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金属普鲁士蓝类化合物亚铁氰化铜镍钴对铯离子的吸附 被引量:11
1
作者 李婷婷 何帆 +2 位作者 蒋丹枫 王国辉 戴耀东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71-76,共6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一种多金属普鲁士蓝类化合物——亚铁氰化铜镍钴(CNC-PB),采用TEM、FTIR对其进行了表征,并利用XRF和穆斯堡尔谱对CNC-PB吸附交换铯离子的机理进行了初步分析。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吸附时间、pH值、Na^+浓度、初始...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一种多金属普鲁士蓝类化合物——亚铁氰化铜镍钴(CNC-PB),采用TEM、FTIR对其进行了表征,并利用XRF和穆斯堡尔谱对CNC-PB吸附交换铯离子的机理进行了初步分析。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吸附时间、pH值、Na^+浓度、初始Cs^+浓度、CNC-PB投加量等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分析了吸附过程的反应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随着溶液pH值的增大,CNC-PB对Cs^+的吸附量先增大后减少,吸附速度较快;在氯化钠溶液中,CNC-PB对Cs^+具有极高的选择性吸附能力;CNC-PB对Cs^+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模型和Langmuir单分子吸附模型,最大吸附量为130.81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铯离子 吸附动力学 吸附等温线 多金属普鲁士蓝类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鲁士蓝及普鲁士蓝类化合物材料在钠离子电池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
作者 李欢 何妍妍 周国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23050-23056,共7页
近年来,普鲁士蓝(PB)及普鲁士蓝类化合物(PBAs)用于钠离子电池电极材料方面的研究逐渐深入。作为金属有机框架(MOFs)材料,PB及PBAs是具有可调控的化学组成和物理性质的简单配位聚合物。PB及PBAs可直接作为高性能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也... 近年来,普鲁士蓝(PB)及普鲁士蓝类化合物(PBAs)用于钠离子电池电极材料方面的研究逐渐深入。作为金属有机框架(MOFs)材料,PB及PBAs是具有可调控的化学组成和物理性质的简单配位聚合物。PB及PBAs可直接作为高性能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也可以通过与其他材料复合用于钠离子电池正极;此外,利用PB及PBAs作为前驱体制备各类具有纳米结构的金属化合物(如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金属硒化物和金属磷化物等)及金属化合物复合材料,并用于钠离子电池负极。本文简要介绍了PB、PBAs和以它们为前驱体制备的金属化合物及复合材料在钠离子存储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鲁士普鲁士类化合物 钠离子半/全电池 正极材料 负极材料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成和热处理温度对于二元普鲁士蓝催化剂氧析出反应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杜婷 王辉 +3 位作者 白会涛 王博 薛晴 李慧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4-228,共5页
普鲁士蓝类化合物含有大量过渡金属活性位点,并且具有高比表面积和可控的多孔结构,常被用作高效的氧气析出反应催化剂。本实验研究了过渡金属元素组成和热处理温度对于二元PBAs的析氧反应(OER)性能的影响,得到以下规律:Na_(x)Co[Fe(CN)_... 普鲁士蓝类化合物含有大量过渡金属活性位点,并且具有高比表面积和可控的多孔结构,常被用作高效的氧气析出反应催化剂。本实验研究了过渡金属元素组成和热处理温度对于二元PBAs的析氧反应(OER)性能的影响,得到以下规律:Na_(x)Co[Fe(CN)_(6)]、Na_(x)Ni[Fe(CN)_(6)]、K_(x)Ni[Co(CN)_(6)]的OER催化活性依次降低;相同测试条件下,随着热处理温度提高,Na_(x)Co[Fe(CN)_(6)]的OER催化活性逐渐降低,Na_(x)Ni[Fe(CN)_(6)]的OER催化活性先降后升,K_(x)Ni[Co(CN)_(6)]的OER催化活性逐渐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鲁士类化合物 析氧反应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WCNTs和Co-Fe双金属普鲁士蓝类似物的电化学传感检测牛奶中的H_(2)O_(2) 被引量:5
4
作者 张子雯 李林 +2 位作者 李慧琳 陈思璇 潘明飞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66-874,共9页
该研究构建了钴铁普鲁士蓝类似物(Co-FePBA)和多壁碳纳米管(MWCNTs)修饰的无酶电化学传感器(NF/Co-FePBA/MWCNTs/GCE),Co-FePBA模拟过氧化氢酶对H_(2)O_(2)进行电催化还原,产生较强的电流响应,用于牛奶中H_(2)O_(2)的快速、灵敏电化学... 该研究构建了钴铁普鲁士蓝类似物(Co-FePBA)和多壁碳纳米管(MWCNTs)修饰的无酶电化学传感器(NF/Co-FePBA/MWCNTs/GCE),Co-FePBA模拟过氧化氢酶对H_(2)O_(2)进行电催化还原,产生较强的电流响应,用于牛奶中H_(2)O_(2)的快速、灵敏电化学检测。在最优条件下,该传感器对H_(2)O_(2)的电流响应有较宽的线性范围(0.01~5.0 mmol/L),检出限(LOD,S/N=3)为0.52μmol/L。此外,该传感器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和良好的重复性、重现性和稳定性,用于实际牛奶样品检测中回收率为91.3%~103%,相对标准偏差(RSD)≤2.7%(n=3)。该电化学检测方法可以实现牛奶中H_(2)O_(2)的低成本、简单、快速、高灵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壁碳纳米管 Co-Fe双金属普鲁士类似物 电化学传感 过氧化氢 牛奶样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沫镍原位生长普鲁士蓝类似物构筑镍铁双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氧析出反应性能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韩宁宁 许壮 何广利 《低碳化学与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5-111,共7页
开发高性能、低成本的氧析出反应(OER)催化剂对促进电解水制氢降低电耗、提高经济性具有重要意义。以导电泡沫镍为基底,采用冰水浴法原位生长镍铁普鲁士蓝类似物,氧化制备了镍铁双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分别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高分... 开发高性能、低成本的氧析出反应(OER)催化剂对促进电解水制氢降低电耗、提高经济性具有重要意义。以导电泡沫镍为基底,采用冰水浴法原位生长镍铁普鲁士蓝类似物,氧化制备了镍铁双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分别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高分辨率透射电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方法对催化剂的物相组成、微观形貌和表面化学状态进行了表征,并采用电化学测试表征了催化剂的OER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当氧化温度为200℃、氧化时间为2 h时,制备的催化剂中镍铁双金属氧化物高度分散在泡沫镍基底上,纳米颗粒最小,平均粒径为71 nm,可暴露的催化反应活性位点多,表现出最优的OER催化性能。该催化剂在1.0 mol/L的KOH电解液中,电流密度为10 mA/cm^(2)时,过电位仅为272 mV,并在电流密度为100 mA/cm^(2)时稳定运行了40 h,表现出优异的OER电化学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鲁士类似物 镍铁双金属氧化物催化剂 析氧反应 碱性电解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合金”类普鲁士蓝配合物Co_(0.25)Mn_(1.25)[Fe(CN)_6]·5.9H_2O的磁性研究
6
作者 何云 林卿 +3 位作者 张辉 雷成龙 黄海富 梁福沛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01-206,共6页
合成了多金属普鲁士蓝类配合物Co0.25Mn1.25[Fe(CN)6]·5.9H2O并测定其磁学性质。变温磁化率研究表明:化合物存在亚铁磁性交换相互作用,磁相变温度Tc是9.5K;由场冷却(FC)磁化强度和零场冷却(ZFC)磁化强度曲线和交流磁化曲线上磁化... 合成了多金属普鲁士蓝类配合物Co0.25Mn1.25[Fe(CN)6]·5.9H2O并测定其磁学性质。变温磁化率研究表明:化合物存在亚铁磁性交换相互作用,磁相变温度Tc是9.5K;由场冷却(FC)磁化强度和零场冷却(ZFC)磁化强度曲线和交流磁化曲线上磁化率证实化合物存在自旋玻璃态行为。观测到化合物的矫顽场Hc是230Oe,剩余磁化强度Mr是0.072μβ。样品的室温穆斯堡尔谱中出现一个双峰,它的同质异能移(IS)为-0.15(4)mm/s,四极分裂(QS)为0.41(9)mm/s,这一参数说明配合物Co0.25Mn1.25[Fe(CN)6]·5.9H2O中有低自旋的三价铁离子存在。同时该化合物存在磁有序与自旋玻璃态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鲁士类化合物 分子合金磁体 亚铁磁性 自旋玻璃态 穆斯堡尔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普鲁士蓝的制备及其活化PMS降解双酚S 被引量:1
7
作者 杨有威 曾亦婷 +3 位作者 郭昌胜 罗玉霞 高艳 王春英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6676-6686,共11页
通过简单共沉淀法合成了类普鲁士蓝化合物(CoFe-PBA),用于活化过一硫酸盐(PMS)降解有机污染物双酚S(BPS)。使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手段对CoFe-PBA进行表征,结果表明CoFe-PBA由紧密结合的Co3[Fe(CN)6]2构成,为纳米级... 通过简单共沉淀法合成了类普鲁士蓝化合物(CoFe-PBA),用于活化过一硫酸盐(PMS)降解有机污染物双酚S(BPS)。使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手段对CoFe-PBA进行表征,结果表明CoFe-PBA由紧密结合的Co3[Fe(CN)6]2构成,为纳米级,表面均匀分布着C、Fe、Co、O元素,具有丰富的活性位点。催化剂投加量300mg/L、PMS投加量400mg/L、pH=5.89条件下,CoFe-PBA/PMS降解体系40min内去除73.77%的BPS,对酸性和共存离子(SO_(4)^(2-)、NO_(3)-和Cl-)敏感,碱性环境能促进PMS快速活化,重复实验显示该体系具有良好稳定性,使用4次后仅下降26.70%,活化性能优于其他材料。机理分析表明,CoFe-PBA与PMS相互作用,作用过程中改变了金属位点价态,发生电子转移,产生各种活性物质降解BPS,其主要作用活性物种为1O_(2);产物分析表明,在CoFe-PBA活化PMS系统中,BPS可历经三种路径最终转化为开环产物及CO_(2)和H_(2)O。本研究通过低耗能、低成本、快速简易的方法制备CoFe-PBA,可为活化PMS绿色降解BPS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酚S 过硫酸盐活化 普鲁士 过渡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AlTi型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小蓉 吴平霄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173-174,共2页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ayer DoubleHydroxides简称LDHs)作为一类阴离子型层状化合物,也被称为阴离子粘土(Anionic Clays)或水滑石类化合物(Hydrotalcite-like Compounds简称HTlc)(Goh等,2008)。
关键词 亚甲基 光催化降解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 降解率 光催化活性 水滑石类化合物 阴离子粘土 层状化合物 不同比例 复合光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技术路线及产业现状
9
作者 吴凡 魏鹏 +3 位作者 吴韶杨 梁康 李建斌 任玉荣 《材料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28,共14页
近年来钠离子电池已成为全世界的研究热点,并逐步走向产业化。然而它们在性能上仍存在不足,包括相变、结构退化和电压平台等问题。因此,研究开发性能更加优异的正极材料对钠离子电池的容量和能量密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详细介绍... 近年来钠离子电池已成为全世界的研究热点,并逐步走向产业化。然而它们在性能上仍存在不足,包括相变、结构退化和电压平台等问题。因此,研究开发性能更加优异的正极材料对钠离子电池的容量和能量密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详细介绍了主要的3类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过渡金属氧化物、聚阴离子以及普鲁士蓝,分别阐明了各类材料在不同领域的优势,以及目前仍存在的一些局限性,同时列举了一系列目前已经证实可以用来解决钠离子电池容量低、能量密度低等缺点的改进方法和手段。此外又通过调研各公司对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投资和布局,分析了目前3种体系的产业化路线和发展现状并对目前的总体研究进展和未来发展方向做出了总结和讨论。未来钠离子电池随着基础研发的逐渐完善,工业化程度逐步加深,有望逐步走进日常生活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离子电池 正极 产业 过渡金属氧化物 聚阴离子 普鲁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循环稳定性提升策略及产业化进程
10
作者 张继国 吴田 +3 位作者 赵旭 杨钒 夏天 孙士恩 《无机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48-362,共15页
与传统锂离子电池相比,钠离子电池因其成本优势与可持续的资源供应,被看作是锂离子电池的理想替代品。现阶段主流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包括过渡金属氧化物、聚阴离子型化合物以及普鲁士蓝化合物。然而,正极材料存在不可逆相转化、Jahn-Tel... 与传统锂离子电池相比,钠离子电池因其成本优势与可持续的资源供应,被看作是锂离子电池的理想替代品。现阶段主流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包括过渡金属氧化物、聚阴离子型化合物以及普鲁士蓝化合物。然而,正极材料存在不可逆相转化、Jahn-Teller效应及界面不稳定等问题,这严重影响了钠离子电池的循环稳定性。本文系统介绍了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循环稳定性提升策略的研究进展与产业化进程。首先,详细分析了正极材料的结构、优缺点,并对比了结构稳定性、成本以及循环性能等。其次,详细阐述了结构优化与化学元素掺杂策略在提升正极材料循环性能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探索了结构稳定性、电子电导率、离子迁移速率等与电化学性能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然后,归纳总结了钠离子电池的发展历程与近年来国内外的产业化进展。最后,梳理了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钠离子电池体系仍需关注的问题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以期推进钠离子电池产业稳步、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离子电池 过渡金属氧化物 聚阴离子型化合物 普鲁士化合物 循环稳定性 产业化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_xM_yFe(CN)_6(M=Fe,Co,Ni):一类新颖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被引量:15
11
作者 钱江锋 周敏 +1 位作者 曹余良 杨汉西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8-112,共5页
应用化学沉淀法合成了3种普鲁士蓝类化合物NaxMyFe(CN)6(M=Fe,Co,Ni),并研究了以此类化合物作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可行性.XRD和SEM分析表明,合成的3种目标产物均具有典型的立方晶型结构,粒子尺寸为20~50 nm.循环伏安扫描和恒电流充放... 应用化学沉淀法合成了3种普鲁士蓝类化合物NaxMyFe(CN)6(M=Fe,Co,Ni),并研究了以此类化合物作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可行性.XRD和SEM分析表明,合成的3种目标产物均具有典型的立方晶型结构,粒子尺寸为20~50 nm.循环伏安扫描和恒电流充放电测试表明,这类化合物均能实现可逆的钠离子嵌入-脱嵌反应,但不同的金属表现出不同的电化学性质.如M为Fe或Co,材料中的Fe(CN)64+和Fe2+/Co2+离子这两个电化学活性中心都能参与氧化还原反应,NaFeFe(CN)6和Na2CoFe(CN)6的首周可逆容量分别为113和120mAh.g-1,且循环性能比较稳定.由于这类结构中Ni离子不能参与氧化还原反应,Na2NiFe(CN)6的可逆容量仅为64 mAh.g-1,但循环性能非常优异.本工作的初步结果证明了普鲁士蓝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钠离子脱嵌能力,有望成为一类价格低廉、环境友好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离子电池 普鲁士类化合物 NaxMyFe(CN)6(M=Fe Co N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吡咯烷酮修饰六氰合铁酸钴纳米粒子的制备
12
作者 孔芹 樊娟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64-468,共5页
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作为稳定剂在水溶液中合成了普鲁士蓝类化合物六氰合铁酸钴(CoHCF)纳米颗粒。得到了分散较好、大小均匀、具有面心立方结构的纳米颗粒。重点分析了PVP的引入以及溶液初始酸度对CoHCF纳米粒子粒径分布、晶体结构、... 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作为稳定剂在水溶液中合成了普鲁士蓝类化合物六氰合铁酸钴(CoHCF)纳米颗粒。得到了分散较好、大小均匀、具有面心立方结构的纳米颗粒。重点分析了PVP的引入以及溶液初始酸度对CoHCF纳米粒子粒径分布、晶体结构、红外光谱的影响;得出随PVP浓度的增大,溶液初始酸度的减小,CoHCF纳米粒子的尺寸逐渐减小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鲁士类化合物 纳米粒子 聚乙烯吡咯烷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代储能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3
作者 朱子翼 董鹏 +5 位作者 张举峰 黎永泰 肖杰 曾晓苑 李雪 张英杰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043-1056,共14页
近年来,原料广泛、成本低廉的钠离子电池被公认为新一代综合效能优异的储能电池系统,但较低的能量密度和有限的循环寿命仍然是阻碍其商业化应用的主要挑战。借鉴锂离子电池的开发经验,合理的改性工艺已被证实可以明显提高钠离子电池的... 近年来,原料广泛、成本低廉的钠离子电池被公认为新一代综合效能优异的储能电池系统,但较低的能量密度和有限的循环寿命仍然是阻碍其商业化应用的主要挑战。借鉴锂离子电池的开发经验,合理的改性工艺已被证实可以明显提高钠离子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尤其是在已建立的正极体系中。本文分析了过渡金属氧化物、聚阴离子化合物、普鲁士蓝类化合物以及有机化合物等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结构、性能特点,并系统综述了粒径纳米化、表面包覆、元素掺杂等多类改性方法的最新研究成果。未来的研发和设计中,改进合成工艺控制粒径、拓宽包覆物质种类、梯度掺杂协同元素以及寻找不同结构特征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是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过渡金属氧化物 聚阴离子化合物 普鲁士类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4
作者 朱展枢 周宇 +1 位作者 刘杰飞 侯贤华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15-720,共6页
对于以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等为基础的发电体系和电网削峰填谷措施而言急需解决规模化储能问题,钠离子电池因其安全性高、资源丰富及成本低的优势有望是未来最理想可用于大规模储能领域的电源器件,提高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能量密度是... 对于以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等为基础的发电体系和电网削峰填谷措施而言急需解决规模化储能问题,钠离子电池因其安全性高、资源丰富及成本低的优势有望是未来最理想可用于大规模储能领域的电源器件,提高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能量密度是其成为高效率规模化储能装置的核心问题。分析了聚阴离子化合物、过渡金属氧化物和普鲁士蓝类化合物的结构特征、电化学特性以及改性方法,综述了其最新研究成果,以期为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技术研究和应用转化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聚阴离子化合物 过渡金属氧化物 普鲁士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最新进展 被引量:10
15
作者 白晓宇 郭文林 +2 位作者 任志强 潘登峰 殷志敏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6-80,共5页
介绍了过渡金属氧化物、普鲁士蓝及类似物、聚阴离子型化合物作为钠离子正极材料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层状含钠的过渡金属氧化物由于合成工艺相对简单,理论比容量较大,但在充放电过程中存在不可逆相变等缺点;普鲁士蓝及类似物具有易于... 介绍了过渡金属氧化物、普鲁士蓝及类似物、聚阴离子型化合物作为钠离子正极材料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层状含钠的过渡金属氧化物由于合成工艺相对简单,理论比容量较大,但在充放电过程中存在不可逆相变等缺点;普鲁士蓝及类似物具有易于合成及高理论容量等优点,但其晶体结构中存在较多的空位缺陷和结晶水,导致在充放电过程中材料出现不稳定现象;聚阴离子型材料种类繁多,且具有较好的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但存在比容量较低和导电性偏低的缺点。上述种材料均需要采用材料表面包覆、金属元素掺杂、合成工艺改进等方法提高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过渡金属氧化物 普鲁士 聚阴离子型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