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响应曲面法的石墨超声振动辅助高速铣削表面粗糙度预测模型与优化
1
作者 周玉海 王成勇 +3 位作者 乔西铭 李伟秋 李文红 陈守峰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4-42,共9页
为改善石墨超声振动辅助铣削加工质量,基于响应曲面法进行四因素三水平超声振动辅助高速铣削实验,选取切削深度、切削宽度、切削速度和超声振幅作为输入参数,将表面粗糙度Ra作为输出参数,进而构建表面粗糙度预测模型,研究加工工艺参数... 为改善石墨超声振动辅助铣削加工质量,基于响应曲面法进行四因素三水平超声振动辅助高速铣削实验,选取切削深度、切削宽度、切削速度和超声振幅作为输入参数,将表面粗糙度Ra作为输出参数,进而构建表面粗糙度预测模型,研究加工工艺参数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并优化加工参数。使用响应曲面法建立加工参数与表面粗糙度的二次回归模型,其校正系数为95.98%,表面粗糙度回归模型显著、可靠性好。研究结论显示,超声振幅A对石墨表面粗糙度的影响显著;随切削速度增大Ra呈现先减小后增大趋势,随切削宽度增大Ra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随进给速度增大Ra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经优化分析和实验验证,获得表面粗糙度Ra最小的最优组合切削参数:切削速度为180 m/min,切削深度为1 mm,进给速度为1146 mm/min,超声振幅为1.4μm,所得优化工艺参数为企业加工石墨材料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各向同性石墨 响应曲面 表面粗糙度 二阶回归模型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riging插值和回归响应面法的冲压成形参数的优化及对比分析 被引量:21
2
作者 卿启湘 陈哲吾 +1 位作者 刘杰 谢宇明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447-1452,1458,共7页
首先采用拉丁方试验设计方法进行样本数据设计,同时,为了提高计算效率,将基于Kriging插值和响应面近似模型引入板料成形优化设计的复杂系统中,并基于初始化变量进行优化,采用Krig-ing插值和响应面近似方法对样本点和优化过程中形成的优... 首先采用拉丁方试验设计方法进行样本数据设计,同时,为了提高计算效率,将基于Kriging插值和响应面近似模型引入板料成形优化设计的复杂系统中,并基于初始化变量进行优化,采用Krig-ing插值和响应面近似方法对样本点和优化过程中形成的优化点重新进行响应面构造,以确定优化范围内新的初始值并将约束减小到一定范围;随后采用遗传优化算法对更新的设计变量初始值和约束范围进行优化。如此循环,直至得到最优解。计算结果表明,在汽车覆盖件行李箱盖的压边力、拉延筋阻力最优设置以及避免出现拉裂、起皱现象方面,Kriging插值近似建模技术优于多项式回归响应曲面近似建模技术,其预测精度高,自由度高,建模效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RIGING插值 多项式回归响应曲面法 拉丁方试验设计 冲压成形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曲面法优化电絮凝去除微污染水中UV254的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周振 姚吉伦 +1 位作者 庞治邦 刘波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2-36,42,共6页
为提高铝基电絮凝净化微污染水的效果,实验采用响应曲面法(RSM)优化反应条件。采用单因素法筛选影响电絮凝去除UV_(254)的主效因子,并借助响应曲面法建立了以UV_(254)的去除率为响应值的二次回归模型,确定了电絮凝优化反应条件,即电流... 为提高铝基电絮凝净化微污染水的效果,实验采用响应曲面法(RSM)优化反应条件。采用单因素法筛选影响电絮凝去除UV_(254)的主效因子,并借助响应曲面法建立了以UV_(254)的去除率为响应值的二次回归模型,确定了电絮凝优化反应条件,即电流密度为1.59 m A/cm^2、原水p H为7.5、运行时间为45 min,此时UV_(254)的去除率达到最大值89.94%。通过验证实验得到的实际值和模型计算值相吻合,说明该回归模型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絮凝 响应曲面 紫外吸光度 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曲面法在大气等离子喷涂工艺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毛杰 邓春明 +2 位作者 邓畅光 常发 杨焜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5-68,共4页
将响应曲面法应用于大气等离子喷涂Cr2O3涂层的工艺研究中,对喷涂电流、等离子气体成分和喷距等因素的显著性及交互作用的影响程度进行了分析,给出了涂层沉积厚度的拟合数学模型。研究表明,响应曲面法弥补了传统单变量和全因子优化实验... 将响应曲面法应用于大气等离子喷涂Cr2O3涂层的工艺研究中,对喷涂电流、等离子气体成分和喷距等因素的显著性及交互作用的影响程度进行了分析,给出了涂层沉积厚度的拟合数学模型。研究表明,响应曲面法弥补了传统单变量和全因子优化实验的不足,可以运用到热喷涂领域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曲面 回归分析 大气等离子喷涂 CR2O3 沉积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曲面法优化电絮凝—陶瓷微滤膜过滤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周振 姚吉伦 +1 位作者 庞治邦 刘波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9-44,49,共7页
为提高电絮凝—陶瓷微滤膜(EC/CMF)工艺在净化微污染水源水时的产水量(以水量综合指标表征),在前期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曲面法优化工艺条件,考察电流密度、进水流量、跨膜压差及各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对EC/CMF工艺水量综合指标的影... 为提高电絮凝—陶瓷微滤膜(EC/CMF)工艺在净化微污染水源水时的产水量(以水量综合指标表征),在前期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曲面法优化工艺条件,考察电流密度、进水流量、跨膜压差及各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对EC/CMF工艺水量综合指标的影响,得到多元二次回归模型。经响应曲面法分析,EC/CMF工艺的最佳运行条件为电流密度1.63 mA/cm2、进水流量2.94L/min、跨膜压差0.15MPa,在此条件下,水量综合指标的计算值最大,为44.5%。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构建的回归模型可靠度、精确度高,电流密度和进水流量间的交互作用对水量综合指标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絮凝 陶瓷微滤膜 响应曲面 水量综合指标 回归模型 交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曲面法优化醋蒸南五味子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张彦 杨宽 +1 位作者 张梦欣 樊星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976-1980,共5页
目的采用Box-Behnken设计方案、响应曲面设计法(RSM),优化南五味子的醋蒸工艺。方法以蒸制时间、醋加入量、闷润时间为影响因素,以蒸制后南五味子中五味子甲素量为响应值,建立其回归模型。结果五味子甲素量与蒸制时间、醋加入量、闷润... 目的采用Box-Behnken设计方案、响应曲面设计法(RSM),优化南五味子的醋蒸工艺。方法以蒸制时间、醋加入量、闷润时间为影响因素,以蒸制后南五味子中五味子甲素量为响应值,建立其回归模型。结果五味子甲素量与蒸制时间、醋加入量、闷润时间之间的线性关系显著,在蒸制时间5.49 h、醋加入量2.365 g、闷润时间4.13 h的条件下,醋蒸南五味子中五味子甲素量为最大预测值0.107 6%,经验证此条件下五味子甲素的平均值为0.105 8%。结论响应曲面法得到的非线性数学模型相关系数较高,能较好地反映客观事实,可作为炮制工艺研究的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蒸 南五味子 响应曲面 回归分析 相关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曲面法优化电镀废水中六价铬的吸附去除特性 被引量:3
7
作者 范春辉 贺磊 +3 位作者 杜波 田昊 张迪 张涛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4期19-23,共5页
以模拟电镀废水为研究对象,利用响应曲面法对合成的新型吸附剂(改性玉米秸秆纤维素,MCCS)去除水中六价铬的条件进行优化.在前期单因素实验基础上,筛选出影响废水中六价铬去除率的主要因素;再根据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原理对筛选的主... 以模拟电镀废水为研究对象,利用响应曲面法对合成的新型吸附剂(改性玉米秸秆纤维素,MCCS)去除水中六价铬的条件进行优化.在前期单因素实验基础上,筛选出影响废水中六价铬去除率的主要因素;再根据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原理对筛选的主要因素进行优化,建立MCCS去除电镀废水六价铬的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合理可靠,修正后去除六价铬的最优条件为:六价铬初始浓度200mg/L、反应温度33℃、pH值5左右.在此条件下,测得MCCS对水中六价铬的平均去除率为95.90%,与模型理论预测值96.10%基本吻合.响应曲面法可以用于MCCS对于电镀废水中六价铬去除特性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价铬 响应曲面 电镀废水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曲面法的东非黑黄檀铣削力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涂俊翔 王沼阳 胡建玥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12,共6页
东非黑黄檀是典型的难加工木材,铣削加工时刀具磨损很快。采用响应曲面法研究了东非黑黄檀铣削参数对铣削力的影响,并构建了铣削力的二元非线性回归预测模型。实验表明,主轴转速对铣削力的影响最大;回归模型对铣削力的预测值与实际值具... 东非黑黄檀是典型的难加工木材,铣削加工时刀具磨损很快。采用响应曲面法研究了东非黑黄檀铣削参数对铣削力的影响,并构建了铣削力的二元非线性回归预测模型。实验表明,主轴转速对铣削力的影响最大;回归模型对铣削力的预测值与实际值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该模型有助于对东非黑黄檀铣削参数进行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非黑黄檀 铣削力 响应曲面 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响应曲面法优化β-环糊精聚合物微球的合成工艺 被引量:1
9
作者 杨威 李仲谨 +2 位作者 王帆 刘艳 安毅坤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第6期35-38,共4页
采用响应曲面法(RSM)优化了β-环糊精聚合物(-βCDP)微球的合成工艺.以微球产率和粒径的回归综合得分为指标,分析了交联剂的用量、乳化剂用量和乳化温度对-βCDP微球品质的影响,并建立了相应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综合得分与交联剂质量... 采用响应曲面法(RSM)优化了β-环糊精聚合物(-βCDP)微球的合成工艺.以微球产率和粒径的回归综合得分为指标,分析了交联剂的用量、乳化剂用量和乳化温度对-βCDP微球品质的影响,并建立了相应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综合得分与交联剂质量、乳化剂质量和乳化温度之间的线性关系显著;在交联剂用量7.43 g,乳化剂用量0.79 g,乳化温度59.2℃时相应的-βCDP微球的产率和平均粒径的综合得分有最大预测值7.78,经验证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的微球的产率达70.63%,平均粒径117.9μm,综合得分为7.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环糊精聚合物微球 响应曲面 回归分析 方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面响应法在等离子喷涂WC-12Co涂层工艺优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梁存光 李新梅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90-96,共7页
为了提高WC-12Co涂层质量,采用曲面响应法对等离子喷涂WC-12Co涂层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以涂层显微硬度为评价指标,设计了以电流、氩气流量和喷涂距离三因素的Box-Behnken实验模型.利用方差分析三因素的显著性及交互作用,采用BP神经网络... 为了提高WC-12Co涂层质量,采用曲面响应法对等离子喷涂WC-12Co涂层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以涂层显微硬度为评价指标,设计了以电流、氩气流量和喷涂距离三因素的Box-Behnken实验模型.利用方差分析三因素的显著性及交互作用,采用BP神经网络建立3×9×1的神经网络模型,并与回归模型预测结果进行比较.通过实验方法对优化参数进行验证,同时分析了不同喷涂距离对涂层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回归模型复相关系数R2为0.979 9,BP神经网络的复相关系数R2为0.999 1;神经网络的平均相对误差为0.46%,低于多项式回归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1.56%.喷涂距离对涂层显微硬度影响最为显著,最优工艺参数为:电流I=390 A,氩气流量QAr=2 500 L/h,喷距d=130 mm,能够预测的最大硬度为1 336.9HV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曲面 回归分析 WC-12CO涂层 BP神经网络 等离子喷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精馏隔壁塔工艺合成氯乙酸甲酯的响应曲面法模拟与优化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永威 张雷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0-95,134,共7页
使用Aspen Plus对反应精馏隔壁塔(RDWC)合成氯乙酸甲酯(MCA)工艺进行模拟,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响应曲面法,建立了二次回归模型,分析进料位置、进料量、回流比、气相分配比等因素对能耗的影响,从而确定了最优操作参数。当甲醇进料... 使用Aspen Plus对反应精馏隔壁塔(RDWC)合成氯乙酸甲酯(MCA)工艺进行模拟,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响应曲面法,建立了二次回归模型,分析进料位置、进料量、回流比、气相分配比等因素对能耗的影响,从而确定了最优操作参数。当甲醇进料位置N为21、氯乙酸进料量F1为41.28kmol/h、RD-1塔回流比R1为0.42、FS气相分配比X为0.83、RD-2塔回流比R2为0.39时,产品纯度可达到99.93%,总负荷Q为2536.152k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乙酸甲酯 反应精馏隔壁塔 响应曲面 回归模型 能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建模方法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77
12
作者 窦毅芳 刘飞 张为华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59-363,共5页
工程应用中选用拟合精度和拟合效率较高的响应面建模方法是其应用的关键.首先描述主要响应面建模方法的逼近函数形式、参数估计方法及其基本特性;然后引入4个有代表性的函数,并分别利用上述响应面建模方法对这4个函数进行响应面拟合;最... 工程应用中选用拟合精度和拟合效率较高的响应面建模方法是其应用的关键.首先描述主要响应面建模方法的逼近函数形式、参数估计方法及其基本特性;然后引入4个有代表性的函数,并分别利用上述响应面建模方法对这4个函数进行响应面拟合;最后从拟合精度和拟合效率两方面比较分析上述响应面建模方法.结果表明,基于径向基函数的响应面建模方法最适于实际问题的响应面建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 多项式回归 人工神经网络 Kriging函数 径向基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火箭发动机内弹道响应面建模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窦毅芳 王中伟 张为华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33-135,共3页
响应面法可以较好地解决固体火箭发动机高精度内弹道模型的计算复杂性问题,而选用合适的响应面建模方法是其应用的关键。文中首先介绍了当前应用较多的四种响应面建模方法;然后以固体火箭发动机一维准定常内弹道计算模型的响应面建模为... 响应面法可以较好地解决固体火箭发动机高精度内弹道模型的计算复杂性问题,而选用合适的响应面建模方法是其应用的关键。文中首先介绍了当前应用较多的四种响应面建模方法;然后以固体火箭发动机一维准定常内弹道计算模型的响应面建模为例,从拟合精度和拟合效率两方面比较分析了上述响应面建模方法。通过比较结果可知,基于径向基函数的响应面建模方法具有较高的拟合精度和计算效率,最适于发动机内弹道响应面建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火箭发动机 响应 多项式回归 Kriging函数 径向基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密度法和多项式回归响应面法的框架式皮革切割机机架轻量化研究
14
作者 刘诚 廉政巍 贾娜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25年第8期26-31,共6页
作为皮革切割机的核心支撑部件,机架轻量化能够直接降低制造成本、提高产品经济性。对现有的框架式皮革切割机机架开展轻量化研究。分析机架静态性能,基于变密度法对整体开展了直接拓扑优化,更换顶部矩形管型号并开矩形孔,针对优化结果... 作为皮革切割机的核心支撑部件,机架轻量化能够直接降低制造成本、提高产品经济性。对现有的框架式皮革切割机机架开展轻量化研究。分析机架静态性能,基于变密度法对整体开展了直接拓扑优化,更换顶部矩形管型号并开矩形孔,针对优化结果不清晰的机架底部,将其填充后进行全局拓扑优化,重新确定结构布局,然后采用多项式回归响应面法对矩形孔尺寸和结构位置尺寸迭代计算进行最终参数寻优,实现机架双重轻量化。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机架仍符合设计要求,质量减少约10.5%,降低其制造成本,可为框架式机架轻量化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密度 多项式回归响应 尺寸优化 轻量化 框架式机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逐步回归分析法的炉渣-水泥-全尾砂胶结充填体强度影响分析 被引量:11
15
作者 张盛友 孙伟 李金鑫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866-3873,3880,共9页
为降低某铜矿充填成本,探究单因素或多因素交互作用对充填体强度的影响。实验设计24组不同配比,分析了炉渣掺量、质量浓度、灰砂比耦合作用下对充填试件单轴抗压强度的影响;将炉渣掺量、质量浓度、灰砂比分别设定为解释变量X 1、X 2、X... 为降低某铜矿充填成本,探究单因素或多因素交互作用对充填体强度的影响。实验设计24组不同配比,分析了炉渣掺量、质量浓度、灰砂比耦合作用下对充填试件单轴抗压强度的影响;将炉渣掺量、质量浓度、灰砂比分别设定为解释变量X 1、X 2、X 3,单轴抗压强度设定为Y,利用软件SPSS对实验数据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并用响应曲面法验证回归的准确性。结果表明:炉渣掺量与试件单轴抗压强度呈正相关,灰砂比越高,强度增长幅值越大;28 d强度最大增长率达138.2%;单一元素对单轴抗压强度的影响权重依次是质量浓度、灰砂比,炉渣掺量影响不显著;两种及以上影响因素交互作用下仅炉渣掺量与灰砂比交互对强度影响非常显著;两种方法回归的方程表达式基本一致,印证了回归方程的可靠性;回归拟合度达97.76%,拟合值与实验值非常接近,可将回归方程运用于该矿山充填现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炉渣 全尾砂 胶结充填 逐步回归分析 交互作用 响应曲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ox-Behnken Design法的底水油藏氮气泡沫驱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业飞 张希喜 +3 位作者 孙致学 黄勇 刘瑞珍 白羽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77-82,共6页
为了定量和定性地研究底水油藏氮气泡沫驱过程中地层韵律性、起泡剂质量分数和气液比等因素对驱油效果的影响,利用CMG数值模拟软件建立底水油藏模型,根据响应曲面法的Box-Behnken Design(BBD)中心组合设计原理和单因素分析法,分别设计... 为了定量和定性地研究底水油藏氮气泡沫驱过程中地层韵律性、起泡剂质量分数和气液比等因素对驱油效果的影响,利用CMG数值模拟软件建立底水油藏模型,根据响应曲面法的Box-Behnken Design(BBD)中心组合设计原理和单因素分析法,分别设计氮气泡沫驱实验方案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确定了各因素与采收率增值之间的数学回归模型,明确了各因素对氮气泡沫驱效果的影响顺序以及影响规律,并对其进行优选。研究结果表明,数学回归模型对实验数据拟合效果好,各因素对采收率增值的影响显著性由大到小依次为地层韵律性、起泡剂质量分数、气液比。在正韵律地层、起泡剂质量分数为6%、气液比为1:2~1:1的实验条件下,采收率增值较大。从定量和定性2个方面研究底水油藏氮气泡沫驱影响因素,能够更直观地得到各因素对采收率增值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水油藏 氮气泡沫驱 响应曲面 数学回归模型 采收率增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时脉冲激励下隧道振动响应与模态参数识别 被引量:2
17
作者 万灵 谢雄耀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90-997,共8页
为了研究短时脉冲激振力下隧道结构振动响应及有效地提取隧道结构的模态特征。首先分析了锤击作用下的不同短时脉冲激振力精度及其频域特性,其次将短时脉冲激振力应用于上海地铁12号某盾构隧道进行了现场动力测试,最后分析了脉冲激振与... 为了研究短时脉冲激振力下隧道结构振动响应及有效地提取隧道结构的模态特征。首先分析了锤击作用下的不同短时脉冲激振力精度及其频域特性,其次将短时脉冲激振力应用于上海地铁12号某盾构隧道进行了现场动力测试,最后分析了脉冲激振与隧道结构响应之间的传递函数,并结合随机减量、正交多项式法及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法有效地提取隧道结构的模态参数。结果表明:短时脉冲激振力的中低频振动信号在隧道结构中传递特性较好,传递距离较远。隧道结构的模态频率呈现明显低频特征,前10阶模态频率在100 Hz以下。因此,短时脉冲激振力能够很好地应用于隧道动力测试及模态识别,可为基于模态特征的隧道结构损伤识别及健康监测多个研究领域提供有效的支撑和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时脉冲 激振 振动响应 频响函数 随机减量 正交多项式 回归滑动平均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细铣削表面粗糙度预测与试验 被引量:29
18
作者 石文天 刘玉德 +1 位作者 王西彬 蒋放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11-215,共5页
分别采用正交试验回归分析法和基于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的二次响应曲面法(RSM)建立了微细铣削表面粗糙度预测模型,并在微小型车铣中心上对硬铝合金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铣削参数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分别对两种预测模型进行了显著性检验... 分别采用正交试验回归分析法和基于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的二次响应曲面法(RSM)建立了微细铣削表面粗糙度预测模型,并在微小型车铣中心上对硬铝合金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铣削参数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分别对两种预测模型进行了显著性检验并进行对比分析后发现:二阶响应曲面法的预测精度明显优于正交回归分析法。根据二次响应曲面法的试验结果,对回归方程中的回归系数进行了显著性检验,得出了铣削参数影响表面粗糙度的线性效应、二次效应和交互效应的显著性并进行了排序。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采用的工艺参数范围内,对微细铣削表面粗糙度影响重要程度依次是铣削速度、每齿进给量、切削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细铣削 表面粗糙度 正交回归分析 预测模型 响应曲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基MQL的DD5单晶合金铣削表面粗糙度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强 巩亚东 +1 位作者 梁彩霞 刘洺君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293-1298,共6页
为探究DD5单晶镍基高温合金铣削表面质量,基于响应曲面法及水基微量润滑技术,采用四刃整体立铣刀在(001)晶面上沿[110]晶向进行槽铣实验.以主轴线速度、每齿进给量、切削液流速、空气压强及水油流量比为变量,表面粗糙度Ra为评价指标,基... 为探究DD5单晶镍基高温合金铣削表面质量,基于响应曲面法及水基微量润滑技术,采用四刃整体立铣刀在(001)晶面上沿[110]晶向进行槽铣实验.以主轴线速度、每齿进给量、切削液流速、空气压强及水油流量比为变量,表面粗糙度Ra为评价指标,基于极差和方差分析,找出显著影响铣削表面质量的冷却和铣削参数,并对其交互效应机理进行深入分析.进而采用逐步回归方法和粒子群优化算法对铣削表面粗糙度进行预测和优化,并基于均匀化设计对预测和优化结果进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D5 表面质量 响应曲面 交互效应 逐步回归 粒子群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玻璃-层布式杂纤维轻集料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夏冰华 刘远才 刘德稳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77-80,83,共5页
试验以轻集料混凝土为研究对象,考虑水灰比、废玻璃代砂率、塑钢纤维掺量、钢纤维体积掺量4个因素,采用L9(34)正交表进行试验设计,找出各因素对轻集料混凝土抗压强度影响的主次关系。在考虑主要因素的前提下,再采用二次曲面响应法,对试... 试验以轻集料混凝土为研究对象,考虑水灰比、废玻璃代砂率、塑钢纤维掺量、钢纤维体积掺量4个因素,采用L9(34)正交表进行试验设计,找出各因素对轻集料混凝土抗压强度影响的主次关系。在考虑主要因素的前提下,再采用二次曲面响应法,对试验进行进一步优化设计,运用回归分析和方差分析的方法建立了废玻璃-层布式杂纤维轻集料混凝土标准抗压强度轴心抗压强度的多元回归公式并验证了其可用性,得到了废玻璃—层布式杂纤维轻集料混凝土的优化配合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玻璃-层布式杂纤维轻集料混凝土 抗压强度 二次曲面响应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