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项式分布滞后模型阶数的确定及其应用 被引量:9
1
作者 丁俊君 戴生泉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28-29,共2页
关键词 多项式分布滞后模型 经济数学模型 滞后模型阶数 时间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芒多项式分布滞后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明 《预测》 1986年第1期22-23,7+21,共4页
一个社会经济变量不仅要受到同时期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而且也要受到过去时期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这是客观存在的普遍现象。过去时期的各方面因素,通常被称作为时间滞后变量.时间滞后变量代表着经济现象的发展变化和调整过程,因此在建立经... 一个社会经济变量不仅要受到同时期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而且也要受到过去时期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这是客观存在的普遍现象。过去时期的各方面因素,通常被称作为时间滞后变量.时间滞后变量代表着经济现象的发展变化和调整过程,因此在建立经济计量模型的时候,应该加以考虑.时间滞后变量的出现,会给模型的参数估计带来一定的困难。首先,不同时期的时间滞后变量之间往往会存在高度的多重共线性,这会造成参数估计精度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项式分布滞后模型 端点限制 参数估计 滞后变量 近似多项式 上海市 发展变化 自变量 过去时 经济计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居民消费水平的阿尔芒多项式分布滞后模型
3
作者 张明 《预测》 1986年第6期71-71,共1页
本文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84》中的有关数据资料,以“七五”计划为指导,建立了中国居民消费水平的阿尔芒多项式分布滞后模型,在此基础上对“七五”期间中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增长情况进行了预测和分析。
关键词 多项式分布滞后模型 居民消费水平 增长情况 数据资料 经济变量 统计年鉴 中国 预测 年平均 指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土地市场调控政策工具的时滞研究——以武汉市为例 被引量:16
4
作者 张红霞 谭术魁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0-55,共6页
研究目的:分析城市土地市场调控政策工具时滞的类型及其产生,研究土地供给控制政策工具对商品房上市的时滞效应。研究方法:多项式分布滞后模型和实证分析法。研究结果:发现土地供给控制政策工具的时滞:(1)效应显著;(2)持续长;(3)影响市... 研究目的:分析城市土地市场调控政策工具时滞的类型及其产生,研究土地供给控制政策工具对商品房上市的时滞效应。研究方法:多项式分布滞后模型和实证分析法。研究结果:发现土地供给控制政策工具的时滞:(1)效应显著;(2)持续长;(3)影响市场运行;(4)具有正负向作用。研究结论:调控政策工具的时滞与传导机制和市场主体的预期等因素密切相关,应当进行相应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土地市场 政策工具 时滞 多项式分布滞后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液化天然气进口价格与国际原油价格相关性实证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殷建平 黄志健 张云凌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57-60,共4页
通过建立静态和动态计量经济学模型,对我国液化天然气(LNG)进口价格与国际原油价格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了"二者在长期内存在稳定均衡关系"的结论,并对我国天然气定价机制及其相关进口贸易提出了一些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 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 多项式分布滞后模型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天然气定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五”时期中国水利投资预测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吴丽萍 陈宝峰 张旺 《经济与管理》 CSSCI 2011年第8期5-10,共6页
基于1952—2009年的统计数据,运用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和多项式分布滞后模型对中国"十二五"时期的国内生产总值和水利投资额进行预测。实证结果表明:多项式分布滞后模型的预测效果比仅考虑当期经济发展水平对水利投资的影响所... 基于1952—2009年的统计数据,运用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和多项式分布滞后模型对中国"十二五"时期的国内生产总值和水利投资额进行预测。实证结果表明:多项式分布滞后模型的预测效果比仅考虑当期经济发展水平对水利投资的影响所建立的传统线性预测模型更为理想;在此基础上,运用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可预测出中国"十二五"时期的水利投资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投资预测 多项式分布滞后模型 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系统促进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与动态效应 被引量:13
7
作者 徐建军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98-104,共7页
技术创新是我们国家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从金融功能观的视角揭示金融系统促进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并采用1985-2008年的时序数据,构建多项分布滞后模型和状态空间模型,就金融机构贷款对我国技术创新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 技术创新是我们国家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从金融功能观的视角揭示金融系统促进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并采用1985-2008年的时序数据,构建多项分布滞后模型和状态空间模型,就金融机构贷款对我国技术创新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金融机构贷款对我国技术创新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系统 技术创新 多项式分布滞后模型 状态空间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汇率传递与中美贸易失衡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魏雪君 宋金奇 葛仁良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45-148,共4页
文章构建了含国际竞争价格人民币汇率传递模型,利用2003~2010年的月度数据,检验了中国对美国出17价格汇率传递。Almon变换后的多项式分布滞后(PDL)模型的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对美国出口价格受到国际价格竞争的影响,人民币汇率传递... 文章构建了含国际竞争价格人民币汇率传递模型,利用2003~2010年的月度数据,检验了中国对美国出17价格汇率传递。Almon变换后的多项式分布滞后(PDL)模型的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对美国出口价格受到国际价格竞争的影响,人民币汇率传递弹性短期很低,长期相对更高。较小的汇率传递侵蚀了中国出口企业利润,降低了支出转移效应,大大削弱了通过人民币升值来改善中美两国贸易不平衡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汇率传递 国际竞争价格 出口价格 Almon变换 多项式分布滞后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动态研究——以黑龙江省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凤升 孙彦彬 刘秀丽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1年第21期5133-5136,5149,共5页
为了研究黑龙江省投资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选取1995—2009年黑龙江省固定资产投资和地区生产总值数据作为样本。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在5%显著性水平上。当滞后期为2—3时,黑龙江省历年实际固定资产投资水平和实际地区生... 为了研究黑龙江省投资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选取1995—2009年黑龙江省固定资产投资和地区生产总值数据作为样本。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在5%显著性水平上。当滞后期为2—3时,黑龙江省历年实际固定资产投资水平和实际地区生产总值之间存在着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为反映二者之间的动态关系,构建了多项式分布滞后模型。估计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地区生产总值对固定资产投资的短期乘数为0.21,长期乘数约为0.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资 经济增长 多项式分布滞后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造纸工业出口额的动态关系研究
10
作者 史常亮 王忠平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3-28,共6页
运用动态计量分析模型实证考察了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造纸工业出口额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造纸工业出口额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及从外商直接投资到出口额的单向因果关系;外商直接投资在促进我国造纸工业出口额增长方... 运用动态计量分析模型实证考察了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造纸工业出口额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造纸工业出口额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及从外商直接投资到出口额的单向因果关系;外商直接投资在促进我国造纸工业出口额增长方面存在2年的滞后期;外商直接投资每增加1%,可使我国造纸工业出口额在3年内共累计增长1.3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造纸工业出口额 协整检验 多项式分布滞后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保障支出的适度性原理研究
11
作者 谭晓峰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06-107,共2页
大量学者从社会保障支出水平的高低来研究其适度性问题,而探讨社会保障支出要保持适度性的原理不多,本文从社会保障支出对经济增长的正负效应出发,利用我国1989-2009年的相关数据,借助于多项式分布滞后模型对社会保障支出要保持适度性... 大量学者从社会保障支出水平的高低来研究其适度性问题,而探讨社会保障支出要保持适度性的原理不多,本文从社会保障支出对经济增长的正负效应出发,利用我国1989-2009年的相关数据,借助于多项式分布滞后模型对社会保障支出要保持适度性的原理进行了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保障支出 经济增长 多项式分布滞后模型 适度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发展差异与我国经济增长区域非对称性 被引量:1
12
作者 宋金奇 《工业技术经济》 2009年第4期129-132,共4页
中国各区域金融资源差异决定了不同区域金融资源可得性,进而造成不同区域经济增长差异。Granger因果检验表明,贷款是人均产出的原因。多项式分布滞后模型证实,货币政策对东部地区经济的促进作用大于中西部。为减小地区经济发展差异,应... 中国各区域金融资源差异决定了不同区域金融资源可得性,进而造成不同区域经济增长差异。Granger因果检验表明,贷款是人均产出的原因。多项式分布滞后模型证实,货币政策对东部地区经济的促进作用大于中西部。为减小地区经济发展差异,应该采取区域金融政策缩小区域间金融资源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项式分布滞后(PDL)模型 货币政策 非对称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