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馈入交互因子在多馈入交直流电网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汪惟源 杨林 +2 位作者 史慧杰 曹敏敏 殷婷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4-58,65,共6页
以江苏电网实际多馈入交直流受端系统为例,对多馈入交互因子(MIIF)在实际电网规划和运行中的分析方法进行了推广应用研究。通过计算各直流逆变站间、直流与交流枢纽站之间的MIIF指标,分析各逆变站发生同时或相继换相失败的几率大小及可... 以江苏电网实际多馈入交直流受端系统为例,对多馈入交互因子(MIIF)在实际电网规划和运行中的分析方法进行了推广应用研究。通过计算各直流逆变站间、直流与交流枢纽站之间的MIIF指标,分析各逆变站发生同时或相继换相失败的几率大小及可能存在的组合,对发现直流站换相失败的潜在风险及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馈交直流系统 多馈入交互因子 逆变站 换相失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多馈入交互作用因子判断高压直流系统换相失败的方法 被引量:135
2
作者 邵瑶 汤涌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8-114,11,共7页
目前对多馈入交直流受端系统的交流故障是否会导致多回直流同时换相失败的问题主要是借助于仿真工具进行分析,这种方法计算量大,并且耗时长。为此提出了一种利用多馈入交互作用因子快速判断直流系统换相失败的方法。基于节点阻抗矩阵对... 目前对多馈入交直流受端系统的交流故障是否会导致多回直流同时换相失败的问题主要是借助于仿真工具进行分析,这种方法计算量大,并且耗时长。为此提出了一种利用多馈入交互作用因子快速判断直流系统换相失败的方法。基于节点阻抗矩阵对多馈入交互作用因子进行定义,通过最小熄弧角判断标准推导出临界多馈入交互作用因子的通用表达式,提出了基于临界多馈入交互作用因子的换相失败判断方法:某一回直流逆变侧换流母线发生三相短路故障时,如果另一回直流与该直流间的多馈入交互作用因子大于临界多馈入交互作用因子,则认为另一回直流系统也会同时发生换相失败。小算例系统和实际电网的研究结果证明了该指标和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馈高压直流输电系统 换相失败 多馈交互作用因子 临界多馈交互作用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馈入直流交互作用因子在换相失败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4
3
作者 吴冲 李兴源 何朝荣 《继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26-31,共6页
换相失败是直流输电的常见故障之一,单馈入直流输电系统换相失败的机理和控制策略已比较明确。但对于多馈入交直流混合输电系统,哪些故障可能引起多个换流站同时或相继换相失败甚至导致直流闭锁,是否会引起暂态失稳,还缺乏有效的研究手... 换相失败是直流输电的常见故障之一,单馈入直流输电系统换相失败的机理和控制策略已比较明确。但对于多馈入交直流混合输电系统,哪些故障可能引起多个换流站同时或相继换相失败甚至导致直流闭锁,是否会引起暂态失稳,还缺乏有效的研究手段。介绍了CIGRE工作组提出的多馈入直流系统交互作用评价指标——多馈入交互影响因子;探讨了该指标与多馈入直流换相失败的联系:给出了MIIF与换相失败工程判据-最小电压降落法的联系;通过仿真分析了该指标对多馈入直流系统换相失败风险评估的有效性以及与逆变站间电气距离、直流传输功率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馈直流系统 多馈交互影响因子 电气距离 电压耦合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馈入直流系统交互作用因子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6
4
作者 邵瑶 汤涌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94-799,共6页
多馈入交互作用因子(multi-feed interaction factor,MIIF)是一种能有效衡量多馈入交直流系统中直流系统间相互作用大小的指标。理论分析了直流落点间电气距离、受端交流系统等值阻抗对MIIF的影响,详细研究了MIIF与受端交流系统强弱评... 多馈入交互作用因子(multi-feed interaction factor,MIIF)是一种能有效衡量多馈入交直流系统中直流系统间相互作用大小的指标。理论分析了直流落点间电气距离、受端交流系统等值阻抗对MIIF的影响,详细研究了MIIF与受端交流系统强弱评估指标—多馈入短路比(multi-infeed shortcircuit ratio,MISCR)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MIIF随直流落点间电气距离的减小而增大;其他回直流对某一回直流的MIIF随该回直流逆变侧交流系统等值阻抗的增大而增大;保持直流落点距离不变,MIIF与MISCR成反比关系;保持交流系统等值阻抗不变,直流i、j间的MIIF与第i回直流的MISCR成反比关系,与第j回直流的MISCR成正比关系。两馈入交直流算例系统的分析结果验证了所得结论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馈直流输电系统 多馈交互作用因子 多馈短路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直流系统控制方式的多馈入交互作用因子实用计算方法 被引量:17
5
作者 夏成军 王真 杜兆斌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3532-3538,共7页
针对现有MIIF计算方法分析效率低的问题,基于节点阻抗矩阵对系统进行静态等值,并在此基础上对小扰动下不同换流母线电压变化进行研究,得到了考虑直流控制方式的MIIF求解方程。基于此方程,提出简化条件,得到了MIIF的实用计算方法。该方... 针对现有MIIF计算方法分析效率低的问题,基于节点阻抗矩阵对系统进行静态等值,并在此基础上对小扰动下不同换流母线电压变化进行研究,得到了考虑直流控制方式的MIIF求解方程。基于此方程,提出简化条件,得到了MIIF的实用计算方法。该方法以简单解析表达式的形式给出,是对计算MIIF的等值阻抗比法的改进,体现了包含直流系统控制方式在内的MIIF的主要影响因素,可以方便地对MIIF进行计算和分析。最后,分别在简单系统和大系统中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馈直流系统 多馈交互作用因子 直流控制方式 等值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馈入交互作用因子MIIF计算方法比较 被引量:5
6
作者 毛晓明 何炜 周忠健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7-63,共7页
多馈入交互作用因子被用来描述多馈入系统中各直流系统间的相互作用程度。目前,多馈入交互作用因子计算方法主要有4类,分别是时域仿真法、阻抗法、灵敏度法及考虑直流外特性的阻抗法。本文首先对多馈入交互作用因子及其计算方法进行较... 多馈入交互作用因子被用来描述多馈入系统中各直流系统间的相互作用程度。目前,多馈入交互作用因子计算方法主要有4类,分别是时域仿真法、阻抗法、灵敏度法及考虑直流外特性的阻抗法。本文首先对多馈入交互作用因子及其计算方法进行较深入地分析,特别对阻抗法进行了完善。然后以1个两馈入系统和1个36节点交直流系统为测试平台,对4类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和评估,分析4类计算方法的优势、不足及适应性。在此基础上,为电力系统不同的应用场景推荐合适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馈交互作用因子 阻抗法 灵敏度法 时域仿真法 考虑直流外特性的阻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馈入交互作用因子的直流分区原则和方法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徐蔚 程斌杰 +1 位作者 林勇 徐政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08-116,共9页
运用VSC-HVDC对多直流馈入系统进行分区能够提升受端系统的运行性能。不同分区方案对系统性能提升程度不同。为了寻找最优方案,运用灵敏度分析法对多直流馈入系统的特性进行了研究,得到了制定分区方案的两个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提出了... 运用VSC-HVDC对多直流馈入系统进行分区能够提升受端系统的运行性能。不同分区方案对系统性能提升程度不同。为了寻找最优方案,运用灵敏度分析法对多直流馈入系统的特性进行了研究,得到了制定分区方案的两个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多馈入交互作用因子的直流分区方法,进而得到受端系统分区的最优方案。以广东电网2030水平年作为案例,运用该分区方法对广东电网进行分区,得到了最优分区方案。运用PSS/E进行仿真,验证了该最优分区方案的有效性。该方案对于实际工程中分区方案的制定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馈系统 直流分区 灵敏度分析法 多馈交互作用因子 分区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流系统内部结构参数变化对多馈入交互作用因子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胡丁文 郝亮 +2 位作者 王先为 张军 吴金龙 《陕西电力》 2017年第2期5-9,14,共6页
多馈入交互作用因子(MIIF)是衡量多馈入交直流系统中直流系统间相互作用大小的量化指标。目前对于多馈入系统中换流站间的交互耦合作用的研究均是基于多端口戴维南等效模型,而未指出交流系统内部结构参数变化所引起的多馈入交互作用因... 多馈入交互作用因子(MIIF)是衡量多馈入交直流系统中直流系统间相互作用大小的量化指标。目前对于多馈入系统中换流站间的交互耦合作用的研究均是基于多端口戴维南等效模型,而未指出交流系统内部结构参数变化所引起的多馈入交互作用因子的变化情况。为此,采用了一种多馈入交互作用因子变化量的快速计算方法。并定义了线路贡献率作为对比指标,通过算例研究了交流系统内部线路投切、节点负荷变化对交互作用因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直流换流站间最短连接路径上的线路对MIIF影响最大;Ⅰ类节点与Ⅱ类节点之间的线路对MIIF的影响最显著;与节点有直接线路连接的换流站数越多,该节点负荷变化所引起的MIIF值变化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馈直流输电系统 多馈交互作用因子 贡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多馈入系统无功电压特性的同时换相失败评估方法 被引量:2
9
作者 张雨乐 尹纯亚 +3 位作者 李凤婷 韩璐 刘江山 史映萍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170-187,共18页
针对目前基于多馈入相互作用因子(multi-infeed interaction factor,MIIF)同时换相失败评估准确度不足的问题,首先阐明了多馈入高压直流系统中交流系统故障后暂态无功功率的作用机理,揭示了无功功率和电压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对MIIF的显... 针对目前基于多馈入相互作用因子(multi-infeed interaction factor,MIIF)同时换相失败评估准确度不足的问题,首先阐明了多馈入高压直流系统中交流系统故障后暂态无功功率的作用机理,揭示了无功功率和电压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对MIIF的显著影响。其次,提出了一种考虑到无功功率和电压相互作用的改进MIIF因子,用于衡量多馈入直流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分别计算了交直流系统间无功功率不平衡引起的电压降和直流换流站间无功功率传输引起的电压变化。然后,基于最小关断角定理,综合考虑了暂态无功功率和电压特性的影响,提出了临界同时换相失败因子(critical simultaneous commutation failure factor,CSCFF)及其计算表达式。通过比较MIIF和CSCFF,提出了一种同时换相失败评估方法,在评估同时换相失败时具有更高的准确性。最后,利用PSCAD/EMTDC平台构建了双馈入和三馈入高压直流仿真模型,验证了所提方法在不同故障类型、耦合阻抗和故障严重程度下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馈直流系统 无功功率 多馈交互作用因子 换相失败评估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并联电容器补偿的多馈入交直流系统改进有效短路比指标 被引量:13
10
作者 刘青 廖诗武 +3 位作者 姚伟 刘明松 文劲宇 张健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15,共9页
多馈入有效短路比能够同时反映交流系统强弱和直流系统间相互作用,是进行多馈入交直流系统分析和评估的重要指标,但是在实际工程应用中仍出现了指标计算结果与系统实际电压稳定不相符的情况。在推导并联电容器补偿对短路电流影响的数学... 多馈入有效短路比能够同时反映交流系统强弱和直流系统间相互作用,是进行多馈入交直流系统分析和评估的重要指标,但是在实际工程应用中仍出现了指标计算结果与系统实际电压稳定不相符的情况。在推导并联电容器补偿对短路电流影响的数学关系的基础上,分析得出现有的多馈入有效短路比指标由于未考虑并联电容器补偿时存在不足而具有局限性。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一种能够计及并联电容器补偿的改进多馈入有效短路比指标,该指标通过将系统并联电容器容量折算到直流落点处来进一步计及其给系统电压稳定带来的影响,并给出所提改进短路比指标的计算公式。以修改的新英格兰39节点系统为例,研究了并联电容器补偿对系统电压稳定性的影响,分析了现有多馈入短路比和所提改进指标与并联电容器补偿的容量和补偿位置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所提改进有效短路比指标比现有多馈入有效短路指标更能够准确地反映交流系统的强弱程度。最后通过浙江电网仿真验证了所提改进有效短路比在描述多馈入交直流系统强度的准确性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馈交直流系统 多馈有效短路比 短路电流 多馈入交互因子 并联电容器补偿 改进多馈有效短路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应滤波技术对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换相失败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曾进辉 罗隆福 +1 位作者 许加柱 李勇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69-75,共7页
基于CIGRE标准模型建立了含感应滤波装备的新型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仿真模型.结合多馈入有效短路比、多馈入交互因子和换相失败免疫因子的定义,对比分析了不同故障类型、不同故障时刻条件下的换相失败免疫因子变化规律;并对发生本地换相... 基于CIGRE标准模型建立了含感应滤波装备的新型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仿真模型.结合多馈入有效短路比、多馈入交互因子和换相失败免疫因子的定义,对比分析了不同故障类型、不同故障时刻条件下的换相失败免疫因子变化规律;并对发生本地换相失败和并发换相失败条件下,交流系统强度如何影响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抵御换相失败的能力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感应滤波技术具有降低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的交互因子、提高换相失败免疫因子及增强多馈入直流输电抵御并发换相失败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输电系统 换相失败 感应滤波 多馈入交互因子 多馈免疫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馈入直流系统换相失败免疫水平快速确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46
12
作者 肖浩 朱佳 +1 位作者 李银红 李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711-2717,共7页
针对目前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中换相失败研究主要采用仿真手段的情况,基于最小熄弧角判断标准,推导多馈入直流系统中当地换相失败免疫因子和同时换相失败免疫因子的解析表达式。通过表达式可快速而有效地确定系统参数对多馈入直流系统中... 针对目前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中换相失败研究主要采用仿真手段的情况,基于最小熄弧角判断标准,推导多馈入直流系统中当地换相失败免疫因子和同时换相失败免疫因子的解析表达式。通过表达式可快速而有效地确定系统参数对多馈入直流系统中逆变站换相失败免疫水平的影响:当地换相失败免疫因子与故障交流系统有效短路比具有近似的线性关系;在临界多馈入交互作用因子不变时,同时换相失败免疫因子与故障交流系统有效短路比成正比关系,与多馈入交互作用因子成反相关。基于CIGRE直流输电标准模型搭建了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仿真结果验证了表达式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馈直流输电系统 换相失败 换相失败免疫因 有效短路比 多馈交互作用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功潮流分析的多馈入直流输电耦合作用 被引量:9
13
作者 刘济豪 郭春义 +3 位作者 刘羽超 许韦华 阳岳希 赵成勇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153-159,共7页
为深入分析多馈入直流输电耦合作用机理,提出了无功潮流耦合作用分析方法。该方法通过无功潮流的变化,分析了当某子系统受到无功扰动之后,各子系统电压变化的机理。为定量分析多馈入直流输电各子系统之间的无功潮流支撑作用,提出了无功... 为深入分析多馈入直流输电耦合作用机理,提出了无功潮流耦合作用分析方法。该方法通过无功潮流的变化,分析了当某子系统受到无功扰动之后,各子系统电压变化的机理。为定量分析多馈入直流输电各子系统之间的无功潮流支撑作用,提出了无功潮流支撑系数这一稳态指标,同时推导了该指标的表达式。基于无功潮流耦合作用分析方法,推导了双馈入系统中多馈入静态电压稳定性指标的表达式。该表达式揭示了无功潮流支撑系数、多馈入交互作用因子与多馈入静态电压稳定性指标之间的关系,结合表达式对无功潮流支撑系数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最后,在PSCAD环境下的双馈入直流输电模型中进行仿真,验证了理论推导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馈直流输电 多馈交互作用因子 静态电压稳定性指标 无功潮流支撑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快速评估多馈入直流系统换相失败风险的方法 被引量:33
14
作者 邵瑶 汤涌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429-3436,共8页
快速并准确地评估受端系统交流故障导致多馈入直流系统换相失败的风险,对于保障大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在多馈入交互作用因子(multi-infeed interaction factor,MIIF)定义的启发下,提出了交直流系统电压耦合作用因子(AC-DC ... 快速并准确地评估受端系统交流故障导致多馈入直流系统换相失败的风险,对于保障大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在多馈入交互作用因子(multi-infeed interaction factor,MIIF)定义的启发下,提出了交直流系统电压耦合作用因子(AC-DC voltage coupling factor,ADVCF)的概念,并基于节点阻抗矩阵推导出ADVCF的简便计算公式。通过最小熄弧角判断标准推导出临界交直流系统电压耦合作用因子(critical ac-dc voltage coupling factor,CADVCF)指标的通用表达式,基于CADVCF提出了一种快速评估多馈入直流系统换相失败风险的方法:受端系统某交流母线发生三相短路故障时,如果某回直流与该交流母线间的ADVCF大于CADVCF,则该回直流会发生换相失败。实际大电网的分析结果证明了所提评估方法的快速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馈直流输电系统 换相失败 多馈交互作用因子 交直流系统电压耦合作用因子 临界交直流系统电压耦合作用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8年多直流馈入江苏规划电网连锁换相失败分析 被引量:14
15
作者 周前 张潮 +3 位作者 张宁宇 邵雨薇 王思成 韩松 《电力工程技术》 2018年第1期51-57,共7页
针对2018年多直流馈入江苏规划电网,基于电力系统仿真程序PSD-BPA,研究了受端交流系统故障导致直流连锁换相失败及闭锁的问题,总结了多馈入交互作用因子以及节点电压交互作用因子在实际电网中的应用规律。由于江苏电网多回直流之间存在... 针对2018年多直流馈入江苏规划电网,基于电力系统仿真程序PSD-BPA,研究了受端交流系统故障导致直流连锁换相失败及闭锁的问题,总结了多馈入交互作用因子以及节点电压交互作用因子在实际电网中的应用规律。由于江苏电网多回直流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耦合作用,当交流系统中主要线路发生故障后,会引起多条直流的连锁换相失败。此外,由于耦合程度的大小,相比于直流换流母线处发生故障,直流逆变站邻近交流母线故障后会造成更多直流的连锁换相失败。由于减轻多直流间交互作用的措施多数投资较大,江苏电网应在实际运行时给予这些交流母线故障更多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电网 多直流 换相失败 多馈交互作用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馈入直流系统换相失败风险仿真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永猛 李兴源 +1 位作者 肖俊 洪潮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5,共5页
逆变器的换相失败是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一种常见故障。为研究多馈入系统中换相失败的复杂机理,文中应用PSCAD/EMTDC电磁暂态仿真软件,在经典双馈入系统模型中进行仿真,根据换相失败发生的风险指标--短路严重程度等级因子,分析造成直流... 逆变器的换相失败是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一种常见故障。为研究多馈入系统中换相失败的复杂机理,文中应用PSCAD/EMTDC电磁暂态仿真软件,在经典双馈入系统模型中进行仿真,根据换相失败发生的风险指标--短路严重程度等级因子,分析造成直流系统换相失败的概率特征。发现多馈入电压交互作用与谐波交互作用是影响多馈入系统同时换相失败的两个重要因素,故障较弱时,多馈入系统的远端换相失败主要与换流母线电压的波形畸变相关;而故障较强时,母线电压的幅值跌落是导致远端换相失败发生的主因,仿真结果证明了结论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馈系统 换相失败 换相失败免疫因子 多馈交互作用因子 谐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直流系统对多馈入短路比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书杰 文俊 +1 位作者 牛宇昆 马立民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8,共8页
多馈入短路比(MISCR)是反映含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的受端电网强度的重要指标,但现有研究中一些文献对于多馈入短路比存在理解偏差。该文首先从多馈入短路比的定义出发,介绍两种表达方法:等值阻抗法和影响因子法,并以n回直流馈入为例对两... 多馈入短路比(MISCR)是反映含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的受端电网强度的重要指标,但现有研究中一些文献对于多馈入短路比存在理解偏差。该文首先从多馈入短路比的定义出发,介绍两种表达方法:等值阻抗法和影响因子法,并以n回直流馈入为例对两种方法的一致性加以证明;分析直流馈入回路数增加时多馈入短路比的变化规律,剖析现有的个别文献误以为MISCR可能高于单馈入短路比的本质原因;最后对影响多馈入短路比的各种因素,如直流额定功率、戴维南等值阻抗以及联络阻抗进行了仿真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馈直流 短路比 多馈短路比 受端电网 等值阻抗 多馈交互作用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换相失败边界条件 被引量:46
18
作者 王增平 刘席洋 +1 位作者 李林泽 杨玉瑾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2-19,共8页
在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中,交流故障引发多回直流系统同时换相失败甚至闭锁的可能性较高。因此,探究逆变侧交流节点间电压交互作用机理并揭示换相失败的边界条件具有重要意义。首先,阐述直流系统逆变侧功率特性,借助受端交流电网的稳态潮... 在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中,交流故障引发多回直流系统同时换相失败甚至闭锁的可能性较高。因此,探究逆变侧交流节点间电压交互作用机理并揭示换相失败的边界条件具有重要意义。首先,阐述直流系统逆变侧功率特性,借助受端交流电网的稳态潮流分析推导出多馈入交互作用因子的解析表达式;然后,分析换流器极限关断角和故障后直流电流的变化情况,推导出同时换相失败交互因子,并用该因子表征同时换相失败的边界条件;最后,通过仿真证明了所提多馈入交互作用因子解析计算方法的准确性以及同时换相失败边界条件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馈直流输电系统 同时换相失败 边界条件 多馈交互作用因子 同时换相失败交互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继发性换相失败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军 潘爱强 +1 位作者 吴金龙 王先为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2-78,84,共8页
继发性换相失败给多馈入直流输电(MIDC)系统的安全运行带来严重威胁,针对继发性换相失败影响因素的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根据换流器工作原理并结合MIDC系统结构特点研究了继发性换相失败的发生机理;然后对继发性换相失败的两个... 继发性换相失败给多馈入直流输电(MIDC)系统的安全运行带来严重威胁,针对继发性换相失败影响因素的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根据换流器工作原理并结合MIDC系统结构特点研究了继发性换相失败的发生机理;然后对继发性换相失败的两个因素:换相失败引起交流电压的变化和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耦合关系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最后在PSCAD/EMTDC中建立了MIDC系统模型,仿真分析了典型工况下MIDC系统继发性换相失败的影响因素。根据仿真结果,多馈入系统中交流故障、多馈入系统电压交互影响因子和多馈入短路比共同决定了继发性换相失败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馈直流输电系统 继发性换相失败 交流故障 多馈系统电压交互影响因子 多馈短路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馈出直流系统换相失败快速判别方法 被引量:15
20
作者 尹纯亚 李凤婷 +1 位作者 宋新甫 万琪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459-3465,共7页
换相失败的快速判别对保障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将直流电流与送、受两端换流母线电压解耦,推导建立了基于两端换流母线电压的换相失败分析方法,发现整流侧换流母线电压的升高也可能引发换相失败。参照多馈入交互作用因子(MIIF... 换相失败的快速判别对保障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将直流电流与送、受两端换流母线电压解耦,推导建立了基于两端换流母线电压的换相失败分析方法,发现整流侧换流母线电压的升高也可能引发换相失败。参照多馈入交互作用因子(MIIF)的定义,提出多馈出电压交互作用因子(MOVIF)的概念与计算方法,将MOVIFji与换相失败分析方法结合,定义临界多馈出系统换相失败作用因子(CMCFIji),提出一种多馈出系统换相失败快速判别方法,当MOVIFji≥CMCFIji就认为发生换相失败。最后基于DIgSILENT仿真软件与直流标准测试系统搭建两回直流馈出系统模型,仿真验证了基于MOVIFji的换相失败判别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馈出直流系统 换相失败 多馈交互作用因子 交直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