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动态规划思想的多阶段随机用户平衡配流模型与算法 被引量:1
1
作者 杨文国 高自友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2-35,共4页
在随机用户平衡(SUE)配流中引入动态规划的思想,把配流过程看做是多阶段决策过程.根据不变嵌入原理来寻找最优策略,给出了多阶段SUE配流模型与算法.理论分析及实际算例表明,多阶段随机用户平衡配流算法简单可行,计算量小,尤其适用于多&q... 在随机用户平衡(SUE)配流中引入动态规划的思想,把配流过程看做是多阶段决策过程.根据不变嵌入原理来寻找最优策略,给出了多阶段SUE配流模型与算法.理论分析及实际算例表明,多阶段随机用户平衡配流算法简单可行,计算量小,尤其适用于多"环"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阶段随机用户平衡配流 不变嵌入原理 STOCH算法 动态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拥堵与风险的中欧班列运输网络集装箱配流
2
作者 冯芬玲 韩铭禧 +2 位作者 张泽 董开云 杨晓明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518-2528,共11页
中欧班列作为亚欧大陆桥梁连接东西方经济圈的关键运输载体,正面临着国际形势、货运需求和基础设施能力的多重压力。为研究拥堵和风险对中欧班列运输网络集装箱流量分布的影响,定义货主的广义运输费用由货物时间价值费用、运输费用和风... 中欧班列作为亚欧大陆桥梁连接东西方经济圈的关键运输载体,正面临着国际形势、货运需求和基础设施能力的多重压力。为研究拥堵和风险对中欧班列运输网络集装箱流量分布的影响,定义货主的广义运输费用由货物时间价值费用、运输费用和风险费用3个部分构成,量化瓶颈节点作业能力、运营风险水平和多品类货物时间价值,构建以广义运输费用最小化为目标的中欧班列网络集装箱配流优化模型。以中欧班列四大通道运输网络为典型实例,设计改进的自适应加权平均算法求解,并验证分析了模型有效性和算法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货物倾向于选择东、中、西三大通道,但低时间敏感性货物存在选择南通道的可能,各换装站及港口节点均存在一定拥堵现象。考虑风险成本后,过境俄罗斯的东、中、西通道仍是主要运输通道,但部分低时间敏感性货物开始由三大通道向南通道转移,南通道的瓶颈节点拥堵程度将加剧。建议优先提升布列斯特-马拉舍维奇的作业能力,并同步解决南通道跨“两海”港口和国内口岸站节点能力不足的问题,提高南通道海铁联运能力和通关效率,以提升中欧班列网络的运输效率和抗风险能力。研究成果可为优化中欧班列的运输韧性和提升效能提供借鉴,同时为中欧班列科学运营提供了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运输 集装箱 Logit随机用户均衡 中欧班列 拥堵 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方式复合城市交通网络弹性需求随机用户平衡分配模型 被引量:6
3
作者 陈坚 杨飞 晏启鹏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3693-3696,共4页
为解决目前交通分配模型仅限于某种方式内,并缺少考虑方式划分与交通分配相互影响的问题,描述了多方式复合城市交通网络。网络中涵盖了公交车和小汽车两个子系统,出行总量满足弹性需求,并根据两个子系统效用函数进行随机用户平衡分配,... 为解决目前交通分配模型仅限于某种方式内,并缺少考虑方式划分与交通分配相互影响的问题,描述了多方式复合城市交通网络。网络中涵盖了公交车和小汽车两个子系统,出行总量满足弹性需求,并根据两个子系统效用函数进行随机用户平衡分配,同时子系统内各路径流量分配也满足随机用户平衡,从而建立了两层次三随机用户平衡的多方式复合城市交通网络弹性需求随机用户平衡分配模型。证明了模型解的等价性及唯一性;提出了综合对角化算法和MSA算法的组合求解算法。最后,设计了一个算例以验证模型有效性,计算结果为:公交车出行量为814.1人次/h,占总出行量3997.8人次/h的20.36%,小汽车出行量占79.64%。表明该模型在计算网络中各路段流量的同时,也可得出各交通方式的比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规划 随机用户平衡 多方式复合城市交通网络 弹性需求 交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乘客感知的公交随机用户均衡配流 被引量:1
4
作者 曾鹦 李军 朱晖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49-1152,1168,共5页
针对公交网络的特殊性,提出符合乘客路径选择行为且易于确定的广义路径概念,综合考虑乘客自主选择各路径的关键阻抗,在累积前景理论分析框架下,建立考虑乘客感知的用户均衡配流模型,用以反映乘客的择路行为,并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模型的... 针对公交网络的特殊性,提出符合乘客路径选择行为且易于确定的广义路径概念,综合考虑乘客自主选择各路径的关键阻抗,在累积前景理论分析框架下,建立考虑乘客感知的用户均衡配流模型,用以反映乘客的择路行为,并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及合理性。该方法改进了传统模型完全理性的基本假设及适用的局限性,有助于对城市复杂公交出行行为及其决策规则的理解。配流结果可作为确定公交设施布局和规划以及评价服务水平的参考,同时还可作为交通诱导强有力的决策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交通 随机用户均衡 公交 乘客感知 累积前景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通流诱导条件下的路网随机平衡双层规划模型 被引量:6
5
作者 曹守华 袁振洲 +1 位作者 李艳红 吴先宇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07年第4期36-42,共7页
交通流诱导系统的应用,使得传统的路网系统随机用户平衡发生了变化.把交通流诱导系统的效益费用和交通流诱导条件下的随机用户平衡结合起来,以交通流诱导效果和建设费用问题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基础,寻找交通流诱导系统建设和随机网络平衡... 交通流诱导系统的应用,使得传统的路网系统随机用户平衡发生了变化.把交通流诱导系统的效益费用和交通流诱导条件下的随机用户平衡结合起来,以交通流诱导效果和建设费用问题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基础,寻找交通流诱导系统建设和随机网络平衡的综合优化方案.文章采用双层规划模型描述了系统最优和交通流诱导条件下的随机用户平衡之间的相互作用,并给出了灵敏度分析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规划 交通诱导 随机用户平衡 前景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力限制条件下的公交平衡配流模型和求解算法 被引量:6
6
作者 宋一凡 高自友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10-14,共5页
利用道路网络和公交线路以产生便于公交分析的广义网络,它仅由节点和路段组成,节点代表车站和地区中心,路段代表公交线路、等车路段、步行路段及换乘或下车路段。车内出行费用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与乘客数量无关的公交车在路段上... 利用道路网络和公交线路以产生便于公交分析的广义网络,它仅由节点和路段组成,节点代表车站和地区中心,路段代表公交线路、等车路段、步行路段及换乘或下车路段。车内出行费用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与乘客数量无关的公交车在路段上的运行时间;另一部分是与乘客数量有关的乘客感觉到的不舒适程度。乘客在车站的等车时间也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由公交车间隔决定的等车时间;另一部分是由于能力所限和拥挤导致一部分乘客上不了车而不得不等下一辆或换乘另一条公交线路从而造成的在车站的延误时间。以此网络为基础,为公交配流问题设计了一个基于用户平衡的模型和求解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交 用户平衡 求解算法 城市运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交通网络综合平衡配流模型及求解算法 被引量:6
7
作者 李志纯 钟春平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55-57,共3页
在用户平衡和系统最优的基础上 ,提出了综合平衡配流模型 ,以协调二者之间的矛盾 .其目的是使交通规划更趋合理化 ,不仅考虑了整个系统 ,而且又不忽视用户 .同时 ,利用改进的遗传算法来求解此模型 ,其结果是理想的 .
关键词 用户平衡 系统最优 遗传算法 城市交通网络 平衡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交网络中基于弹性需求和能力限制条件下的SUE配流模型及算法(Ⅰ) 被引量:17
8
作者 高自友 宋一凡 +1 位作者 四兵锋 林兴强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1-7,共7页
介绍了公交网络的表示方法及有关基本概念 ,并建立了适合公共交通分析的公交阻抗函数 ,最后提出了公交网络中具有弹性需求和能力限制条件下的随机用户平衡配流模型 .设计了模型的求解算法并给出了算例 .
关键词 公共交通网络 随机用户平衡 弹性需求 能力限制 求解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交通网与配电网耦合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多阶段规划方法 被引量:10
9
作者 王守相 刘栋 +1 位作者 于潞 赵倩宇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00-106,共7页
近年来,电动汽车快速增长带来了对充电设施需求的增长,但当前普遍存在着充电设施数量与电动汽车规模不匹配、布局不合理等问题,原因在于充电设施的规划未考虑规划时序和交通网的需求。为此,提出一种考虑交通网与配电网耦合的电动汽车充... 近年来,电动汽车快速增长带来了对充电设施需求的增长,但当前普遍存在着充电设施数量与电动汽车规模不匹配、布局不合理等问题,原因在于充电设施的规划未考虑规划时序和交通网的需求。为此,提出一种考虑交通网与配电网耦合的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多阶段规划方法。首先,基于用户均衡配流原则,构建交通网与配电网的耦合模型,采用蒙特卡罗抽样方法生成多场景下的车流量分布情况;然后,将规划周期分为多个阶段,以用户充电满意度、经济性和电压波动性为优化目标,建立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的多阶段规划模型;最后,以IEEE 33节点配电网与12节点交通网组成的耦合网络作为算例,采用改进的自由搜索算法进行求解,得到各阶段的优化配置方案。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得到的规划方法能够使充电设施的规模更好地匹配电动汽车数量的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充电设施 交通网 电网 耦合网络 用户均衡 数据包络分析 多阶段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日变交通配流的城市道路网络韧性评估 被引量:23
10
作者 吕彪 高自强 +1 位作者 管心怡 刘一骝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81-1190,共10页
为有效评价重大扰动事件下的路网性能,提出以日变交通配流(day-to-day traffic assignment,DTA)为基础的城市道路网络韧性评估模型.明确考虑重大扰动事件下交通流动态变化特性,构建了综合考虑出行者认知更新、行为惯性等因素影响的DTA模... 为有效评价重大扰动事件下的路网性能,提出以日变交通配流(day-to-day traffic assignment,DTA)为基础的城市道路网络韧性评估模型.明确考虑重大扰动事件下交通流动态变化特性,构建了综合考虑出行者认知更新、行为惯性等因素影响的DTA模型,设计了启发式求解算法;定义了基于DTA的路网可达性指标,构建了可全面评价扰动事件生命周期内系统性能的韧性指标与评估模型,并在Nguyen&Dupuis网络上进行算例研究.结果表明:在扰动事件后的前10天,路网韧性波动变化,此后随着交通流分布趋于稳定,路网韧性单调上升,从第10天的0.323上升到第50天的0.794,上升了145.77%;与传统随机用户均衡(stochastic user equilibrium,SUE)模型相比,DTA模型获得的路网可达性与韧性指标存在显著差异,SUE模型下路网可达性随时间单调上升,而DTA模型下路网可达性在前15天剧烈波动,随后才单调增加,表明要获得准确的路网韧性指标,必须首先准确假定出行决策行为和相应配流模型;出行者行为惯性、路段通行能力退化程度与恢复速率以及路网拥挤程度等因素均对交通流量分布产生显著影响,进而影响路网可达性最终导致路网韧性指标发生显著变化,表明实际应用中应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合理标定相关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交通韧性评估 日变交通 随机用户均衡 认知更新 学习能力 重大扰动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E问题中几种常用路线选择模型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黄留兵 张宁 杨小宝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06年第5期87-91,共5页
对SUE问题中几种常用的路线选择模型进行了分类研究,重点介绍了它们各自的理论基础并比较了其差异,且通过多个算例分析了它们各自的表现效果.结果表明,同一网络中各个模型的表现效果不一定相同,不同网络中同一模型的表现效果也有所差异... 对SUE问题中几种常用的路线选择模型进行了分类研究,重点介绍了它们各自的理论基础并比较了其差异,且通过多个算例分析了它们各自的表现效果.结果表明,同一网络中各个模型的表现效果不一定相同,不同网络中同一模型的表现效果也有所差异.这一研究对交通配流中的路线选择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表明现有研究中常出现的通过单个选择模型或单个网络得出的结论并不一定可靠,应该根据模型和网络的特点谨慎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户均衡 随机用户均衡 路线选择模型 选择行为 交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层规划的城市公交专用道优化设计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芳 龙建成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96-302,379,共8页
为了提高公交车的服务水平,很多城市开辟了公交专用道,由于公交专用道的设置会降低小汽车的路权,必须从系统整体的角度来设置公交专用道以科学权衡小汽车与公交车的路权分配。文章从城市交通网络的整体出发,以出行者总体出行成本最小为... 为了提高公交车的服务水平,很多城市开辟了公交专用道,由于公交专用道的设置会降低小汽车的路权,必须从系统整体的角度来设置公交专用道以科学权衡小汽车与公交车的路权分配。文章从城市交通网络的整体出发,以出行者总体出行成本最小为目标,充分考虑出行者的出行选择行为,提出了城市公交专用道优化设计的双层规划模型;结合设置公交专用道的路段上公交车与小汽车的流量特性,提出了基于公交专用道网络的道路阻抗函数,构造双模式交通分配模型;分别使用Frank-Wolfe算法和遗传算法进行下层流量分配和双层规划模型的求解,并运用交通网络进行实例分析,验证了所提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交专用道 双层规划 用户平衡 交通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重要度和可靠度的路段质量排序 被引量:4
13
作者 黄正锋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42-744,共3页
提出将路段质量定义为路段重要度(LS)和路段通行能力可靠度(LCR)的线性加权和,作为城市道路单元或公路路段关键性的衡量指标,有助于确定亟需改善的道路单元。针对路段通行能力服从连续分布函数的假设,基于Monte Carlo模拟求解随机用户... 提出将路段质量定义为路段重要度(LS)和路段通行能力可靠度(LCR)的线性加权和,作为城市道路单元或公路路段关键性的衡量指标,有助于确定亟需改善的道路单元。针对路段通行能力服从连续分布函数的假设,基于Monte Carlo模拟求解随机用户均衡配流模型,从而可以通过灵敏度分析(SA)方法计算LS,使用LCR分布函数计算LCR,最终确定出随机路网的路段质量排序。以一个小型网络作为算例,验证路段质量排序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段质量 路段通行能力可靠度 MONTE CARLO模拟 随机用户均衡 灵敏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