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省近60年夏季夜雨时空变化特征
1
作者 董自正 毛文书 白磊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589-596,共8页
为更有效地对四川省近60 a夏季夜雨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与研究,利用四川省126个气象台站1961-2019年的逐日降水数据资料,采用线性趋势估计法、Mann-Kendall突变检验、Morlet小波分析法和旋转经验正交函数分解(REOF)等方法,分析四川... 为更有效地对四川省近60 a夏季夜雨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与研究,利用四川省126个气象台站1961-2019年的逐日降水数据资料,采用线性趋势估计法、Mann-Kendall突变检验、Morlet小波分析法和旋转经验正交函数分解(REOF)等方法,分析四川省夏季夜雨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四川省夏季夜雨量的空间分布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型,四川省大部地区夜雨率占50%以上,最高的川南和雅安等地夜雨率可达70%以上,夏季夜雨量整体呈下降趋势,空间分布为西增东减,夜雨相对变率大值中心出现在川东北部,其相对变率数值在2倍以上,最高值中心的阆中、剑阁和旺苍3地可达到6倍。四川省夏季夜雨量REOF分析表明可以分为川西高原区(Ⅰ区)、川西南山地区(Ⅱ区)、川西北区(Ⅲ区)、川东南区(Ⅳ区)和川东北区(Ⅴ区)。四川省夏季夜雨量长期变化趋势显著,其中Ⅰ、Ⅱ、Ⅴ区夏季夜雨量呈现明显上升趋势,Ⅲ、Ⅳ区夏季夜雨量则出现下降趋势。上述各区域夜雨量突变的时间点主要发生在1970年代附近,四川省夏季夜雨量变化周期特征为长周期内包含有短周期并存在周期性的振荡,且在5个区域内夏季夜雨的变化周期以20~30 a及5~10 a的周期最普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省 夏季夜雨 REOF 变化趋势 小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潇湘夜雨”文化空间和韩国潇湘八景诗
2
作者 韩燕 《韩国语教学与研究》 2024年第3期54-61,共8页
潇湘八景的第一景“潇湘夜雨”是由潇湘落下的夜雨形象化而来,以“潇湘夜雨”作为主题,在韩国潇湘八景诗画中数量最多。韩国文人希望通过“潇湘夜雨”来慰藉自身备受挫折的现实处境,他们以舜帝、二妃、屈原的故事为基础展开想象,把自己... 潇湘八景的第一景“潇湘夜雨”是由潇湘落下的夜雨形象化而来,以“潇湘夜雨”作为主题,在韩国潇湘八景诗画中数量最多。韩国文人希望通过“潇湘夜雨”来慰藉自身备受挫折的现实处境,他们以舜帝、二妃、屈原的故事为基础展开想象,把自己的处境和现实折射到作品中,将悲伤和哀痛、惋惜和凄惨、孤独等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潇湘夜雨 韩国潇湘八景诗 潇湘文化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夜雨
3
作者 张沛瑜 沈颖丹(指导) 《小学生作文》 2024年第13期81-81,共1页
风起,叶落,混着一丝潮湿的泥土味,天空渐渐漫上几缕阴暗之色。要下雨了。雨从一滴两滴化成缠绵的细丝,我朝窗外看去,细丝忽然不动了,凝在空中,景色变得模糊。万物都笼罩在这雨雾之中,迷蒙不清,只剩雨声在耳边回荡。路灯齐齐亮起,窗也呼... 风起,叶落,混着一丝潮湿的泥土味,天空渐渐漫上几缕阴暗之色。要下雨了。雨从一滴两滴化成缠绵的细丝,我朝窗外看去,细丝忽然不动了,凝在空中,景色变得模糊。万物都笼罩在这雨雾之中,迷蒙不清,只剩雨声在耳边回荡。路灯齐齐亮起,窗也呼应着亮了,衬得大楼越发暗淡。风拨弄着水中的灯影,灯影碎了,又慢慢复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雨 细丝 路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空意识、美学建构及教育价值:对李商隐《夜雨寄北》审美价值的再探讨
4
作者 王妍 《今古文创》 2024年第14期25-27,共3页
《夜雨寄北》是李商隐的一首抒情七言绝句,短短二十八个字,言浅意深,跌宕有致。在这首诗歌的审美价值中,时间的回环跳跃和空间的往复对照等时空意识体现着诗人对妻子无尽的思念之情;意境、情境的朦胧美以及隐喻性等美学建构彰显着丰富... 《夜雨寄北》是李商隐的一首抒情七言绝句,短短二十八个字,言浅意深,跌宕有致。在这首诗歌的审美价值中,时间的回环跳跃和空间的往复对照等时空意识体现着诗人对妻子无尽的思念之情;意境、情境的朦胧美以及隐喻性等美学建构彰显着丰富的艺术价值;正是诗歌具有内容和形式上的完美结合才更具有教育价值。从这三个层面对《夜雨寄北》进行再探讨,有助于感知诗蕴、悟诗意、传诗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雨寄北》 时空意识 美学建构 教育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李商隐《夜雨寄北》的理解──答丘汝腾先生 被引量:2
5
作者 霍松林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3期9-11,共3页
关键词 夜雨寄北 李商隐诗集 巴山夜雨 唐人绝句 西窗烛 《唐诗别裁集》 《唐诗三百首》 何当共剪 《全唐诗》 文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楚雨含情皆有——李商隐《夜雨寄北》暨义山诗歌之读解 被引量:2
6
作者 姜朝晖 田玉芳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5期97-101,共5页
李商隐诗歌在唐诗发展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因其特殊的背景及经历,使事用典的精切深晦、多义蕴,颇不易读解,常有桎碍难通之处。《夜雨寄北》一诗,脍炙人口,广为传诵,然不易得其深层意蕴。本文考释此诗之创作时间及创作地点,并借以... 李商隐诗歌在唐诗发展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因其特殊的背景及经历,使事用典的精切深晦、多义蕴,颇不易读解,常有桎碍难通之处。《夜雨寄北》一诗,脍炙人口,广为传诵,然不易得其深层意蕴。本文考释此诗之创作时间及创作地点,并借以展现李商隐大中二年和五年之行踪,探讨该诗之写作对象,分析此诗蕴含之美以及义山爱情诗歌的深层意蕴,并由此而论及其爱情观和读解李商隐诗歌应该持有的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商隐 夜雨寄北 行踪 爱情观 读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夜雨秋灯录》所展示的晚清社会民生百态 被引量:7
7
作者 于师号 《语文学刊》 2018年第4期50-53,共4页
作为时代的一面镜子,《夜雨秋灯录》立体化地展现了中国晚清社会的民生百态:反映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的黑暗现实,同情下层人民遭受的种种苦难;揭示世风的污浊和道德的沦丧,颂扬善行美德和良知侠举;揭露封建礼教对广大女性的残酷桎梏,发... 作为时代的一面镜子,《夜雨秋灯录》立体化地展现了中国晚清社会的民生百态:反映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的黑暗现实,同情下层人民遭受的种种苦难;揭示世风的污浊和道德的沦丧,颂扬善行美德和良知侠举;揭露封建礼教对广大女性的残酷桎梏,发掘女性身上的人性美、道德美,赞颂她们的义、侠、智、勇;披露当时社会上各种旧俗陋习,揭示邪教的虚伪本质,讽刺"时文"和官场的阿谀奉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宣鼎 夜雨秋灯录》 晚清社会 民生百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商隐《夜雨寄北》“巴山”辨证——兼论文学原型的“典型化” 被引量:2
8
作者 张中宇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1期20-25,70,共7页
考察《夜雨寄北》“巴山”所指,须辨析唐诗中“巴山”“蜀山”用法及唐剑南东川之历史地理。《全唐诗》所涉“巴山”约三分之二指古巴地之山,约三分之一指川北之巴岭,即巴蜀经汉中往返关中所经大巴山脉西缘。但目前所知李商隐行迹,没有... 考察《夜雨寄北》“巴山”所指,须辨析唐诗中“巴山”“蜀山”用法及唐剑南东川之历史地理。《全唐诗》所涉“巴山”约三分之二指古巴地之山,约三分之一指川北之巴岭,即巴蜀经汉中往返关中所经大巴山脉西缘。但目前所知李商隐行迹,没有初秋由巴蜀经汉中返关中的记载,所以巴岭之说缺乏依据。今影响最大的“泛指东川(今四川东部)一带之山”说则误读了唐代地理,唐剑南东川辖区在今四川之中北部、中部、中南部、重庆西部而非“四川东部”,今四川东部中晚唐时属山南西道,今重庆东部属荆南。综合考察,唐诗中的“巴山”除少数指川北之巴岭外均非确指,而多用以区分巴、蜀、楚等地域与文化或羁留之地。但兼具“巴山”“夜雨”“秋池”,尤其是极易触发羁旅中诗情的“相思”题旨等诸要素集中之地、唐时李商隐任职的剑南东川所辖渝州之缙云山,仍最可能为李商隐创造文学典型的触发地或原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雨寄北》 “巴山” 巴岭 唐代地理 原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人诗的抒情传统与《夜雨寄北》 被引量:1
9
作者 诸葛忆兵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36-37,共2页
关键词 文人诗 抒情传统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宣鼎《夜雨秋灯录》对《情史》的承续和创新
10
作者 张振国 《蒲松龄研究》 2009年第1期149-158,共10页
宣鼎的《夜雨秋灯录》是晚清文言小说的压卷之作,除了小说本身文笔富丽外,还有一点就是它自始至终把"情"放在首位,作者宣鼎对"情"的认识和处理显然受到了晚明冯梦龙《情史》和"情教"观的影响。从作者的... 宣鼎的《夜雨秋灯录》是晚清文言小说的压卷之作,除了小说本身文笔富丽外,还有一点就是它自始至终把"情"放在首位,作者宣鼎对"情"的认识和处理显然受到了晚明冯梦龙《情史》和"情教"观的影响。从作者的评论语言以及故事的情节方面来分析宣鼎对冯梦龙"情教"思想的继承和发挥,以把握作者的思想脉搏,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安徽作家宣鼎及其《夜雨秋灯录》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宣鼎 天长 夜雨秋灯录 冯梦龙 情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辨·审美·批评精神——评邢小利文艺论集《长安夜雨》
11
作者 张德明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6期68-72,共5页
著名评论家邢小利先生评论集《长安夜雨》紧密关注当代文学创作的整体状况,纵横体察,审时度势,把文学评论的价值取向定位在作家的个性嬗变和时代对作家的要求研究上,促进和丰富了当代文学史对有突出贡献的作家的研究,表现了充分的理性... 著名评论家邢小利先生评论集《长安夜雨》紧密关注当代文学创作的整体状况,纵横体察,审时度势,把文学评论的价值取向定位在作家的个性嬗变和时代对作家的要求研究上,促进和丰富了当代文学史对有突出贡献的作家的研究,表现了充分的理性敏感和创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辨 审美 批评 《长安夜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0年代早期电影中的“个人”——从《巴山夜雨》到《黄山来的姑娘》
12
作者 刘春 《现代中文学刊》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4-49,89,共7页
一《巴山夜雨》(吴永刚、吴贻弓导演,上海电影制片厂,1980年上映)中,有一段很有意味、极为重要的对话,笔者找到这一段的电影分镜头剧本,如下:江轮在三峡中运行政委室里老王手持公函,对站着的刘文英(侧)示意:"坐!"……刘文英对... 一《巴山夜雨》(吴永刚、吴贻弓导演,上海电影制片厂,1980年上映)中,有一段很有意味、极为重要的对话,笔者找到这一段的电影分镜头剧本,如下:江轮在三峡中运行政委室里老王手持公函,对站着的刘文英(侧)示意:"坐!"……刘文英对老王介绍说:"秋石是中央首长点名的要犯。"老王:"也就是重要罪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雨 刘文英 吴贻弓 上海电影制片厂 吴永刚 王手 中央首长 陆文婷 今天我休息 赵书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夜雨寄北》赏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中敏 《中学语文园地(初中版)》 2003年第11期35-36,共2页
夜雨寄北唐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是晚唐的一位杰出诗人。他的诗歌创作常以清词丽句构造优美的形象,寄情深微,意蕴幽隐,富有朦胧婉曲之美。
关键词 夜雨寄北》 巴山夜雨 共剪西窗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元杂剧《潇湘夜雨》的题材选择和结局处理
14
作者 张雅玲 《戏剧之家》 2015年第20期44-44,46,共2页
杨显之的《潇湘夜雨》是现存元杂剧中唯一一部描写书生负心的作品。本文试图从作品的题材选择和结局处理等方面进行简要的分析,思考作者作出这一选择的原因。
关键词 元杂剧 《潇湘夜雨 题材选择 结局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潇湘夜雨”急千里--元代“潇湘夜雨”诗词的文化内涵与情感特色
15
作者 陈素萍 《戏剧之家》 2022年第31期190-192,共3页
“潇湘八景”虽指八处景色,但在诗人眼中,它们不仅仅是景物,更是情志、时政和人生。在历史长河中,“潇湘夜雨”作为“潇湘八景”之首,被赋予了万种深情。同样的“潇湘夜雨”,元代文人不仅表达了不同的主题思想,也表达了不同的文化内涵,... “潇湘八景”虽指八处景色,但在诗人眼中,它们不仅仅是景物,更是情志、时政和人生。在历史长河中,“潇湘夜雨”作为“潇湘八景”之首,被赋予了万种深情。同样的“潇湘夜雨”,元代文人不仅表达了不同的主题思想,也表达了不同的文化内涵,还表达了独有的情感特色,这就是诗词艺术的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代 “潇湘夜雨”诗词 文化内涵 情感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夜雨寄北》的时空穿越与融合
16
作者 李永毅 《写作》 2007年第2期9-11,共3页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的这首诗为何能成为传诵千古的佳作,似乎是一个谜。每一个字、每一句诗都再平凡不过了,然而这二十八字所构筑的世界却有着某种动人心魄的魅力。说它明白...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的这首诗为何能成为传诵千古的佳作,似乎是一个谜。每一个字、每一句诗都再平凡不过了,然而这二十八字所构筑的世界却有着某种动人心魄的魅力。说它明白晓畅,说它浑然天成,说它抒发了人所共有的情感,并不能解答这个谜。绝句这种高度浓缩的体裁,通常要求字字精炼,忌讳重字,但这首诗不仅重复了“期”字,甚至一连重复了“巴山夜雨”四个字,我们却丝毫不觉得诗人有恃才弄险之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雨寄北》 时空 诗人 李商隐 情感 绝句 重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夜雨寄北》的英译文中看“译者主体性”
17
作者 陈秀春 《海外英语》 2014年第4X期101-102,共2页
该文试从分析《夜雨寄北》原文本所存在"未定点"入手,通过对该诗多种英译文的比较分析,探讨译者在诗题翻译、再现原诗"时空视点"以及处理原诗"意象"等翻译过程中是如何彰显"译者主体性"的。
关键词 夜雨寄北》英译文 未定点 译者主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湖夜雨十年灯——香港武侠电影印象 被引量:1
18
作者 韩猛 《电影评介》 2003年第8期50-51,共2页
J 记得陈平原先生写过一本《千古文人侠客梦》,其实岂止文人为然,浪迹江湖、书剑飘零又何尝不是每一个热血男儿心中的依稀旧梦呢?笑尽一杯酒,杀人红尘中,抚剑独行游,千里不留行。历史上的侠士在千古之下的落落英风,犹令人感念,乃至醉心... J 记得陈平原先生写过一本《千古文人侠客梦》,其实岂止文人为然,浪迹江湖、书剑飘零又何尝不是每一个热血男儿心中的依稀旧梦呢?笑尽一杯酒,杀人红尘中,抚剑独行游,千里不留行。历史上的侠士在千古之下的落落英风,犹令人感念,乃至醉心不已。 二十世纪,人类创造了电影,中国人则很快便把它用于江湖旧梦的复制中。二、三十年代上海的《火烧红莲寺》系列和五、六十年代香港的《黄飞鸿》系列,分别拍到百部之多、更是使武侠电影风光占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侠电影 香港 黄飞鸿 夜雨 《笑傲江湖》 二十世纪 《卧虎藏龙》 商业失利 陈平原 志士情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夜雨秋灯录》中的龙形象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沁雨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6期1-4,9,共5页
清代宣鼎所作的《夜雨秋灯录》及《续录》中存在大量关于龙形象的塑造与描写,大致分为两类:一种是龙人形象,一种是龙兽形象。这些龙形象的成因与时代背景、社会状况、作者遭遇紧密相关,兼具道德性和说教性,既保佑人度过苦厄动乱,也引领... 清代宣鼎所作的《夜雨秋灯录》及《续录》中存在大量关于龙形象的塑造与描写,大致分为两类:一种是龙人形象,一种是龙兽形象。这些龙形象的成因与时代背景、社会状况、作者遭遇紧密相关,兼具道德性和说教性,既保佑人度过苦厄动乱,也引领人保持高尚品德,显露的救世特质正是晚清底层社会所寄寓的龙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雨秋灯录》 道德性 说教性 宣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为玉碎&甘作瓦全——从《美狄亚》《潇湘夜雨》谈中西的女性主体意识
20
作者 柳绪为 《戏剧之家》 2013年第3期134-135,共2页
本文通过中西方戏剧作品中女性对婚变的不同态度进行对比,以揭示出中西方女性主体意识的存在与销匿,并分析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
关键词 美狄亚 潇湘夜雨 负心 复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