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孔子在我国编辑史上的开拓性地位和贡献 被引量:4
1
作者 马鸿盛 《国际安全研究》 CSSCI 1998年第3期56-61,共6页
有关孔子的学术研究甚为丰富,但近年来才涉及他在编辑学方面建树的研究,然而还很不深入。其实,孔子在编辑学领域的成就与贡献也是异常卓著的:他不但以丰硕的编辑成果享誉于世,而且在编辑理论方面的见解和主张也甚为精辟深邃。
关键词 孔子 编辑史 “六经” 述而不作 隐寓褒贬 多闻阙疑 排斥虚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子——中国古代史学之祖
2
作者 耿天勤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2期53-55,共3页
中国古代史学的起源,可追溯到孔子作《春秋》。孔子是中国古代史学的开创者,是中国古代史学思想的奠基者。
关键词 中国古代史学 孔子作《春秋》 司马迁著《史记》 《尚书》 优良传统 史学思想 奠基者 中国史学 《清代学术概论》 多闻阙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则须疑
3
作者 王正平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3期153-153,共1页
古代学者都强调学习要善疑。如孔子主张“多闻阙疑”(《论语·为政》),孟子认为“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然而对此有更为详尽论述的,要推北宋唯物主义哲学家张载。张载在《经学理窟》中反复强调“学则须疑”。... 古代学者都强调学习要善疑。如孔子主张“多闻阙疑”(《论语·为政》),孟子认为“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然而对此有更为详尽论述的,要推北宋唯物主义哲学家张载。张载在《经学理窟》中反复强调“学则须疑”。首先,他认为提出疑问是学习的起点,“始是实疑,于是有学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其次,即使学有所得,张载认为仍须有疑,才能“濯去旧见以来新意”。再次,他还认为人们在实际行动中碰到疑难是必然的,“不知疑者,只是不便实行,既实作则须有疑,必有不行处,是疑也。”最后,他对“疑”与“不疑”的关系理解得很辩证。“不疑”、“不惑”是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境界,它是经常疑虑,“积久自觉渐变”的结果。但是达到了“不疑”的地步,还须“有疑”才能进步。所以,“学者恶其自足,足则不复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物主义哲学家 多闻阙疑 孟子 孔子 北宋 论语 境界 疑问 张载 学习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