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油气管道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电磁脉冲效应实验 被引量:8
1
作者 祁国成 李科杰 +5 位作者 李亚峰 吕峰 王绍飞 王兆阳 王迪 谢彦召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62-167,共6页
为研究油气管道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SCADA)系统的电磁脉冲易损性和防护措施,搭建了具有数据采集、数据通信、远程控制等功能的典型油气管道SCADA模拟实验系统,进行了峰值场强最高为50kV/m的典型高功率电磁波形作用下的电磁脉冲效应试验... 为研究油气管道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SCADA)系统的电磁脉冲易损性和防护措施,搭建了具有数据采集、数据通信、远程控制等功能的典型油气管道SCADA模拟实验系统,进行了峰值场强最高为50kV/m的典型高功率电磁波形作用下的电磁脉冲效应试验。利用实验数据,对目前油气管道SCADA系统面临强电磁脉冲威胁的机理和规律进行了初步分析,发现电磁脉冲对油气管道SCADA系统具有一定程度的威胁,获得了效应现象和效应阈值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 电磁脉冲 效应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到2020年全球范围内监控与数据采集装置(SCADA)将增加300万台
2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8-58,共1页
SCADA是智能电网中的关键设备,肩负着大范围数据采集、共享和执行协调控制的重任。美国Pike研究咨询公司的最新凋查报告显示.2012--2020年,用于输电和变电站的SCADA设备将增加300万台,这主要源于智能电网的蓬勃发展。
关键词 数据采集装置 全球范围 scada 监控 智能电网 协调控制 咨询公司 变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CADA运行数据的风电机组塔架振动建模与监测 被引量:62
3
作者 郭鹏 徐明 +1 位作者 白楠 马登昌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28-135,20,共8页
振动信号是风电机组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supervisory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SCADA)系统中的一类重要变量。对振动信号的建模和分析可以实现对机组重要部件如塔架、传动链、叶轮等的状态监测工作。采用非线性状态估计技术(nonline... 振动信号是风电机组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supervisory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SCADA)系统中的一类重要变量。对振动信号的建模和分析可以实现对机组重要部件如塔架、传动链、叶轮等的状态监测工作。采用非线性状态估计技术(nonlinear state estimate technique,NSET)作为建模方法,在对风电机组塔架振动特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细致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塔架振动模型。该模型由额定风速以下和额定风速以上两部分子模型构成。同时,对非线性状态估计技术的物理意义及特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在某风电机组2006年4至6月份SCADA数据的基础上,建立了覆盖其正常工作状态的塔架振动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基于NSET的塔架振动建模方法具有方法简单、物理意义明确和建模精度高等优点,为后续拟开展的风电机组振动状态监测和早期故障诊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为风电机组振动分析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scada) 状态监测 塔架振动 非线性状态估计(NSET) 风电机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电场SCADA系统的数据传输技术 被引量:10
4
作者 杨大全 鲍金艳 +2 位作者 邢作霞 王晓东 侯君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2008年第6期632-638,共7页
为了使设备与设备之间以及设备与电网之间有良好的数据传输能力,根据风电场上、下位机之间数据传输的特点,对适合于风电场SCADA系统的数据传输方式进行了分析研究.阐述了专门面向风电场监控通信的IEC 61400-25标准的体系结构和适用范围... 为了使设备与设备之间以及设备与电网之间有良好的数据传输能力,根据风电场上、下位机之间数据传输的特点,对适合于风电场SCADA系统的数据传输方式进行了分析研究.阐述了专门面向风电场监控通信的IEC 61400-25标准的体系结构和适用范围,其中重点阐述了风电场监控通信的信息模型和信息交换模型及其建模方法.研究表明,风电场SCADA系统的数据传输必须满足远距离通信能力强、实时性强、可靠性高的要求,才能保证对风电场的统一管理、运营及维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 分布式能源系统 监视控制数据采集系统 数据传输 IEC 61400—25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多时空信息的配电网SCADA系统电压数据质量检测与评估方法 被引量:17
5
作者 刘科研 张剑 +2 位作者 陶顺 贾东梨 盛万兴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169-3175,共7页
为了对配电网数据质量进行检测、修正和评估,针对配电网SCADA系统的电压量测数据,提出基于多源信息匹配、基于同点多时段对比以及基于多点量测信息匹配的数据质量检测方法,在多点量测信息匹配的判断中基于潮流计算的电压数据来估计误差... 为了对配电网数据质量进行检测、修正和评估,针对配电网SCADA系统的电压量测数据,提出基于多源信息匹配、基于同点多时段对比以及基于多点量测信息匹配的数据质量检测方法,在多点量测信息匹配的判断中基于潮流计算的电压数据来估计误差。基于初级的量测量突变检测并综合上述3种方法,提出一种基于多源多时空信息的电压数据质量综合检测和修正方法。最后,给出了单一电压数据质量的评级方法以及整体电压数据质量的评估标准。采用PG&E 69节点配电系统对上述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有效检测出不满足精度要求的电压数据,并对其进行准确修正,同时可为运行人员评估数据质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 电压数据质量 多源多时空信息 综合检测方法 数据质量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EC 61850的风电场SCADA系统安全访问控制模型设计 被引量:10
6
作者 刘莉莉 段斌 +1 位作者 李晶 周江龙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6-81,96,共7页
随着信息技术在风力发电中的应用,风电场SCADA系统的安全访问控制变得越来越重要。文章基于IEC 61850标准,结合实际应用需求,提出了网络环境下风电场SCADA系统的安全访问控制模型,并设计了一个安全接口单元。采用基于安全远程口令的安... 随着信息技术在风力发电中的应用,风电场SCADA系统的安全访问控制变得越来越重要。文章基于IEC 61850标准,结合实际应用需求,提出了网络环境下风电场SCADA系统的安全访问控制模型,并设计了一个安全接口单元。采用基于安全远程口令的安全口令认证实现用户访问时的身份认证,通过验证报文鉴别码保证了数据的完整性,并通过IEC 61850标准的虚拟访问视图执行访问控制策略。对该模型应用实例的具体分析表明,该方案能满足风电场的安全访问控制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 监控与数据采集(scada) 安全访问控制 安全远程口令(SR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CADA及振动监测数据的风电机组变权综合状态评价 被引量:6
7
作者 庞春凤 孙燕平 +1 位作者 付宏伟 王玮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54-57,共4页
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SCADA)系统是一套广泛应用于风电机组状态监测的系统。文章提出基于SCADA及振动监测数据的多数据源风电机组变权综合状态评价模型,并进行实例分析。研究表明,该模型在风... 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SCADA)系统是一套广泛应用于风电机组状态监测的系统。文章提出基于SCADA及振动监测数据的多数据源风电机组变权综合状态评价模型,并进行实例分析。研究表明,该模型在风电机组状态评价中是合理有效且可实现的,其评价结果为机组的维修决策及风电场运行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 风电机组 状态评价 变权综合 运行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通用雷达数据采集卡设计方法 被引量:8
8
作者 张乐锋 吴建辉 +2 位作者 郁文贤 胡卫东 夏胜平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23-626,共4页
针对传统雷达数据采集卡适用雷达类型单一、不能采集雷达监视区域全景数据的弱点,采用可更换接口子卡与可重复编程控制逻辑技术,设计了能够满足多种型号非相参警戒雷达使用的通用雷达数据采集卡,该采集卡能够提供PPI全景图像、A/R视频... 针对传统雷达数据采集卡适用雷达类型单一、不能采集雷达监视区域全景数据的弱点,采用可更换接口子卡与可重复编程控制逻辑技术,设计了能够满足多种型号非相参警戒雷达使用的通用雷达数据采集卡,该采集卡能够提供PPI全景图像、A/R视频回波和精采回波等三路数据,能够和多种型号非相参监视雷达连接。使用该方法设计的采集卡已经在多种实用化的雷达目标识别系统中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采集 设计方法 通用 目标识别系统 逻辑技术 编程控制 警戒雷达 全景图像 视频回波 监视雷达 可重复 PPI 实用化 相参 型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CADA数据的风电机组异常识别方法 被引量:15
9
作者 向玲 邓泽奇 赵玥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78-284,共7页
提出一种基于组合预测模型和样本熵的风电机组异常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对风电场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SCADA)系统的数据进行预处理,筛选出合适的SCADA数据,同时利用斯皮尔曼(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分析风电机组状态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确... 提出一种基于组合预测模型和样本熵的风电机组异常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对风电场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SCADA)系统的数据进行预处理,筛选出合适的SCADA数据,同时利用斯皮尔曼(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分析风电机组状态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确定预测模型的输入参数;其次利用径向基神经网络(RBFNN)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建立以预测误差平方和最小为准则的组合预测模型;最后以华北某风电场的SCADA数据为算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组合模型和样本熵的风电机组异常识别方法能准确识别出齿轮箱状态参数的异常变化,及时发现早期故障,为风电场安排检修计划提供参考依据,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 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 相关系数 组合预测模型 样本熵 异常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系统性能的监视 被引量:2
10
作者 瞿海斌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1999年第3期330-333,共4页
对控制系统进行监视很有必要。本文提出一种控制系统性能的监视方法。首先通过采集控制系统正常运行时的响应曲线数据得到参考数据块,然后对此严重相关的数据块进行主元分析。主元分析是解决数据相关并降低数据维数的一种非常有效的多... 对控制系统进行监视很有必要。本文提出一种控制系统性能的监视方法。首先通过采集控制系统正常运行时的响应曲线数据得到参考数据块,然后对此严重相关的数据块进行主元分析。主元分析是解决数据相关并降低数据维数的一种非常有效的多元统计方法,在主元分析中经常用到的统计量是T2 统计量,T2 统计量是用来检验新观测值是否仍落在主元确定的控制域内。根据主元分析得到的结果,利用T2 统计量,提出一种新的性能指标,用来判断控制系统运行的状态是否正常,从而使操作人员能够方便地对控制系统进行监视。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是一种有效的监视控制系统性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系统 性能指标 监视 主元分析 数据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口反应器控制与监视系统
11
作者 郑凯 王肃 郑骏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A01期226-228,共3页
高端反应器由软件来全程控制反应进程和记录反应参数,其软件的设计有其特殊性,需要考虑实时性、共享资源竞争和软、硬件协调等问题。设计了一个多口反应器的控制与监视系统,该软件运行于PC之上,通过I/O控制模块来操作机械部分,并收集和... 高端反应器由软件来全程控制反应进程和记录反应参数,其软件的设计有其特殊性,需要考虑实时性、共享资源竞争和软、硬件协调等问题。设计了一个多口反应器的控制与监视系统,该软件运行于PC之上,通过I/O控制模块来操作机械部分,并收集和记录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设计中通过采用指令计时、共享资源互斥访问及数据异步采集等方法,辅以合理的软件结构设计和数据库设计,使上述问题得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软件 控制与监视系统 反应器 互斥访问 异步数据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PMU和SCADA单节点互校核的前端数据辨识框架 被引量:14
12
作者 刘雯静 杨军 +3 位作者 袁文 唐云红 谭本东 徐箭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9,共9页
随着电网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数据中心可获取海量多源多时空数据,在此基础上进行多源量测值互校核有利于实现后续大数据高级应用。针对单节点同时存在PMU与SCADA量测值的情况,提出一种前端不良数据辨识框架。为克服量测值负样本较少的问题... 随着电网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数据中心可获取海量多源多时空数据,在此基础上进行多源量测值互校核有利于实现后续大数据高级应用。针对单节点同时存在PMU与SCADA量测值的情况,提出一种前端不良数据辨识框架。为克服量测值负样本较少的问题,采用基于粒子群优化的改进一分类支持向量机辨识方法,根据两源量测差值识别异常点。对接近向量机边界可能被误判的值利用间隙统计法进行修正,确定不良数据。然后检验其所在时间点的PMU量测值,最终确定不良数据位置。基于某省实际电网数据对PMU与SCADA互校核辨识框架进行了验证与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地辨识出两数据源的前端不良数据,计算量小、耗时较短,比仅利用单源数据进行校核的结果更加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端数据辨识 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 同步相量测量单元 改进一分类支持向量机 间隙统计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动数据库分布式SCADA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13
作者 申强 谭景信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3422-3426,共5页
传统模式无法满足SCADA系统对主动数据服务的要求,针对SCADA系统的数据实时性、准确性需求,结合主动数据库技术,提出了基于主动数据库的分布式SCADA系统结构。同时针对SCADA系统与其他异构系统之间的集成和数据交互问题,将基于发布/订... 传统模式无法满足SCADA系统对主动数据服务的要求,针对SCADA系统的数据实时性、准确性需求,结合主动数据库技术,提出了基于主动数据库的分布式SCADA系统结构。同时针对SCADA系统与其他异构系统之间的集成和数据交互问题,将基于发布/订阅的消息模式引入系统中,从而降低与其他系统之间的依赖性,增强系统的可扩展性,并给出了主动数据库模型和实时消防监测报警系统的具体应用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 主动数据 发布/订阅 分布式 消防报警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遥感数据和地理信息系统在地震数据采集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周彬 杨柳 +2 位作者 谢滔滔 向体刚 郑家志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31-33,共3页
在复杂地表条件下,如何优化地震测线部署和观测系统设计,合理选择试验点,监控野外施工质量,合理组织、安排生产设备与施工班组以及HSE管理等系列问题一直是野外采集工作的难点。为此,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与数字高程模型(DEM),并结合地... 在复杂地表条件下,如何优化地震测线部署和观测系统设计,合理选择试验点,监控野外施工质量,合理组织、安排生产设备与施工班组以及HSE管理等系列问题一直是野外采集工作的难点。为此,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与数字高程模型(DEM),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形成一套综合技术;探讨了其在油气地震勘探采集设计、监控生产动态和生产质量等方面的应用情况。应用结果表明,采用该套技术后地震勘探采集设计更加科学,采集设备和施工班组的安排更加合理,有助于在复杂地表条件下获得高品质的地震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数据 野外记录 遥感图像 采集数据 设计 监视控制 技术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性多风电场数据采集与远程集控系统设计 被引量:16
15
作者 梁涛 孙天一 +1 位作者 姜文 李永强 《高技术通讯》 EI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87-394,共8页
为了实现区域性多风电场集控中心对风机的统一运行维护与协调管理,设计了区域性多风电场数据采集与远程集中监控系统,该系统采用用于过程控制的对象连接与嵌入(OPC)技术对多个风电场中风电机组等设备数据进行采集,并完成OPC与104协议转... 为了实现区域性多风电场集控中心对风机的统一运行维护与协调管理,设计了区域性多风电场数据采集与远程集中监控系统,该系统采用用于过程控制的对象连接与嵌入(OPC)技术对多个风电场中风电机组等设备数据进行采集,并完成OPC与104协议转换,借用电力调度数据网实现风电场数据到集控中心安全快速上传,实现对风电场的实时监控;突破风电机组传统意义上的风电机组信息无法与电力系统资源实现整合,不同风机厂家无法实现统一监控等关键技术,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风电场的优化运行,并为风电场节约了投资,实现了风电场效益的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 实时监控 数据采集与监控(scada) 用于过程控制的对象连接与嵌入(OP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ADA系统在油气长输管道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5
16
作者 姚珺 方成辉 陈斌 《工矿自动化》 2009年第5期119-122,共4页
文章以油气长输管道自动化系统实际应用为背景,采用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结合工业组态软件和可编程控制器,设计并开发了适用于油气长输管道的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SCADA系统。实际运行表明,该系统运行状况良好,工作稳定,具有操作便捷、... 文章以油气长输管道自动化系统实际应用为背景,采用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结合工业组态软件和可编程控制器,设计并开发了适用于油气长输管道的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SCADA系统。实际运行表明,该系统运行状况良好,工作稳定,具有操作便捷、功能强大、管理方便等特点,完善和提高了长输管道以及输油泵站的自动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管道 数据采集 监视 控制 scad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布/订阅模式消息中间件在SCADA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17
作者 潘国伟 宋玮 +1 位作者 王相南 曹厚继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8期77-81,共5页
针对SCADA系统与调度其他高级应用软件以及异构系统之间难于进行数据交互的问题,将基于发布/订阅模式的消息中间件引入SCADA系统中,设计了消息中间件的结构模型,阐述了消息中间件的工作机理,利用组件技术对其功能进行封装,形成组件对象... 针对SCADA系统与调度其他高级应用软件以及异构系统之间难于进行数据交互的问题,将基于发布/订阅模式的消息中间件引入SCADA系统中,设计了消息中间件的结构模型,阐述了消息中间件的工作机理,利用组件技术对其功能进行封装,形成组件对象模型(component object model,COM),对外提供5个标准接口供应用程序调用。SCADA系统作为消息的发布者,调度其他高级应用软件作为消息的订阅者,双方以消息形式进行数据交互,消除了SCADA系统与其他应用软件之间直接的依赖性,增强了系统的可扩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息中间件(MOM) 监视控制数据采集系统(scada) 组件对象模型(COM) 发布/订阅 接口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SCADA版本综合监控系统在轨道交通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杜凡 陈洪茹 尹晓宏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9-102,113,共5页
介绍轨道交通多SCADA版本综合监控系统,围绕其相对于常规版本综合监控系统的特点,结合工程实际经验对两种版本的综合监控系统在软件方面的特点进行对比,通过分析多SCADA版本综合监控系统与常规版本综合监控系统在工程实施阶段的区别,分... 介绍轨道交通多SCADA版本综合监控系统,围绕其相对于常规版本综合监控系统的特点,结合工程实际经验对两种版本的综合监控系统在软件方面的特点进行对比,通过分析多SCADA版本综合监控系统与常规版本综合监控系统在工程实施阶段的区别,分别对软件修改以及贯通调试过程中的软件升级修改步骤、已运营工程的影响范围以及需各专业配合的工作等方面进行对比,在保证系统稳定性的前提下探讨如何使多SCADA版本综合监控系统在轨道交通行业中有更深入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综合监控 多scada(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 软件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CADA/PMU混合量测的广域动态实时状态估计方法 被引量:34
19
作者 李大虎 曹一家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2-78,共7页
根据来自监视控制与数据采集(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SCADA)系统和相量测量单元(phasor measurement unit,PMU)的数据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SCADA/PMU混合量测的广域动态实时状态估计方法,该方法充分利用了各节点间电... 根据来自监视控制与数据采集(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SCADA)系统和相量测量单元(phasor measurement unit,PMU)的数据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SCADA/PMU混合量测的广域动态实时状态估计方法,该方法充分利用了各节点间电压变化的相互联系,通过SCADA系统提供的初始值和安装PMU的节点的电压量测可简单地获得其他未安装PMU节点的电压相量。该方法有效地解决了在PMU配置不足的情况下如何观测电网状态以及如何在动态过程下实时观测电网。最后,通过对新英格兰10机39节点系统的多种故障进行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量测量单元(PMU) 监视控制数据采集系统(scada) 广域测量系统(WAMS) 电压灵敏度 电力系统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聚类分析的农业SCADA服务器预警阈值提取方法 被引量:4
20
作者 杨丽丽 吴春辉 +1 位作者 张大卫 苏娟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293-299,共7页
针对计算机服务器预警阈值人为设定不准确的问题,该文以某农业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SCADA)中Apache服务器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基于聚类分析提取服务器监控指标预警阈值的方法。首先对服务... 针对计算机服务器预警阈值人为设定不准确的问题,该文以某农业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SCADA)中Apache服务器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基于聚类分析提取服务器监控指标预警阈值的方法。首先对服务器运行数据与某类异常发生前的预警信息进行特征选择。在数据分布形状未知的情况下,对特征选择结果分别用K-means和CURE(clustering using representative)2种聚类算法挖掘异常发生前服务器运行状态的普遍特征,将聚类结果用于提取该类异常的预警阈值。试验表明:特征选择可提取出影响该SCADA系统中服务器性能的监控指标。对比聚类结果,CURE算法聚类质心与正常信息质心的距离范围为0.02~0.05,而K-means算法聚类质心与正常信息质心的距离范围为0.15~0.2,CURE算法提取的预警阈值更加靠近预警发生时的服务器临界状态。在实际验证中,CURE相较于K-means预警时间至少提前24 h,该文方法提取的服务器预警阈值相比人工方式能更早地发现系统潜在风险,可用于动态更新预警阈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器 预警系统 聚类分析 阈值 特征选择 动态提取 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 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