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磺酸阿帕替尼联合多靶点抗原肽自体免疫细胞治疗骨与软组织肉瘤的临床实践(小样本报道) 被引量:19
1
作者 乔云 惠开元 +3 位作者 任岩 王磊 宋大安 蒋晓东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4-119,共6页
目的:评价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甲磺酸阿帕替尼联合多靶点抗原肽自体免疫细胞技术(Multiple antigens specific cell therapy,MASCTTM)治疗肉瘤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6例经手术、放化疗治疗失败或拒绝手术、放化疗治疗的肉瘤患... 目的:评价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甲磺酸阿帕替尼联合多靶点抗原肽自体免疫细胞技术(Multiple antigens specific cell therapy,MASCTTM)治疗肉瘤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6例经手术、放化疗治疗失败或拒绝手术、放化疗治疗的肉瘤患者,且治疗结束至少1个月以上。其中4例患者至少接受3周期MASCTTM治疗,并在第1天给予阿帕替尼500 mg,po,qd,口服至疾病进展,评价近期疗效和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其中2例单独使用甲磺酸阿帕替尼的患者为对照。检测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数(CTCs),并对患者进行生活质量测评,3周期MASCT TM治疗结束后1个月进行ELISPOT检测,治疗全程中记录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4例联合治疗患者均完成3周期治疗,其中1例患者治疗2周期后出现Ⅳ度手足综合征,改阿帕替尼为250 mg,po,qd后可耐受。治疗后1例患者为CR,3例为PR;4例患者的淋巴细胞免疫功能均有改善,CTCs数量明显减少,生活质量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未见有严重不良反应。ELISPOT检测提示患者对其中大部分的抗原肽有特异性响应(≥10/15种),4例患者PFS分别为7、6、9、4个月;2例单独使用阿帕替尼的患者1例SD,1例PD,PFS分别为1、2个月。结论:应用阿帕替尼联合MASCTTM技术对骨与软组织肉瘤患者安全、有效,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靶点抗原肽自体免疫细胞治疗 甲磺酸阿帕替尼 骨与软组织肉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靶点抗原肽自体免疫细胞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的临床安全性 被引量:7
2
作者 黄静 胡晓云 +3 位作者 陈晓薇 张明霞 陈逢生 郭亚兵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16,共6页
目的:评价多靶点抗原肽自体免疫细胞技术(multiple antigen stimulating cellular therapy,MASCT^(TM))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临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南方医院肝病中心收治的接... 目的:评价多靶点抗原肽自体免疫细胞技术(multiple antigen stimulating cellular therapy,MASCT^(TM))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临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南方医院肝病中心收治的接受MASCT^(TM)治疗且治疗前的末次治疗结束最少1个月以上、未接受其他免疫治疗的45例HCC患者的临床资料。第0天分离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其中贴壁细胞诱导培养为成熟树突状细胞(muture dendritic cell,mDC),负载14种抗原肽,小部分mDC于第8天经患者腹股沟淋巴结周围区皮下注射;未贴壁细胞第7天与大部分mDC共培养诱导为杀伤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对mDC及CTL进行质量控制检测,第26天经静脉回输患者体内,分析输注细胞后患者的不良反应和血常规、肝肾功能变化。结果:mDC中CD80^+细胞比例为(98.5±5)%、CD83^+细胞为(88.0±10)%、CD86^+细胞为(98.4±3)%、HLA-DR^+细胞为(98.8±2)%,mDC分泌高水平IL-12[(985±312)pg/ml]、低水平IL-10[(53±10)pg/ml]。CTL中CD3^+CD8^+细胞为(83.0±10)%、CD3^+CD56^+细胞为(24.0±5)%,CTL分泌高水平IFN-γ[(1 222±650)pg/ml]、低水平IL-10[(7±5)pg/ml]。MASCT^(TM)治疗后,绝大多数患者的精神、食欲、睡眠和体力较前好转,有2名(4.4%)患者在输注CTL细胞1 h后出现轻中度发热,未观察到其他严重明显不良反应。患者的血常规、肝肾功能均无明显异常变化。结论:MASCT^(TM)成功诱导培养典型mDC和CTL,行MASCT^(TM)治疗的HCC患者不良反应较少,临床应用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多靶抗原 免疫细胞治疗 安全性 临床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帕替尼联合多靶点抗原肽自体免疫细胞治疗肾癌后腹膜淋巴结转移一例 被引量:5
3
作者 朱盼荣 梁利军 +4 位作者 夏铀铀 惠开元 胡晨曦 王梅 蒋晓东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15-317,共3页
肾癌居泌尿系恶性肿瘤的第二位,我国肾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每年约有23 000人死于肾癌^([1]),80%的肾癌为肾细胞癌,25%~57%的肾癌患者在确诊时已发生远处转移。肾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都依赖肿瘤的血管的生成,VEGF/VEGFR2信号通路... 肾癌居泌尿系恶性肿瘤的第二位,我国肾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每年约有23 000人死于肾癌^([1]),80%的肾癌为肾细胞癌,25%~57%的肾癌患者在确诊时已发生远处转移。肾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都依赖肿瘤的血管的生成,VEGF/VEGFR2信号通路是调控血管生成的主要途径。近来,靶向VEGF/VEGFR2及其下游通路mTOR已成为晚期转移性肾癌治疗的标准药物,极大地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阿帕替尼 多靶抗原自体免疫细胞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靶点抗原肽自体免疫细胞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 被引量:4
4
作者 吴叶婷 杨愁 +2 位作者 黄静 程笑 侯金林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1-157,共7页
目的:观察多靶点抗原肽自体免疫细胞技术(multiple antigen stimulating cellular therapy,MASCITM)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多靶点抗原肽自体免疫细胞技术(multiple antigen stimulating cellular therapy,MASCITM)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至2015年3月南方医院感染内科暨肝病中心收治的66例接受TACE治疗的HCC患者,按是否联合MASCITM治疗分为联合治疗组(32例)和单纯TACE组(34例),主要观察指标为两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结果:联合治疗组0.5、1、2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68.8%、37.5%和25.0%,单纯TACE组分别为50%、11.8%和2.9%,两组中位PFS分别为9.5和5.5个月(P<0.01)。联合治疗组0.5、1、2年的总生存率分别为81.3%、65.6%和40.6%,单纯TACE组分别为91.2%、47.1%和23.5%,两组中位OS分别为19.5个月和10.5个月(P<0.05)。是否接受MASCITM治疗、肝门静脉侵犯、治疗前AFP水平、ECOG评分是影响HCC患者PFS的独立预后因素,而是否接受MASCITM治疗、肝门静脉侵犯、治疗前总胆红素水平是影响OS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MASCITM联合TACE治疗可提高HCC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延长PFS和O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多靶抗原 细胞免疫治疗 肝动脉栓塞化疗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通用肿瘤相关抗原为靶点的免疫治疗
5
作者 林晓燕 张叔人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071-1072,F0003,F0004,共4页
关键词 抗肿瘤免疫治疗 肿瘤相关抗原 通用 分子免疫学技术 T细胞免疫 细胞免疫治疗 T细胞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体瘤的嵌合抗原受体T(CAR-T)细胞治疗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方正 韩骅 梁亮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44-948,共5页
基于嵌合抗原受体T(CAR-T)细胞的过继治疗成为治疗肿瘤的新策略,CAR-T细胞对肿瘤的杀伤作用无严格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限制性,并且已在血液肿瘤的治疗中,取得了重大的进展.然而针对实体瘤的治疗中,CAR-T细胞疗法具有易脱靶性以... 基于嵌合抗原受体T(CAR-T)细胞的过继治疗成为治疗肿瘤的新策略,CAR-T细胞对肿瘤的杀伤作用无严格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限制性,并且已在血液肿瘤的治疗中,取得了重大的进展.然而针对实体瘤的治疗中,CAR-T细胞疗法具有易脱靶性以及治疗效率低下的问题.合成生物学的迅猛发展极大的提高了CAR-T细胞设计者们的热情,我们围绕CAR-T细胞治疗实体瘤的掣肘现状、合成生物学武装的新型CAR-T细胞的前沿进展进行讨论;并详细介绍目前应用范围较广的几种实体瘤靶点的临床前研究以及临床试验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合抗原受体T(CAR-T)细胞 实体瘤 免疫治疗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