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磁力参数自寻优的转子多频振动主动抑制 被引量:7
1
作者 姚剑飞 高金吉 王维民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45-50,共6页
提出一种转子多频振动的在线主动抑制方法,该方法利用电磁作动器向转子施加多个与转子振动频率相匹配的旋转电磁力,通过在线自寻优的方式确定电磁作动器的控制电流相位和幅值,使施加的多个频率成分的旋转电磁力能够削减转子的多频振动幅... 提出一种转子多频振动的在线主动抑制方法,该方法利用电磁作动器向转子施加多个与转子振动频率相匹配的旋转电磁力,通过在线自寻优的方式确定电磁作动器的控制电流相位和幅值,使施加的多个频率成分的旋转电磁力能够削减转子的多频振动幅值,实现转子系统的多频振动在线抑制。首先建立了转子-轴承-电磁作动器系统动力学模型;提出一种转子系统多频振动的主动抑制方法,对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进行了理论推导;建立了电磁作动器控制电流相位和幅值的寻优模型,提出一种控制电流相位的整周寻优策略;随后搭建实验装置,进行了实验研究,理论推导和实验结果均表明该方法能够实现转子的多个频率成分振动的主动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频振动 自寻优控制 电磁作动器 转子-轴承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频振动治疗仪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5
2
作者 王玲 刘闰南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55-158,共4页
在生物力学和临床医学交叉学科的研究方面,经历了人体振动研究、动物实验研究和临床验证过程而形成多频振动治疗理论,本文介绍了依据这个理论研究设计的多频振动治疗仪,论述了用微机系统实现的方法和措施,包括模式选择、硬件和软件... 在生物力学和临床医学交叉学科的研究方面,经历了人体振动研究、动物实验研究和临床验证过程而形成多频振动治疗理论,本文介绍了依据这个理论研究设计的多频振动治疗仪,论述了用微机系统实现的方法和措施,包括模式选择、硬件和软件的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仪 模式控制 骨折 多频振动治疗仪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力参数快速寻优的转子多频振动抑制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姚剑飞 刘亮 王维民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38-743,共6页
针对转子-轴承系统中的转子多频振动问题,以转子-轴承-电磁作动器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装有电磁作动器的转子系统动力学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电磁力参数快速寻优的转子系统多频振动主动抑制方法。采用变步长寻优策略,快速获取电磁作动器... 针对转子-轴承系统中的转子多频振动问题,以转子-轴承-电磁作动器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装有电磁作动器的转子系统动力学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电磁力参数快速寻优的转子系统多频振动主动抑制方法。采用变步长寻优策略,快速获取电磁作动器的电流最佳参数,通过向转子施加具有多个频率成分的旋转电磁力来抑制转子的多频振动。实验结果表明,快速寻优策略比整周寻优用时短,能够实现转子系统多个频率振动成分的主动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频振动 快速寻优 电磁作动器 转子-轴承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升机多频振动并联结构自适应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马逊军 陆洋 +1 位作者 陈仁良 周录军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55-764,共10页
现有直升机主动振动控制技术主要对机体主通过频率振动成分进行控制,但更严格的振动控制需要考虑机体的高阶谐波振动成分。为实现直升机多频振动主动控制,以多频窄带噪声主动控制算法为基础,发展了一种运用无延迟带通滤波器的并联结构... 现有直升机主动振动控制技术主要对机体主通过频率振动成分进行控制,但更严格的振动控制需要考虑机体的高阶谐波振动成分。为实现直升机多频振动主动控制,以多频窄带噪声主动控制算法为基础,发展了一种运用无延迟带通滤波器的并联结构滤波最小均方算法。无延迟带通滤波器的引入削弱了参考信号和误差信号中谐波分量之间的调频问题,同时避免了在次级通道中引入额外的延迟,加快了收敛速度,且提高了控制效果。通过基于简化直升机有限元模型的仿真,验证了该算法具有良好的收敛特性和较小的计算量。综合考虑直升机实际减振需求,以自由-自由梁为对象,以NΩ和2 NΩ振动成分为控制目标,进行了双频单入单出和四入两出振动控制试验,包括外扰及通道变化等多种复杂情况下的试验,以考验算法的自适应能力。试验结果表明:基于所提出算法的主动振动控制系统能有效控制多个目标频谱,单入单出系统被控点振动水平至少降低84%,四入两出情况下总体振动水平降低66%,且收敛速度较快,自适应能力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升机 自适应控制 多频振动 并联结构 无延迟带通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密加工平台隔振系统多频振动控制 被引量:11
5
作者 赖俊杰 浮洁 +3 位作者 白俊峰 杨泽宁 代镇宇 余淼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42-249,共8页
近年来,随着精密加工与精密测量等技术的发展,微振动对加工精度和测量灵敏度的影响变得十分突出;传统的被动隔振器由于结构和参数固定,不能满足复杂激励环境下的隔振要求;主动隔振能量消耗大,且高频易失稳;以磁流变弹性体为代表的半主... 近年来,随着精密加工与精密测量等技术的发展,微振动对加工精度和测量灵敏度的影响变得十分突出;传统的被动隔振器由于结构和参数固定,不能满足复杂激励环境下的隔振要求;主动隔振能量消耗大,且高频易失稳;以磁流变弹性体为代表的半主动控制技术不仅具有功耗低、稳定性好等特点,还能根据外界激励变化实时调节参数,成为振动控制领域的研究热点。针对精密加工平台系统中存在的多频振动问题和隔振系统的非线性,提出采用磁流变弹性体隔振器和分频模糊控制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磁流变弹性体隔振系统动力学模型,推导适用于磁流变弹性体隔振系统的半主动控制条件,针对多频振动设计不依赖于系统模型的分频模糊控制器。通过控制试验验证了所设计控制器的有效性;与常规模糊控制器相比,所提方法对多频振动具有更好的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变弹性体隔振器 精密加工平台 多频振动模糊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轴承高速电机转子多频振动的电流补偿控制 被引量:14
6
作者 王忠博 毛川 祝长生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75-284,共10页
在主动电磁轴承(activemagneticbearing,AMB)支承的高速电机系统中,转子的不平衡、电磁激励力及传感器的干扰等因素都会导致转子系统出现多频振动,严重地影响着电机的运行精度。为了抑制AMB-高速电机转子系统中的多频振动,该文提... 在主动电磁轴承(activemagneticbearing,AMB)支承的高速电机系统中,转子的不平衡、电磁激励力及传感器的干扰等因素都会导致转子系统出现多频振动,严重地影响着电机的运行精度。为了抑制AMB-高速电机转子系统中的多频振动,该文提出一种通过电流补偿来对转子系统的多频振动进行控制的方法。首先建立四自由度AMB-高速电机刚性转子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分析多频电流形式,定义多频电流系数。然后,提出一种通过电流补偿来抑制AMB-转子多频振动的方法。接着,采用变步长三角形迭代搜索算法以加速多频电流系数的识别。最后,在某AMB-高速电机平台上进行仿真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多频振动电流补偿算法可实现对多频电流系数的准确识别,能够对AMB-转子系统的多频振动进行有效地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悬浮高速电机 主动电磁轴承 多频振动 多频电流系数 迭代搜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频振动治疗仪辅治呼吸道感染患儿效果观察 被引量:6
7
作者 熊丽娟 《护理学杂志》 2011年第5期46-47,共2页
目的探讨多频振动治疗仪在呼吸道感染患儿排痰中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将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152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多频振动治疗仪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排痰治疗。两组均治疗10~15min... 目的探讨多频振动治疗仪在呼吸道感染患儿排痰中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将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152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多频振动治疗仪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排痰治疗。两组均治疗10~15min/次,3次/d。结果观察组排痰量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应用多频振动治疗仪治疗能有效促进呼吸道感染患儿痰液排出,提高治疗效果并有效减轻患儿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 排痰 多频振动治疗仪 治疗效果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自由度非线性振动系统多频振动的渐近解
8
作者 李翠英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6年第3期251-258,共8页
对n个自由度的非线性振动系统引入与派生系统各主振型相对应的n个振型广义质心坐标,使得求解关于n个广义坐标的联立微分方程组的问题归结为求解关于各振型广义质心坐标的n个单自由度振动形式的微分方程的问题.通过多重Fouri... 对n个自由度的非线性振动系统引入与派生系统各主振型相对应的n个振型广义质心坐标,使得求解关于n个广义坐标的联立微分方程组的问题归结为求解关于各振型广义质心坐标的n个单自由度振动形式的微分方程的问题.通过多重Fourier级数展开及线性代数方程组求解可得出各广义坐标的渐近解.多自由度非线性振动系统的单频振动可作为本文的特殊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渐近解 多频振动 非线性振动 多自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型电主轴多频率振动的主动控制 被引量:6
9
作者 乔晓利 祝长生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2-168,共7页
为了有效抑制由砂轮质量不平衡及外部干扰引起的永磁型电主轴转子系统砂轮端的多频率成分振动,在无轴承永磁电机径向磁悬浮力产生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方差快捷分块(FBLMS)的自适应滤波的永磁型双绕组电主轴柔性转子系统砂... 为了有效抑制由砂轮质量不平衡及外部干扰引起的永磁型电主轴转子系统砂轮端的多频率成分振动,在无轴承永磁电机径向磁悬浮力产生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方差快捷分块(FBLMS)的自适应滤波的永磁型双绕组电主轴柔性转子系统砂轮端多频率成分振动的主动控制方案。首先研究了双绕组永磁型电主轴结构及工作原理和径向控制力的模型,借助有限元法建立了永磁型电主轴柔性转子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分析了控制电流的不同成分对永磁体涡流损耗及电机定子铁损的影响,设计了永磁型电主轴柔性转子系统砂轮端多频率成分振动的主动控制系统,结果表明,提出的永磁型电主轴柔性转子系统砂轮端多频率成分振动控制方案具有明显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频振动 振动控制 最小方差快速分块 双绕组电主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波浪和涡流联合作用下海洋立管多频参数激励振动响应 被引量:10
10
作者 巫志文 陆启贤 梅国雄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99-610,共12页
针对随机波浪和涡流联合作用下海洋立管多频参数激励振动响应,本文通过欧拉梁理论和Galerkin方法建立了立管运动控制方程;结合Pierson-Moskowitz波浪谱,利用线性波浪理论和随机相位谱法构造随机波浪力时域激励,并与真实海洋环境相匹配;... 针对随机波浪和涡流联合作用下海洋立管多频参数激励振动响应,本文通过欧拉梁理论和Galerkin方法建立了立管运动控制方程;结合Pierson-Moskowitz波浪谱,利用线性波浪理论和随机相位谱法构造随机波浪力时域激励,并与真实海洋环境相匹配;建立了随机波浪和涡流激励联合作用下顶张力立管分析模型;通过两个验证模型,将本文提出的计算方法与已有数值计算方法及试验进行对比分析,对其有效性进行评估;对单频和多频激励下获得的动力响应、频谱响应和关键参数敏感性等进行比较分析及讨论。与已有的简谐激励方法相比,本文所提出方法可以更合理、准确地分析在实际海洋条件下立管的动力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频参数激励振动响应 随机波浪和涡流 参数敏感性 真实海洋环境 动力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频参激—涡激联合作用下顶张力立管分岔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昕涛 赵珧冰 +1 位作者 蔡绍辉 陈林聪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6-24,共9页
复杂海洋环境中,顶张力立管顶部平台受到不同分量叠加的波浪作用,导致其轴向张力与多个频率相关,系统产生多频参激与涡激的联合振动,其动力学行为变得更为复杂,尤其是分岔和混沌等非线性振动特性有待进一步分析。首先,基于欧拉—伯努利... 复杂海洋环境中,顶张力立管顶部平台受到不同分量叠加的波浪作用,导致其轴向张力与多个频率相关,系统产生多频参激与涡激的联合振动,其动力学行为变得更为复杂,尤其是分岔和混沌等非线性振动特性有待进一步分析。首先,基于欧拉—伯努利梁理论,引入范德波尔尾流振子,建立和推导受多频参激—涡激联合作用下立管的动力学模型及其运动微分方程;接着,利用伽辽金法得到离散后的常微分方程组,采用多尺度法得到系统共振响应的调谐方程;最后,通过数值算例探究系统在多源和多频载荷联合作用下的共振响应。结果表明:对于多频参数激励,其中一个参数激励幅值在立管振动中起主导作用,而另一个会引起分岔的位置、数量和性质发生改变;随质量—阻尼参数增大,系统共振响应幅值整体先增大后减小,各分岔点出现的位置整体先向泄涡频率较大处移动,随后向泄涡频率较小处移动;质量—阻尼参数的变化还可能诱使系统发生倍周期分岔和混沌现象,危害结构安全。此外,采用直接数值积分求解微分方程组,验证近似分析结果,两者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张力立管 涡激振动 多频参激振动 分岔与混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thod for optimizing manipulator's geometrical parameters and selecting reducers 被引量:4
12
作者 杜志江 肖永强 董为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5期1235-1244,共10页
A geometrical parameters optimization and reducers selection method was proposed for robotic manipulators design. The Lagrangian approach was employed in deriving the dynamic model of a two-DOF manipulator. The flexib... A geometrical parameters optimization and reducers selection method was proposed for robotic manipulators design. The Lagrangian approach was employed in deriving the dynamic model of a two-DOF manipulator. The flexibility of links and joints was taken into account in the mechanical structure dimensions optimization and reducers selection, in which Timoshenko model was used to discretize the hollow links. Two criteria, i.e. maximization of fundamental frequency and minimization of self-mass/load ratio, were utilized to optimize the manipulators. The NSGA-II (fast elitist 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s) was employed to solve the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problem. How the joints flexibility affects the manipulators design was analyzed and shown in the numerical analysis example.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simultaneous consideration of the joints and the links flexibility is very necessary for manipulators optimal design. Finally, several optimal combinations were provide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optimization method was proved by comparing with ADAMS simulation results. The self-mass/load ratio error of the two methods is within 10%. The maximum error of the natural frequency by the two methods is 23.74%. The method proposed in this work provides a fast and effective pathway for manipulator design and reducers sel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botic manipulator optimal design reducer selection flexible links flexible join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