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多馈入交直流电力系统研究中的相关问题 |
杨卫东
徐政
韩祯祥
|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00 |
68
|
|
2
|
多馈入短路比约束的含VSC-MTDC交直流电力系统机组组合方法 |
韩蓉蓉
谭益
曹一家
李勇
|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3
|
考虑设备外特性影响的多馈入电力系统静态电压稳定分析 |
王冲
庞榕泽
杨晓雷
韩中杰
鞠平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4
|
多馈入交直流混合电力系统研究综述 |
邵瑶
汤涌
|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131
|
|
5
|
考虑送受端电网连锁反应的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换相失败控制方法 |
欧阳金鑫
陶睿
庞茗予
潘馨钰
肖超
|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6
|
计及动态负荷特性的多馈入直流系统暂态电压强度分析方法 |
董怡滟
黄莹
王国腾
徐政
周月宾
陈煜坤
|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7
|
电力电子多馈入电力系统的广义短路比 |
辛焕海
董炜
袁小明
甘德强
王康
谢欢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95
|
|
8
|
多直流馈入受端电力系统分区及互联优化方法 |
杨燕
程鑫
金楚
徐蔚
林勇
高超
|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1
|
|
9
|
考虑实际工况的新能源多馈入系统广义运行短路比 |
刘晨曦
辛焕海
|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10
|
多馈入直流下考虑暂态电压稳定的新一代大容量调相机最优配置 |
李清
陈培渊
徐智华
盛浩
|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1
|
计及并联电容器补偿的多馈入交直流系统改进有效短路比指标 |
刘青
廖诗武
姚伟
刘明松
文劲宇
张健
|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13
|
|
12
|
多馈入交直流系统关联测量分散协调控制 |
颜泉
李兴源
刘红超
许秀芳
|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14
|
|
13
|
基于PMU的多馈入交直流系统的分散协调控制 |
颜泉
李兴源
王路
刘红超
陈树恒
|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17
|
|
14
|
多回特高压直流分层馈入模式下交直流混联系统的稳态特性分析 |
赵腾
张焰
叶冠豪
张璨
卫茹
朱晨曦
|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17
|
|
15
|
多馈入交直流输电系统的模糊控制器协调优化算法 |
朱浩骏
蔡泽祥
刘皓明
贾庆山
倪以信
吴复立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21
|
|
16
|
多馈入交直流混合系统的智能模糊分散协调控制 |
陈汉雄
刘天琪
刘群英
|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12
|
|
17
|
多馈入和多端交直流系统相互作用因子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肖俊
李兴源
|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29
|
|
18
|
基于正规形理论的多馈入交直流输电系统非线性模式分析 |
杨秀
徐光虎
|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1
|
|
19
|
混合多馈入交直流混联系统中长期电压分级协调控制 |
弓帅
张文
谢季平
|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10
|
|
20
|
直流控制方式对多馈入交直流系统电压相互作用的影响 |
陈修宇
韩民晓
刘崇茹
|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5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