态表现。从数字化赋能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价值意蕴来看,从“道”“场”“术”的角度出发,数字化赋能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推动了其在价值观培育方式、时空... 数字化赋能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集中展现了其提质增效的动态过程与样态表现。从数字化赋能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价值意蕴来看,从“道”“场”“术”的角度出发,数字化赋能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推动了其在价值观培育方式、时空场域、教学供给方面分别实现了由显性塑造到隐性滋养,由碎片联结到整体集成,由量的积累到质的跃升。从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问题靶向来看,当前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还存在着教学内容的衔接性与错位性的张力,教学资源的共享性与封闭性的张力,评价导向的全面性与单一性的张力,师资的协同性与分散性的张力。因此,从数字化赋能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实践理路来看,要从教学内容、教学资源、评价导向、师资队伍入手,最大程度地发挥数字化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促进作用,构建纵向衔接、横向贯通的一体化育人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赋能 提质增效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 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探析
19
作者 罗锦银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60-63,共4页
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是以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为起点构建协同育人格局的必然选择,更是顺应青少年成长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题中之义。面对当前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在师... 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是以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为起点构建协同育人格局的必然选择,更是顺应青少年成长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题中之义。面对当前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在师资队伍建设、学科体系建设、学生个体差异、学校治理方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亟需打造一体化学者协同体系、学术发展体系、学生培养体系和学校合作体系,形成多元融通、纵横联动的育人矩阵,推动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中小学 思想政治教育 一体化 “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发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内生动力:理论、困境与路径
20
作者 刘侣萍 李笙媛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8-83,共6页
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意义重大,激发一线思政课教师内生动力是“一体化”推进工作中的当务之急。心理学“内驱力”理论揭示内生动力是“一体化”可持续性发展的源动力,马克思主义需求理论指出外部压力释放必须与主体现实需... 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意义重大,激发一线思政课教师内生动力是“一体化”推进工作中的当务之急。心理学“内驱力”理论揭示内生动力是“一体化”可持续性发展的源动力,马克思主义需求理论指出外部压力释放必须与主体现实需求相结合。“一体化”内生动力不足的现实挑战主要源于不同学段思政课教师在教学目标、教学创新、教学评价等方面需求不一致。做好不同层面政策规划是激发“一体化”内生动力的制度保障;弥合不同学段需求差异是激发“一体化”内生动力的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中小学思政课 一体化 内生动力 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