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膝关节多韧带损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夏春 王少杰 +2 位作者 付日斌 林振忠 陈国能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8期673-677,共5页
目的探讨膝关节多韧带损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并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治疗51例单侧膝关节多韧带损伤,其损伤类型:21例前交叉韧带(ACL)+内侧副韧带(MCL),1例ACL+后外侧复合体(PLC),4例后交叉韧带(PCL)+MCL,6例PCL+PLC,6例ACL+PCL+MCL,3例AC... 目的探讨膝关节多韧带损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并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治疗51例单侧膝关节多韧带损伤,其损伤类型:21例前交叉韧带(ACL)+内侧副韧带(MCL),1例ACL+后外侧复合体(PLC),4例后交叉韧带(PCL)+MCL,6例PCL+PLC,6例ACL+PCL+MCL,3例ACL+PCL+PLC,8例ACL+PCL,2例PCL+髌腱。14例急性Ⅲ度MCL和3例急性Ⅲ度PLC损伤行切开手术,原位缝合,外固定制动3周,再行关节镜下其他韧带手术。2例Ⅲ度慢性MCL和3例Ⅲ度慢性PLC损伤行切开韧带重建术,并同期行关节镜下ACL或PCL重建术。在总共39条ACL损伤中,20条行关节镜下自体Hamstring腱ACL重建术,17条行关节镜下自体骨-髌腱-骨(BPB)重建ACL术,2条行同种异体肌腱重建ACL;在总共29条PCL损伤中,19条行关节镜下自体Hamstring腱PCL重建术,2条行同种异体肌腱重建PCL,另8条急性损伤经固定后由Ⅲ度变为<Ⅱ度损伤,故未特别治疗。其中,17例ACL+PCL损伤处理方法为:4例先行PCL重建,二期再行ACL的重建,7例同期自体Hamstring腱重建PCL、自体BPB重建ACL,2例为同种异体肌腱同期重建ACL和PCL,4例仅做ACL重建术。1例髌腱完全性断裂原位修复,另1例部分性髌腱损伤者未治疗。4例合并腓总神经损伤均未做特别治疗。结果平均随访2.4年(9个月~5年)。术后Lysholm评分平均为86.3(51~100),Tegner活动评分为5.2(2~8),均较术前显著增加(P<0.001)。1例外翻试验为2+,2例Lachman试验或轴移试验≥2+,6例应力后沉征或后抽屉试验2+,4例内翻试验或反轴移试验2+。其余的对应各种体格检查均为≤1+。4例合并腓总神经损伤者,术后3例自行恢复,1例未恢复。结论在多韧带损伤中,≤Ⅱ度的MCL或者PLC损伤应采用保守治疗,Ⅲ度损伤者应尽早手术原位修复内侧副韧带及其关节囊或PLC,以利于后期进行其他重要韧带的治疗。交叉韧带或关节内重要组织可二期在关节镜下重建或治疗。治疗技术还需要进一步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多韧带损伤 关节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下一期修复膝关节多韧带损伤临床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于海洋 翟云雷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93-197,共5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一期修复膝关节多韧带损伤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2月至2012年8月收治膝关节多韧带损伤患者52例,男30例。女22例。平均年龄36.4岁;其中ACL及MCL损伤14例,ACL及LCL损伤8例,PCL及MCL损伤3例,PCL及LCL损...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一期修复膝关节多韧带损伤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2月至2012年8月收治膝关节多韧带损伤患者52例,男30例。女22例。平均年龄36.4岁;其中ACL及MCL损伤14例,ACL及LCL损伤8例,PCL及MCL损伤3例,PCL及LCL损伤2例,ACL及PCL损伤8例,ACL、PCL及MCL损伤15例,ACL、PCL及LCL损伤2例,所有患者均于关节镜下行一期修复。术后采用Lysholm功能评分、IKDC评分及主动关节活动度评估患膝功能。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平均随访24.8个月(6~48个月)。入院时IKDC评分均为显著异常(D级),术后末次随访时IKDC评分:正常(A级)32例(62%),接近正常(B级)14例(27%),异常(C级)6例(11%)。末次随访时.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由术前36.7±5.7(0~70)分提高至86.5±11.2(49-100)分;主动关节活动度由术前73.2°±15.1°(15°-125°)提高至120.1°±7.30(90°~1350);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一期重建ACL、PCL及修复MCL、LCL,是治疗膝关节多韧带损伤的安全、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多韧带损伤 关节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辅助下治疗膝关节多韧带损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赵斌 刘水涛 +2 位作者 安佰京 李志国 邢更彦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3期16-20,共5页
目的探讨采用韧带增强重建系统(ligament advancement reinforcement system,LARS)人工韧带或同种异体跟腱治疗膝关节多韧带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8月至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12例膝关节多韧带断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 目的探讨采用韧带增强重建系统(ligament advancement reinforcement system,LARS)人工韧带或同种异体跟腱治疗膝关节多韧带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8月至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12例膝关节多韧带断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于关节镜辅助下接受LARS人工韧带或同种异体跟腱重建膝关节韧带。结果 12例患者(14膝,男8例,女4例)均完成随访。患者平均年龄为27岁(22~40岁);平均体质指数(BMI)为26.4 kg/m2(21.7~29.4 kg/m2)。受伤至手术的平均时间为5.9个月(21天至80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34个月(24~67个月)。患者术前平均IKDC主观膝关节功能评分为(49.8±6.9)分(31.0~57.5分),术后平均为(84.3±6.0)分(71.3~93.1分),二者比较差异极其显著(P〈0.001)。术前Lysholm评分平均为(69.3±5.9)分(55~78分),术后平均为(88.6±5.0)分(75~95分),二者比较差异极其显著(P〈0.001)。患者BMI与最终临床结局评分无显著相关性(P=0.311)。结论采用LARS人工韧带或同种异体跟腱重建损伤的膝关节韧带,手术操作简便,创伤小,短期效果理想,但长期效果还需更大样本量和更长时间的随访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多韧带损伤 手术治疗 关节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