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3至16世纪波斯细密画中的“几何风”特征及其成因新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朝霞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23-225,共3页
13至16世纪的波斯细密画"几何风"经历了以东方元素及建筑装饰样式介入的发展历程。以巴扎德为代表的画家推动了这种细密画风格的形成。"几何风"以肃穆的几何形式和鲜艳的色彩主导了细密画艺术语言,成为了贯穿13-16... 13至16世纪的波斯细密画"几何风"经历了以东方元素及建筑装饰样式介入的发展历程。以巴扎德为代表的画家推动了这种细密画风格的形成。"几何风"以肃穆的几何形式和鲜艳的色彩主导了细密画艺术语言,成为了贯穿13-16世纪波斯细密画艺术的重要特征。尽管早期的波斯细密画深受"中国风"影响,并更多地体现在对文学作品的形象化和叙事层面的表达,但巴扎德和穆哈马迪等波斯细密画艺术的代表们,在形式探索的过程中不断在文字基础上进行新范式的拓展,使细密画艺术在新大不里士画派时期成为特色鲜明的装饰画艺术。这与王朝统治者们的爱好密不可分,也体现了巴扎德等人从东方绘画中汲取营养的现象。本文通过对色拉子画派至新大不理士画派时期艺术特征的比较分析,认为这种"几何风"起于波斯诗歌并逐渐摆脱诗歌插图束缚,成为相对独立的书籍装饰画艺术。并在此基础上,又对"几何风"范式特征以及在新大不里士画派后期走向式微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绘画风格 波斯细密画 巴扎德 几何风格 大不里士画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方造境:波斯细密画中的中国风——以大蒙古《列王纪》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杨静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2023年第3期5-12,共8页
伊尔汗国时期,大不里士画派中的细密画展现了浓厚的中国风,尤其是艺术成就最高的手抄本—大蒙古《列王纪》。文章以该手抄本为对象,主要研究了中国风在其中的具体表现及伊朗人打造东方风景画的渠道。研究结果表明,波斯细密画的中国风,... 伊尔汗国时期,大不里士画派中的细密画展现了浓厚的中国风,尤其是艺术成就最高的手抄本—大蒙古《列王纪》。文章以该手抄本为对象,主要研究了中国风在其中的具体表现及伊朗人打造东方风景画的渠道。研究结果表明,波斯细密画的中国风,并非对中国元素进行了简单的复制和挪用,而是中国文化与伊朗文化(包括琐罗亚斯德教与伊斯兰教信仰下的文化)相互调试后的艺术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斯细密画 中国风 大不里士画派 大蒙古《列王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