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风路空冷汽轮发电机定子内流体流动与传热耦合计算与分析 被引量:54
1
作者 李伟力 杨雪峰 +1 位作者 顾德宝 冯勇利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4-31,共8页
根据大型空冷汽轮发电机多风路通风系统内流体流动与传热的特点,建立了定子多风路通风系统三维流动与传热耦合计算的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并给出求解域相应的边界条件及假设条件,采用有限体积法对三维流体场和温度场控制方程进行耦合计算... 根据大型空冷汽轮发电机多风路通风系统内流体流动与传热的特点,建立了定子多风路通风系统三维流动与传热耦合计算的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并给出求解域相应的边界条件及假设条件,采用有限体积法对三维流体场和温度场控制方程进行耦合计算;对定子各个径向通风沟内的流体速度、温度以及电机各部分温度的空间分布特性进行分析,并将耦合场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为多风路大型电机综合物理场的准确计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冷汽轮发电机 多风路系统 耦合 三维流体场 三维温度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风路大型空冷汽轮发电机三维流场计算 被引量:29
2
作者 路义萍 洪光宇 +1 位作者 汤璐 韩家德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33-139,6,共7页
针对某大型空冷汽轮发电机,其中定子采用三进四出多风路通风冷却,转子端部采用弧段进风与直段补风,本体采用副槽通风结构,为研究定子压指、冷热风区及转子与气隙中各部分的冷却空气流量分布与内部流场特征,建立了半轴向段包括转子一个... 针对某大型空冷汽轮发电机,其中定子采用三进四出多风路通风冷却,转子端部采用弧段进风与直段补风,本体采用副槽通风结构,为研究定子压指、冷热风区及转子与气隙中各部分的冷却空气流量分布与内部流场特征,建立了半轴向段包括转子一个槽和与之对应的气隙及定子两个槽的物理模型。依据计算流体动力学原理,采用有限体积法,利用工程计算得到的压力入、出口边界条件,对计算域内的三维湍流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转子轴径向段槽楔出风口的静压急剧增大,副槽段各出风口的压力约为3600Pa,以150Pa幅度上下波动。气隙中空气静压在3000~4000Pa之间变化,局部存在反向流,有涡流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冷汽轮发电机 定转子 流场 多风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冷汽轮发电机冷却气流风量对定子内流体的影响 被引量:21
3
作者 李伟力 杨雪峰 顾德宝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53-61,共9页
根据大型空冷汽轮发电机多风路通风系统内流体流动与传热的特点,建立定子多风路通风系统三维流动与传热耦合计算的物理模型与数学模型,并给出求解域相应的边界条件及假设条件,采用有限体积法对三维流体场和温度场控制方程进行耦合计算;... 根据大型空冷汽轮发电机多风路通风系统内流体流动与传热的特点,建立定子多风路通风系统三维流动与传热耦合计算的物理模型与数学模型,并给出求解域相应的边界条件及假设条件,采用有限体积法对三维流体场和温度场控制方程进行耦合计算;在保证总风量不变的情况下,分析改变定子、气隙风量对定子各个径向通风沟内的流体速度、温度及电机各部分温度空间分布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增加气隙风量,会降低电机定子最高温度,还会降低电机定子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的温差。最后,以200MW两级大容量空冷汽轮发电机为例进行计算,将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证明该方法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冷汽轮发电机 多风路系统 耦合场 三维流体场 三维温度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