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项式回归模型的高压共轨柴油机的标定 被引量:10
1
作者 周广猛 刘瑞林 +3 位作者 周平 刘刚 李骏 戈非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01-305,共5页
在低气压模拟试验台上进行了高压共轨柴油机模拟海拔5 000m环境的全因子试验。基于试验数据建立了转矩、燃油消耗率和排气温度的含4次交叉项的4阶多项式回归模型,其模型拟合残差率的绝对值均值分别为0.171%、0.140%和0.223%,表明模型具... 在低气压模拟试验台上进行了高压共轨柴油机模拟海拔5 000m环境的全因子试验。基于试验数据建立了转矩、燃油消耗率和排气温度的含4次交叉项的4阶多项式回归模型,其模型拟合残差率的绝对值均值分别为0.171%、0.140%和0.223%,表明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能力。在此基础上,利用遗传算法优化获得了最佳喷油参数,实现了高压共轨柴油机基于模型的标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共轨柴油机 多项式回归模型 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的黑河流域TRMM数据降尺度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樊东 薛华柱 +4 位作者 董国涛 蒋晓辉 张文鸽 殷会娟 郭欣伟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6-151,共6页
在不同空间尺度下分别建立TRMM 3B43降水数据与数字高程模型(DEM)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将2001—2013年黑河流域TRMM降水数据的空间分辨率从0.25°提高到1km,并利用流域内9个气象站点实测数据对降尺度结果进... 在不同空间尺度下分别建立TRMM 3B43降水数据与数字高程模型(DEM)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将2001—2013年黑河流域TRMM降水数据的空间分辨率从0.25°提高到1km,并利用流域内9个气象站点实测数据对降尺度结果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降尺度方法不仅提高了TRMM数据的空间分辨率,数据的精确程度也有所提高;与传统线性回归模型降尺度方法相比,基于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获得的降尺度结果更接近于实测值,其结果更为准确;模型建立的尺度对最终降尺度结果精确性具有较大影响,0.50°是基于DEM和NDVI对黑河流域TRMM降水数据进行降尺度的相对最优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MM数据降尺度 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 DEM NDVI 黑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线性在多元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中的危害及其处理方法 被引量:2
3
作者 廖森 王建设 陈超球 《广西科学》 CAS 2003年第2期101-103,共3页
以 1个均匀设计应用的实例为对象 ,回归分析得到 2个多元二次多项式方程 :( 1) Y =0 .0 84 82 6 + 0 .2 3179X3- 0 .0 5 0 2 86 X3X3+ 0 .0 2 84 2 2 X1 X3- 0 .0 0 1396 2 X2 X3;( 2 ) Y =0 .0 6 2 32 0 + 0 .2 5 11X3- 0 .0 6 0 0 X3X... 以 1个均匀设计应用的实例为对象 ,回归分析得到 2个多元二次多项式方程 :( 1) Y =0 .0 84 82 6 + 0 .2 3179X3- 0 .0 5 0 2 86 X3X3+ 0 .0 2 84 2 2 X1 X3- 0 .0 0 1396 2 X2 X3;( 2 ) Y =0 .0 6 2 32 0 + 0 .2 5 11X3- 0 .0 6 0 0 X3X3+ 0 .0 2 347X1 X3。对这 2个方程进行线性变换处理后 ,用 SPSS软件包进行共线性诊断分析 ,得出方程 ( 1)第4项和第 2项存在强烈的共线性关系 ,共线性的存在使方程的预测变得不可靠 ;方程 ( 2 )没有共线性存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 共线性 回归分析 均匀设计试验 数据处理 数理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项式回归模型的枯季径流预报与分析 被引量:20
4
作者 何振奇 乔光建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10年第5期85-88,共4页
冶河流域径流的补给来源主要是大气降水,径流和降水主要集中在5月-10月。由于受地质环境条件、流域下垫面因素作用,汛期径流与枯季径流存在良好的相关关系。枯季径流预报采用汛期径流量与枯季径流量建立多项式回归模型,通过对不同阶数... 冶河流域径流的补给来源主要是大气降水,径流和降水主要集中在5月-10月。由于受地质环境条件、流域下垫面因素作用,汛期径流与枯季径流存在良好的相关关系。枯季径流预报采用汛期径流量与枯季径流量建立多项式回归模型,通过对不同阶数的多项式进行对比分析,三阶多项式曲线拟合程度较好。采用符号检验和偏离数值检验法对该曲线进行检验,曲线拟合效果显著。并对枯季径流预报结果进行评价,按照枯季径流预报规范的要求,预报合格率达89.3%。该流域枯季径流,是沿河工业用水、灌溉用水的主要来源,分析和预报冶河枯季径流来水情况,为制定工农业用水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季径流预报 多项式回归模型 曲线拟合检验 平山水文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项式回归模型的气体传感器漂移矫正方法 被引量:3
5
作者 王飞 房汉鸣 曾丽蓓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2018年第11期28-30,共3页
针对气体传感器漂移问题,提出了基于多项式回归模型的气体传感器漂移矫正方法:所提方法在分析了气体传感器漂移原理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得到了漂移规律并构建了多项式回归模型;通过对多项式回归模型和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的评价,证明了前... 针对气体传感器漂移问题,提出了基于多项式回归模型的气体传感器漂移矫正方法:所提方法在分析了气体传感器漂移原理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得到了漂移规律并构建了多项式回归模型;通过对多项式回归模型和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的评价,证明了前者的优越性;运用所提方法进行气体传感器气体检测的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多项式回归模型气体传感器漂移矫正方法对气体识别精度的提高十分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传感器 漂移矫正 多项式回归模型 识别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多项式回归组合模型的维修器材需求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张磊 于战果 李世民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79-183,共5页
为改进灰色GM(1,1)组合模型在装备维修器材消耗需求预测中随机数据的拟合效果,提高预测精度,提出将灰色GM(1,1)模型和多项式回归模型相结合的方法,深入挖掘序列中除单一指数函数规律外的复杂函数变化规律,建立灰色多项式回归模型;模型... 为改进灰色GM(1,1)组合模型在装备维修器材消耗需求预测中随机数据的拟合效果,提高预测精度,提出将灰色GM(1,1)模型和多项式回归模型相结合的方法,深入挖掘序列中除单一指数函数规律外的复杂函数变化规律,建立灰色多项式回归模型;模型首先通过将函数展开为Taylor级数,讨论了运用灰色多项式回归组合模型表征除单一指数规律外的复杂函数形式的合理性;随后给出了灰色多项式回归组合模型指数项系数的求解过程;最后通过运用最小二乘法得到灰色多项式回归组合模型预测式的各项系数;分别运用灰色2项、3项、4项式回归组合模型以及灰色GM(1,1)模型针对同一组历史数据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灰色多项式回归组合模型可大幅度提高数据的拟合精度,并且随着拟合项数的增加,拟合精度逐渐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多项式回归模型 灰色预测模型 复杂函数 预测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项式函数型回归神经网络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9
7
作者 周永权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196-1200,共5页
文中利用回归神经网络既有前馈通路又有反馈通路的特点 ,将网络隐层中神经元的激活函数设置为可调多项式函数序列 ,提出了多项式函数型回归神经网络新模型 .它不但具有传统回归神经网络的特点 ,而且具有较强的函数逼近能力 .针对递归计... 文中利用回归神经网络既有前馈通路又有反馈通路的特点 ,将网络隐层中神经元的激活函数设置为可调多项式函数序列 ,提出了多项式函数型回归神经网络新模型 .它不但具有传统回归神经网络的特点 ,而且具有较强的函数逼近能力 .针对递归计算问题 ,提出了多项式函数型回归神经网络学习算法 ,并将该网络模型应用于多元多项式近似因式分解 ,其学习算法在多元多项式近似分解中体现了较强的优越性 .通过算例分析表明 ,该算法十分有效 ,收敛速度快 ,计算精度高 ,可适用于递归计算问题领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项式函数型回归神经网络模型 反馈通路 学习算法 近似因式分解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蛋白大豆肥效预测模型的正交多项式回归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田艺心 高凤菊 曹鹏鹏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0年第8期31-37,共7页
为优化高蛋白大豆生产中的肥料配施,采用多元正交多项式回归预测模型来反映氮磷钾肥施用量和大豆产量的依存关系。结果表明:随氮、钾肥施用量增加,大豆产量先增后降,大豆产量与磷肥用量正相关,肥效大小表现为氮肥>磷肥>钾肥;肥效... 为优化高蛋白大豆生产中的肥料配施,采用多元正交多项式回归预测模型来反映氮磷钾肥施用量和大豆产量的依存关系。结果表明:随氮、钾肥施用量增加,大豆产量先增后降,大豆产量与磷肥用量正相关,肥效大小表现为氮肥>磷肥>钾肥;肥效预测模型方差估计值σ=31.2616,预测高蛋白大豆产量U^的95%的置信区间为U±1.96σ=U±61.2727,效果较好;经模型拟合,氮、钾、磷施肥量分别为56.39,70.22和140.00kg·hm^-2时,可得大豆最高产量3365.73kg·hm^-2。多元正交多项式回归模型对预测多因素施肥水平下高蛋白大豆产量值有实际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蛋白大豆 施肥 产量 多元正交多项式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项式系数自回归模型的雷达性能参数最优组合预测 被引量:8
9
作者 吴婕 吕永乐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17-1121,共5页
针对雷达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PHM)技术工程实现中性能参数变化趋势预测准确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项式系数自回归(PCAR)模型的性能参数预测方法。首先,介绍了PCAR模型的形式及其阶次、参数确定方法,该模型相对于传统的线性模型扩... 针对雷达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PHM)技术工程实现中性能参数变化趋势预测准确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项式系数自回归(PCAR)模型的性能参数预测方法。首先,介绍了PCAR模型的形式及其阶次、参数确定方法,该模型相对于传统的线性模型扩大了模型选择范围,有效降低了建模偏差;然后,为了进一步提高预测准确度,采用基于奇异值分解滤波算法(SVDFA),选取最优门限值,将性能参数监测序列拆分成与各个失效因素对应的子序列,最后分别采用不同阶次的PCAR模型来预测序列未来值。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联合PCAR模型的组合预测方法同单一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ARMA)的预测结果相比,三个监测序列的预测准确度分别提高了79.7%、97.6%和82.8%。实验结果表明该预测方法可应用于雷达性能参数的预测,有利于提高雷达的工作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性能参数 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 多项式系数自回归模型 序列分解 最优组合预测 基于奇异值分解滤波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印刷数据集的颜色空间转换多项式回归算法精度评价 被引量:3
10
作者 高艳 成刚虎 《中国印刷与包装研究》 CAS 2012年第3期18-22,共5页
颜色空间转换是色彩管理流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目前颜色空间转换算法有多种选择,多项式回归算法是常用的一种方法。为评价该算法的转换精度,本文基于印刷数据集展开对多项式回归算法的研究,以CIE推荐的17个颜色中心为数据集,分别利用4... 颜色空间转换是色彩管理流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目前颜色空间转换算法有多种选择,多项式回归算法是常用的一种方法。为评价该算法的转换精度,本文基于印刷数据集展开对多项式回归算法的研究,以CIE推荐的17个颜色中心为数据集,分别利用4项多项式、6项多项式和8项多项式回归建模,实现了从设备相关颜色空间CMY到设备无关颜色空间CIELAB的转换;通过比较误差法和PF/3评价方法对多项式回归模型精度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多项式回归算法进行颜色空间转换时,多项式的项数增加可以提高颜色空间转换的精度,但是过多的项数会引起振荡,从而导致整个颜色空间转换精度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刷数据集 颜色空间转换 多项式回归模型 PF/3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多项式回归最优设计的一个注记
11
作者 郝英姿 孔庆海 《黄金学报》 CAS 1999年第1期74-77,共4页
利用插值详细推导了[-1,1]上多项式回归模型饱和D-最优设计的条件。
关键词 多项式回归模型 D-最优设计 数理统计 插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步优化GM(1,1)模型的云计算资源负荷短期预测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磊 徐达宇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4年第10期65-71,共7页
论述了云计算资源负荷的特征及其短期预测的作用。首先利用多项式回归模型对GM(1,1)的预测结果进行一次优化,然后使用马尔科夫链对一次优化后的模型进行二次优化,最后运用布谷鸟搜索算法对二次优化后的灰色预测模型进行再度优化,建立基... 论述了云计算资源负荷的特征及其短期预测的作用。首先利用多项式回归模型对GM(1,1)的预测结果进行一次优化,然后使用马尔科夫链对一次优化后的模型进行二次优化,最后运用布谷鸟搜索算法对二次优化后的灰色预测模型进行再度优化,建立基于多步优化的改进GM(1,1)灰色预测模型。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预测模型相比,在云计算环境下的资源负荷短期预测应用中,该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表现出良好的预测性能。所提方法能为云计算资源的高效调度和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计算 预测 GM(1 1)模型 多项式回归模型 马尔科夫链 布谷鸟搜索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作春小麦优化栽培农艺措施与产量关系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永平 刘克礼 +5 位作者 高聚林 杨永梅 宋瑞华 于金刚 薛凤成 王洪军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79-81,共3页
为了给高产栽培提供试验依据,以不同旱作类型的春小麦高产(≥350kg/667m^2,呼盟;≥200kg/667m^2,赤峰)为目标,通过四因素最优组合设计试验,以对春小麦生育影响较大的基本苗数、施磷量、施钾量、施氮量四项主要农艺栽培措施为决策变量,... 为了给高产栽培提供试验依据,以不同旱作类型的春小麦高产(≥350kg/667m^2,呼盟;≥200kg/667m^2,赤峰)为目标,通过四因素最优组合设计试验,以对春小麦生育影响较大的基本苗数、施磷量、施钾量、施氮量四项主要农艺栽培措施为决策变量,以产量为目标函数,建立了内蒙古不同旱作区春小麦主要农艺栽培措施与产量关系的二次多项式回归数学模型,通过频数寻优,定量化提出了不同旱作地区春小麦实现高产的综合农艺栽培措施优化方案。即施磷量、施钾量、施氮量和基本苗在呼盟地区分别为4.02~4.70 kg P_2O_5/667m^2、3.26~4.39 kg K_2O/667m^2、3.66~4.80 kg N/667m^2和45.3×10~4~47.8×10~4株/667m^2;赤峰地区则分别为5.13~5.74 kg P_2O_5/667m^2、3.50~4.02 kg K_2O/667m^2、7.49~8.86 kg N/667m^2和3.06×10~4~32.2×10~4株/667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作 春小麦 栽培措施 产量 二次多项式回归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森林覆盖率的影响因素分析和模型预测——基于灰色关联分析和GM(1,1)模型 被引量:6
14
作者 陈哲华 杨超裕 +1 位作者 邓冬旺 李志华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17年第5期101-106,共6页
基于2005—2015年广东省森林覆盖率的原始数据,选取年平均气温、降水量、年日照时数、有林地面积、活立木蓄积量、林业产值、造林面积及育苗面积8个指标对森林覆盖率的影响要素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关联度最大的3项因素依... 基于2005—2015年广东省森林覆盖率的原始数据,选取年平均气温、降水量、年日照时数、有林地面积、活立木蓄积量、林业产值、造林面积及育苗面积8个指标对森林覆盖率的影响要素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关联度最大的3项因素依次是:有林地面积0.993 4、年平均气温0.992 1、年降水量0.973 2。为验证森林覆盖率灰色系统预测模型的适用性性,根据2005—2010年的森林覆盖率数据,分别建立GM(1,1)模型、多项式回归模型和Logistic回归模型,对2011—2016年的森林覆盖率进行预测,并与实际值进行比较,3个模型的预测相对误差平均值依次是0.69%、1.08%、1.28%。结果表明在获取的年份数据较少时,采用灰色系统森林覆盖率预测模型精度高于多项式回归模型和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适用性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覆盖率 灰色关联度 灰色系统 GM(1 1)模型 多项式回归模型 LOGISTIC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茅松森林碳储量动态预测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顾纯僖 欧光龙 +3 位作者 刘畅 徐健楠 王鹤智 杨曦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0-157,共8页
以3次云南森林调查的81块思茅松永久样地数据结合遥感,经过自变量筛选相关性显著的遥感因子作为思茅松林碳储量反演建模备选变量,采用K–NN、RF、PLSR 3种模型优选出思茅松天然林碳储量遥感估算最佳模型,并用碳储量估算值拟建立多种预... 以3次云南森林调查的81块思茅松永久样地数据结合遥感,经过自变量筛选相关性显著的遥感因子作为思茅松林碳储量反演建模备选变量,采用K–NN、RF、PLSR 3种模型优选出思茅松天然林碳储量遥感估算最佳模型,并用碳储量估算值拟建立多种预测模型对2030年思茅松天然林碳储量进行预测。结果表明:随机森林模型决定系数(R2)最高为0.83,均方根误差最小为5.55,预估精度最高为83.2%,AICc值最小为162,具有最优的拟合效果,可用于思茅松天然林碳储量的估算。随海拔升高,思茅松天然林碳储量呈“单峰”变化,碳储量主要集中分布于海拔1500~2000 m区域。幂函数模型和多项式回归模型的预测结果表明多项式回归模型精度优于幂函数模型,其R2和RMSE分别为0.960和0.054。思茅松森林碳储量预测结果显示2030年思茅松森林碳储量将达到2961.204 t,较2000年实现增汇42.095 t/hm2。本研究为更好地把握森林碳汇的变化规律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茅松 碳储量 森林固碳 随机森林 多项式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疲劳对跳跃着陆过程中下肢关节动态刚度的影响研究
16
作者 庞磊 刘玉洁 +1 位作者 林天奇 刘程林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480-480,共1页
目的动态刚度考虑了肌肉活动对关节位移的影响,是分析运动模型、评估运动表现的重要指标。本研究旨在对比疲劳前后下肢关节在跳跃着陆任务中刚度的动态变化,提升下肢关节在运动过程中贡献的可解释性。方法本研究随机招募了20名健康男大... 目的动态刚度考虑了肌肉活动对关节位移的影响,是分析运动模型、评估运动表现的重要指标。本研究旨在对比疲劳前后下肢关节在跳跃着陆任务中刚度的动态变化,提升下肢关节在运动过程中贡献的可解释性。方法本研究随机招募了20名健康男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受试者双手叉腰分别从40、80 cm高度无初速度垂直落地,通过负重深蹲进行疲劳诱导后重复以上测试。实验中采用三维测力台和运动捕捉系统采集相应数据,每组测试采集3次有效数据。建立角度和力矩的二阶多项式回归模型,以每个数据点斜率的平均值作为动态刚度表征关节力学特性。结果在跳跃着陆过程中,从触地时刻到垂直地面反力最大时刻,疲劳和高度增加会导致膝关节动态刚度的降低和踝关节动态刚度的增加,同时,疲劳也增加了髋关节的僵硬度。从垂直地面反力最大时刻到膝关节最大屈曲时刻,疲劳或高度增加,髋、膝、踝3个关节动态刚度一致增加。结论下肢三关节的生物力学行为在整个着陆过程发生变化,髋、膝与踝关节刚度的有效调控有利于提升运动表现。在疲劳和高度增加后,关节的僵硬度增加会导致更高的损伤风险,而在着陆的不同阶段,3个关节相互作用并动态调节刚度可以有效维持关节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关节 关节稳定性 僵硬度 动态刚度 多项式回归模型 地面反力 肌肉活动 踝关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序列数据的相似模式抽取 被引量:12
17
作者 李爱国 覃征 贺升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275-1278,共4页
提出一种基于多项式回归分析的相似性度量和时间序列相似模式抽取的系统化方法,其基本思路是用一个分段多项式回归模型近似一个时间序列,把原始序列映射到多项式系数张成的特征空间,并推导出此特征空间的欧几里德距离作为相似性度量,从... 提出一种基于多项式回归分析的相似性度量和时间序列相似模式抽取的系统化方法,其基本思路是用一个分段多项式回归模型近似一个时间序列,把原始序列映射到多项式系数张成的特征空间,并推导出此特征空间的欧几里德距离作为相似性度量,从而自然地把原始序列分为一个不重叠的有序子序列集合,然后对这个子序列集合进行聚类,得到一组不重叠的模式.所提方法还定义了不等长度时间序列相似的概念.说明了一些著名的分段直线表示(PLR)法是所提方法的特例,并给出了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似模式 时间序列 相似搜索 知识发现 多项式回归模型 模式提取 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加权整体最小二乘法的无人机影像配准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政 李永树 +1 位作者 楚彬 唐敏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9-73,共5页
在经典的遥感图像配准中,多项式回归模型一般假设参考控制点(RCPs)是没有误差的。然而,实际情况是RCPs含有误差,并且不同图像之间RCPs残差中误差也不尽相同。通常,最小二乘(LS)方法仅考虑观测向量中的误差,而整体最小二乘(TLS)方法则同... 在经典的遥感图像配准中,多项式回归模型一般假设参考控制点(RCPs)是没有误差的。然而,实际情况是RCPs含有误差,并且不同图像之间RCPs残差中误差也不尽相同。通常,最小二乘(LS)方法仅考虑观测向量中的误差,而整体最小二乘(TLS)方法则同时考虑观测向量和系数矩阵的误差,并假设它们具有相同的残差中误差。针对上述情况,引入更为合理的加权整体最小二乘(WTLS)方法对多项式回归系数进行估计。实验结果表明,与LS和TLS方法相比,WTLS方法能够更好地求取几何变换的多项式系数,其图像配准精度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影像配准 多项式回归模型 EIV模型 加权整体最小二乘( WTLS) 误差统计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core检验的线性轮廓定向控制图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阳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79-82,共4页
针对加工过程中线性轮廓变异信息预先已知的情况,建立了形状变化时的线性轮廓模型,并基于Score检验方法,提出了线性轮廓定向控制图,可以快速检测线性轮廓的形状变化。该定向控制图可作为辅助方法,与其他检测任意类型过程变异的控制图共... 针对加工过程中线性轮廓变异信息预先已知的情况,建立了形状变化时的线性轮廓模型,并基于Score检验方法,提出了线性轮廓定向控制图,可以快速检测线性轮廓的形状变化。该定向控制图可作为辅助方法,与其他检测任意类型过程变异的控制图共同对过程进行监控。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定向控制图在检测线性轮廓形状变化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而且能更为快速有效地检测过程中的特定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计过程控制 定向过程控制 轮廓控制 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专利动态复杂网络的产业共性技术预测 被引量:7
20
作者 吴颖文 纪杨建 顾新建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185-3194,共10页
共性技术选择作为优先组织和实施共性技术研发的基础,对产业战略升级和促进科技资源共享具有重要意义,由此提出产业共性技术预测方法以实现产业共性技术的高效选择。基于专利动态复杂网络,定义了共现广度和共现强度作为技术共性度的衡... 共性技术选择作为优先组织和实施共性技术研发的基础,对产业战略升级和促进科技资源共享具有重要意义,由此提出产业共性技术预测方法以实现产业共性技术的高效选择。基于专利动态复杂网络,定义了共现广度和共现强度作为技术共性度的衡量指标,并根据这两个指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运用多项式回归模型预测出未来的共性技术。以家电产业为例进行实证研究,验证了该预测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性技术预测 共现广度 共现强度 专利分析 技术共现 动态网络 多项式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