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大洋多金属结核矿区表层沉积物的物理性质
被引量:17
- 1
-
-
作者
陈小玲
-
机构
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
出处
《东海海洋》
2004年第1期28-33,共6页
-
基金
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资助项目
-
文摘
利用大洋多金属结核矿区调查过程中4个航次所得的600多组表层沉积物物性测试资料,将矿区的沉积物分为5种类型,并分析了这些沉积物的物理性质,同时,运用回归分析方法,统计分析了不同类型沉积物的含水量、湿密度、孔隙比与埋藏深度的关系,以及各物性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大洋多金属结核矿区表层沉积物均为粉质土,黄棕色粉质土是西部矿区的主要沉积物类型,棕黄色粉质土是东部矿区的主要沉积物类型;(2)除褐色粉质土外,其余4种类型土的含水量、孔隙比均随埋藏深度的增加而减少和降低,湿密度则随深度增加而增大;(3)各类土的物性指标与埋藏深度的相关性甚好,因而可以利用埋藏深度对矿区的沉积物进行物性指标预测;(4)含水量、孔隙比、湿密度等物性指标之间呈线性相关,其中含水量与孔隙比的相关性最为密切,呈明显线性关系。
-
关键词
大洋多金属结核矿区
沉积物
物理性质
回归分析
粉质土
-
Keywords
oceanic polymetallic nodule
surface sediment
physical property
-
分类号
P736.2
[天文地球—海洋地质]
-
-
题名太平洋CC区多金属结核丰度和品位分布特征
被引量:2
- 2
-
-
作者
张富元
章伟艳
冯旭文
-
机构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
-
出处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711-711,共1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批准号:41076036
41106050)
-
文摘
太平洋CC区(Clarion-Clipperton Zone)是多金属结核丰度高、品位高的分布区,也是最具有开采价值的区域,本次研究CC区多金属结核丰度和品位分布特征研究的范围为5°N—20°N、110°W—158°W区域,此区域是太平洋多金属结核最富集矿带。CC区东起110°W,西至莱恩海脊,东西延伸约3500km,南北分别以克拉里昂(Clarion)断裂带和克立帕顿(Clipperton)
-
关键词
多金属结核矿区
分布特征
太平洋多金属结核
平均丰度
东北太平洋海盆
开采价值
断裂带
特征研究
分布区
品位分布
-
分类号
P57
[天文地球—矿物学]
-
-
题名中国开辟区不利开采地形类型及其分布
- 3
-
-
作者
王英
吕文正
王洪法
何拥华
周建平
-
机构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
出处
《东海海洋》
2003年第2期23-29,共7页
-
基金
国家海洋局青年基金资助项目(99509)
-
文摘
利用1998年"大洋一号"调查船近海底作业所获的深拖海底电视和照相系统资料,对中国开辟区不利开采地形类型及其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对海底地形的坡度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1)中国开辟区东、西两区海底的东向坡和西向坡是均衡分布的。东、西两区海底地形坡度的分布特征明显不同,东区海底地形坡度以0~15°为主,而西区坡度大于3°的地形则很少。坡度大于5°的地形主要分布于坡脚处,特别是坡度超过15°的地形总是出现在水深变化的转折点处。(2)研究区不利开采地形可分为坡度为5~15°和大于15°两种类型,东区地形坡度大于5°的不利开采地形比西区多14%,东区坡度大于15°的地形为3.6%,比西区(仅为1.4%)多,东、西两区都有少量坡度近90°的地形出现,并且这种地形在东区所占比率比西区大,说明东区断崖、陡坎和断裂沟槽比西区多,地形也更为复杂多变。
-
关键词
中国开辟区
不利开采地形
类型
分布特征
地形坡度
多金属结核矿区
海洋调查
海底地形
矿产开采
-
Keywords
the Pioneer Area of China
polymetallic nodule mining area
the terrain disadvantageous to mining
terrain slope
-
分类号
P748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